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文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大文豪-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后世,演孙悟空的六小龄童,同样是演猴戏的世家,他的父亲就是幼年时观摩郑发祥的猴戏,逐渐成为了南派猴王。
  所以说,猴戏的传承经久不衰。
  林子轩相信杨晓楼的推荐,郑发祥的名气还不大,生活上较为窘迫,请他来拍摄《大闹天宫》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有了演员的人选,林子轩琢磨起道具的事情来。
  有人说在民国时期没有电脑,就没办法做出特殊的效果来,这是因为不了解传统戏曲。
  在传统戏曲中有一种叫做机关布景的类型,以表现离奇景象和迅速变换场景为其特征,多用于侦探戏、武侠戏和神怪戏中。
  最早采用机关布景的是上海的新舞台,曾经上演过神话剧《济公活佛》。
  说这些你可能没有直观的印象,那就以《射雕英雄传》为例。
  裘千仞号称是铁掌水上漂,但他的哥哥裘千丈却没有这种功夫,可他照样能够糊弄人。
  所依靠的就是机关布景之术了,只要事先在水下打上木桩,谁都能在水上漂着。


第九十四章 有中国特色的特效

  机关布景戏是中国戏曲的传统,早已有之。
  明代张岱的《陶庵梦忆》第五卷中记载的“刘晖吉女戏”,就对当时的“机关布景”作了生动细腻的描述。
  而让机关布景戏轰动一时的还要从民国初年说起。
  民国初年,西方的话剧、歌剧、电影、魔术、新式歌舞、飞车走壁等艺术方式率先传入上海,影响了京剧扮演和舞台方式。
  海派京剧在方式技巧上的革新并不让于在剧目、剧本上的出新。
  声光电化,斑驳陆离的机关布景成为海派京剧的另一特征。
  和京派京剧注重传统不同,海派京剧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好看、好听、好玩来满足各种层次的观众。
  它的法宝之一就是机关布景。
  当中国传统戏剧中的机关布景戏和来自西方的魔术碰撞之后,擦出了令人眩目的火花。
  海派京剧借鉴了西方的艺术表演方式,把机关布景制作的精巧绝伦,美轮美奂。
  比如,1920年,在上海演出的长达32本的《狸猫换太子》。
  其机关布景和光电幻术如广告所说:“壁上现魁星,电影剥狸猫,池中出土地,婴儿变蟠桃,火场驾仙桥,莲花腾空飞。”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戏中有一段情节:李娘娘被禁在寒宫冷院,刘娘娘派郭槐火烧寒宫。
  放火有火景,上头是冷宫景儿,底下是火景儿。
  李娘娘的人站在离火景有些距离的高处避火,正在这紧急万分之时,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前来搭救。
  李娘娘从高处飞出台去得救,这个用的就是“空中飞人”,是海派京剧中常用的技巧。
  先让演员背上一个用后世话说“威亚”的那么一个钢丝一样的装置,后头暗中有拉绳儿的操作人员。
  这绳儿有俩个分支,就吊在柱子上,坠下来两头各有一个环,底下人一拉,台上这人往上一蹬,相互一配合,就能飞起来了。
  另外,冤魂之类飞来飞去的还可以使用跷车。
  台上整个儿是黑台,什么灯都闭了,先用镁粉烧,弄出到处是鬼火的模样,演员穿着骷髅衣站在跷车上,那跷车就好比翘翘板一样。
  其实就是杠杆原理,杆儿下半部一按,那头儿就起来了,这鬼就腾空而起了。
  还有神话剧《剑侠传》里的妖怪山魈,书中描述的是一个起码有六个人身、凶悍威猛、叫声如雷的巨兽。
  那么在台上呢,山魈用两只爪子抓起侠女,往嘴里送。
  看起来很真实,实质上这个山魈只有半个身子,窝在布景里头,山魈的双爪有钢丝操控,可以活动。
  右爪的掌上安了一个吊环,当左爪移向胸前,右爪去抓人的时候,侠女就拉住这个吊环随着右手活动,吊到山魈的嘴里,当人进口中之时落幕。
  它这个嘴也是可以活动的,里边都是线绳儿,张开、闭合都是可操控的,口腔里再安装上扩音喇叭。
  本来巨大的怪兽就很可怕了,又拼命大吼,张开血盆大口,抓人、吃人,整个舞台氛围把那些假的、虚的东西都被观众主观地掩盖掉了。
  这和后世好莱坞制作恐龙模型是一个道理。
  机关布景说破了,都没什么花招,也就是用了化学、物理等一些基础知识。
  主要还是戏曲从业人员紧跟潮流的创新精神,编演了这些安排有无数繁难机关布景的连台本戏,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特效技巧。
  机关布景戏兴起于民国初年,在二十年代获得长足发展,三四十年代极为兴盛,到了五十年代就被禁止演出了。
  一方面是因为演出的内容不好,都是武侠神怪之类,另一方面是滥用机关布景,弱化了表演艺术。
  这也是后世在京剧舞台上看不到机关布景戏的主要原因。
  在三四十年代里,《西游记》是演出最多的一出连台本戏。
  孙悟空腾云驾雾,七十二变,最适合利用魔术中的机关道具大变活人。
  在这些神话剧中,正确地运用布景、灯光特技,可以创造出种种优美而又神奇的景象。
  在此时的上海,机关布景戏的行家是上海新舞台。
  新舞台的老板是梨园行的潘约樵,这是郑证秋的老朋友了,和林子轩也是相熟,上次欧阳予仟编排的《雷雨》就是在新舞台首演。
  林子轩还把从美国留学归来的洪慎介绍到了新舞台,和欧阳予仟合作,排演《日出》。
  新舞台设有机械转台、灯光、布景,为国人自建的第一座仿欧洲、日本的新式剧场。
  曾经上演时装新戏《新茶花女》,共演20大本,采用光学机关布景,久演不衰,卖座最盛,其后还排演了《济公活佛》等神话剧,轰动一时,获利颇丰。
  林子轩想要从新舞台借走一批设计机关布景的技术人员。
  大家都是朋友,谈不上挖角,谈好薪酬即可。
  新舞台这些年的发展不大顺利,虽然凭着《雷雨》火爆了一把,但整个话剧市场都不景气,只能勉强度日而已。
  《大闹天宫》这部电影分为石猴出世、水帘洞、拜师学艺、闹龙宫、闯地府、弼马温、蟠桃会、大战二郎神、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等诸多剧情。
  这和海派京剧中的《西游记》大抵相似。
  想要吸引观众,必须要在武打场景和机关布景上下功夫,因为拍摄场地不局限于舞台之上,让技术人员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比如孙悟空可变大变小,小的孙悟空就可以用剪纸来代替,这是从皮影戏里得到的启发。
  只要把剪纸拍出立体的感觉就可以了,孙悟空腾云驾雾的场景,也可以同样处理。
  在后世,86版的《西游记》,里面的特效同样不好,一旦人物飞起来,拍出来的人物有纸片的感觉,不够立体。
  还有演员身上绳子的问题,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不能人工抹去绳子的痕迹,那就给绳子上色,让绳子和背景同一个颜色,看起来较为透明,不易被发现。
  神话剧中最关键的是烟雾。
  在这个时代不要想着液氮或者干冰,舞台上一般用的是锯末和硫磺在干燥的环境下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制造大量的烟雾。


第九十五章 女性文学的启蒙者

  在林子轩筹备新电影的时候,上海的报纸上开始了一股讨论这个时代爱情观的热潮。
  起因就是他的那本武侠小说《白马啸西风》。
  林子轩把稿子交给严独贺后就没有注意,这毕竟只是一部中篇小说,还不到七万字。
  严独贺看完之后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特别的怪异。
  第一个怪异在于这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武侠小说。
  在《白马啸西风》里,最重要的人物当然便是李文秀这个女孩子。
  全篇故事都是围绕着她发展,她目中所见,心中所思,全成为故事的情节。
  在中国这种男尊女卑的大环境下,不能说没有以女性角色为主的文学作品,但极为少见。
  在戏曲上有《杨门女将》,诗歌上有《木兰辞》,更有无数描述闺怨的词作。
  也出现过如李清照和朱淑真这类词坛名家。
  但女性文学从来都不是文学创作的主流,甚至是偏的不能再偏的冷门。
  在十里洋场,有些末流的作者为了勾起男性读者的好奇心,特意用女性的视角和语气写艳情小说,这在文坛属于不入流的手段。
  严独贺不相信林子轩会采取这种方式来吸引读者,他想到了林子轩的《乱世佳人》,也是以女性的视角来讲述故事。
  这难道是小说未来的创作趋势?
  他不知道的是,自从民国开始,西学东渐、兴办女学、大学开女禁,女子能够入学,甚至是到国外留学,这让女子增进了学识,开阔了视野。
  由此培养了一批思想独立的女性文学家。
  她们以女性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以细腻而温婉的笔触写出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
  女性文学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潮流。
  女性文学和女性解放是相伴而生的。
  早期的女作家,如庐音、石评眉、冯沅珺的作品里那种浓得化不开的迷惘、徘徊、悲凉之气,便源于这种女性解放的理想与封建古国沉闷落后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后来的张爱灵和萧虹,更多的是对自我的生活,对社会的探寻。
  至于后世的女性文学,更是触及到了心灵和身体的层面,争取彻底的解放。
  林子轩的《乱世佳人》和《白马啸西风》恰巧出现在了这个时间点上,又恰巧以女性为主角,可以说是一种巧合,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必然。
  这是中国女性文学萌芽和觉醒的阶段。
  林子轩一不小心扮演了女性文学启蒙者的角色。
  当然,就算没有林子轩,也会有其他人扮演这个角色,女性文学的觉醒是时代大环境造成的,正如白话文的出现一样。
  胡拾和鲁讯也只是时代的选择。
  这两部小说在上海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特别是在女性群体中,她们喜欢思嘉身上西方女人的直爽,也喜欢李文秀身上东方女人的含蓄。
  她们从这两个女人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希望。
  思嘉和李文秀一样,都是有独立思想的女人,不过对于得不到的爱情,思嘉选择了争取,李文秀则选择了放手。
  这就是西方女性和东方女性的区别。
  上海的女人更容易接触到西方文化,更为大胆,有些女人甚至给林子轩写信,想要和他谈谈人生和理想。
  这其中不乏上海交际圈子里的名媛们。
  这些名媛们的生活较为丰富,但内心颇为空虚,她们把林子轩当成了知音,认为他最懂得女人的心,否则写不出如此让人动情的人物来。
  这些信件成了林晓玲和冯程程取笑林子轩的证据。
  在冯程程看来,林子轩真不怎么懂得女人的心思,在和女人的交往中,有时候甚至是有些笨拙,不知道怎么应付。
  这和上海滩那些周游在美女圈子里的公子哥们截然不同。
  这也是让冯程程放心的地方。
  不过她不知道,林子轩只是继承了后世的性格特点,骨子里想入非非,表面上道貌岸然,典型的有贼心没贼胆。
  严独贺认为第二个怪异之处在于《白马啸西风》不像是武侠小说,更像是言情小说,而且是那种虐主的言情小说。
  因为它提到了一个命题。
  如果你爱的人不爱你,你该怎么办?
  这就是引发上海报纸大讨论的主题,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爱情观。
  在这个时代,包办婚姻还是主流,能够追求自由婚姻的毕竟是少数。
  在民国时期,法律上规定了是一夫一妻制度,想要再娶,必须要和原来的妻子离婚。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代很多名人都有离婚的历史,比如鲁讯和徐至摩。
  同样也能看到很多女性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
  这是一个思想解放而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旧思想和新思想进行着激烈的碰撞,从而造就了无数人的悲剧。
  那么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是小心的维护旧有的婚姻,还是追求自己的幸福。
  这里要说明一下,虽然民国时期规定了一夫一妻制度,但执行起来比较困难。
  因为很多男人都有妾室,后来法律做出补充,取消“妾”这种说法,把“妾”算成是男人的亲属,所以就有了姨太太这种称呼。
  说起来是掩耳盗铃的做法,但在民国时期非常的普遍。
  《白马啸西风》在《快活林》上连载了一个月。
  读者们原本非常期待武侠大师金勇的新小说,可真正见到了却惊讶不已。
  这是一个没有朝代背景,发生在遥远大漠的一个女孩子的故事,和《射雕英雄传》这种大气豪迈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