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老答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穿之老答应-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你这句话什么都ok,陪个通宵都没问题,琳琅心里真是这么想的,但早上起得太早,中午又没睡午觉,结果也就一刻钟吧,康熙还在皱眉沉思,她却是小鸡啄米似的开始点头了。
  康熙低头一看,不禁摇头失笑,然后冲惊醒过来抬头来看自己的玉儿道:“想睡了?”
  又觉得窘,又感觉自己很没心没肺,琳琅忙就伸手揪脸,“再不打瞌睡了,我要继续陪你。”
  想把自己弄醒,她是真用了力的。手一放,右脸颊上已经红了一块。康熙见了后就道:“干嘛要使劲揪自己,想睡就睡嘛。”
  “那就一起睡。”琳琅趁机劝他:“明天还要上朝的,你也睡了吧。”
  劝完见康熙迟疑起来,她忙就张嘴打呵欠,做出‘我很困很困’的样子来。
  见她这样,康熙也感觉得疲倦了,不由打了个呵欠,嘴里道:“那就睡吧。”
  琳琅立马撑起身,去掀被子。
  已经要到一伏天了,两人盖的被子不过薄薄一层湘纱。因为太轻,反倒得四处牵一牵,康熙躺着看玉儿忙活,隐隐的烛光透过床帐把她照得像个胭脂色的玉人。
  美得生动,更让他心动,康熙不觉做了一个吞咽的动作,喉结起伏的同时,腹下也陡然而起。
  立时,康熙睡意全无,顺着欲望,他伸手去握住她的纤腰,然后翻身而起,把被吓了一跳的玉儿压在了自己的身下。
  实在是突然,哪怕已经被小康熙给顶着了,琳琅也还是有点懵。
  觉得她的样子好可爱,康熙不禁低笑一声,然后才低下头去,细碎又亲昵的吻她的脸……
  这一刻,交颈缠绵,恰是鸳鸯戏水。
  隔天的早上,又累又困,琳琅彻底起不来了,康熙就让她继续睡。他自己也有些精神不振。于是这一天里都是喝的浓茶。
  到了晚上,两人这才说起了琳琅又出风疹的事。
  除了九龙夺嫡什么的是万万不能说的,其他的情况琳琅都照实和他说了。
  虽然早就知道,可听玉儿亲口说出来,康熙还是心疼,“朕不在宫里的时候,你受委屈了。”
  琳琅往好处想,“我现在都是瑜贵妃了,谁还能给我委屈受,不过是有人羡慕嫉妒恨罢了。”
  试想,要是她不是贵妃,还只是瑜嫔,惠妃急了可是连慎刑司都敢闹的,永寿宫怕是也不得安宁。
  康熙眯起眼来,冷淡又锐利的眼神往西面扫了一下,道:“放心吧,朕不会真让你受委屈的。”
  琳琅安心的嗯了一声,心想就等着这句话了。她无遮无掩的笑了,然后拿了一块咸奶油味的千层酥喂他。
  康熙也笑了,如今,他是越发喜欢玉儿在自己面前的这份自在。
  等康熙笑着张嘴吃了,琳琅才道:“其实这一次也蛮好笑的,居然都以为我怀上了……也是我这里篱笆扎得紧,消息都漏不出去了。”她继续往好处想,“不过……就是五彩石竹,真是有点防不胜防啊。”
  一想起这个,她就有些发愁。
  “是不能这样下去。”康熙仔细想了想,也就有了主意。他附耳和玉儿一说,然后就见她惊喜得直眨眼。
  光阴匆匆,一晃也就到了康熙二十九年的中秋节。除了吃月饼,中秋向来也是赏菊的好日子,可这一次的中秋节,另一种花卉却是完全抢去了早菊的风头。
  只两月不到,五彩石竹就在宫里宫外绝了迹,这里的宫外是指四九城——武则天能把牡丹花逐出长安,万岁爷自然也能把五彩石竹逐出京城。当然,畅春园里就更是没有了。
  经此一遭,谁都知道瑜贵妃身有隐疾,沾不得五彩石竹,而皇上也见不得有人拿此物来祸害贵妃。
  虽然没下明旨,可皇上连武曌都学了一回,只要不是傻子也就都知道了,从今往后,谁要再敢用五彩石竹玩花样,指定死得很惨!
  这下琳琅放心了。
  哪知道过完中秋节,跟着小许氏进宫的八娘竟和她说,除了玉真娘娘这个别号(……外号就外号,还别号),在宫外她又有了一个新名号,叫神马百花娘娘。
  琳琅先(⊙_⊙),然后问:“是那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是照这句诗取的名吧?
  八娘一拍手,道:“就是这个!”
  屋里顿时笑成一团。


第196章 御宝
  “百花杀……我还三国杀呢!”边笑琳琅边就吐了句槽。
  坐她对面的小许氏一脸是笑的问:“三国杀,这又是什么典故?”
  “也没什么,就这么顺口一说……嗯,该我出牌了。”琳琅随意带过,然后低头看牌,想了想,她出了张九饼。
  下家的五娘把身前的牌轻轻推倒,笑盈盈的道:“胡了。”
  琳琅一看,只是个小胡,就从桌沿的暗格里拿了颗银瓜子给五娘。
  因为打的是血战到底的成麻,所以三缺一以后,她和小许氏还有八娘还是继续打。
  宫妃嘛,什么都不多,就是空闲多,哪怕是琳琅,往常白天里也有大把的时间,所以,宫里打发时间的花样很多,看戏听书,打牌赌骰子,还有各种名义的席面(比如赏花,比如过生)。每一样玩法都可以做精做细,比如打牌,就有叶子牌,牌九,麻将等等。
  至于成麻自然是琳琅苏出来的。这种玩法如今已经传遍紫禁城,前几天她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发现连太后那边都已经打上成麻了,当时去请安的只有她和敬嫔,太后还指着上桌凑角的春嬷嬷取笑道:“这个玩法妙啊,到最后只有一家会输,倒是帮她们省事了。”
  春嬷嬷讪笑。奴才和主子一桌打牌,敢不放水的,那是傻子!
  又轮着摸了几回牌,琳琅自摸了,也是个小胡,然后是小许氏胡了八娘的一张三条,却是有个暗杠,于是翻番赢。
  取银瓜子时,见少了好些,八娘不由就哎了一声,道:“我今儿运气不好。”
  见她甩锅,琳琅她们都笑了。结果等打完了八圈,居然真是八娘输得最多。手里的银瓜子没剩几颗,至于大赢家,那就是小许氏。琳琅和五娘则一个赢了两颗,一个输了一颗。算平手。
  边给琳琅倒茶,茴香边提醒道:“主子,马上就三点了。”
  “那就不打了,福宝快下课了,我们先过去坐一会,等他过来一起吃熬茶。”
  喝了两口茶润口,留下牌桌和各自的银瓜子,琳琅扶着小许氏去了外间。
  福宝很快就从书房那边过来了,他蹦蹦跳跳的进了外间,先奶声奶气的给琳琅打千叫福,然后才和小许氏三人互相见礼。
  在琳琅身边坐好后,福宝掏了自己腰上系的荷包,拿出两颗形如鸡卵色泽润透的田黄石来,“五姨,八姨,这给你们。”
  福宝阿哥给的自然是好东西,关键是心意难得。
  平日里进宫或者进园子,小许氏一般都是带琳琅的嫂子乌兰氏和弟媳富察氏。十次里只有一两次她会带上许家人。
  这就是小许氏的聪明之处,她对娘家人冷淡些,纳穆图和阿林保反倒会和许家更亲近。
  这一次,知道她要带五娘和八娘进宫,纳穆图转头就和乌兰氏说了:宫里排场大规矩多,你各给一套好首饰,再仔细教教两个妹妹。
  没想到头一回见,十四阿哥就会赏自己东西,五娘和八娘受宠若惊,都先来看琳琅,见她微笑示意才伸手接了。
  别看福宝这么大方,其实他的荷包里也就只有这两块田黄石。
  至于这两块田黄石,还是康熙给琳琅制印时留下来的玉料。看福宝很喜欢——他就喜欢颜色鲜亮的东西,琳琅也就给了他。
  前一阵,也就是七月初,得了康熙的指示,惠妃她们一起上本,把宫务交还给了太后。
  当然,太后不过是个转手菩萨。要知道这宫务啊,和管束宫妃,还有母仪天下神马的,从古至今都是皇后的职权范围,如今没有皇后,那名义上就得移交给皇太后或者太皇太后,其余人等,不管是以前的皇贵妃贵妃,还是现在的四妃都只是代管。
  老实说,琳琅心里是不想管宫务的,俗话说得好,当家三年狗都嫌,何况宫里的水太深,就是贵妃,看着也是面面俱到了吧,不也被人拉下马来……可这事她说了不算,按康熙的意思,只有管了宫务,她这个贵妃才有含金量。
  这话也对,琳琅听得点头,可还是觉得压力山大。说真的,宫务是那么好管的吗?!
  发现她竟是真心不想管,康熙也是吃了一惊,不过,他想这才像玉儿,于是摇头失笑:“也就是你,傻乎乎的,连宫权都不想要……换了是别人,便是吐血都不会放手的。”
  琳琅不服气了:“谁傻了?我也会吐血都不放手的。”说着她就拉起康熙的手,用力握紧了,道:“宫权算什么,能有你重要!”
  康熙愣住了,然后抱住琳琅大笑起来。他就知道,在玉儿心里,只有他最重要!
  他笑,琳琅也跟着笑。
  两人就这么腻歪了好一会,康熙才说了他的打算:你是个生手,立刻就接手的话,会很吃力的,先和贵妃合管一阵吧,等朕打完仗回来,想来也就差不多了。
  康熙的意思琳琅听懂了,等他走了,有贵妃和她一起管宫务,压力和工作量少一半不说,她还能在一旁偷师学艺,不,吸收经验,可是……她问:“贵妃不是一直腰痛吗?难道她又是在?”居然又是在演戏。影后啊!
  康熙点头道:“朕让她养病,也是全了她的脸面。”
  所以,没有含金量的贵妃娘娘,要想保个脸面都得装病……才当了贵妃,琳琅也是听得有些心有戚戚焉。
  那天以后,只隔了两天,太后那边就下了懿旨:此后,宫中一应事务都交予两位贵妃斟酌。另,应由瑜贵妃主事,贵妃则于一旁协管。
  琳琅和贵妃是在寿安宫里接的懿旨,当时四妃和三嫔也在场。
  事后想来,琳琅发现原来人人都有当影后的潜质!就那天跪谢完太后,她和贵妃就手拉手,一口一个“钮姐姐”“瑜妹妹”的喊起来,也是丝毫不觉得肉麻。而四妃呢,心里怕是都呕得很,可一个个的,笑得那叫一个‘欢喜’。
  紫禁城这么大,连主子加奴才足有七八千人了,这还是有编制的,加上附庸的临时工,一万人都出头了。就是两人合管,一时间,一气堆到琳琅面前的事情也多如牛毛。
  光是把各处的管事的都认一遍,她就花了两天。然后就是宫里秋季的份例,宫里的用度都是由内务府负责采买和入库,但紧接着的核对还有逐处下发则是琳琅和贵妃的事儿。
  琳琅忙,康熙也忙,他忙着做出征前的准备。
  虽然忙得飞起,但琳琅还是记得吩咐钟嬷嬷做了药膳,每天早上都给万岁爷进个补,于此同时,万岁爷心里也惦着她,也是亲自设计,让造办处专制了一枚玉真娘娘宝印。
  “以后,你就用它。”康熙笑着亲手给她。
  因为印上刻着御笔亲书的玉真并康熙御宝六字,一夕之间,琳琅玉真娘娘的名头也就摆在了明面上。
  连贵妃都改口了,开始叫她玉真妹妹。
  琳琅:……好吧,怎么也比百花妹妹强。
  到了九月中旬,重阳节过了,宫里秋季的份例也总算全发下去了。
  得了秋天的衣料,云缎一匹,衣素缎一匹,彭缎一匹,素绫一匹,袁氏赶紧就往针线房里送。
  新进宫的小主都是在一个针线房里做衣服。谁想,说是伺候小主的地界,结果每个绣娘手里却是还有不少其他针线房的活儿。
  碧柳一连去针线房里催了几次,小十天都过去了,竟是发现不管是自家主子还有其他三个秀女,做完一套新衣服都没有!
  一问管事的嬷嬷,人家分毫不怕,还倒打一耙:“你懂不懂规矩,如今这里正做着的,可都是上面给的差事,就是小主们亲自来问,嬷嬷我也还是那句话——且等着,急什么急!”
  听得碧柳也是气了个倒仰。
  不过错有错着,因为这事,袁氏和苏氏,张氏,钱氏倒是开始走动了。
  都是身份尴尬的小主,又见袁氏哪怕姿容过人,结果也不比她们三人好多少,苏氏她们也懒得排挤袁氏了。
  短短五天里,四个秀女就见了三次。
  被分去了承乾宫的钱氏是三个秀女里领头的那个,这次也是她约袁氏在漱芳斋里听戏。
  四人在角落里坐下后,一人一句的又把针线房骂了个臭死——这是要等到入冬,才准备给她们做秋天穿的衣服吗!
  钱氏试探的问:“袁妹妹何不和平嫔说说看?”当初不是说,是平嫔向惠妃要的袁氏,然后她们三个才跟着也分了宫?
  袁氏听得只是苦笑,旁的话一句也不说。
  见状,钱氏也不再问,笑着道:“不说这些烦心事了,咱们听戏吧,难得梨花雪没被贵主子们叫去,能来漱芳斋登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