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记之我是韩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寻秦记之我是韩信- 第3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看那地形。汉军的阵势前缘只那么宽,又高又宽的橹盾一竖起就护得严严实实。而这阵前的三百米是一个逐渐扩展的喇叭形,赵军受箭面积大要防护严实比汉军难得多。更兼汉军处在高处,若两军互相对射,汉军就像在碉堡里的狙击手,只有他打你没有你打他的份。
  这里面还有一个士兵素质的因素在。韩淮楚不知道那赵军的弩手到底如何,至少知道自己这一边的弩手个个是精心挑选。只要那赵军的橹盾有一线缝隙,汉军久经训练的弩手一定会利用那缝隙将对手送上死亡。
  四百米,三百五十米,三百米。赵军停止了前进!
  不约而同,汉赵两军同时展开了射击。箭镞刺破空气,弓弦回弹与空气剧烈的摩擦发出尖锐的呼啸。每一支弩箭的射出,都可能是死神的降临。
  结果如韩淮楚所料,两军对射一阵,赵军的盾手弩手不停地倒毙,而汉军被流失射中者寥寥无几。而一经阵亡,那后面的战友立马冲上去补位,接过战友留下的盾牌弩机,继续与敌军战斗。那射出的箭雨,密度丝毫不减半分!
  眼看这一招不行,尝到了偃月阵厉害的赵军猛将许瘛气得是哇哇直叫。
  “就算是伤亡巨大,也要贴上去展开肉搏!”只见那赵军主帅陈余脸色严峻,将手一挥。赵军的鼓声再起,催促许瘛冒着汉军的箭雨继续前进。
  军令如山,同样是英勇无畏的赵军儿郎踩着那鼓声,作出匍匐的姿态继续向汉军阵势挺进。一边前进,一边用劲弩加以还击。
  也是那橹盾防护还算严实,汉军射出的利箭只能捉捉漏洞。当付出了三百来具尸体后,赵军已攻到阵势前沿八十米。
  要注意这个八十米,不是用劲弩的距离,而是强弓罩着的范围。只听那韩淮楚高喊一声:“箭手上前!弩手后撤!”就见那偃月阵一阵波浪形的穿插变幻,排在盾手后面的已换成了汉军神箭手。
  那劲弩要用脚踩,强弓只用手拉,当然是拉弓容易,而且准星也强了不是一个层次。更有一些神射手可以发出连珠箭,一发就是三箭。这箭雨的密度骤然增大,赵军倒下的概率瞬时暴涨。
  到了这个份上,绝不能退后把后脑勺送给汉军的利箭。那许瘛眼如血红,高吼一声:“冲!”提着手中的铁盾就往前跑。身后那些赵军哪敢怠慢,抛下那沉重的橹盾舞动手中的兵器格挡汉军的箭雨,迅猛地往前直冲。千军万马踩着战友的尸骨,就如一股洪流卷到了汉军那偃月阵前。
  这偃月大阵顶不顶得住赵军的进攻,见分晓的时刻已经到来!
  面冷如铁的韩淮楚发一声令,汉军阵势又变。箭手盾手分向两边,翻云滚浪顶替而上的是十排重甲长刀手。
  血光飞出,长刀挥舞,对胸一撞,骨断筋折。汉赵两军就在那偃月阵的月轮弧顶,开始了第一轮刺刀见红的肉搏战。
  “杀杀杀!”杀声震天。“咚咚咚!”鼓声如雷。那赵军初战是想一口将汉军鲸吞,那汉军是退无可退拿命来搏。双边将士各逞英勇,战得是惊心动魄。
  很快那许瘛就觉得不对劲,身边的就那么三十几个人,后面的大队人马压不上来。而汉军阵亡者可以从后方得到立即补充。赵军那潮水般的攻势一攻到这弧顶,就像一拳打到了海绵,立马消于无形。
  这个场面极其怪诞。后面的赵军是人挤人人推人人山人海,前方战斗的依然是那三十几杆枪。整个战场波澜壮阔那是千军万马,实际交战的也就只弧顶不足百人。
  一波波的尸首被战友们运到后方,又一批批无畏的铁血战士前仆后继杀到前方。就这样你一刀我一枪,两军交战了一个时辰,从巳时杀到午时,直战得那许瘛手发软脚抽筋,还是原地踏步踏,只在弧顶乱战。
  也是那汉军的战斗力比赵军的所谓“精锐”高出一筹,汉军居高临下位置比赵军站得好,弧顶处汉军阵亡了不到八百,而赵军竟倒下了两千有余。
  “这到底是什么怪阵?要这么下去,俺今天不是战死而是累死。”许瘛开始心里发怯。
  那许瘛又不敢退军,一来因主帅还未鸣金,二来是无法退军。
  那遮挡汉军箭矢的橹盾已弃在山道现在也不知道在哪个角落,转身一退,必定那汉军要凶神恶煞一顿追杀。在无法挡住汉军那如飞蝗一般的箭雨情况下,哪敢轻言退兵?
  ※※※
  却说那居后压阵的赵军主帅陈余,望着赵军的尸首一波波地从山道上送下来,心里是十分的纳闷。
  “已经战了一个时辰,死了两千多精锐,居然没有攻进那怪阵一步。那许瘛到底是怎么在玩?”
  许瘛怎么在玩他是看不见。要是他亲自去玩,情况也好不到哪里。
  忽然见“哗”的一下,那山道上的赵军向后急退。
  “本帅并未鸣金,为何要退军?”陈余扯着嗓子急问。
  “许将军已为国捐躯了!”山道上亡命溃逃的赵军高声回报。
  陈余脑中轰的一下差点就脑溢血。
  这许瘛可是赵军中为数不多的勇将,自打他起事以来就一直跟随他左右立下无数战功。想不到今日一战,竟然死在韩师弟的怪阵之中。
  现在不是问许瘛如何阵亡的时候,担心的是汉军追杀那溃逃的败兵冲击到自己列好的阵势。那陈余急忙令旗手打起黄旗,指引败逃的赵军向阵势左翼而走。
  汉军到底追杀了没有?敌军败逃,当然要追杀,不追才是白痴。
  只是不能追得太远。赵军剩下的军马早就严阵以待,离开了那菱形的战场偃月阵就不是偃月阵,万一赵军来个反扑,那可就因小失大。故此追出一段,射出一波乱箭,韩淮楚立即鸣金收兵。
  那许瘛是被哪位汉军大将所杀?汉军的大将都还围在韩淮楚身边一个也没出手呢。说出来非常意外,那许瘛是被汉军的一名不知名的屯长所杀。
  许瘛力战了一个时辰,就这么一刀一枪地拼来拼去,早就耗尽了他全身力气。力竭而亡之时,连汉军刚从后面换上来的一名屯长的刀都架不起。若是平时,十个那般的小角色也不够许瘛一人来打。
  许瘛明里是死在汉军某屯长之手,其实是累死在这偃月大阵之下。
  汉军一番追杀又斩获不少,歼灭赵军精锐两千余人,那山道上的兵器箭矢捡回来是堆积如山。不仅如此,还把赵军弃在道上的两百面橹盾给捡回来了。
  这支赵军也就只这两百面橹盾。没有橹盾的保护,赵军要想再来攻阵只有喂汉军的利箭。连丧两员大将损失了五千精锐的陈余此刻已经是怒火攻心。要知道他何时丧失理智调出镇守土门关的军马,韩淮楚如何打胜这井陉一战,请继续追读本文。


第二十二章 羚羊挂角
  山道中的血腥气味早引来了那崇山峻岭中的凶禽猛兽。一头头贪婪的狼虫虎豹,用猩红的舌头舔舐着锋利的獠牙,目光咄咄注视着交战双方那堆积如山的尸骨。只待这大战一结束,就扑到那尸骨堆中饱餐一顿。
  但大战并未结束,面对比猛兽更凶残的人,而且是千军万马,就算是猛兽也不敢轻举妄动遭来杀身之祸。
  一头猛兽的胃口,绝对比不上那些手握生死符的大将军大元帅。三军一动,就是积尸成莽,地狱门开!
  ※※※
  赵军大阵中,飘来了袅袅的炊烟,却是正在造饭。
  赵军除了那阵前的一拨人严阵以待,其余的人都席地而坐。饮马的饮马,添柴的添柴,救伤的救伤。战场突然平静下来,貌似那赵军不准备发起下一轮的攻击。
  但这平静的背后,却暗伏着杀机。那赵军主帅陈余已经下令,将驻扎在萆山的五万赵军火速调拨过来。
  赵军的布置,白石岭驻军十万,萆山为土门关前站驻军五万,土门关也驻扎了五万大军。土门关守将便是那战死的赵将戚康的兄弟戚奉,萆山的守将则是赵军另一员猛将——许瘛的结义兄弟程黑。
  先头陈余带兵十万,实数只有六万,能征战者也只有三万五千。而今被汉军斩杀五千,橹盾都丢弃在山道为汉军所得,手下又无一员能征惯战的大将冲阵,实不敢轻举妄动。
  程黑手中,也有两万赵军精锐与一百面橹盾,可以发动一次攻势。更加有底气的是,那萆山还有两尊迫石炮。
  大炮的威力可比那强弓劲弩要厉害得多。一张劲弩,射程是三百米。而迫石炮一炮轰去,不说轰他个一千米,至少八百米不成问题吧。
  先头两军对射那是汉军占尽上风。只要这迫石炮运来,事情可就要倒过来,只有赵军打汉军,汉军没有打赵军的份。
  那陈余此刻心中是杀气腾腾,“韩师弟,叫你一时得意。等大炮一到,就让你尸骨无存!”
  ※※※
  赵军能烧火做饭,汉军却不能,只能啃干粮充饥,只因那造饭的家当都没带过河来。
  暴风骤雨之后难得的平静,便是汉军稍作休整的时候。懂得一点救助的都在替伤员包扎伤口,敷那金创药。天色依旧晦暗,那绵蔓水的浪涛声轰轰直响。将士们就着那河水洗涤兵器上所沾的鲜血,洗下来的鲜血直将江面染红。
  虽然歼敌五千,却也折了八百个兄弟。韩淮楚望着河滩边堆积如山的尸首,想着那诗中写的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心情是十分的沉痛。
  这只是战事的开始,还不知赵军会发动多少场猛烈的攻势。今日站在这河滩边的汉军将士,又会有多少人活着走出这井陉道。
  后世的人们提起今日韩淮楚所摆的偃月大阵,都是那般津津乐道逸兴遄飞,什么“那偃月大阵能摄取月华之灵气,有鬼神莫测之玄机。偃月大阵一摆出,二十万赵军束手无策。”“偃月大阵犹如那关云长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刀锋一出,谁敢争锋?”
  其实哪有那般多玄虚。韩淮楚布的这个阵,还是秉承他纵横家阵法的一贯风格——拙朴自然,简单实用。就是采用以命换命的打法死死锁住那阵势的咽喉——菱尖,拖延时间,换得那五千奇兵攻破敌军大营的机会。
  不战到斗转星移天色由昏转明,奇兵到不了那抱犊寨。不战得赵军伤亡惨重尸骨纵横,那陈余绝不会丧失理智做出错误的选择——调出土门关的守军。
  而这些目的的获得,又将要多少汉军将士的生命来换取?
  ※※※
  “大将军,赵军那边有动静了!”阵前瞭望的士兵急报。
  “待本帅看看。”韩淮楚分开士卒,来到阵前观望,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却见赵军已由马车拉起两门黑黝黝的迫石炮,正向着汉军大阵逼来。那炮的四周簇满了士兵,炮后又是两架马车,一架装的是大石头,一架装的是火药。
  大炮的后面,就是正在列出攻击型阵势的赵军千军万马。只等那大炮轰垮汉军的怪阵,就一拥而上发起凶狠的进攻。
  这个时代是战争的时代,各路诸侯都拼命提升自己军队的战斗力以求能在弱肉强食的生存世界占得一席之地。战场上只要有新鲜的武器出现,各国都是不遗余力加以仿制。自从墨家造械师发明“炮”以来,这炮也开始武装起各国军马。幸而这炮还停留在只能发石头的水平,若是能发出能四面开花的炮弹来,整个世界的历史就要彻底改写。
  大石轰来,管你是不是密不透风的橹盾还是厚实难催的偃月阵,都要被砸得人仰马翻。
  何止韩淮楚心中吃惊,他身后的汉军见了这炮也个个惊惶,发出一片惊叫。
  “大将军,这炮若是轰来,如何抵敌?”众将士一起惊问道。
  韩淮楚额头上冷汗直滚,神色已是严峻无比。
  每到这生死存亡的关头,难题总要他一肩来挑。他这个汉国大将军肩上的负重,是何其沉重!
  今日之形势严峻,远远超出了他的预计。若是任大石一颗颗地轰开来,汉军只挨打不还手,这两万多将士的性命就要葬送在这绵蔓水东岸。他又不是三头六臂,如何能挡住受火药爆炸冲击呼啸而至的大石?
  作为三军统帅绝不能优柔寡断。就在一瞬间韩淮楚已作出了决断:必须在赵军阵势还未列好之前,以骑兵快速冲近赵军阵前,用火箭引爆那大炮附近的火药车。
  这时代化学工艺不发达,火药不能大批生产,都是从原始的矿山开采。想必那一车火药已是赵军倾其所有。没有火药推动,那两尊大炮就是哑炮。
  但完成这任务何其艰难?火箭的射程能射出七八十米已是极致。但三百米内就是赵军弩手笼罩的死亡地带,七八十米赵军的箭手就可以大逞威风射出如飞蝗一般的箭雨。冲进那七八十米,就是去赴死神之约。
  这点韩淮楚也有对策,只因他手中有一张牌可以对付赵军放箭,那就是西戎女首领葛赛飞走后留下的藤甲兵。
  那藤甲刀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