事情解释清楚了,自然也就没有人再有异议。但在接下来商量如何对抗袁绍的时候,众人又犯了难。托西汉帝刘福的福,如今的大汉各地已经不用再为粮食发愁,可恰恰就是因为不用再为粮食担心,袁绍的百万雄兵也就成了曹操及其手下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别看曹操占据了中原,但曹操手中能够凑出的兵马也就不过二十余万,这与袁绍的百万雄兵实在是一个不小的差距。当然曹操这方面也有袁绍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将领的品质要比袁绍高出不止一筹。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蚁多是可以咬死象的,即便将领再优秀,可如果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将领也是不顶事的。刘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关羽张飞不可谓不猛,但在得到诸葛亮以前,刘备还不是被人撵得跟狗一样,得了个常败将军的丑名。
古代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如今天时因为袁绍的称王,与曹操已经持平。剩下的地利跟人和,地利没法说,两军都是注重步骑的人,谁也占不到便宜。而在人和方面,曹操自信自己要比袁绍强,至少曹操不会像袁绍那样因为不喜手下谋士便把人送去苦寒之地受苦。
也就在曹操琢磨着拉拢谁跟自己一起和袁绍死啃到底的时候,袁绍同样也没闲着。与曹操不同,此时的袁绍可是意气风发的紧。称王了,就算是死了也有脸跟列祖列宗有个交代。身边因为少了田丰、沮授这两个丧气嘴,袁绍整日里听到的都是歌功颂德,以至于整个人也变得有些飘飘然。
称王以后就应该是称帝,袁绍本来还想要缓两年,可许攸一句乘热打铁改变了袁绍原来的想法。也是,谁不想过过皇帝瘾呢?更何况袁绍也有称帝的底气。河北之主,手下雄兵百万,战将千员,那真是武将如云,谋士如雨,被人三呼万岁,那种万万人之上的感觉,换谁不想体验一把。
可也就在袁绍志得意满的时候,偏偏有人来给袁绍添堵了。
“禀晋王,田军师殿外求见。”
袁绍一听不由皱眉,这田元皓被自己给打发去了幽州跟乌丸人做邻居,这时候跑回来做什么?一提起田丰,袁绍就心里有气。当初自己打算称王的时候,别人都是对自己歌功颂德,唯独他田元皓跟沮公与两个来信劝自己不要称王,合着整个河北就你们两个明白人?如今称王了,两个人也不知道写封信来跟自己认个错。
一想到这里,袁绍心里一动,莫非这田元皓是亲自来跟自己认错的?若真是来认错,看在以往的情分上,让他们回来也不是不可以。
“宣。”贵人字如金,袁绍对前来禀报的殿前侍卫说道。
不一会的工夫,满脸风霜的田丰走进了大殿,对袁绍行过礼后,没有说出袁绍期待的认错之语,反而对袁绍最近捣鼓的称霸一举提出了反对意见。田丰认为,此时称霸只会令袁绍树敌过多,岂不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田丰没有把自己来时准备好的说辞说完,已经被怒不可遏的袁绍下令拖了出去,扔进了天牢。
“何人与田丰通风报信?!”袁绍怒声质问殿上众臣道。
群臣谁也没有开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再加上田丰的人缘在河北并不好,那张破嘴有什么说什么,只要是他田元皓看不惯的事情,他田元皓就要说,久而久之,就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光了,以至于倒霉的时候连个出面求情的都没有。
见群臣不开口,袁绍怒声说道:“田丰远在幽州,称霸一事并未公之于众,他是从何得知?”
“晋王,何不当面质问田丰?”荀湛出班奏道。
袁绍被问得一滞,刚才光顾着生气,只想着让田丰赶紧从自己眼前消失,倒是忘记了还有直接问田丰这个办法。不过王要有王的面子,这时候再叫人把田丰押回来,自己岂不是有些丢脸。
“元图,此事就交予你办,务必查清这田丰在邺城还有多少同党。”
“晋王放心,微臣竭尽全力,也会调查清楚此事。”逢纪连忙出班答道。
心情不佳的袁绍也无心议事,挥挥手就准备退朝。但手下众臣还有事需要袁绍定夺啊,见袁绍要走,审配连忙出班奏道:“晋王,臣有事启奏。”
“何事?”袁绍皱眉问道。
“晋王,近日得报,青州大公子处人马有异动,高览将军请示是否需要提高警戒?”
“显思……他的青州有什么异动?”袁绍愣了愣,问审配道。
“据高览将军说,青州军这几日正在临济一带集结,似有大动作。”
“……命高览提高警惕……勿要主动出击。”袁绍话刚说完又补充了一句。审配听后心里不由一叹,这袁谭大公子早就跟袁绍分庭抗礼,而袁绍却始终顾念父子之情,没有对袁谭主动出击,如今已经尾大不掉,可袁绍依然不愿对袁谭下手。
审配有心劝袁绍早下决心,可又担心袁绍会疑他是别有用心,让袁绍父子相残,也只能心里叹口气,祈祷袁谭莫要行事太过分。
“还有何事?”处理完了家事,袁绍又问群臣道。
许攸闻言出班奏道:“晋王,据许昌探子回报,曹操近日连连派出使者,似乎有意与各家结盟对我河北不利。”
“呵呵……看来孟德是终于忍不住了。他都派使者去了哪里?”袁绍闻言笑道。
“除了东汉各家诸侯外,曹操更派手下名士钟繇前往了西汉长安。”
听到许攸这话,袁绍先是一愣,随即摇头笑道:“唔?……呵呵,他这回还真是有些病急乱投医了。难道他不怕引狼入室?”
“晋王,西汉实力雄厚,若是此番让曹操说动西汉,这称霸一事……”见袁绍一脸不在乎的样子,许攸不由急道。
“子远莫忧,就算他曹孟德能够说动西汉,我袁绍亦不惧他。”袁绍一脸自信的说道。
有自信是好事,但自信过头了,那就变成了自大。许攸担心的看了看袁绍,心里隐隐感觉称王后的袁绍与以前所熟悉的袁绍有些不同,有心劝说两句,但一想到袁绍的为人,许攸又忍住了。
见许攸不再言语,袁绍继续说道:“既然孟德不愿屈居我之下,那就只有见真章了。我一直都明白,我与孟德迟早会有一战,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愿与主公同进退。”逢纪高声大呼道。
第244章 闲不住的刘福
钟繇不是第一次来长安,但等他走进长安以后,却发现此时的长安城与他印象中的长安城截然不同。宽敞的街道,川流不息的人群,在中原很少见到的胡人在这里随处可见。而更让钟繇感到惊奇的,就是这些胡人操着一口流利的长安话跟汉人商户讨价还价。
“奉孝,没想到如今这长安竟然变得如此热闹。”钟繇对前来迎接的郭嘉笑着说道。郭嘉闻言笑道:“元常来的还不是时候,若是迟两月来,这长安会比现在更加热闹。”
“哦,难道长安两个月后会有什么需要庆祝的活动?”钟繇好奇的问道。
“也不是什么节日,只是算算日子,前往西域行商的商贾会在两个月后返回长安,到时不知那些商贾又会从西方带回什么有意思的新鲜玩意。”
“哦,那真是可惜。”钟繇出身世家,对于商贾并不是很看重,听完郭嘉的话后随口敷衍了一句。郭嘉也看出钟繇对商贾不感兴趣,随即转移话题的问道:“元常,你是现在随我去见驾还是去使馆先休息一下。”
“先见驾吧,忙完正事再休息不迟。就是不知陛下如今可有空闲?”钟繇想了想后问道。
“陛下啊,他现在可清闲得很,你要是想要去见驾,那咱们就走吧。”
“……我看长安如今变得如此繁华,陛下难道不是日理万机?”钟繇试探的问道。
郭嘉笑道:“元常,刺探我西汉的情报可不好。”
“奉孝多虑了,我也只是问问,你若是不愿回答,那我不问就是。”
“呵呵……陛下对西汉推行黄老无为而治,将许多事情都交由众臣处理,自己只需要发号施令即可。”
“黄老的无为而治?”
“正是。”
“难道西汉也设有丞相?”钟繇知道西汉的官制与东汉不同,闻言问道。
“那倒没有。我西汉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各管一摊,哪里出了问题就找谁,谁也推脱不掉。”
“三省六部制,不知奉孝可能详细说说?”钟繇感兴趣的问道。
郭嘉闻言笑道:“自然可以。所谓三省六部,三省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中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主要职官有中书舍人。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起草之责主要由中书舍人负担。而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副长官为黄门侍郎,主要职官有给事郎。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司以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驳正之权主要由给事中掌握。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所以又有谏诤之责,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分属二省,以匡正皇帝的过失。至于尚书省则设在宫外,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负责都省职事,总领六部。”
“不知有哪六部?”钟繇追问道。
“六部分别根据职能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为侍郎.各司之长为郎中,副为员外郎,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当然除了三省六部外,我西汉还有三司,分别是监察司、情报司、外事司。”
“这三司又是做什么的?”
“监察司自然是监察百官是否有贪污受贿,以权谋私之事,情报司则是收集各地情报,分析价值,至于外事司则是负责处理我西汉与他国的事务。元常,莫要以为你知道了这些就可以回去生搬硬套,如今西汉这朝廷架构,可也不是一天搭起来的。”郭嘉好心的劝道。
“奉孝……你是不是已经猜到我此来长安的目的了。”钟繇试探的问道。
郭嘉没有否认,点头承认道:“略知一二。”
“那不知陛下态度为何?”
“这个,你还是自己去问吧。”郭嘉推脱道。
钟繇见状也没有强求,点点头不再说话。郭嘉见状也不再说话,知道钟繇这是在消化自己刚才跟他说的有关西汉朝廷的整体架构,看看有没有回去以后照搬的可能。
马车行了许久,钟繇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马车正在朝城外走,不由纳闷的问郭嘉道:“奉孝,咱们这是要去哪?”
“陛下不在宫中,我们想要见陛下,那就只有出城喽。”郭嘉随口答道。
出了城,又行了将近十里,郭嘉对钟繇说道:“元常,快要到地方了。”
“奉孝,这究竟是哪?陛下为何要来此地?”
“闲的。”郭嘉嘀咕了一声。钟繇心中好奇,刚要再问,马车这时停了,郭嘉当先跳下马车,对坐在车内的钟繇说道:“元常,下车吧,我们到地方了。”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村庄,钟繇不相信郭嘉会把自己带到这里给害了,可他也不明白西汉皇帝放着国事不去处理,跑到这个地方来做什么?
不过客随主便,钟繇的目的是说服刘福同意曹操所提出的条件,至于刘福为什么要跑到这个地方来,那不是钟繇需要关心的事情。随着郭嘉来到临近村庄的一条小河旁,就见有人正在河边嬉戏,还有几堆篝火上面正在架烤野外。
“奉孝叔,你怎么现在才来?”一个衣着普通的孩子跑过来对郭嘉喊道。
“我这不是来了嘛,你爹呢?”
“那呢,说是钓鱼,还不是在偷懒睡觉。”孩子闻言指了指河边一个正在垂钓的人答道。
“我跟你爹有话要说,你们去一边玩吧。”郭嘉摸了摸孩童的头说道。
“哦,小奕走啦,你爹跟我爹有事要谈,咱们玩咱们的去喽。”孩童一声招呼,站在一旁不远处的十来个孩童立刻跑了过来,簇拥着孩童抛到一边野去了。
“奉孝,那孩子是?”
“大皇子。”
“……那其他的孩子……”
“其余几个皇子皇女跟文武大臣家的幼子。”
“他们这些孩子看上去似乎……”
“呵呵……孩子还小,何必要求太过严格。陛下都不在意,我们这些做臣子又何必在这种事情上跟陛下过不去。走啦元常,放轻松些,这里不是皇宫大殿。”郭嘉招呼钟繇一声,当先向着河边垂钓的皇帝走去,钟繇见状连忙跟了上去。
“陛下,微臣来了。”郭嘉笑嘻嘻的跟刘福打招呼道。
刘福抬眼看了郭嘉一眼,没好气的哼道:“哼,你还好意思来?”
“嘿嘿……微臣知错了,这不就赶紧来补救了嘛。”郭嘉笑着凑过去坐下,从怀里拿出一个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