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文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大文豪-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一片纷纷扰扰之中,《雷雨》的大幕拉来了。
  随着一个个角色的登场,情节的展开,观众陷入了周鲁两家长达三十年的恩怨情仇之中。
  舞台上的演员都是实力派的话剧名家,欧阳予仟亲自邀请他们演出。
  这次又是关系到话剧能否复兴的关键之战,演员们自然格外卖力,个个情绪饱满,把戏剧冲突发挥的淋漓尽致。
  特别是扮演繁漪的演员,把剧中人物的扭曲心理,神经质的特征表现的压抑而病态。
  郑证秋不断的称赞这个演员演技的精湛。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观众被剧中人物的命运所吸引,而舞台下还有一半是话剧的从业者。
  他们看到的是另外的东西。
  《雷雨》从人物设置到戏剧冲突,从舞台布景到演员的台词,都是一部成熟的作品,甚至可以说是完美。
  它的冲突设置在其自身的特色中起承转合达到极致,成功塑造了丰满而复杂的剧中人物。
  《雷雨》还具有一种诗意之美。
  这不单单指文辞的优美,也不仅是得自剧中人物诗意的性格。
  或者也可以说,是所有这一切,包括舞台提示、角色分析,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和品味,和以往的新剧截然不同。
  或许这就是新剧的未来。
  台下的话剧从业者进行着思考,观众则随着剧情而沉浸其中。
  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雷雨,所有人都走向了毁灭,那些罪恶的,美好的,都在这个雷雨之夜有了终结。
  观众有些不知所措。
  这和他们以往看的话剧不同,有种宣畅淋漓的感觉,但又觉得可怜可叹,似乎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被触动,被唤醒。
  这就是话剧的力量,也是悲剧的力量。
  台下的话剧从业者们起立鼓掌,他们看到了一出优秀的话剧,也看到了话剧的未来。
  观众也站起来鼓掌,能够触动心灵的东西总是好的。
  或许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忘记,可在这一刻,他们感觉得到自己的不同。
  欧阳予仟带着演员到台上谢幕,他知道自己成功了,《雷雨》成功了。
  他在观众席上看到了林子轩。
  《雷雨》的成功是演员的功劳,也是剧本的功劳,一个成熟的剧本是话剧成功的基础。
  欧阳予仟没有把林子轩拉上台,他知道林子轩不愿意露面,但以后还是会找这位林少爷要剧本的。
  第二日,很多家报纸都报道了《雷雨》的演出盛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他们把《雷雨》和以往庸俗浅薄的文明戏区分开来,称为新的戏剧,也就是话剧。
  并把《雷雨》和外国著名戏剧相比较,认为出自曹愚先生的本土戏剧在艺术性上完全不逊于易卜生、萧伯纳等大师的作品。
  话剧的新时代已然来临。


第四十四章 真相不忍直视

  随着报纸上不断的讨论,《雷雨》这出话剧在上海形成了一股风潮。
  这其中自然有话剧界人士的推波助澜,也有文艺界对《雷雨》的解析,还有民众对于这出话剧的好奇。
  从普通观众的角度讲,《雷雨》这个故事还是很有卖点的。
  首先这是发生在大家族的恩怨情仇,还牵扯到私生子的问题,而且同母异父的兄妹二人相恋了,同父异母的姐弟二人互有好感,后母和儿子之间发生了畸形的恋情……
  怎一个乱字了得!
  这种狗血的家庭伦理剧一向是观众的最爱。
  如果不是剧中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最后的悲剧收场,《雷雨》很可能会沦为三流剧作。
  在一片叫好声中,上海新舞台彻底火了起来,场场爆满,还是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
  其他剧社看到有利可图,纷纷排演《雷雨》,争取趁着这股热潮分上一杯羹。
  有些剧社根本不靠谱,无论是舞台布景还是演员的表演都糟糕透顶,就是要靠着《雷雨》的好名声来糊弄观众。
  这就是上海话剧界的现状。
  当初,欧阳予仟还征求过林子轩的意见,得到林子轩的授权,现在那些剧社根本不管不顾,一窝蜂的排演《雷雨》。
  所以说,在这个时代就不要讲版权的问题。
  林子轩清楚这种状况很难改变,也懒得理会,他带着郑证秋前往上海精武体育会。
  这些日子,郑证秋按照林子轩的要求收集霍元甲的资料并编写电影剧本。
  这个剧本完全展现了一个爱国武术家光明磊落的一生,没有提到霍元甲的感情生活,没有提到霍元甲不成熟的青年时代。
  在这点上,郑证秋和林子轩不谋而合。
  这样的影片才有教育意义。
  虽然林子轩准备购买有声电影的拍摄器材,但这部《津门大侠霍元甲》还是拍成默片。
  反正是功夫片,台词什么的完全不重要。
  精武体育会的总会位于上海杨浦区提篮桥培开尔路73号,目前主事的有三人。
  在霍元甲过世后,一批中坚学员陈公哲、卢炜昌、姚蟾伯等共商重振精武大计。
  当时三人正是血气方刚的青年,又都毕业于高等学校,受到新文化的影响,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
  他们都是精武体操会创建的筹备人,是霍元甲的第一批学生。
  1921年的《精武内传》称:“吾会自创立至今,会中最得力之桢权数人耳。”
  又称“坚毅如炜昌,勇猛如公哲,聚合如蟾伯,聚合于一炉,以铸就此宏大之事业。”
  这三人能够成为精武体育会的中坚力量,还和他们的家世有关,三人都是商业世家出身。
  陈公哲,在上海出生,祖籍广东中山茶园乡,父亲到上海经营“粤瑞祥”五金行。所以陈公哲在上海的广东会馆中颇有威望。
  姚蟾伯,江苏吴县人,上海颜料业巨子。
  卢炜昌,广东中山人,原为上海礼和洋行英文秘书,后任新瑞祥五金号经理。
  三人被称为“精武三杰”。
  其中,陈公哲为了精武体育会,曾两度捐出宅址、家产和房屋给精武会作为会址,不断的捐资散财,以致家道逐渐败落。
  林子轩此来就是找陈公哲的。
  据说,陈公哲精通摄影技术,拍摄了初期精武体育会书藉的照片,并与程子培拍摄了精武体育会的电影记录片五卷。
  想要拍摄霍元甲的电影,陈公哲无疑是最好的说服人选。
  至少他懂得这个行业。
  陈公哲三十岁出头,正值壮年,他是复旦大学毕业,接受西方教育,并不古板。
  在一番寒暄之后,林子轩表明来意,并递上剧本,特别申明电影上映后所得利润全部捐给精武体育会。
  他的意思很明显,我拍这部电影只是为了宣扬霍师傅的侠义精神,不是为了赚钱。
  一下子,就把自己放在了道德制高点上。
  为了霍师傅我都这么做了,你们还不准许我拍摄么?
  他不是不想赚钱,不过若是能因此得到精武体育会的好感,比赚钱更有意义,精武体育会在上海本地政商两界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而且还能借助这部电影打响明星电影公司的招牌。
  相比较而言,那点利益又算得了什么。
  陈公哲不置可否,先看起了剧本。
  他同样是商业世家出身,看得出林子轩的打算,却没有点破。
  说起来,精武体育会一直都缺少资金,他们自己也可以拍摄霍元甲的电影,不过他们不愿意背负用霍元甲敛财的骂名,才没有去做,甚至提都不会提。
  如果是外人来拍摄的话……
  陈公哲匆匆浏览了剧本,都是称赞霍师傅侠义行为的事迹,没有一点抹黑。
  这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还是要和其他人商量一下。
  他认可了这个剧本,不过针对霍元甲的事迹提出了几点不实之处。
  1901年,霍元甲在天津和俄国大力士比武的传闻是不实的。
  当时可能有所谓的俄国大力士,但应该只是跑江湖卖艺的,两人也没有交手。
  1909年,霍元甲在上海和英国大力士的比武,英国人认为搏击时只能用手,不能用脚,而霍元甲不同意,最终两人商定使用摔跤进行比赛。
  两人约定在张园比武,时间到了,英国大力士没有来,比武取消。
  至于和日本武馆的比武,其实只是切磋而已,并不是踢馆,霍元甲不小心打断了日本人的手臂。
  还有最后霍元甲的死因,没有证据是日本人下的毒手。
  精武体育会内部对此的意见也不统一。
  1919年,精武体育会创办十周年,陈铁生编写的《精武本纪》中认为霍元甲是被日本医生用一种“慢性烂肺药”毒害的。
  不过陈公哲对此的解释则不同。
  “霍先生原患有咯血病,自寓所深居时,时发时愈。日人有卖仁丹药物者,时到旅邸,出药示霍,谓之可愈咯血而治肺病。霍先生信之,购服之后,病转加剧。”
  也就是说,霍元甲原本就有病,无法判断到底是不是死在日本人手里。
  林子轩和郑证秋对视了一眼,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电影还怎么拍啊!
  几次比武都没有打成,说好的功夫片呢,说好的热血和励志呢,真相不忍直视啊!


第四十五章 联手炒作

  林子轩知道要是按照陈公哲的说法,这部电影恐怕就毁了。
  你能想象霍元甲不去和外国人比武,扬我中华国威,反而不停说教的场景么?
  为什么后世的《大侠霍元甲》和《精武门》这类影视剧能够受到观众的喜爱,就是因为他们想看霍元甲在擂台上战胜外国人,陈真在日本武馆痛打日本人。
  这样看才够爽,才够刺激。
  顺带一提,陈真这个人物虽然也是霍元甲的弟子,但只是很普通的一个人,曾经在霍元甲的讣告上出现过。
  影视剧中的陈真是虚构的。
  所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这个“高”,就高在能够虚构上。
  可此刻霍元甲才过世十二年的时间,无论是他的儿子,还是他的弟子都还活着,如果虚构了霍元甲的生平事迹,他们想必不会答应。
  但要是拍摄一个真实的霍元甲,连林子轩自己都不愿意看。
  虽然可以依靠霍元甲的名气吸引到观众,不过却会沦为纪录片式的平庸之作,观众进戏院是为了看霍元甲打架的,你弄个纪录片糊弄谁啊。
  如此一来,明星电影公司的招牌就坏掉了。
  “公哲先生,咱们在拍摄的时候能不能稍微艺术化一些。”林子轩用商量的语气说道。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也要尊重事实嘛。”陈公哲淡定的说道。
  林子轩明白事情麻烦了,看来这个剧本还要继续打磨下去,任重而道远。
  “你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拍摄,但我也指出了不妥之处,剩下的就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了,精武体育会不会承认霍师傅的这些事迹,还会抗议你们的所作所为。”陈公哲继续说道。
  林子轩的眼睛一亮,他秒懂了陈公哲的意思。
  不愧是商业世家出身,这手商业运作实在是妙不可言。
  明星电影公司可以虚构霍元甲和英国大力士比武的情节,只是得不到精武体育会的认可,反而会惹起他们的抗议。
  不过那是电影放映之后的事情了。
  一旦电影放映,双方就开始打嘴仗,惹起社会争议,吸引了观众,赚取了票房。
  最终,明星电影公司服软,向精武体育会道歉,达成和解,并把电影收入捐献给精武体育会作为赔偿。
  这是一次相当完美的炒作。
  不仅宣扬了精武体育会对霍师傅的忠诚,明星电影公司最后的道歉也会赢得社会的赞誉。
  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接下来,陈公哲不再说话,而是端起了茶杯,这是要送客了。
  林子轩和郑证秋离开了精武体育会,商量着电影拍摄的问题。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拍摄自己想要拍摄的电影,但坏处是得不得精武体育会的支持了,更别提邀请霍东阁出演霍元甲的事情了。
  他们从现在开始一直到电影上映都不能和精武体育会联系了。
  陈公哲提出这个办法,也是灵光一闪。
  他了解电影,知道按照霍元甲的真实事迹来拍恐怕没什么意思。
  这就是现实,一个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平平常常的度过,只要有那么几个闪光点就能成为英雄。
  他之所以提出这个办法,是因为他知道林子轩的家世,相信林子轩会明白他的意思,不怕林子轩会乱来。
  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内,这是宣扬精武体育会的大好时机。
  林子轩对《津门大侠霍元甲》尤为重视,这是明星电影公司的第一部电影,总要来个开门红,讨个好彩头。
  寻找扮演霍元甲的人选成为当务之急,不过这是郑证秋的事情了。
  以他在戏曲行业和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