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魂断大明-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一种隆重服饰。至正德间,如武弁自参(将)游(击)以下,都得飞鱼服。嘉靖、隆庆间,这种服饰也颂及六部大臣及出镇视师大帅等,有赏赐而服者。

    官员要有一定品级才允许穿着飞鱼服。《明史·舆服志》:“嘉靖十六年,群臣朝于驻跸所,兵部尚书张瓒服蟒。帝怒曰:‘尚书二品,何自服蟒’。张瓒对曰:‘所服乃钦赐飞鱼服,鲜明类蟒,非蟒也’”。飞鱼类蟒,亦有二角。所谓飞鱼纹,是作蟒形而加鱼鳍鱼尾为稍异,非真作飞鱼形。飞鱼纹《山海经·海外西经》:“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或曰龙鱼似狸一角,狸作鲤)。”因能飞,所以一名飞鱼,头如龙,鱼身一角,服式为衣分上下二截相连,下有分幅,二旁有襞积。

    斗牛服

    明朝赐予一品官员的官服,上绣虬属兽斗牛,故名。清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 明朝翰林官,五品多借三品服『色』,讲官破格有赐斗牛服者。”参见《明史·舆服志三》。斗牛服与蟒服、飞鱼服,因服装的纹饰,都与皇帝所穿的龙衮服相似,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内,而是明朝内使监宦官、宰辅蒙恩特赏的赐服。获得这类赐服被认为是极大的荣宠。斗牛服是次于蟒服、飞鱼服的一种隆重服饰。

    斗牛原是天上星宿,《晋书·张华传》说,晋惠帝时,广武侯张华见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请通晓天文的雷焕去询问,雷焕说是丰城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就让雷焕为丰城令。焕到任,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乃一以送华,一以自佩。后张华被杀,剑忽不见。雷焕死后,其子持剑过延平津,船至江中,剑忽跃出,堕水。但见二龙蟠萦有文章,水泯警沸,于是失剑。明代斗牛服为牛角龙形。 《天水冰山录》记载着从严嵩家抄没的财产名录,其中有五爪云龙过肩妆花段(缎),各种颜『色』质料的蟒龙纹衣料。如蟒龙补、过肩蟒龙。蟒、蟒补、过肩蟒、过肩云蟒、百花蟒;斗牛、斗牛补、斗牛过肩、斗牛过肩补;飞鱼、飞鱼补、飞鱼过肩、飞鱼通袖等各式衣、圆领、袍、袄、女衣、女袍、女袄、女披风等成衣和织成衣料,即按照成衣款式的结构裁片排料而织制的服装匹料。明代斗牛服在北京南苑苇子坑明墓、南京太平门外板仓村明墓、广州郊区明墓均有实物发现。

    绣春刀

    绣春刀是明朝特务机关锦衣卫的标准佩刀。 秀春刀外形综合了唐刀和少林梅花刀、单刀的特点,主要是轻巧,同时狭长略弯,便于携带和中距离攻击。

    秀春刀的原型是唐代的武器。所以外观风格上和唐刀、日本刀比较相似,日本武士刀是根据绣春刀改造而来的,但是秀春刀的刀脊是直的,不像日本刀是弯曲的。秀春刀可刺可砍在当时的杀伤力十分不错而且轻便便于携带。

    绣春刀的名字来历大概就是因为武器的特点看来比较阴柔,故名之。

    绣春刀是锦衣卫佩带的制式兵器,钢质极好,越是职位高的人,所领的绣春刀材质更纯,铸造更多几层手续,据说除了铁之外,还混有其他金属,以致刀锋犀利无比。 绣春刀比单刀要长,较一般的长剑略短,形状是厚背薄刃,有如剃刀,不过整截刀身具有弧度,刀柄颇长,可以双手使用,不仅利于步战,尚还适用于马战,一刀砍下,足可把整只马头砍断。

第12卷 527章:唐门高手

    萧琴越斗越勇,边斗边大声的喊道:“来啊,来啊,北平巡抚衙门的弟子也不过如此!”他的话刚落,广场的的西北方向一个声音快速的传过来:“萧将军好大的口气啊!”声音刚落,一个身影就站在了西北方向的地方。萧琴回了一剑眯着眼见看那是人时,只见他昂然而立,一身七品官府,官帽上的两个八字行的东西,一闪一闪的,那人约莫五十来岁年纪,容貌俊雅。脸上隐隐约约有一股杀气,目光中流『露』着一种霸气和孤傲。萧琴吃了一惊脱口而出:“刘县令莫非也想讨教两招不成?”不错,那人正是刘县令!“刘县令嘿嘿一身冷笑道:“萧将军刚才好大的口气啊?”这时东南方向的陈展和另一个士兵奔了过来。陈展走过去轻轻的喊了声:”大人!“神情甚是喜悦,刘县令微微一笑,冲着陈展点了点头,神态颇为自信。另几个士兵跟在身后的后面对着刘县令喊了声:”大人,您这是?”刘县令冷冷道:“你们还闲丢脸丢的不够啊?”那几个士兵脸微微一红,其中一个身材高大的士兵提着绣春刀,急着道:“大人,萧将军,他……他……实在……?”刘县令冷声道:“很厉害是不是?”那士兵目光斜视,不接话峰,就像闹脾气的孩子一样,干脆给他个默认。

    刘县令冷笑了两声,小声道:“你等我给我退下!”说完也不顾众人惊异的目光,身子轻轻一纵,轻轻的落在了比武场的中央,身法甚是好看,他慢慢的走了过来,越走越近,突然右手一掌突然挥出,疾向萧琴胸口攻去,这一掌攻势极其迅速猛力,萧琴大吃一惊,急忙挥剑朝刘县令手掌刺去,这一剑运用了七成力道,但刘县令似乎早已看穿了萧琴的剑意,手掌挥到半路用力一饭,改为鹰爪,直取萧琴咽喉,这一招极快又狠,更为厉害的是“准”

    此刻萧琴剑招一过,无法快速挥剑挡架,只能展开身法向后倒退,刘县令似乎早就看穿了萧琴会由此一招,见他身法倒退,立马展开身法,近身跟在萧琴的前面,鹰爪依然直取萧琴的咽喉。萧琴大吃一惊,急忙收剑抵挡,刘县令右手跟着一翻化爪为掌,一招‘泰山压顶’朝萧琴胸口击去。这招攻势凌厉,“快、狠、准”丝毫不差,萧琴顿时手忙脚『乱』,飞鸿剑划出一道剑圈,左跟着一掌夹着一股内劲,已排山倒海的气势挥了过去。

    刘县令 一个转身,“哼”的一声脚一沾地,立刻又是一拳,萧琴不敢大意,左掌一挥,《逍遥游》的内劲自掌力外吐,往外一送,叫道:“哇,谋杀啦!”

    双方拳掌其实还未相交,但那两人的衣裳、头发已全都给那拳掌之风,吹得飘飘摇动!

    郑和骇然失『色』,想不到这两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竟然就是以真力相拼!心中万分担忧,斜目朝身边的朱能瞧去,但见他盯着刘县令,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喃喃道:“想不到刘县令宝刀未老,一把年纪还有这等实力,难怪王爷对他如此放心!”

    郑和吃了一惊,急道:“朱兄,刘县令会武功的事情,你知晓?”

    朱能点了点头,道:“是的,刘县令武官世家出生,『自杀』习武,早年拜如唐门,习得这一身古怪的武功……?”

    “唐门?”这下郑和的惊讶不亚于见了鬼。

    朱能瞧他神『色』紧张,微微一笑,道:“刘县令学艺师满后,一心一意想考入武将,一次校场比试,刘县令与对头比试,无奈对手却是京城胡惟庸的子侄。二人比试一番,结果虽为刘县令险胜,但当时的宰相胡惟庸却怀恨在心,终设计陷害,累得刘县令负上了勾结外族之罪,一夜灭门。刘县令自身亦被捕入天牢,等候处斩。王爷赏识峰武功,通过种种手段,救出了刘县令,刘县令感念王爷的救命之恩,遂秘密的加入了锦衣卫效忠王爷。死机报仇,但没多久,胡惟庸之子驰马于市,坠死于车下,胡惟庸肆意杀了赶车的车把式。太祖洪武皇帝听闻后,大怒,令其抵死,不准以金帛偿其家之请。洪武十三年正月,涂节和中书省吏上书告胡惟庸谋反。太祖遂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将胡惟庸和涂节、陈宁等先后处死。

    胡惟庸虽罪有应得,但这一场惊变,让刘县令令他丧失了考武官的资格,他遂夜读四书五经,几经辛苦,终在科举之路当中颖而出,考的进士出生,几经磨难终于当了上一方县令,这么多年来,刘县令着实为王爷做了好些事,所以十分得王爷欣赏!“

    就在朱能说话之际,但见那刘县令迅如怒狮,飞身力扑,一掌接着一掌,连环猛击;萧琴身如水蛇,四周游走,手中飞鸿剑偏偏飞舞,丝毫不落单,便在这时,萧琴突然一个翻身,闪电般一掌拍出。刘县令大叫一声,双拳齐出,拳掌一交,庞大的身躯震得飞了起来。

    …………………………………………………………………………………………………………………………………………………………………………………………………………………………………………………

    ps:补充点历史小知识

    胡惟庸是怎么死的?胡惟庸(?~1380),凤阳府定远县(今属安徽)人。早年随朱元璋起兵,颇受宠信。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知县、吉安通判、太常少卿等职。洪武三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六年七月,任右丞相;约至十年进丞相。位居百官之首。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胡惟庸日益骄横跋扈,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先阅内外诸司奏章,对己不利者,辄匿不上报。各地喜好钻营热衷仕进之徒与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送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学士吴伯宗曾因弹劾他而险遭大祸;他得知大将军徐达对他不满,曾在朱元璋处奏其『奸』行时,竟诱使徐达家的守门人福寿谋害徐达。但因福寿揭发,未能得逞。胡惟庸还千方百计地拉拢因犯法受朱元璋谴责的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令其在外收集军马,以图谋反。此外,他还勾结中丞涂节、御史大夫陈宁等,令陈宁坐中书省阅天下兵马籍。这一切引起朱元璋的极大注意。朱元璋从元亡的教训中,深感臣下权力太大,会导致元末“宰相专权”、“臣『操』威福”的局面重演。早在洪武九年,即对各省权力机构进行改革,十一年,又令六部奏事不得关白中书省,进一步削弱了中书省权力。

    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称他家的旧宅井里涌出了醴泉,邀请明太祖前来观赏。这是大 明的祥瑞,朱元璋欣然前往,走到西华门时,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突然冲到皇帝的车马前,紧拉住缰绳,急得说不出话来。卫士们立即将他拿下,『乱』棍齐上,差点把他打死,可是他仍然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朱元璋这才感到事情不妙,立即返回,登上宫城,发现胡惟庸家墙道里都藏着士兵,刀枪林立。于是立即下令将胡惟庸逮捕,当天即处死。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四天前,也就是正月甲午,中丞涂节已经告胡惟庸谋反,以明太祖猜忌多疑的『性』格,怎么还会去胡惟庸家看所谓的祥瑞?可见,云奇告变纯属子虚乌有。胡惟庸案前后株连竟达十馀年之久,诛杀了三万馀人,成为明初一大案,列洪武四大案之一(另三案为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事后朱元璋还亲自颁布《昭示『奸』党录》,告诫臣下,切以胡惟庸为鉴。

    唐门:

    关于唐家堡最早记录的史实是明朝末年。据唐家武学弟子李千禄《开县唐门考》记述,当时八大王张献忠自陕入川后,在开县黄陵城设伏兵,一举歼灭了明朝在四川的主力,继而攻克开县城。当时,张献忠的部分人马驻扎在城外老关嘴至南河一带,一些军士过南河到三中村砍甘蔗吃,与一唐姓看守蔗林人发生口角,军士依仗人多又有兵器,一拥而上,企图降伏守甘蔗主人,此人虽是长工,但为唐门中人,他用锄头左钩右拦,不几回合便缴了几位军人的械。落荒逃回的军士被统兵仗责,请来唐姓长工切磋武艺,不料,堂堂总兵竞不能敌。佩服之余荐于八大王帐下,但此人不愿参军离家,于是被封了个地方武官。现开县城郊富厚村就有该武师坟地,其墓碑上有封号可考。

    此后,开县唐家拳在武林中广泛传播,并成为峨眉武术“五花八叶”中的“五花”一派。“五花”是从地域角度所分的五大支派,即开县的黄陵派(实指唐家拳)、涪陵的点易派、都江堰的青城派、通江的铁佛派、丰都的青牛派;“八叶”是从技击风格角度所分的八大门派“僧、岳、赵、杜、洪、化、字、会”。

    清乾隆年间,开县唐门开始使用暗器——竹镖,时任唐氏掌门人唐天泰被聘为清宫庭侍卫,曾与八卦掌创史人董海川先生同朝当执。各派武林高手共同探讨,优势互补。唐氏掌门人告老还乡后回开县继续传授唐家拳术,湖北拳师余友智、余友福曾慕名来开县以武会友,互相切磋,更充实了唐门武术的内涵。

    抗战时期,四川省代『主席』王陵基驻防万县,曾以募捐抗日为名设擂台,并请来开县唐门武师唐兴畅(排行老二,人称唐二)老师一比高下,刚一动手,教官即感不对,自己的大指姆竟莫名其妙地断了,方知遇到高人,当即拜服。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