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
那人气急败坏的爬起来;正待伸手去抓住;却是几乎与另一人同时惨叫了一声;倒撞在一起有滚在地上;却是木制的墙壁;直接被利箭所射穿;又同时斜斜洞穿了这两人的身子。
那箭杆贯穿位置角度极是准确;与至于近在咫尺的罗念祖;甚至没有被溅上血液;只是有些惊骇而失神的跌坐在地上。
这时一个手挽铁臂大弓的人;也慢慢推帘走了进来;显然之前那一箭双雕的射术;就是他所发出的。
“龙州团左吴ij见过郎君……”
那人举手投足都是行伍作风;只是发色有些未老先衰式的灰白;
“叫小郎君受惊了……”
他只是稍稍行礼之后继续道
“还请随我等去往一个更加安全之所吧……”
而站在一旁毫不起眼的罗温;也大大喘了口气;总算避免了那个最坏的结果。
而城市的另一端;烟熏火燎过后罗氏大宅的前门外;却传来新一轮的叩门声
“宫中有旨……”
“罗氏上下速速出迎相接……”
“还来;有完没完了……”
门里面的反应则是有些激烈。
直道武德司亲事慕容武;与防军都虞侯宁肃关;都站到门前喊话和保证;这才从里打开了门来。
而对于远在淮南境内;挣扎与生死线之间的战奴普速完来说;却是终于可以回家了。
随着那些东南之地的草木;已经迫不及待在寒风料峭中吐出的缕缕新芽;也就是小头目的他和一群来自奚部的胡马子一起;押送着沉甸甸的战利品;也踏上了北归的路程。
通常意义上说;这是一条空冷清寂的回程之路;因为沿途早以及被寇掠烧杀的七七八八;几乎是人烟绝迹了。
因此;出了泰州境内后;他们这一行的队伍里;所要警惕和防范的;只是同样来自塞外的别部藩军和胡马而已。
毕竟这个冬天下来;在资源不足或是足够利益的诱惑下;他们这些出身不同的部帐藩军;同样也不缺乏火拼与吞并的机会。
到了一片衰败的楚州境内之后;普速完所在的押送队;也终于遇到了新的同伴;数只从别州过来;似乎是同样任务的队伍;正在准备度过淮河的浮桥。
但这一次他们没有多余的举动;只是简单的交涉后;就相互冷漠而警惕的保持着足够距离扎下营来;
毕竟;他们冒死入关的目的;还是给留在塞外领地内的老弱妇孺;更多存活下去的机会而已。而这些送回的物资;无疑可以⊥他们更好的度过今天春夏之交的艰难时光。
因此;实在没有足够的理由;也犯不着在这里两败俱伤。
而对于普速完来说;则是意味着他;有机会再此见到那个动人的身影;哪怕对方已经嫁作人妇;哪怕前一次的会面;他是被对方的父兄;弃如敝屐的踩在泥地肆意羞辱;多靠对方的求情才免去被斩手之刑。
毕竟;他这样血统混杂不明的杂胡小儿;也就重做马前奔走跑腿而已;怎么又配得上那白天鹅一般的奚部贵女呢
在楚州境内等待的期间;他们有再次见到了数只;从淮北渡过来的一些部帐;只是他们的模样多少有些狼狈。
在与营地的交易时;相互之间争执与叫骂起来的赌咒;也是“让你出门就遇上花帽军”“被满万不可敌找上门”之类的东西。
这让带队的藩军大千户也速;多少有些不安和警惕;毕竟是要经过淮北境内;而那只奇特的人马也早已经声名在
好在根据楚州境内留守的藩军所言;已经有好几只队伍都已经渡过去;并无其他异常和风险;
拒如此;千户也速还是让队伍中随行的萨满;做足了法事;献祭了足够的活牲之后;才得以重新出发。
渡河的过程实在是乏善可乘;多数时候只能盯着已经变薄;而愈发通透的河面结冰;缓步推挽这车马慢慢的在桥上挪动着;
叫喊声;厮杀声;还有烟火爆炸而起的喧嚣;让这些尚在桥上的队伍;全部都惊呆了。却是前出过河的队伍;在桥头的营地里被伏击了;
突然有轻微的震响;在岸边的枯草从中冒出一股子烟尘;然后一枚硕大铁弹;斜斜的掠过这些簇拥在桥面上的人丛;霎那间被捣碎炸裂的人体和牲畜;几乎是血肉横飞的将正在渡河的队伍拦腰打成两截。
然后剩下的人马;就像是惊乱的兽群一般;纷纷相互推搡挤踏着;像是下饺子一般的滚落到河面冰层上去。
而普速完的反应更快一些;在炮子击中人群的那一刻;他就已经跳下已经是近岸的冰面上;然后努力张开身体;手脚并用着向岸边拼命攀爬而去。
在他的身后是逐渐破碎和蔓延开来的冰面;以及一片片挣扎在水花中的人体。
…
第四百九十五章 闻惊5
枯败的苇草从中;用木排铺设拼接出来的道路和临时阵地上
“打得好。”
头戴软毡帽的炮团副都尉杜疏朗;对着一名嘴上稚气未退的炮手;高赞声到
“这一炮直接杀伤不多;却把淮南后援的敌势;给打断打乱了……”
而在满地硝烟余烬与血肉狼藉之中;桥头营盘众多胡马儿和驻守的藩军;也在努力的想法子自救和反击。
只是当他们按照习惯和传统;一次次聚合起来;举牌持盾冲出营盘的反攻之势;又一度度被击溃在密集列阵的排射;与间杂炮射散丸的雨幕中;连敌人的近身都没接触到;就狼狈不堪的丢下尸体退了回来;
因此;剩下的人就只能龟缩在一起;借助营盘中的障碍掩护;苦苦支撑着;然后被神出鬼没的流弹给击倒在掩体之后。
终于有人无法忍耐这种光是挨打;而无法回击的被动局面;他们在驻留藩军的首领;一名中郎将的带领下;高声呼喝着鼓动着;营地中四散的各只队伍;汇集到营地中央。
将输送的骡马和牛畜等大牲口;解脱下套而集中起来;在攻击最密集的方向;忍受着伤亡;而清理出一条简单的通路。
然后就用刀剑狠刺在这些大畜的后臀上;用痛苦的本能刺激着这些牲口;沿着空旷的方向齐齐狂奔而出;顿时撞破了珊墙和护栏;带着滚滚的尘烟;冲向了那些依稀淹没在烟尘中的敌人。
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果不其然的吸引走了;在营外列阵之敌的大部分注意与火力;然后剩下的胡马们;紧随先头驻守藩军的步伐蜂拥而出;
他们高举着各种临时拼凑出来的遮掩之物;或是合力推着充作掩体的车辆而;恶狠狠的杀向那些淹没在尘埃里的敌阵;仿若是要将之前一味挨打受气的愤怨;全部给宣泄出来。
冲出营盘之后;这些胡马的洪流之中;又分出部分的马队;绕过人流的两侧而径直杀向敌阵的侧向。
然而;这段并不算远的冲击路程;随着连片的震响和爆裂的火光;很快就变成了前方的惊呼和惨叫声
“畜群受惊;又反冲回来了……”
“快快避让开来”
“后方散开;不要聚作一处……”
然后那些居于中段的胡马子;就不免惊骇的看见;居于先头和前端的人马;已经丢下手中所持之物;而一窝蜂的向着两侧四散奔逃开来。
但有逃之不及的;马上就被淹没在紧随奔腾而归的牛马群之中;践踏变作尘泥中血肉模糊不可辨识的一团。
然后这些牛马紧接着;又狠狠撞上后队所推上来的车辆;哀鸿嘶鸣着将好些手推车;连同后面推搡的人群一起;掀翻撞倒开来之后;也总算是稍稍减速下来;被挤压着分向两侧奔走而去。
遭受了这些意外和纷扰;胡马子和藩军们的反攻之势;也不得不被打断;让他们剩下的人发现自己;已经毫无遮掩的暴露在;那些敌阵铳击的射程之中。
他们咬牙鼓起最后的余勇;冲过横七速八交叠的人马尸体;总算是在近距离内;看清楚了这些交手之敌的清晰面貌。
只是简简单单的分作十数段;在原野之中拉长展开的步队横阵而已;他们头戴缠着彩色丝涤的大檐软帽;穿着统一青蓝双色调的袍服和背甲。
依照高低三行错列的铳手当前;蹲伏的刀牌手为次;上举抛射的火箭、强弩手又居其后;后面才是林立的矛手。
就是这些铳击的单薄列阵;就像是托射出来的无形推手一般;顽强的将这些胡马儿的冲击之势;拦阻在十数步外而不得寸进。
先冲一步的少数骑兵;早已经横七竖八的折戟在他们的身前。
而在阵前的铳列中;又间杂着若于带轮炮车;虽然要间隔上十几息才能发炮;但每每击发起来;就会在冲阵的人潮涌浪之中;开出一条血肉狼藉的贯通之路;或是在近身掀起一大片骨催肉烂的血雨腥风。
但这一次;凭借着牛马冲阵的掩护;已经先冲骑兵的牵制;这些胡马儿终于堪堪摸到了身前。
然而迎上他们的是从横阵两翼涌出居前的矛手;挺举的长尖顿然将那些冲在最前;收势不住的人体纷纷头戳刺贯穿在地;然后是与铳列交换了前后位置的刀排手。
他们沿着杀出矛手侧身留出间隙杀出;迎面撞上那些侥幸躲过戳刺的残敌;用手牌抵住对方身体;而狠狠挥刀斩向下三路。几乎是摧枯拉朽的将这些爆发不济的敌人;全盘反推出去。
而已经完成再度装填的铳手;也举铳伸过后队肩上;在某种号令而整齐划一的蹲伏动作下;抵近迎面将前赴后继;犹自苦苦缠斗之敌;成片的收割摞倒在阵前。
由于是在近身攒射;相对密集而灼热的弹丸;几乎是轻易的射穿了这些缺少护甲的胡马子;而又趋势未减贯穿了两三具身体;顿时在阵前清理出一大片;充满血色的空白地带来。
然后矛手再次挺举戳杀;刀牌手反冲;铳手装填又击;仅仅是数个呼吸之后;血肉狼藉尸横遍地的横阵之前;就在没有能够正对挺身站立之人了。
然后;就是阵前的矛手丢下长杆;而抽出护身的刺剑;与装上铳刺的铳兵一起;加入反冲锋的一发不可收拾的追亡逐北。
半天之后;桥头营地之中;书办陈渊亦步亦趋的跟在鹏举哥哥后面;清点着这一次堆积如山的战果。
“这次的缴获如何……”
他低声问倒。
“大半是些金银和贵货;”
“余下都是酒水、布帛和草料……”
按照后方的部署;青州镇守府这次的阻击方略中;出动四个主战营;五个辅军大队;外加徐州境内的前军四营;新成立的青州守捉军六营人马;十五个散兵团;
以都虞侯兼马步都监赵隆;马步副都监韩良臣;为正辅统领;执行对北归胡马的截击和捕俘方略;毕竟同样需要大量可以作为消耗品的劳力;这些
这一次;却是故意将这些胡马儿的前哨放过去;然后集中起来打埋伏的。又做出小队侦查和骚扰的姿态;而迫使这些胡马子在过河之后;不得不在桥头营地就地等待;以期更多的队伍到来后好抱团重新上路;
如今;这处至少聚集了五只北归队伍的桥头营地;总算是让他们酣畅淋漓的的一口气吃了个饱。
而在别的地方或许不好说;光是在淮北道东部的雪原上;他和他的同袍们在短时间内;就已经埋葬了至少大小十一只北归的输送队伍。
所获那些塞外胡马;从南方搜掠而来的辎重物资和财货;数量加起来也是颇为可观的;
“恭喜宇文娘子……”
“贺喜宇文娘子……”
原本一片狼藉的柳泉老街与罗氏大宅;如今却是张灯结彩;香花装裱彩绢帷幔的一片喜庆氛围。
仿若是一夜之间;所有的事情就翻转了过来。
虽然幕府没有出面;但宫中派出相熟的内史;亲自上门安抚和嘉勉;当场颁旨封赠为六品恭使;直接表明了某种态度和立场。
而作为居于风潮中心的当事人之一;也得到了贞勇义烈的评价;特别是她在家门口亲手射出那一箭;简直成了某种女子抗拒横暴的典范了。
尤其是相对于另一个;已经沦为某种闹剧里的丑角和众说纷纭的笑料话题来说;这种明显的对比差异;就很是意味分明了。
这种来自上层风向的变化;也让许多始料未及的相关人士;敏锐的感受到了危机和不安;就像是覆亡之船上的老鼠一般;迫不及待的上窜下跳的谋求这转机和出路。
先是宗藩院里十数位元老同时告老;然后是军器监和将作监里;多位负责人去位;然后是通政司自左承制;东海道奏进使以下七人;或出放外州;或是远派地方。再接着是司农司和少府寺下的……
最后的余波;则是当朝的北院宣徽使;曾经入阁为枢相;也当担任过参知政事的北人党大佬之一;安世高突然上书乞呵告老还乡。
并且一请就准;毫无往常的反复慰留和封赏;追赠的也不是例行的三公或是三孤三少;而是很少见的提举中外宫观使的闲养之职。
而安世高的去任归老;也意味着原本朝中三足鼎立的老臣派;也因此失去了一根重要支柱;如此的动作和变化;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忧的是自家派系的失势和衰微;喜的是更多的职位和晋身机会。
相比朝中和官场中的变故和震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