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文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大文豪-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在美国社会对于华人的歧视仍然普遍存在,华人很难进入美国的主流社会,可总算是让华人看到了希望。
  不过,那是二十年后的事情了。
  此时。中国还处在军阀混战时期,段祺睿政府承认以前和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五卅惨案的谈判迟迟没有结果。
  这便是弱国无外交的最好证明。
  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更好的保障海外华人的权益。
  在此之前。林子轩能做的不多,只能用言语安慰和鼓舞海外的华人。
  张康任在美国华人中颇有影响力,他和林子轩来到纽约。在纽约的中国城,召集了生活在纽约的华人代表。
  他们有商业精英。但从事的大多是社会底层的商业活动,也有帮派成员和劳工的代表。
  林子轩和他们交流了一番。在一间小剧院里做了演讲,有数百名生活在纽约的华人前来。
  他演讲的题目是《我的中国梦》。
  他提出了“中国梦”这个概念,所谓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我们不比这个世界上任何民族低下,反而比他们都要高贵。
  我们是龙的传人,经过百年的屈辱,国人已经逐渐觉醒,不再是沉睡的狮子,任人宰割,最终必将成为腾飞的巨龙。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饱受列强欺侮的中国变成更加强大。
  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民族不复兴,就无颜担当龙的传人。
  这个中国梦或许需要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需要每个中国人都做出自己的贡献,但它终将实现。
  请记住,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叫炎黄。
  在演讲的尾声,林子轩想着这个时代中国的现状,想着这个国家遭受的屈辱,看着下面的华人,他们有的激动,有点迷惘,有的不以为然。
  激动的是年轻人,他们还有着一腔热血,容易被打动。
  迷惘的是中年人,他们经历了社会的种种不公,开始产生怀疑,不知道将来的中国是不是真的能够变得强大。
  不以为然的大多是老年人,他们见识过太多惨剧,早已习惯和麻木。
  林子轩明白这次的演讲或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了。
  光是空喊口号,给予他们不知何时会实现的希望用处不大,他们也期望中国强大,但现实往往让人失望。
  当初孙仲山来到美国募捐,准备推翻清政府,建立新民国,他们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如今清政府早已被推翻,民国都建立十四年了,国内的军阀仍然在混战,他们的处境依旧没有改善,甚至是更为严苛了。
  林子轩刚才和他们交流的时候被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国内的环境。
  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内战,实现国家统一,富国强兵?
  他无法回答。
  最后,林子轩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结束这次的演讲,他准备唱一首歌曲。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此时此刻,这首《我的中国心》林子轩唱的格外动情。
  下面的华人原本不知道林子轩要做什么,但听着这首歌,慢慢的觉得心里堵的难受,泪水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
  这首歌唱出了海外华人的心声,不少华人跟着唱了起来。
  张康任看着林子轩,激动不已。
  林子轩的中国梦讲的很好,但离海外华人还很遥远。
  这首歌曲却唱到了海外华人的心坎里,他们虽然远离故土,却从来没有忘记那片魂牵梦萦的土地,他们都有一颗中国心。(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对于流行歌曲并不陌生。
  黎锦挥的明月歌舞团红遍中国,各种唱片也远销美国。
  老年人喜好戏曲唱片,年轻人则钟爱流行歌曲,孟晓冬在美国华人中有着不小的知名度。
  对他们来说,能够听到来自中国的歌声,看到来自中国的电影,倍感亲切。
  这也是美国华人对林子轩熟悉的原因。
  因为这些歌曲和电影都是林子轩旗下的公司制作出来的,林子轩还是多首经典歌曲的词作者,可以说林子轩是中国流行歌曲的缔造者。
  只是相对于他在文坛的地位,这个名头不怎么耀眼,一直不被人重视。
  但在中国的唱片行业,没有唱片公司会忽视林子轩的存在,他创作的每一首歌曲都是经典,被人模仿,虽然曲风相差很大,却别有韵味。
  他把中国的传统音乐和西方乐曲几乎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中国有不少音乐学校都在研究林子轩的音乐,把他创作的歌曲当作教材,称他为音乐奇才,甚至有人请他去教授音乐。
  林子轩有自知之明,这种事情一概推掉。
  在后世,他是个连五线谱都看不明白的乐盲,穿越之后,因为要出唱片,倒是研究了一下这个时代的曲谱,弄懂了基础的乐理。
  也就仅此而已,讲课什么的还是不要献丑了。
  这次演讲唱这首《我的中国心》是个意外,林子轩知道演讲的时候唱歌有点不伦不类,但他不想被认为只是空喊几句口号而已。
  在古代,诗歌就是诗和歌的组合,可以配上音乐演唱,广为流传。
  所谓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
  《我的中国心》是一首表达海外华人爱国的歌曲,林子轩觉得在这个场合唱出来能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让这次的演讲有些深刻的意义。
  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热爱自己的祖国。
  这就是他想说的话。一切都在这首歌里了。
  他唱完歌曲,望着下面,发现不少人热泪盈眶。
  在场的老年人大多都是从中国来到美国的,几十年没有回去了,午夜梦回,总是忘不掉家乡的那条小路,门前的那颗大树,以及故乡的亲人。
  落叶归根,这是中国人的传统。
  无论身在何处。都不能忘掉自己的根,自己的国家。
  年轻人基本上都是在美国出生,只是听说过中国,却没有回去过,他们从报纸,从电影,从各种渠道了解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家。
  熟悉而又陌生。
  林子轩讲的“中国梦”太过空泛,他们虽然接受中文教育。却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知半解,他们更为向往美国式的优渥生活。
  然而。这种希望被美国政府用法律阻断,他们只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他们和白人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这首歌或许不能改变他们的想法,却是一颗种子,诱发他们的爱国心。
  歌曲的传唱度高,影响范围广。只要有人唱,就是一份爱国心的传递。
  这便是歌曲的力量。
  林晓玲在人群中为自己的哥哥感到骄傲,她认为这是哥哥的即兴创作,否则完全可以谱好曲子,配上音乐。那样比这种清唱会更有感染力。
  哥哥还是那么有才华!
  林晓玲如此想着,可惜自己都留学一年了还没有变得更聪明。
  第二日,林子轩应张康任的请求把《我的中国心》这首歌的词曲写出来,并表示这首歌可以免费用,不收取任何费用。
  他的演讲也被刊登在华人创办的中文报纸上。
  这种中文报纸是纽约中国城内华人自己发行的小报,只在华人社区传播,影响并不大。
  在美国的中国记者注意到这个情况,虽然林子轩的这次演讲在美国不会引起轰动,但林子轩在中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而且,这种“中国梦”的提法较为新鲜,具有话题性。
  《新闻报》的记者特意采访了林子轩,让他详细讲一讲“中国梦”的内涵。
  在林子轩看来,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
  这种复兴不仅是文化上的复兴,还有强大的军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的政治体制。
  国内要停止内战,统一国家,发展经济,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富国强兵,废除不平等条约,使国家主权完整。
  它是民众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民众幸福,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梦。
  林子轩明白就算是讲的再好,也很难影响国内的军阀混战,不可能你说一通大道理,军阀们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那不现实,他又不是扫地僧。
  但这是一个希望,一个可以为之努力的方向。
  记者把这篇新闻稿发回了国内,在国内倒是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很多学者和文人都支持这个“中国梦”,并从各个方面对中国梦的内涵进行阐述和补充。
  认为这是时代的呼声,呼吁国内的军阀们联合起来,放弃内战,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当然,这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军阀们绝不会放弃手中的权利,想要统一国家,还需要一场惨烈的战争。
  林子轩虽然身在美国,却在国内刷了一回存在感。
  在美国,《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流行开来,意外的受到留学生们的欢迎,他们有些多年没有回国,听到这首歌感慨不已。
  有些留学生知道林子轩来了美国,纷纷慕名前来拜会。
  林子轩没想到自己正事还没干,倒是忙碌了起来。
  他还要出版新小说,放映他带来的电影,最关键的是要神不知鬼不觉的把《高堡奇人》邮寄出去,这才是重中之重。
  这一天,一位华人女孩前来拜访。
  这个女孩叫做黄榴霜,正是曾经给林子轩写信的那位在好莱坞打拼的女孩。
  黄榴霜十四岁进入电影圈,刚开始在好莱坞扮演一些小角色。
  1921年,她争取到在电影《人生》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随后,她出演了好莱坞首部彩色电影《海逝》,获得好评。
  1924年,她在神话片《巴格达窃贼》中扮演蒙古女奴,这个角色让她在好莱坞名声大噪,并成了电影杂志的封面女郎。
  黄榴霜一直在好莱坞寻找机会,偶然听到林子轩来了美国,便匆匆赶了过来。
  其实,她和林子轩只是通过几封信,不算深交。
  她看过明星电影公司拍摄的电影,觉得不比美国的电影差,她羡慕在中国电影中女演员可以做主角,可以展现演技,而不是只是作为摆设的花瓶。
  黄榴霜期望林子轩能为她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未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两位女演员

  林子轩和黄榴霜的第一次通信是在1922年。
  那时候林子轩的明星电影公司刚刚成立没多久,还处在起步阶段,后来凭借着有声电影异军突起,成为了中国电影行业的翘楚。
  那时候黄榴霜还在好莱坞扮演着小配角,不肯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就算是丑角和坏人她都愿意尝试。
  如今她虽然还没有大红大紫,却有了一定的名气。
  只是这个名气不怎么被华人接受,特别是她的家人更是反对。
  因为在电影中她大多扮演性感美艳的角色,以歌妓、舞女、女奴和招待为主。
  对于传统保守的华人而言这就是伤风败俗。
  黄榴霜自己也不愿意扮演这种角色,但是在好莱坞的电影中,华人只能扮演这类角色,没有可供挑选的余地。
  在种族歧视的背景下,在电影中,黄种人不能和白种人接吻,更不能通婚。
  甚至很多黄种人的角色都是由白种人扮演。
  比如后来让赛珍珠得到诺贝尔奖的小说《大地》,这是一部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小说。
  然而,在改编成电影的时候男女主角却都是白种人,华人只能在其中扮演小配角。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这个时代美国种族歧视的严重程度,华人在美国的地位连黑人都不如。
  林子轩没有能力以一人之力改变整个美国社会对华人的偏见,同样也不能帮助黄榴霜在好莱坞电影中获得一个主角的位置。
  美国华人争取自身的生存权益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就算是在后世,华人在美国也不可能获得和白人一样公平竞争的机会。
  毕竟美国是一个由白人主导的国家。即便选出了一个黑人总统,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但他可以让黄榴霜在中国电影中成为女主角。
  上海明星电影公司正在筹拍《音乐之声》。为了走国际路线,林子轩打算把故事背景放在国外。讲述一位华人修女和一位欧洲贵族之间的爱情故事。
  主要是原版的《音乐之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