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骑战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骑战机- 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停机场地内按着国内各个生产商的产品停放区,除了苏霍伊外,还有伊尔库特、伊留申、图波列夫、雅科夫例夫、斯林斯贝、卡莫夫、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当然还少不了米高扬格列维奇和莫斯科联合生产企业。
谢尔盖苏洛托夫称呼林默为中国小子,是因为林默没并有告诉对方自己的姓名和代号,这个白发俄罗斯老头倒也理解,毕竟双方不是同一个国家,这种保密条例也是正常。
对于专业的情报分析专家而言,一个词,一个动作,一个语气都能分析出诸多的信息,更何况姓名和代号这一类重要的词汇,林默自然是沉默是金,越守口如瓶越好。
“嗯,很不错的飞机!”
林默看向那些飞机,点了点头,作为视兵器如性命的空骑士,被眼前一架架先进的战斗机所吸引。
他看到了苏霍伊高级工程师所说的苏27,也看到了苏30,甚至看到一架苏47“金雕”。
苏47“金雕”前掠翼技术验证机是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开放型联合股份公司研制的一种多用途战斗机,是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
俄方对外公布“金雕”只生产了两架,看上去,应该是1号原型机,因为上面没有武器挂载装置。
不过与传闻中有所不同的是,似乎加装了二元矢量喷尾,看来苏霍伊又对这架原型机作了改进。
林默为自己打造的“妖孽”也同样是前掠翼式战斗机,定型版和实验机的身份仍在模棱两可之间,国内也有一些好事的生产厂也仿着“妖孽”的图纸自己打造高仿实验机进行技术论证,不过真实性能和战斗力和林默花下大力气的正版“妖孽”比起来,那相差的不止是一条街去。
林默对于前掠翼家族的“金雕”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脚下不自觉地往苏霍伊的压箱底苏47“金雕”走去。
“嗨,站住,不许靠近!”
守卫战斗机的俄方信号旗特种兵在林默靠近时,拦住了他,面无表情地拉动了手上的AK74枪栓。
在这里执行守卫任务,使用AK74也足够了。
在第一时间,附近有两名信号旗特种兵悄然围拢过来,与阻截林默的那名特种兵隐隐组成了正三角攻击阵形,枪口有意无意地指了过来,三角形的尖头直指林默。
他们不管靠过来的是谁,都会这样反应,没有经过授权检查的人有被就地击毙的可能性,比起行动的野性和决心,俄罗斯军人比中国军人更加凶悍一些。
这些特种兵之所以选择正三角攻击阵形,而不是倒三角防御兼伏击阵形,主要与他们是信号旗特种部队的作战风格有关。
力求高效率的攻杀,以攻代守,这是信号旗特种部队的特色。
这样的果决作战风格也不是没有缺点,如果对手很难缠的话,伤亡就会变得非常大。
例如2004年9月1日,在“别斯兰事件”中,信号旗特种部队面对顽强车臣恐怖分子发动强攻,结果造成了行动部队和人质的巨大伤亡。
看到信号旗特种兵拦住了林默,阻止他靠近“金雕”,苏霍伊高级工程师谢尔盖苏洛托夫连忙走过去为林默解围,对着那名特种兵说道:“没关系,没关系,他身上没有探测器,他可以过去看看。”
为了避免误会,谢尔盖苏洛托夫改用英语阻止林默继续前进,举着双手示意道:“等一下,中国小子,你先不能过去,等一下,可能要检查,稍等,一切都好,都很好,不要冲动。”
对于林默想向苏47走过去,想看个究竟,谢尔盖苏洛托夫并不认为光靠目视,手触就能摸出这架“金雕”的奥秘,要是这样,这架经常参加展览的苏47有何秘密可言,市面上流传它的照片和视频早已是不计其数,有些所谓的“秘密”,早已不是秘密。
更何况苏霍伊的真正压箱底T50依然还有设计局内,并没有拿出来,这架苏47“金雕”放在这里本来就是展示给人看的,若是连让人碰都不能碰,还不如不拿出来。
这架“金雕”问世已经好一阵子,尽管性能优异,特别是亚音速状态下和跨音速的超机动性简直无与伦比,可是实际上因为材料问题、对飞行员操纵的苛刻要求、超音速巡航性能差强人意、航电系统落后以及隐身性能的缺陷,俄军方也没有考虑这款飞机进入列装研发流程。
作为开发者,苏霍伊也只是把这架苏47“金雕”当作实验机型,进行论证第五代战斗机的技术。
林默虽然听不懂那名俄罗斯信号旗特种兵的俄语,可是却能够清晰的从对方眼睛中看出那种深深的戒备和不信任。
只要自己再往前踏一步,对方就敢扣动扳机,把自己打成马蜂窝。
虽然是法国人的地盘,法国军方再如何保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放心的将本国战斗机交给法国军方来看守,这也是派驻本国特种部队警戒的原因所在,真要开枪的时候,那些杀人不眨着的特种兵根本会有任何手软。
美国跟英国再怎么亲近,可是把一架F35放到英国本土而不派人员看守,任由英国人来保护,美国人会这么信任英国人吗?
答案显示是连英国人都不敢保证自己不偷腥。
也许是听到谢尔盖苏洛托夫切换英语,拦截住林默的那名信号旗特种兵立刻判断出眼前这个虽然身穿本国军服,没有任何军衔标识和身份胸牌的黑发黑眼小子只能听懂俄语,他也立刻切换成英语喝令道:“止步!检查!”
“OK!OK!”林默意识到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没有再往前,反而退后一步,举起手表示没有威胁。
看了一眼谢尔盖苏洛托夫,那名信号旗特种兵先验证了苏霍伊公司所有人的身份证件。
胸牌、指纹和相貌,作为守卫,他们都有提前备案的资料可以核对,安全防卫工作极为谨慎细致。
至于林默这个没有备案的黑户,由于有苏霍伊公司的人作担保,而且看得又是苏霍伊公司自己的产品,作为守卫的信号旗特种兵自然也没有理由拒绝。
拦住林默的那名特种兵并没有离开半步,待检查完其他人以后,从腿上的装备包里掏出了一个扫描装置,开始对着林默身上扫描。
林默的行囊则被丢在一边,倒是不用担心。
脚上没有问题,腿上没有问题。
手上扫描到林默左腕时,扫描装置却发出了警报。
“这是什么?”
信号旗特种兵指了指林默的左腕,他看到了袖子里的金属光泽和轮廓。
说是手表,似乎太粗了点,有点像一个比较宽手镯,浑身银亮,看不出一丝接缝,表面上闪动的时间,按秒计时,同时还有日历、气温和心跳指数的显示功能。
金系巨龙分体的一体式柔性金属,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材质,可依旧是金属,避免不了探测装置的扫描,哪怕是民用设备的也不例外。
“腕表!”
林默耸耸肩,这种情况他遇到无数回,几乎每次经历一番安检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不过好在X光成相检查中,任何设备都检查不出里面的名堂,只能看到一张内部毫无杂志的半透明虚影。
实心体自然没有什么威胁,不过这里却没有什么X光检测设备,高度警戒的俄罗斯特种兵自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信号旗特种兵带着怀疑的目光看着林默,指了指他的左手腕,生硬地说道:“脱下来!”
竟然滴水不漏这让林默颇为意外,可是他没有半分犹豫,点点头。
“好!”
于是把腕表解了下来,交到对方手中。
所有人没留意到林默的右手去解腕表时,一根头发丝般的细金属丝从腕表表面探了出来,灵活地犹如蛇一样比眨眼还快的速度缠进了林默的手指间,谁都没有发觉他手指间出现了一根极细的肉色丝状体。
表交到了信号旗特种兵手上,对方又用扫描装置在林默的左腕,这时没有发出警报,再过了一下林默的脑袋,这个世界清静了。
基于人的错觉和灯下黑理论,对方没有再次扫描林默的右手,否则一定会有所发现,不过空空如也的右手上会有什么玄机呢,人的一般常识让这位信号旗特种兵犯下了错误。

第四百五十九节 苏47“金雕”

“过去吧,不准登机!”
那名信号旗特种兵的目光依然带着不信任,中国人!
哪怕是苏霍伊公司的人员,他也是一样带着三分怀疑,在他的职责范围内,哪怕是一只苍蝇也飞不过去。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附近的工具箱里有数瓶杀虫剂,现代科技发达,活体苍蝇上安装有探测芯片也不奇怪。
对于俄军特种兵的尽职行为,林默对此表示理解的向对方露出微笑,点点头,然后跟着其他人走过去。
苏47,代号“金雕”,采用前卫的前掠翼是其最大的特色,由俄罗斯苏霍伊实验设计局开放型联合股份公司生产,作为一种多用途战斗机,也是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生产成本不低于5000万美元。
作为第一架原型机,原本采用D30F6引擎,现在却是更换成了双发AL41F型涡扇推进引擎,机翼采用了融合体技术,90%的结构部件使用复合材料,强度一直是前掠翼的重中之重,也就是林默拥有金系巨龙的帮忙,才有足够的信心使用前掠翼结构。
机翼翼根向后延伸到机尾形成水平安定面,前缘后掠角70度,双垂尾向外倾斜约6度,前缘后掠45度,有内置方向舵。
与常规战斗机相比,“金雕”的转弯角速度可提高14%,飞机的活动半径可增大34%,起飞着陆距离可缩短35%~50%,有良好的低空低速机动能力和超机动能力,作战参数不低于F22“猛禽”。
随着前掠翼设计,超机动性是它的最大优点。
如同观赏着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林默的右手抚摸在机体表面,这种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非常难得,而且还是看在林默答应帮苏霍伊进行苏27转场的面子上才允许让林默靠近这架“金雕”。
要是谁都能碰,一次展览会下来,战斗机蒙皮还不被游客们的手给直接指纹抛光,而且是最顶级的那种抛光,连涂装都保留不下来。
在接触中,金系巨龙金币的分体寻着机会渗透了进去,开始解析扫描这架战斗机的结构与设计,苏霍伊公司和俄罗斯军方都不知道,他们这架“金雕”的真正奥秘正在被一点一点被解开在这个另一个世界来的龙骑士面前。
墨绿色的涂层表面平整度很高,金币的反馈,机翼部分大量采用了高强度的复合材料,通过安装痕迹,应该不是最初的材质,而是经过了一两次升级后的高级纳米材料,不仅可以提升战斗机在超音速环境下的耐受性,也能够改善因为外形而削弱的隐身性能,减少翼梢震颤。
不过“金雕”的最大速度也只能达到2马赫,不过这已经是极限值,不像一般的战斗机,甚至还能略超一点,其实超过16马赫时,比后掠翼承受更大震颤和压力的前掠翼寿命就会加速老化,如果不顾一切加速的话,“金雕”很有可能就会变成一次性的自杀式导弹。
在雷达波正面照射时,前掠翼产生的锐角和汇聚反射角会增强雷达回波,严重影响隐身性能,苏霍伊的解决办法正是采用非金属材料。
苏霍伊是解决了问题,却给金币带来了问题,这家伙对金属是天生的克星,却不能消化非金属的复合材料,只能在蒙皮表面游走和探测内部金属框架结构,翼体的材料却无能为力,努力一阵,只能向机体内部探索而去。
“怎么样,S37是我们苏霍伊的骄傲!”一说到“金雕”,苏霍伊的高级工程师谢尔盖苏洛托夫就是一脸的骄傲。
他的话语中说的S37却是苏47“金雕”在苏霍伊公司的内部工程研发编号,只有苏霍伊公司的内部人员才会称呼“金雕”为S37,这个S不是SUKHOI的第一个字母,而是指前掠翼。
相似的例子还有苏27,工程研发编号是T10,T表示三角翼。
“确实是一架好飞机!”林默更看重的是,材料与气动力设计相结合所产生的飞跃式提升,手抚在机身上绕着“金雕”走了一圈。
看到林默摸在了“金雕”的鸭翼上,谢尔盖苏洛托夫工程师顺着他的动作说道:“这是鸭翼设计,虽然解决了升力配平问题,提高了机动性,但是这只是一个妥协的技术,它和前掠翼并不是一个好组合,隐身性能达不到最完美。”
“是的。”
作为跟着611所退休专家专攻气动力设计专业的林默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谢尔盖苏洛托夫工程师意见。
作为专业人士,甚至可以光凭外型气动力布局就能判断出机体的性能及优缺点。
他终于松开了手,隐入这架“金雕”的金属丝回到了他的手指之间,首尾相扣,变成了一个丝环套住他的小指关节部位。
虽然部分非金属复合材料成分无法获知,可是包括无法亲眼目睹的座舱设计和功能模块,以及整个机体的参数,林默已经了然于胸。
只要是金属打造,金系巨龙就能以精确到微米的尺寸洞悉,而且是毫无保留的探知。
“走吧,去看看我们的苏27!绝对很棒的机型,也是我们国家战斗机的出口主力机型,比起米格29也不逊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