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文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大文豪-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通过一场舞会,让观众认识到公主殿下并不是像表面一样雍容典雅,而是有着俏皮可爱的一面。
  接下来,公主从饭店偷溜了出来,并在马路上的座椅上睡着了。
  这让观众和公主拉近了距离,原来公主和我们并没有什么区别。
  随着剧情的推进,公主殿下和新闻记者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里游荡。
  公主殿下换下了不合脚的鞋子,剪短了头发,吃着街边的小吃,和普通人一样尽情欢笑。
  到了这里,观众已经被这部电影深深的吸引了。
  和以往国产电影不同,以往的电影大多是古装戏,才子佳人的类型,或者是揭露社会黑暗的情节,而这部电影让人轻松愉悦。
  无论是公主殿下新潮的服饰,还是上海的各个景点,还有剧情的风趣幽默,都远远超过了以往的电影,甚至比美国电影都不逊色。
  《上海假日》给国产电影立下了一个标杆。
  当一天的时间过去,公主为了自己的职责需要恢复公主的身份,她和新闻记者依依不舍的告别,两人四目相对,情真意浓。
  这里既没有吻戏,也没有拥抱,连牵手都没有。
  在这个时代,外国片还好些,国产片还是不要挑战观众的神经了。
  最后的新闻发布会,新闻记者把偷拍的照片还给公主,公主让另一个记者问她刚才问过的那个问题。
  “公主殿下,你最喜欢的城市是那里?”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之处,令人难忘。这很难说,上海!毫无疑问,就是上海!”
  当荧幕上打出这两行字幕的时候,观众的情绪达到了**。
  虽然知道这是个忧伤的结局,但有这句话就足够了,随着公主头也不回的离开,新闻记者对着空荡荡的大厅,黯然神伤。
  电影到此结束。
  还没等观众反应过来,音乐响起,一个女声低声吟唱。
  “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你的错,忘不了你的好。忘不了雨中的散步,也忘不了那风里的拥抱。忘不了你的泪,忘不了你的笑,忘不了落叶的惆怅,也忘不了那花开的烦恼……”


第五十二章 电影行业的暴利

  这首歌是后世邓莉君演唱的《不了情》,林子轩觉得用在这里极为合适。
  观众还沉浸在电影的剧情里,听到这首低沉舒缓的曲子,更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感慨。
  幕布拉开,一身旗袍的孟晓冬从后面走出来。
  经历了全国巡演,她的唱腔更为自然,台风更加稳健,已经有了天王歌后的风范。
  她这次回来是为了灌录第二张唱片,有了两张经典唱片打底,就算以后有其他歌星红起来,也很难超越她的成就了。
  一曲唱罢,戏院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部影片大大出乎观众的预料,他们离开的时候还在讨论着电影里的剧情。
  这些人都是社会名流,一旦形成良好的口碑,《上海假日》不红都难。
  事实的确如此,第一批观众把观影心得和朋友分享,有些报刊从业人员回到报馆发稿子,评论这部电影,还有热情的青年人参与其中。
  一时间,似乎整个上海滩都在谈论这部电影。
  《上海假日》不仅讲述了一个童话般的爱情故事,还是一部宣传上海风光的影片,而且都是正能量的宣传,没有任何抹黑的嫌疑。
  上海市政府对这部电影给予了高度评价,建议市民观看。
  报纸上从各种角度分析评价这部电影。
  有为其中稍纵即逝的爱情感叹的,有从“门当户对”这个主题来讨论当下的婚姻关系的,有从女主角的服饰来研究服装潮流的,还有对上海各大景点做介绍的。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
  其中的爱情观更为外国人所接受,在公共租界形成了一股观影热潮。
  夏令配克豪华影戏院每天安排三场《上海假日》的放映,但到了第三天,由于观众过多,他们不得不每天安排五场放映。
  就算这样电影票也是供不应求。
  按照一张贵宾票两元,普通票一元来算,第一天就卖出了一千五百元,到了第三天增加到五场后,更是卖到了三千元。
  一周的时间收入就将近两万元。
  以这种情况估算,《上海假日》最终可能会创造一个相当高的票房记录,超过十万银元。
  除掉分给戏院的一部分外,林子轩和但杜予每人至少能够获得三万元以上,而他们拍摄的成本,加上后期打广告做宣传的花费,不超过八千元。
  这就是在抢钱啊!
  怪不得说电影是暴利行业呢。
  《上海假日》的成本算是高的了,因为要搭设布景,设计服装,有不少大场面和需要大量的群众演员。
  一般的国产电影都是随便找个院子拍摄,大多是二十分钟左右的短片。
  主要的花费是胶片和演员的薪酬。
  更早的是拍摄戏剧。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
  著名京剧老生谭鑫陪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
  这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后来拍摄戏剧和文明戏,以舞台表演为主,把摄像机放在那里就行了,没什么大场面,不需要什么拍摄成本。
  直到这两年中国电影拍摄才向着外国看齐,从室内剧走出来。
  比如,在1921年7月1日放映的那部故事长片《阎瑞生》,这可是中国第一部故事长片。
  影片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曾经引起上海社会的轰动。
  1920年,毕业于震旦大学的上海人阎瑞生是洋场恶少,嗜赌成性,挥金如土。
  赌场失意,他想翻本,向题红馆借了一枚价格昂贵的钻戒,抵押给典当行,换成现金,用来购买赛马彩票,未中,本金输光,无力偿还,懊恼不已,焦急万分。
  一日,他在好友朱老五家里,邂逅名妓“花国总理”王莲英。
  阎瑞生见她满身贵重饰物,顿起谋财害命之念。
  他苦思冥想,想出一条毒计:暗地购买麻醉药和绳索,同时向朱老五借来一辆高级轿车,邀约王莲英出游兜风。
  王莲英被骗上车后,阎瑞生驾车急驶,直奔郊外。
  游至半夜,车停在上海郊北新泾,由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好友吴春芳相助。
  两人用麻醉药棉花将王莲英闷倒勒死,抢走她身上的饰物,移尸麦田后,逃匿青浦阎瑞生的岳丈家中。
  阎瑞生惶惶不安,东躲西藏,先后遁迹江苏松江、海州和山东青岛等地,最后难逃法网,1920年7月在徐州火车站被包探抓捕。
  随后被判处死刑,枪决地点在龙华的西炮台大操场,当时围观者甚众。
  大学生堕落,名妓惨死,千里追捕,这个案件集合众多吸引眼球的元素。
  于是,有人就抓住商机,联合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投资拍摄电影。
  有趣的是,这些拍摄电影的家伙大多是阎瑞生以前的朋友。
  其中有个人自告奋勇扮演阎瑞生,一则他与阎瑞生面貌酷似,二则他曾与阎共事过,能摹仿阎瑞生的言行笑貌。
  而且最后阎瑞生被枪决的镜头是真实的,他们在阎瑞生被枪决的时候拍摄下了画面,放在了电影之中。
  这件事在后世被电影导演姜闻拍成了《一步之遥》。
  《阎瑞生》的剧情一共100分钟,在夏令配克豪华影戏院公映,首日票房收入就高达一千三百块银元。
  接下来更是不同凡响,上海的中外人士争先恐后观影,一夜两场已不能满足需要,加演日场仍是场场爆满。
  影片连映一个礼拜,净赚4000多银元。
  不过也因为电影中的谋杀场景,引起部分观众的不满和抗议,在舆论的压力下,小部分地区禁映了《阎瑞生》。
  由此,《阎瑞生》成了中国第一部被禁映的电影。
  其实,北洋政府无力建立全国性的电影审查机构,确立审查规章制度。
  江苏、上海等地的民间教育协会于是自发组织了“审片机构”,这些机构只能起到监督和谴责的作用,并无强制影片禁映权力。
  《阎瑞生》一直放映到1924年才算结束。
  林子轩知道,这一年是中国电影开始大发展的一年,以后电影的拍摄成本和票房会越来越高,这是真正的暴利行业。
  当然要拍摄观众喜闻乐见的商业片,而不是注定扑街的文艺片。


第五十三章 这是能在历史上留名的大事

  在《上海假日》放映火爆之时,林子轩也得到了美国方面的消息。
  波士顿的地方法院愿意受理林子轩的案子,《大西洋月刊》也愿意提供相关的证据。
  如果他们搞错了小说的作者,那么《大西洋月刊》也会负有责任。
  这件事在美国文坛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美国读者喜欢《老人与海》这本小说,他们也想弄清楚真正的作者是谁。
  原本准备出版《老人与海》的纽约大学出版社也暂停了出版事宜,等待着判决结果。
  美国在1790年颁布了版权法,只要在美国境内发表的作品都受到版权法的保护,各大出版商绝不想惹上麻烦,否则将会面对天价的索赔。
  这件事在国内看来是闹剧,但在美国却是很严肃的事情,因为法律就在那里。
  林子轩安排了手里的事情,准备前往美国。
  他不是自己一个人,还要带上郑证秋和周剑允,准备考察好莱坞电影公司的运作模式,希望能够和这些公司达成合作关系。
  就在这时,从北平的外交部来了一个人。
  此人叫做王庚,现在隶属于陆军部,他1911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保送美国留学。
  先后曾在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就读,191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文学学士后转入西点军校,在西点一贯成绩优秀。
  随后归国,供职于陆军部。
  旋又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上校武官,兼外交部外文翻译。
  林子轩和季鸿明的事情引起了中国驻美国大使施肇吉的关注,他把情况反馈回北洋政府的外交部。
  《新闻报》在国内的影响力很大,国内文坛对这件事颇为关注,舆论分成两派。
  一派支持林子轩,包括胡拾和周作仁等人。
  和严独贺的想法一样,他们觉得如果《老人与海》不是林子轩写的,那么林子轩根本没必要争这个虚名。
  在他们看来,无论是林子轩写的新诗,还是《雷雨》,都证明了林子轩的写作才华,而季鸿明更像是个投机者。
  另一派支持季鸿明,那些人觉得连美国人都承认了季鸿明是作者,你还争什么。
  一旦引起外交纠纷,你承担得起么?
  这些人一向崇洋媚外,认为洋人说的都是对的,生怕惹起纠纷,招致洋人不高兴。
  此时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的是顾维均,是一位相当有担当的外交家。
  他的意思是能够内部和解的就不要走法律程序,当然前提是把事情弄清楚。
  他派王庚前来找林子轩斡旋此事,同时确保林子轩不会做出有损国家尊严的事情。
  王庚曾经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过,还有文学学士学位,和林子轩有共同的话题。
  如果林子轩只是个普通人,大可不必如此,但林子轩不仅身后有林家,还是个银行家和文学家,甚至还在一部电影里做了演员。
  因为出演了《上海假日》,林子轩享受到了明星的待遇。
  虽然他演的并不好,但风度翩翩的外形,深沉内敛的性格,就凭着在荧幕上塑造的新闻记者这个角色,让他成为上海滩大家闺秀心目中的男神。
  这是占了一个好剧本的便宜。
  林子轩和王庚闲聊起来,两人的家庭和教育背景都差不多,倒是能谈得来。
  王庚是江苏无锡人,官宦家庭出身,仪表堂堂,文武全才,又是外交官的身份,在北平的社交圈子里是个明星人物。
  在一番交谈后,他已经确定林子轩应该是《老人与海》的作者了。
  因为以林子轩的家世身份,如果不是他写的,没必要跑到美国去争一本小说的版权。
  “子轩,你这么做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王庚不解道。
  “受庆兄,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事情发生后,兄弟让《新闻报》的记者联系过他,就是想给彼此留有余地。”林子轩解释道,“可他不但不反悔,还向美利坚的报纸污蔑我,这让兄弟如何能继续忍让?”
  “的确如此。”王庚同意道,“可为了一本小说就往来奔波数月,太不值得了。”
  “受庆兄,你也学过文学,应当知道,百年之后,咱们都不在了,但文学作品会留下来。”林子轩认真的说道,“这不是小事,而是能在历史上留名的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