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搞什么鬼,竟然是万岁爷要她当后妈吗?
因为太后突然说她有些头晕,琳琅就抱着一肚子的疑问,赶在晚饭前回了漱玉馆。
结果,她才坐下,康熙就来了。
才骂完了蠢弟弟,康熙的心情很好,一面拉着琳琅的手往里走,一面就问起了福宝的蚕蛹,等听琳琅说还没孵出来,他就笑着道:“龙王庙那边有两颗桑树,等过两天,朕不忙了,咱们就带着福宝去采桑叶,然后教他从幼蚕开始养。”
琳琅奇了:“你还养过蚕?”
拉她一起坐下,又招手叫茶,然后康熙才解释道:“朕当然养过,还不止养过一次。春蚕、早秋蚕、中秋蚕、桂花蚕,这养蚕一年可养四茬,朕一一都试着养过。”
琳琅这才想起他以前和自己说过的,两淮的盐税江南的丝造都是大清国库的重要收入来源。那就不奇怪了,她是知道的,康熙一直在京郊的御田里尝试培育两季稻,农桑自古不分家,万岁爷自然可以一边种田一边养蚕……
就因为是皇帝,所以想要知道天下事,就更得要事事躬亲。
虽然不清楚唐宗宋祖到底有多大的功绩,可琳琅觉得这样的康熙无愧于千古一帝的美名!
怎么办,她突然好崇拜万岁爷啊,简直高山仰止!怀着迷妹般的激动心情,琳琅兴奋的道:“万岁爷,你就看好了吧,等采好了桑叶,我肯定督促福宝好好的养蚕!”
怎么倒像在立军令状?康熙有些不解,但见玉儿这么迫不及待,就想了下道:“那就后天吧,那天朕应该不忙,等吃了午膳咱们就去龙王庙那边。”
琳琅很欢喜的点了头。
冷不丁的又被万岁爷帅了一脸,她一直兴奋了好久,连上了床都暗戳戳的了个花痴:啊啊啊,我正在和千古一帝滚床单!
直到洗完澡,她和康熙都一身清爽的躺下了,她才想起了太后的话。就轻声问道:“万岁,你为什么要我管大格格她们啊?”
康熙反问:“你觉得呢?”
要她说啊?觉得他肯定大有深意,琳琅索性就往大处猜:“……难道和蒙古有关?”
康熙挑起右眉,呵的笑了一声。
琳琅立马知道自己猜得不靠谱,就笑着挨过去,抱住他的胳膊撒娇道:“你笑话我,我不猜了!”
谁笑话你了?康熙哑然失笑。
让玉儿晋位的时机他还没想好,所以也不准备提前说。
他翻身把琳琅抱在怀里,给了一个深深的吻,然后才对着脸红气喘十分诱人的玉儿道:“朕的好乖乖,这样吧,要是明天晚上,你还能和刚才一样的火热诱人,那朕就给你解惑。”
琳琅:“……”摔桌!哪那么容易进入花痴状态啊?
第二天晚上,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那啥,她还是试了试,结果万岁爷吃干抹净后,却是遗憾道:“看来,终究是法不可轻授啊!”
把琳琅气得哦:康熙大帝,您已经失去了一个崇拜者,知不知道!
第175章 打脸
既然万岁爷不想说要卖关子,那琳琅只能稀里糊涂的开始办差。
她先去请教了太后那边。
太后身边最得用的有四个管事嬷嬷,分别是春嬷嬷并夏秋冬三个嬷嬷,春嬷嬷是领头的。琳琅跟太后请了安,说了来意后,太后也就立马指了春嬷嬷,叫她陪琳琅去后罩殿里景观最好的碧波亭坐一坐。
知道瑜嫔不通蒙语,太后这时却是一口的满语。
琳琅听着倒像是盛京那边的口音。只听太后笑眯眯的道:“这后罩殿里的事儿,她知道的比我都多。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只管问她。”
春嬷嬷忙恭敬的对着琳琅深深一福。
琳琅冲她点头微笑。然后起身用满语谢过了太后。
太后亲切的拉着她的手拍了拍,“快去吧。还有,我昨儿已经和大格格说过了,让她以后天天都领着妹妹们去漱玉馆请安。
这话由太后来说,自然比她说来得恰当,琳琅就笑着感激道:“劳您费心了。”
又客套了几句,琳琅就重新叫福,然后告退了。
太后端坐在中央的宝座上,目送春嬷嬷领着瑜嫔主仆三人不快不慢的出了正殿。
看瑜嫔对自己一如既往的恭敬尊重,她也就心平气和了。
皇上要把瑜嫔捧上天,要学太宗和先帝,都随他去吧,她瞎操什么心。当年连太皇太后都顶不过先帝,那还是亲生骨肉呢!
太后叹了一口气,其实,关心皇上都是虚的,她只是一想到董鄂妃就习惯性的不舒服……
春嬷嬷走了,顶上来贴身伺候的就是夏嬷嬷,她一边给太后掐肩,一边就劝:“太后,您快别叹气了,叹气容易生皱纹,而且依奴婢瞧着,让瑜嫔管大格格她们也好,她见天的忙起来,宣嫔和平嫔也就有机会了……”
听到这里,太后就皱眉哼了一声,见势不妙,夏嬷嬷赶紧跪下,道:“太后恕罪,都是奴婢多嘴了!可奴婢,奴婢也是替您鸣不平啊!”说完连连磕头。
瑜嫔这回真是狠扫了太后的面子。
晋氏死得不明不白,大格格就痛打了马氏的人,还跑来哭求太后替她做主,可太后想的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反倒罚了大格格关禁闭,谁知道,瑜嫔却偏偏要跑出来横插一杠子。
她倒是慈悲了,可就把太后衬得面目可憎了。
而且,事后仗着皇上发话,太后还得掐着鼻子把格格们的教养之权分她一半。这下子,随便做一做样子,瑜嫔也就能得一个心善又疼爱格格们的好名声,而太后那,却是戴上了一顶曾刻薄大格格的坏帽子。
夏嬷嬷的话外音,太后心里有数。她倒不觉得万氏是故意要踩着她扬名,可事实上,皇上就是削了她的脸面去成全万氏。
所以夏嬷嬷也才敢说,她在鸣不平。
太后心下一晒,继而就笑了。夏嬷嬷这个奴才可是把主子的心胸想窄了。
刚过十三岁就离了草原进得宫来,说是奔着继后来的蒙古贵女,可那时谁不知道啊,因为静妃,先帝已经十足厌弃蒙古女人。更何况,当年怕先帝没得挑,太皇太后可是一口气从科尔沁选了六个人进宫。
太后之所以当年能当上皇后,后来又风平浪静的做了小三十年的太后,靠的就是处处都顺着太皇太后和皇上!百依百顺不说,她还能笑呵呵的依着顺着!
否则,百依百顺又算得了什么,难道宫里面还有谁敢跟皇上和太皇太后对着干不成。
“你起来吧。等会去马荣那里自领二十板子。”太后道。
马荣,后罩殿的首领太监。
夏嬷嬷这才停了磕头,捂着脑门,四脚并用的爬开几步,起身退了出去。
夏嬷嬷因为什么才被太后责罚,也没过不久,就有人和春嬷嬷说了。还说得绘声绘色,连夏嬷嬷磕青了头,然后怎么捂着不敢叫太后看见的情景都说得一清二楚。
怎么就没磕死她呢!
替太后鸣不平,呸呸,就凭她也配!春嬷嬷没想到自己才走开一会,夏嬷嬷就敢闹幺蛾子。
还好太后没信夏嬷嬷的鬼话——就大格格的事儿,春嬷嬷可是一直再劝太后想开点的。
过了两天,又是宣嫔和平嫔来后罩殿请安的日子。
宣嫔和平嫔也不是约好的,只是凑巧都该今儿来请安。瑜嫔则是昨天就来过了,这会已经陪着大格格她们去骑马了。
都是三天一请安,瑜嫔是坐一坐就走,要是太后不留她用膳,瑜嫔最多也就待一个时辰,而宣嫔和平嫔却是一个比一个待得久。
也难怪,有瑜嫔在,这两位别说有机会伺候皇上了,等闲连皇上的面都见不到,干脆就把一身的劲儿都使到了太后这里。毕竟,虽说不能天天来,可只要有空,皇上都会来后罩殿给太后晨昏定省。
宣嫔和平嫔,这是都盼着见皇上了!
只是最近吧,平嫔却是越待越晚,有时一待就小半天,时辰比宣嫔还长。
太后也是心烦。平嫔心高气傲,又冷清惯了,是个不太会说笑的,太后喜欢热闹,本心就不喜欢叫她陪着,可也不好开口赶她走,毕竟是宫里唯一的赫舍里氏,就是念着太子,太后也只能忍忍。
她装病都没用,她敢装病,平嫔就敢跪着伺候她喝药。人家就指着这事显孝心了!
卯正(早上六点)一过,宣嫔和平嫔前后脚的来了后罩殿。两人都精心打扮了一番,不过底子在那摆着,平嫔是个貌美的,宣嫔则姿容平庸。于是穿着身宝蓝氅衣,外搭梅花绣样马甲的平嫔看着窈窕又清丽,而宣嫔就逊色很多了。
两人一起跪在太后面前,行了大礼。过了巳时(早上九点),见皇上今儿却是没来,宣嫔难掩失望的走了。
她走了,平嫔却是没走,一边让人去送送宣嫔,太后一边就让人再上茶点。
平嫔口味寡淡,最不喜欢吃的就是太后这里的热奶茶和炸酥油。只吃了几口,她就又提出要去殿后的佛堂给姐姐孝成仁抄经。
“你是个有心的”,太后边夸边就点了头。
平嫔则一面松了口气,一面起身叫福,急匆匆的去了佛堂。
在太后的眼皮下面,平嫔自然不敢偷懒,到了佛堂,只略歇了歇,就静心抄起来。
等她把一卷经书抄了一半,也就到了午时。突然,佛堂外传来响亮的嗖嗖声,却是禁鞭在开路。
皇上来了!平嫔手一抖,握着的毛笔啪的一下就掉在了黄绢上,她也顾不得低头查看,赶紧就转身出去迎驾。
等她匆匆的到了前面,正好就迎面遇上康熙。
“臣妾赫舍里氏恭迎皇上,谨祝皇上万福金安!”平嫔立刻跪在殿前的青砖上。
康熙继续往里走,一眼没看她,随意挥手道:“起吧。”
见他居然没为自己停下来,平嫔心里很是失落。可这还是她头一回单独在后罩殿里遇到康熙,忙就想跟进去伺候。
谁知还没走两步,她就被一个御前太监伸手给拦住了。
平嫔急道:“让我进去!”
那太监不客气道:“九公爷爷才说了,皇上要和太后说些要紧话,无关紧要的人不能进去。”
平嫔怔住了……她是无关紧要的人?
就是这时,殿里却是传来了一阵笑声,太后边笑边道:“小十四居然闹着吃桑叶!”
所以,万氏生的十四阿哥跟只小虫子似的胡吃东西,就是她不能听的要紧事!
平嫔听得人都木了,可还是不死心,于是就一直站在殿外苦等。
半个时辰后,康熙终于出来了,殿里对太后来说温暖如春,他却是觉得有些闷热,一边走,他一边就吩咐梁九功:“叫人去和你瑜主子说一声,就不在春晖堂吃熬茶了,改在后湖吧。”
“喳!”应声后梁九功就倒退几步,去找人传话了。
总算等到了,平嫔就又跪下请安,忽然听见旁边有人叫福,康熙转头见是她,就不耐烦道:“你怎么还在?”
也不等平嫔回话,他就大步走了。
见她这样丢面儿,一个随侍的小太监乐得噗呲一声。旁边的另一个拿手肘给了他一下,“笑啥,毕竟也是太子的人!”
这下连梁九功都乐了,他捂了下嘴,方才指着那个小太监骂道:“自己掌嘴,太子爷清白着呢,哪能任你胡诌。”
那小太监马上跪下使劲掌嘴。
平嫔被羞得一脸血红,继而浑身发抖。竟然当场昏了过去。把春桃秋菊吓得连声叫主子!
脸皮这么贵重,还真以为自己是啥宝贝吧。梁九功在心里翻了个白眼,然后才大声道:“平嫔这是晒昏了头吧,你们怎么伺候主子的,还不赶紧把她扶回蕊珠院去。”
话里的意思,居然连后罩殿都不让平嫔主仆再待。
听着外面的响动,知道平嫔从今往后再没脸赖在后罩殿,太后不禁舒心的叹了口气。
春嬷嬷凑趣道:“这平嫔是不是傻啊,要啥没啥,还往御前凑。”赫舍里的门脸到了御前可不好使。
太后听笑了,“皇上怕是一点都不喜欢平嫔。”梁九功才敢丝毫不给平嫔面子。
替换的分割线————————
最先和琳琅提起平嫔在后罩殿那边出了个大洋相的,是张小桂。
在听他爆料之前,琳琅倒是听二格格说起过,平嫔最近常在后罩殿的佛堂里抄经,还是给孝诚仁皇后抄的。
“也就五六天的功夫,已经抄了好多,七八卷都有了。”说完二格格还伸手比了个八。
五六天里抄经七八卷?这是打了鸡血吧。
琳琅一想也就知道平嫔在干嘛呢,她在同时刷太后和康熙的好感度。
不过,这事也就是平嫔能做,哪怕她做得再鸡血,那都叫姐妹情深,其他人要敢使这招,那就只能是娘娘变凉凉……真以为谁都能消费万岁爷的元后啊。
察觉到平嫔的意图后,琳琅也是有些警觉,回头就吩咐张小桂多注意一下平嫔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