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文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大文豪-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胡拾的欧洲之旅并非都是好事。
  在一次和朋友吃饭时,就遇到中国留学生发传单。
  传单上这样写着:《警告旅欧华侨同胞,请注意孙传方走狗胡拾博士来欧的行动》。
  这恐怕是受到他的好友丁闻江的牵连,丁闻江在孙传方手下做沪松商埠督办公署的总办。
  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不知情,才把帽子扣到胡拾头上,当然,这也有胡拾曾支持过北洋军阀政府的原因。
  由此可知,胡拾这段时间一直在欧洲,根本不可能参加徐至摩的婚礼。(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六章 白首同心在眼前

  林子轩和冯程程一起去了趟海宁,参加徐至摩和陆小蔓的婚宴。
  过程很简单,没什么好谈的。
  徐至摩两人准备在海宁住上一段时间,之后便会到上海定居,北平是不打算回去了。
  一是因为战乱,北方不太平,早晚要打仗。
  二是换个环境,躲避北平的流言蜚语,相对来说,上海的风气开放,自由一些。
  林子轩欢迎他们到上海生活,大家也好有个照应。
  他离开海宁,没有回上海,而是和冯程程一起去了杭州。
  两人准备在杭州小住几天,过一过二人世界,这两个月家里一直不得安宁,他们刚好借着这个机会在外躲清闲。
  十月的杭州不仅能观潮,还能赏桂花,满城的桂花香气扑鼻而来,是绝佳的旅游场所。
  两人在西湖边漫步,随意闲聊,自然聊到了徐至摩和陆小蔓身上,说起了八卦。
  有了宋家三小姐的通风报信,冯程程对林子轩和陆小蔓之间的过往有所了解,但她放在了心里,没有说什么。
  这次见到陆小蔓,发觉的确是个让人心动的女子,在才情上更为不凡。
  陆小蔓不仅会多国外语,还会写诗和绘画,在表演和戏曲上也有天赋。
  想到这里,冯程程有点小嫉妒,她不是出身官宦世家,也不是书香门第,家中虽然富足,却没有家庭环境的熏陶。
  和那些达官贵人家中的小姐相比总觉得缺少点底气。
  女人之间,特别是漂亮的女人之间。难免会相互比较,这想必是天性使然。
  但看着身边的丈夫。她便把那点小嫉妒抛之脑后,各人有各人的幸福。
  此时。林子轩正说着北平的流言蜚语,感叹社会风气的保守,容不下追求幸福的男女。
  这是有感而发。
  他上次来杭州游西湖,还能看到雷峰塔,这次来,雷峰塔却已经倒掉了。
  这让他想起鲁讯写过的一篇杂文,叫做《论雷峰塔的倒掉》。
  这篇文章刊登在1924年11月17日《语丝》周刊的第一期上。
  由于杭州的百姓传说雷峰塔的塔砖可以驱病健身,便时常有百姓去挖塔砖,久而久之。塔身底层的砖块被挖一空。
  雷峰塔在1924年9月25日下午塔身突然倒塌。
  鲁讯写文章认为雷峰塔早就该倒掉了,并赞颂了白娘子勇于追求幸福和自由的精神,更是指追求真理敢于反抗的劳动妇女。
  鲁讯是借题发挥。
  他用雷峰塔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百姓的残酷本质,并讽刺了那些封建礼教的卫道士。
  林子轩觉得这篇文章放在徐至摩的遭遇上并不过时。
  在任何时代,都有卫道士的存在。
  不过,他没有写文章替徐至摩鸣不平的意思,这种事情需要冷处理,大家都不去谈论,时间长了也就被淡忘了。
  你越是提及。那些人越是兴奋,巴不得一直炒作下去,这正是徐至摩避风头的原因。
  不提徐至摩,林子轩倒是想起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来。
  西湖边就有专门接待游客游湖的乌篷船。两人上船,船夫在船头划船,小船在湖中飘荡。
  林子轩望着妻子。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似乎自己就是许仙。正和白娘子在西湖相会。
  想到此处,他不由得来了兴致。反正周围也没有人认识他们。便高声唱了起来。
  “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冯程程不知道丈夫为什么如此高兴,听着歌词,渐渐沉醉。
  白首同心在眼前,说的不就是他们两人么?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林子轩玩起了角色扮演游戏,他是许仙,冯程程是白素贞。
  他们来杭州就是为了度假和放松,偶尔疯一次没什么不好,冯程程也陪着丈夫胡闹。
  晚上的时候,看着睡在身边的妻子,林子轩有点分不清这是冯程程还是白素贞,亦或者,这只是一场美梦。
  无论怎么样,他都希望这样的日子继续下去,百年修得共枕眠。
  在林子轩睡觉的时候,上海华界发生了武装暴动。
  1926年10月24日,凌晨4时,上海工人在闸北、南市、沪西三处同时举行武装起义。
  然而,不幸的是被松沪防守司令部、上海警察厅镇压而失败。
  10月份,北伐军占领武昌以后,立即把主力调往江西战场。
  孙传方在江西作战失利,浙江省长夏朝决定脱离孙传方,归附国民政府,并向上海进军。
  在这种背景下,上海方面决定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但因夏朝的部队作战失败,起义准备不足,工人队伍力量薄弱,起义遭受失败,导致10余人牺牲,百余人被捕。
  林子轩和冯程程返回上海的时候,上海的局势颇为紧张。
  参与起义的不少人都躲入了租界,孙传方的人想进入租界抓人,租界方面态度模糊。
  报纸上对这次武装暴动议论纷纷,有赞成,有反对。
  赞成者支持北伐军,认为应该采用武力,早日成立上海市民自治政府。
  反对者呼吁和平解决上海危机,最好不要动用武力,要求上海为特别市,永不驻兵,并召开国民会议解决国是,拒绝奉军和鲁军南下。
  一方是革命派,一方是和谈派。
  作为上海的社会名流,林子轩也被记者问及对这次暴动的态度。
  说实话,他并不懂军事上的东西。
  他只是觉得在中国武装夺取城市政权的成功率太低,否则也不会有以后著名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论断了。
  俄国的十月革命走的是从大城市首先暴动而去夺取全国政权,主力军是士兵和工人。
  但中国的国情和俄国不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林子轩只是就事论事,随口一说,报纸也没有加以发挥,而是非常客观的刊载出来。
  1926年11月10日,一位刚刚从广州坐船来到上海的男人上了岸。
  他在码头上买了一份《申报》,想要了解上海最新的消息,他一边走一边翻看着,突然在其中一个版面停了下来。
  “农村包围城市,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他用浓重的湖南口音说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七章 打擂台

  1926年11月12日,上海法租界环龙路的一条弄堂里,有一座两层楼的公寓。
  此时,十余人正在里面开会。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总结这次武装起义失败的原因,继续筹划下一次起义。
  众人谈论了工作中准备不足的地方,有了这一次的教训,他们对下一次起义信心满满。
  在房间的角落里,一个男人静静的听着,没有出声,一直在抽烟。
  直到被点名,他才掐灭烟头,从身边抽出一张报纸来,指着其中一段。
  “你们看看,这个提法很有意思。”他用湖南口音说道,“我们不仅需要团结工人的力量,农民兄弟同样重要。”
  “哦,文学家又开始谈政治了。”有人看了看文章,打趣道。
  报纸上正是对林子轩的采访,很少的一个段落,不认真看的话根本注意不到。
  “我同意这个看法,所以你的责任才很重要,你是负责农民工作的嘛。”一位貌似领导的人开口道,“只是眼下为了配合北伐,组织决定,一定要在上海来一次成功的暴动,展现咱们工人阶级的力量。”
  那位湖南口音的男人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会议结束,他和其他人说笑着离开,并没有回到住处。
  他听说上海有一座整个亚洲最大的图书馆,是商务印书馆创建的东方图书馆。
  作为一位好学不倦的知识青年,他想去见识一番。
  林子轩回到上海,继续陷入忙碌之中。
  北伐军离上海越来越近,孙传方节节败退,只得向北方的张座霖求援。
  天津的奉军和山东张宗倡的部队都有南下的意图,看起来上海又要经历一场战火的洗礼。
  明星电影公司拍摄的《甲午风云》只能草草收工。大部分剧情挪到了法租界的游泳池内进行,拍摄出来的效果可想而知。
  但电影的神奇之处就在这里,经过剪辑之后,即便是游泳池也能有波澜壮阔的场景。
  林子轩知道郑证秋尽力了,条件有限,没办法和日本人相比。
  日本人对他们在中国的首部电影非常重视。给予极大的支持,无论是军舰还是船员,都是真的,不像明星电影公司使用道具。
  在宣传上更是不遗余力。
  为了不惹怒中国观众,他们打着中日友善的旗号进行宣传,还有不少学者从旁鼓吹。
  有学者认为正是中日海战导致清政府迅速衰落,这才给民国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如果没有中日海战,清政府的北洋海军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那么清政府还会继续存在下去。辛亥革命就不会到来。
  这个论断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却是无稽之谈。
  难道中国人还要感谢八国联军么?
  还有学者鼓吹中国人应该忘掉两个国家过去的恩怨,两国一衣带水,是友好邻邦,作为邻居应该携手共进,互相帮扶。
  这让林子轩想起在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的时候中国对日本的赈灾援助。
  结果呢,日本却趁着大地震杀害中国人。
  还有研究经济的学者提出了一个东亚经济圈的概念,认为日本和中国在经济上合作。互为补充,共同建设。
  看到这篇报道。林子轩颇为惊讶,这不就是后来日本人提出的大东亚共荣圈么?
  想不到这个时候就有雏形了,看来日本对于整个亚洲早就有了整体的侵略布局。
  在后世,林子轩在网上看到过类似的资料。
  “大东亚共荣圈”这个计划被日本写入了基本国策。
  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在作为长期国策基本方针的《国策基准》中把确保日本在东亚大陆的统治地位,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作为帝国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
  日本的侵略路线图大致如下。
  第一步: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建立伪满洲国。
  第二步:占领全中国。
  第三步:占领东南亚。澳大利亚,印度,以及全亚洲。
  第四步:在希腊与纳粹德国会师,攻克苏联。
  第五步:攻打美国,称霸世界。
  如果这个侵略规划成功。就会出现《高堡奇人》中的情节。
  在中国,亲日派的势力非常强大。
  因为中国和日本有着很深的渊源,上千年来都有文化交流,双方知根知底。
  在亲日派眼中,日本国土狭小,人口不多,威胁不大,即便贪婪,胃口也不会太大,随便给他们点好处就能安抚。
  中国真正的敌人是西方列强,其中地域观念和人种观念起到很大的决定作用。
  相对于日本,西方列强不属于亚洲这个地域,是外来者,下意识的就会认为是侵略者。
  而且,西方人是白种人,有别于中国人和日本人。
  所以,在不少中国人眼中,西方人不值得信赖,对日本好歹知道底细,不用太过担心。
  然而,这些亲日派还是不够了解日本,小个子也有大胃口,日本的目标可是全世界。
  由于日本在上海多年的经营,在报纸上替日本人宣传的大有人在。
  林子轩不怎么喜欢亲日派,这些人日后都有成为汉奸的可能。
  他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勿忘国耻,警惕日本》,历数了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提醒国人,日本在中国有极大的图谋。
  林子轩明白很多人并不相信,但这只是铺垫。
  随着日本在中国的侵略意图愈来愈明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日本人的野心。
  他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揭露日本人的侵略企图,唤起国人对日本的恨意。
  在日本人的强力支持下,张时川的《中日海战》拍摄的非常顺利,是真正的大场面。
  他铆足了劲想和老朋友郑证秋一争高下。
  他甚至打听明星电影公司《甲午风云》的首映时间,他的电影要同时首映。
  这就是打擂台!
  张时川相信他拍摄的这部电影才是真正的中国大片,让观众来做出评判。
  他被林子轩打压了几年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