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暖炉的款式风格,和纵地金光梭极为类似,也许是出自于同一人之手,全是三宝天尊炼制的法宝。看来,荒氏兄弟对与这一次探访远古群仙洞府,极为重视,这才在天尊面前,求来了这么多法宝。”
横江没有动身迎接。
荒赤当先来到门口,和荒橙交谈几句。
独孤信听到声音,睁开眼眸,她也在横江的书房内打坐练气,如今见横江不动声色,她也没有多少,只静静观察。
如今的遗知山镇守府,已经挂满了孝素。
一条条白布,挂在诸多殿宇楼台的横梁上。
咚咚,咚咚……
鼓声不绝。
这是丧鼓。
夏侯氏男丁因征战深渊诸魔受损,只剩下一个夏侯翼,如今就连正儿八经击鼓的人都找不出来,唯有夏侯氏那些消散了肉身的弟子,显现出魂魄之声,操办丧事。
一具灵柩,摆在厅中。
灵柩里空空荡荡,下方点着一盏长明灯。
长明灯侧畔,摆着一个蒲团。
荒橙和荒赤说了几句之后,便直接来到大厅当中,走至灵柩旁边,在蒲团上跪了下来,一连三拜。
荒橙跪拜之前,夏侯翼早早就跪在了灵柩的另一侧。
凡此种种,皆是仙门规矩礼仪。
如今的夏侯翼,已披麻戴孝,一身素白。他那杆方天画戟,早已收入了一个兵器匣里,挂在灵堂墙壁上,不露锋芒。
丧事共三天三夜。
第三天,诸多霞光,自东北天宇飞驰而来。
每道霞光当中,都站着一个清晰可见的人影。
横江只认得其中有两道霞光里,是三宝天尊与法臣天尊的身影,至于其他霞光里的身影,横江一个也不认识。这些身影,有些是正常仙门中人打扮,有些是旁门左道很随意的穿着打扮,有些头锃亮穿着袈裟……只凭那身影上散出的厚重如山的仙门高手气息,横江已猜到,多半都是天尊。
这些天尊身影来到之后,夏侯翼跪伏在地,久久不起。
众天尊站在灵堂之内,诵经的诵经,念咒的念咒,一时间整个遗知山镇守府,响起了无穷无尽的道经与梵唱之声。
声音不大,却震人神魂。
天地间经久不散的魔气,被这等声音驱散一空,就连照射在遗知山上的血月红光,也被声音冲得变成了带着金黄的亮白色光芒。
天穹云雾,陡然溃散。
整个天地,为之一清。
随即,原本荒芜如废土的遗知山,满山上下,长出了一颗颗莲荷,盛开出了一朵朵绿叶,莲蓬下方也长出了一节一节莲藕。
青莲白藕绿荷叶,开得漫山遍野都是。
继而,地上莲荷渐渐变得一片金黄,而空中又有数不清的花瓣,似飞雨,又似飞雪,洋洋洒洒落了下来,将整个遗知山罩住。
天花乱坠!
地涌金莲!
横江与独孤信亲眼目睹这一场丧礼,倾听着众天尊的妙言秒音,只觉得自身神魂,在妙言秒音中,受到了洗涤,浑身上下说不出的舒服,神清气爽。当天花坠到院中,落到身上之时,横江又觉丝丝缕缕天地灵气,沁入四肢百骸,滋润着他的肉身,只觉得四体经络,说不出的通畅。
众天尊身影诵经完毕,再化做一道道霞光,飞出了灵堂,再往遗知山正上方的虚空深处,飞射而去。
霞光离去之时,在空中留下了一条壁纸畅通的光柱,犹如通天的路途。
“升棺!”
荒赤大喝一声。
夏侯翼走到灵堂门外,先朝荒赤施了一礼,再跪在地上。
众夏侯氏弟子虽是魂魄之躯,却也能搬动棺木,把灵堂里的灵柩,抬到院外,摆在了光柱中央。既然灵柩冉冉升起,沿着通天光柱,直达高空深处,最终飞向了虚空深处。
待到灵柩消失,光柱消散,夏侯翼才站起身来。
跪的太久,素白孝服沾湿了朝露,很是沉重,下端落在地上,拖行窣窣作响。
夏侯翼朝众人拱手答谢,又来到横江面前,拜道:“山主,我族中长辈去世,暂且不能追随山主,一同去仙道世间。”
横江道:“无妨。按照我仙道世间规矩,家中长辈仙逝,当守孝三年。夏侯道友若想与我一同追寻仙道,三年之后,可来仙道世间的宣明道场寻我。”
夏侯翼道:“三年之后,夏侯必定如约而至!”
横江点点头,在镇守府稍作休整,偕同荒赤等人,离别而去。
纵地金光梭冲天而起。
半日之后,直达虚空深处。
西方血月一样的旭日,以及东方三宝宙船航空的银盘,依稀可见。那银盘虽有龙章凤箓,却因光芒强度难以和西方血月相比,于是当深渊地狱里那浓浓的魔气,挡尽了银光之后,站在深渊地狱的地面上,便再也看不到半点空中银盘的影像。
这一夜,寂静深邃且昏暗的虚空当中,多了一条光柱。
此光柱似通天路途,直达虚空深处,也不知延伸到了何方,似是天路。
横江将法力灌入众妙之相眼罩,催动水笙儿曾留在众妙之相里的龙眼术,窥视远方光柱,隐隐可以见到,有一座棺木,在视线里呈蚂蚁大小,正压着光柱路途,朝着虚空深处,飞驰而去……
“这种葬法,名为道葬之礼。”
荒赤也在远窥着光柱与其中飞驰的灵柩,道:“此生此世,我荒赤就算不能求得长生道果,无法与世长存,也要想镜老一样,立不世之功,得无上荣耀,死后有天尊身影在灵前吊唁,能以道葬之礼,辞别尘世,也算此生不虚,不枉我在世间走一遭!”
——————————
题外话:
爆的时候,还请诸位道友多多评论留言。
评论越多,越有动力。
第三百九十七章:仙家宝地
不世之功!
无上荣耀!
听之让人心驰神往。
横江深以为然,只觉大丈夫当如是!
当年在凡俗世间,中土帝国西北墟城,横江也是一方龙头,即便不求仙问道,也能富贵一生。
可人生在世,何至于此?
不甘于平凡,不甘于庸碌,故而奋进,故而图强,故而拜入仙门,要登上仙道高峰,走至仙道尽头,瞧一瞧,看一看,到那时候眼中所见,是何等景象。
独孤信的心思和横江有些不同。
她似乎没有听到荒赤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察觉横江眼中的激动之色。
此时此刻,位于虚空深处,下方见不到深渊地狱,唯见一条光芒达到,直入虚空深处,西侧血月当空,东侧银盘鲜妍明媚,而那虚空当中,又有繁星点点,眨巴眨巴。一条条由星辰聚成的星河,星光聚在一块,如带状,似轻纱,仔细去观察分辨之时,又能从一条条的星河里,看到一些色泽不同,五光十色的异星辰……当真是瑰丽夺目,妙不可言,美得不可方物,难以形容。
深空越美,独孤信越觉得有些许失落。
她稍稍垂下眉头,心里就暗暗期盼:“如此良辰美景,要是能和横兄独处,把臂同游,没有其他人,只有我和他,该多好……”
过得两三日,虚空那条光柱天路,渐渐消失不见。
荒赤是一个很健谈的妖仙。
一路上闲不下来,说起了这一层深渊地狱里的局势,其中有多少仙门,依托着三宝天尊的宙船,在这深渊地狱里扎下了根,甚至还能借助深渊地狱里特有的魔气汹涌环境,培育仙门灵药,使得那些灵药,具有了别样不凡的功效。又说还有不少仙门高手,孤身深入深渊地狱腹地,偷偷的开辟道场,闭关已久,很少和其他仙门弟子交流,也不知在干些什么。
至于镜老丧礼之时,那些前来吊唁的天尊,根据荒赤所说,那些不过是天尊的虚影而已,并非是天尊本身。天尊不仅寿元无尽,长生不老,且实力远寻常仙门道君,即便深渊地狱一层一层,哪怕魔尊,也要靠着打开地狱之门,才能从门中离开这一方深渊地狱,前往另外一层,可仙门天尊,却能借助一些仙门的法宝、符箓一类,显化出虚影。
这等虚影,有一个专有的词汇来称呼,叫做投影。
投影虽比不得天尊本体现身,也比不得天尊放出的分身,却也颇具手段,其实力不在道君之下。
荒赤又说,那通天光柱,以及镜老远飞虚空的棺木,实际在远古之时,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耀的葬礼,更是另有妙用。只是现在距离远古,时间太过于久远,许多事情,许多讯息,在一般的仙门弟子中间,已断了传承,也只有那些长生不老,与世长存的天尊,才知道得清楚。
天尊活得久,见识自然多。
横江亦是想起了曾在九岳大阵,遇到的佛门天尊法臣,想起了法臣突然要重修闭口禅,一言不,任凭那三宝天尊打破砂锅问到底,法臣天尊皆是沉默以对。
荒橙听荒赤再一次说起那直通虚空的光柱道路,终于是按耐不住,道:“镜老虽是仙门前辈,他给我仙道世间立下的功劳,也不过是护卫夏侯一氏的安稳,没有让夏侯氏断绝了传承而已。此等功劳,竟然能以道葬之礼下葬,让众天尊投影替他送信,天尊们未免有些小题大作。”
荒赤道:“二弟慎言!镜老能护卫夏侯一氏安稳,就是莫大的功劳!我记得祖母曾说过,远古之时,若无夏侯氏先祖,这一层深渊地狱里,群仙早已被赶回了仙道世间。全靠夏侯氏先祖力挽狂澜,才有今日这等分庭抗礼的局面。”
荒橙道:“先祖余荫而已,算不得什么。夏侯氏驻守遗知山,已有许多年,不思进取,多年来连道君都没出过一个,苟延残喘而已。我辈仙门弟子,就该一代更比一代强,守着祖宗威名,自身实力却每况愈下,这算什么事?”
荒赤摇摇头,道:“二弟你有所不知,早有天尊给夏侯一氏算过。只要夏侯一氏,能留下道统,不断绝传承,有朝一日,必能登山再起,重镇诸魔!”
荒橙道:“如今镜老仙逝,夏侯氏除了夏侯翼之外,其余人等,一个个愚昧不堪,只有一个夏侯翼尚能与世间群仙相提并论。可夏侯翼这样的人物,我仙道世间里,数不胜数。比他天赋资质高的,比比皆是。比他福源深厚、气运昌隆的,亦不再少数。自古以来,即便是那些福源气运滔天的天纵之才,也没有几个,能修至天尊,甚至连道君也遥遥无期。区区一个夏侯翼,就能带领他夏侯一氏,重振夏侯氏先祖声威?”
荒赤朝横江笑了笑,回答道:“不是还有横江道友么?”
“哼!”
荒橙竟不反驳。
只因,这一次荒氏兄弟去探访远古群仙遗留的洞府,就要仰仗横江。
于是,当荒橙以眼神余光,打量横江,却现横江嘴角挂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之时,荒橙禁不住脸皮抽了抽。
荒赤笑道:“你我兄弟为了这一次探访远古群仙洞府之事,能够马到功成,请来了横江道友。难道夏侯氏就不能为了重振先祖之威,与横江道友,同进同退?”
荒橙闭上了眼睛,一句话也不多说,他已被说得哑口无言。
仙门中人,素来讲求缘法。
缘深缘浅,福厚福薄,各有不同。
如此又过了数天。
荒赤操控着纵地金光梭,自空中缓缓降下,落到了一片无名荒山上。
此地距离遗知山,一千多万里,仙门弟子人迹罕至,原本是群魔聚集之地。如今,却因独行大魔被横江和独孤信吓得打开了地狱之门,逃之夭夭,使得众多魔君群龙无,于是一个个收缩防守,不敢再轻易和仙门交锋,此地也变得越的空旷寂寥。
“横道友,就是这里。”
荒赤当先落到地上,等众人都离了飞梭,便伸手一挥,乌篷船大小的纵地金光梭化作织布的梭子大小,飞进了荒赤的衣袖中。
这片荒山,极其杂乱。
可仔细一看,却能分辨出,这些荒山,在不知多少年前,应该是一大片建筑群。因时间相隔久远,光阴荏苒,岁月磋磨,于是连残垣断壁都见不到了,只有一方一方凌乱的土堆,却能从那土堆的分布格局,隐隐约约,看到几分九宫八卦的阵势迹象。
独孤信点点头,收捏春秋剑印的剑诀,驾起一道剑光,飞上空中,要仔细观察此地的地势。她非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当初在中土帝国西北墟城,独孤信遇到横江之时,也曾探查过古代洞府遗迹,可算颇有经验。不过中土帝国西北荒漠里的仙门遗迹,都源自于九崇山,仅是万年之前的遗迹而已,却远远比不得远古之时。
凡俗世人尝言,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实则到了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