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之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时光之心-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主们相互串联的事情还是有些不满,但叶韬还是主持了一次运河工程的说明大会。在大会上,他开宗明义地说了朝廷拨款对于涉及到的田产的收购方法,以及在收购价格上遵循的原则。当听到土地一律按照合理价格进行收购,哪怕是河道边上,会在工程中受影响地田产,也都会给予一定补偿,依附在土地上的百姓和各家族的佃户在工程十将被优先招募,以补充徭役制度征发民夫的不足。这部分雇佣费用,比起这些百姓、佃户种田地收入还会高出不少,在工程结束之后,这些人中间学到石工木工技术的将被妥善安置,而其余人等则将和各家族协调安置方法。

除了这些基本的信息之外,叶韬还找来了东平的几位大商人和户部、工部的官员来向大家介绍一旦运河修建完成,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将聚集起多大的物流人流,将带来多少商机。

这种说明会从形式上来说已经很接近于叶韬印象里很多大型工程的说明会了,只是由于条件所限,在溯风镇可没有办法像在丹阳的弈战楼讲解大厅里那样用投影仪来表现大量的图表。

土地的问题一解决,总督府大量的工作就可以展开了,涉及到的大批的土地田产需要评估、定价、定约转让、支付、接收,原先土地上劳作的百姓,也迅速被组织起来。年轻力壮的先开始在预定河道边上修建工棚,平整出堆科场。壮年妇女则可以承担一些做饭和浣洗之类的辅助工作,也能有一份工钱。至于年老体弱的,则分片安置在附近的村落里。为数不少的孩子,却被集中到溯风镇,在溯风镇临时蒙学识字,学习基本的算术。

叶韬只是给所有的文书工作定出了合理的流程,制定了各部门协调的准则就开始闲了下来。整个运河工程被分成了总共二十二个工段,分段开始施工。由于运河主要航段都处于清洛平原上,船闸之类的工程需要很少。而在组织大量人力进行基础的土石方工作,有着数十年治理河道经验的石秀可要比他老到得太多了。叶韬一点也没有贪恋发号施令的权威感,几乎将全部权力放给了原本大家都当作是闲职的石秀副总督去指挥。石秀虽然累了个半死,但却明白这么一来,从倡议运河一直到将运河凿成,这个奇特的运河体系,他的功劳可就占全了。虽然他并没有将来进入东平决策中枢的野心,从不认为自己有宰辅之才,可他却能青史留名。对于他这样的官员来说,这是最好的褒奖。

而叶韬,则坏笑着给出了溯风镇扩建成为城的大致的设计图。现在的叶韬,自然不用像几年前刚开始带着叶氏工坊和戴越阁的施工队造园的时候那样将所有设计工作一手揽下。这几年里,戴越阁手下的施工队从一支增加到现在一共有十支,每个施工队虽然有不同的专精的方向却都能独当一面。其中最善于城池类建筑的两个施工队都曾在兴建血麒军军营和铁城的项目里发挥巨大的作用,虽然现在铁城的大工程仍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另一支施工队却可以调来使用。而在铁城的那支施工队里,对于营造设计方面有经验的人,也可以抽调过来协助完成溯风城的详细设计。

当初所设想的抄袭暴风城的方案,现在看起来挺合乎要求。溯风镇原来的规模不是很大,但城防体系却比较完善,完全要另起炉灶没有必要。在叶韬的设计下,将来溯风城将分成旧城区,运河区,贸易区,居住区和行政区五大部分。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河道,溯风城的位置必然要让将来的河道穿行其中。于是,这五大部分分别会坐落在运河河道两侧,不同的区域之间用巨大的石拱桥连接在一起。而为了城防的需要,每个区域又相对独立地有城墙、望楼。叶徭着力解决的是如何让不同城市的不同功能部分能够相对独立,但又要保持一个统一的风格和互相之间紧密的联系,不要让在溯风城不同部分的人觉得生话在不同的城市。而当兼顿了各方面的需要的草案定了下来,让石秀啧啧称奇而又在很短时问内就在工部、户部、吏部乃至于在国主谈晓培那里通过的时候,叶韬几乎要笑破了肚皮,这个城市建设的方案和东平,甚至和整个东方的城币体系建设有着很大的不同,的确更像是叶韬记忆中,那个游戏里无数次跑来跑去的暴风城,只是大了无数倍而己。毕竟,以后会填充这个城市的是数以十万计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

溯风城的方案一被通过,叶韬就紧锣密鼓地布置起了建设工作。由于毕竟还属于扩建工程,叶韬并没有让这个城市过分现代化。在地下埋设的大量大口径空心陶管,主要还是为了排水,并没有形成密布到每条街道,每家每户的污水管体系,再说了,这个时代暂时也没有这样的习惯。但渐次开展的基础建设还是让溯风镇的居民们兴奋不已。在这个时代,人口流动和各地的发展总是以一种相当缓慢的速度在进行。虽然在整个大陆上有着上百年,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历史的城市还是不少,但对于寻常百姓来说。除非碰上巨大的历史变化,不然穷其一生,想要着到一十村升格为镇,一个镇升格为城市的可能性都非常低,更不用说一个不算重要地镇一下子跃升为东平版图上极为重要的经济、军事要地了。

而在解决了土地问题的同时似于地方官和地方士绅也都看到运河总督的手腕和魄力,对于建城的事情,当地官员和百姓都给予了巨大的热情,给予了各方面的帮助。

如果说在叶韬顺利地履行总督的职能,将各种各样的工作逐步落实下击的时候有谁比较不满意比较郁闷的话,那大概就要数鲁丹了。

作为河道总督府军事方面的负责人,他手里实打实的有一万军队,其中甚至有禁军和在大家心目十比禁军更厉害一些的血麒军。但是,叶韬除了让各地调来的那五千城防军在徭役还没组织起来之前,在雇用民工的工作还没上正轨的时候承担了一部分掘土和兴建工棚之类的筒单的劳务工作外,就压根没调动过禁军和血麟罕所部。鲁丹琢磨着以叶韬的性子和地位,绝不是怕调不动禁军和血麒军。情况恰恰相反,作为很长一段时间血麟军的实际负责人,他对于血麟军能够成为公认的东平第一强军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血麟军中的一些老兵和资深士官、军官们对于新兵的灌输使得去年年底刚刚加入血麒军的这批新兵对于总督大人直接指挥和布置训练等极为憧憬。而谈晓培将禁军和血麒军一起塞到叶韬手底下,显然也有加强禁军的训练,不要让禁军太废柴的意思在。

“大人……”看着叶韬没怎么搭理他,鲁丹有些着急,他加大了声音报告道:“大人!”

正在绘制着图纸的叶韬有些不耐烦的抬头看了看鲁丹,他倒是不太介意鲁丹现在对他的称呼有些生分。这家伙,按照比较现代的说法,那就是形式感强,他当初第一天开始上仕叶府的总管就将对他的“小叶兄弟”的称呼硬生生的扭转成了“公子”。但是,鲁丹应该是很了解叶韬的习惯的人,在他用心绘制图纸的时候打扰,实在是有些让人不爽。

“有事情?有事情就说嘛,我们都那么熟了。”叶韬很无奈地说。

“大人,血麒军和禁军所部一共五千人你到底准备怎么安置啊?那么多天了,你倒是给个准信啊。”鲁丹焦急地问。

叶韬皱了皱眉头,问:“现在你是怎么安排的?”

鲁丹汇报道:“溯风镇小了点,现在血麒军驻扎在靠近铁城的林家镇,禁军所部驻扎在溯风镇北面的细叶镇。现在的训练都是按照原来两军各自的训练计划在进行……四平八稳的……”

叶韬笑着说:“既然四平八稳的,你又为什么要来找我呢?这本来不就是你能决定的事情吗?”

鲁丹愣了一下,说:“可是,不管是血麒军还是禁军,弄到大人你麾下,不就是为了能迅速提高实力的吗?”

叶韬摇了摇头,说:“你真的以为我多懂军事吗?”

鲁丹一愣,叶韬接着说道:“我最初管着血麒军,真正在做的就是把所有可以比试、竞争的内容都发掘出来。行军、扎营、射箭、骑术固然可以比试,各种各样的小事情一样可以比试。血麒军中流传着一句话:一次完美的胜利是由无数完美的细节凝合而成的。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可不是我去教大家的,都是大家不断比试,挖空心思想着怎么能做得更好,怎么能压倒对手,怎么从对手身上学习长处弥补短处,然后大家再把各自的经验交流,才形成了现在的血麒军的独特的气质。血麟军之所以那么强大,就是因为从一开始,血麟军就是将竞争和追求胜利当作唯一追求的罕队。在不断竟争中,大家努力将每个细节都做到最好。原先连排队吃饭都要互相比试纪律,现在这种低水平的比试就没有了吧?眼界不同了,自然会想着更高级的胜利。比如实兵演练,比如想着要破东平最快行军记录之类的。我对军事实在是懂得很少,玩行军棋毕竟只是纸上谈兵。”

鲁丹有些明悟地问:“你的意思是,把竞争的科目布置下去然后让他们两边也开练?”

叶韬狡黠地一笑,说:“不,不是一些科目,而是所有科目,然后打个总分。谁都有自己的长处,不能所有的问题都一概而论。可最后的总分,可就很说明问题了。”

鲁丹倒是很熟悉血麒军中已经极为普及的将抽象的标准量化进行比较的方法,他想了一下这种比赛的可能会引起的局面,和作为仲裁需要考虑的分数权重问题,嘿嘿笑了笑说:“这下子可就真的能把两边都撵得鸡飞狗跳了。”

叶韬呵呵笑着说:“那你去安排吧,等我把这几个船闸的详细图纸绘制好了,就抽空去两边看看,去点把火。”

鲁丹哈哈大笑。无论是血麟罕还是禁军,可都热切盼望着总督大人莅临视察呢,总督大人的确会来,但结果,恐怕会和大家料想的都不同。

第三集  第125章 督军

总督大人果然在鲁丹的坚持下,在百忙之中视察了血麒军新兵营和禁军所部的情况。负责两支军队的都是熟人。

血麒军的新兵营现在的统领是丹阳城守邹应的儿子邹霜文,邹应管辖的是全国最复杂的一支军队。按照东平军制,丹阳的城防军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士兵,而且每年还有换防,这样的军队虽然不会因为任何一方的势力独大而对丹阳、对王室有威胁,但在战斗力上却不是让人那么放心。能够统辖丹阳城防军长达十年之久,始终让城防军的战斗力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无论指挥、训练方面的经验和能力,还是协调各方面不同意见的能力,邹应都相当不凡。而出自这样的家庭,耳濡目染之下,邹文霜对于怎么将满是世家子弟和不同出身的年轻人的血麒军新兵营统带成为能够符合血麒军要求的军队,也有相当让人赞叹的见解。

而禁军所部的统领,则是卓家的子弟,卓显晨。卓显晨是那种脑子里除了对王室的忠诚之外并没有太多的东西的奇怪的家伙,而在管辖他手下三千禁军的时候,除了严格要求还是严格要求。这三千禁军在禁军操练条令上提到的任何内容上,都有着极为卓越而一致的表现,三千禁军的军容军纪几乎无可挑剔。但是,这支军队就是少了那么一点灵气。大家毫不怀疑卓显晨带着这样的军队在遇到危急的局面的时候,是最可靠的断后的兵力,但要是让这样的一支军队——哪怕他们和那三千血麒军新兵一样都是骑兵——去执行诸如斥候、哨探、奔袭之类的技术活,那就有些心里没底了。

溯风镇上的酒楼对于这些常年生活在丹阳的年轻人来说,档次似乎不是很够,没有他们喜欢的食物。于是,视察之后,高级军官和总督的宴会索性放在了军营里,血麒军的众多军官颇多世家子弟,各自营帐里都有不少藏私夹带的好东西,凑起来也是一个颇为丰盛的宴会了。

无论是卓显晨还是邹文霜,都在整整一天的视察活动中若有所悟。都觉得对方的军队有许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在准备晚宴的时候,两个人就私下里不停地在聊天,交换着自己对于军队训练的看法。

在大堆篝火边上喝酒吃肉,间或有些军官塞上桌子来的各地名产,这样的气氛相比于酒楼,可能更能让大家轻松下来。

“卓将军,这一天看下来,可有些什么感想吗?”叶韬问道。

卓显晨的背挺得笔直,认真地说:“末将在血麒军这里学到了许多东西。血麒军不愧是东平第一强军,许多的小地方看似不起眼,但却极为关键。”卓显晨提到了血麒军的那非常有名的下令休息的时候,无命令不用行礼的条令,以他在禁军里的几年资历,自然明白这一张一弛之间对于士兵们的迅速回复精力的影响。但他也提到,禁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