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气凛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傲气凛然-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在萧益民集团、受益匪浅的江浙财团和英美各国的舆论浪潮覆盖下,所有的反对声音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尽管因为萧益民集团的迅速崛起和南京行营的建立,中国南北两大阵营已经形成,谁也不愿意面对的“南北分治”已经无法逆转,不知不觉间,北京政府失去了对“中央军政部南京行营”这个实质性政权的控制。

    只要萧益民继续在嘴巴上拥护北京中央政府的领导,合法存在的“中央军政部南京行营”就会继续依法行使各项职权,除非段祺瑞把持的北京中央政府再次通过法案,取消南京行营的设立。

    不过,要是段祺瑞集团敢这么干,恐怕正中萧益民集团下怀,越来越强大的萧益民集团肯定会发起针锋相对的反击,说不定还会效法孙中山的革命党,自立中央,逐鹿天下。

    中英南京会谈次日,南京行营军事扩大会议秘密召开。

    王陵基、王键、廖震等三十余名将领汇聚督军府西花园,已经隐隐成为萧益民首席智囊的杨度与张謇、孙宝琦、顾维钧、张群、王正廷、王宠惠、林白水等十余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列席会议。

    从天花板垂到地面的宽阔帷幕,徐徐拉开,巨大的东南地图展现在与会者面前。

    萧益民亲自站在地图面前,拿起指挥棒,向大家通报军情:

    “截止今日,我军已经成功控制了江西全境、皖南大部和江西全境,其中,廖震将军的第六军、王键将军的第七军已在江苏站稳脚跟,第四军军部为徐州,三个师分别驻扎徐州、宿迁和海州;王键将军的第七军军部设在浦口,麾下三个师顺利进驻蚌埠、扬州和南通,加上正在建设中的浦口军事基地,南京以北的防务已经有了充分保障。”

    台下众人齐齐点头,看得出大家对江北非常放心。

    萧益民的指挥棒指向南京上游的芜湖:“由于我们还不想和北京方面闹得太僵,芜湖已经交还给了新任安徽督军吴光新所部接防,之前为了保证南岸马鞍山钢铁厂的生产安全,我们在马鞍山长期驻扎一个加强团的兵力,经过两次秘密增兵,马鞍山守备团已经增加到三个团又两个营共七千八百官兵,再加上新成立的第九军即将开进皖南,南京的西面将与第一军、第四军驻守的江西连成一片,可以说安全方面基本无忧了。”

    萧益民的指挥棒移到江浙沪方向:

    “下一步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整编浙江地方部队,这个任务阻力将会很大,尽管之前我们已经与浙江方面初步达成了协议,允许浙江省政府保持三个步兵师的正规部队,但是浙江方面显然没有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多达八个师的番号依然没有裁撤。

    “这些兵力不足、装备陈旧、作风散漫的地方军队,几乎都掌握在浙江各地军阀手中,这群乌合之众的背后,是一个个敌视我们的盐商、汉奸买办和传统地主豪门,他们仍在叫嚣要推翻出卖他们利益的浙江省政府,叫嚣浙江独立,这里面还有日本人和广东方面的黑手在推波助澜。

    “我们下一步计划是——在迅速收回苏州以及周边地区统治权的基础上,派遣三个主力师,强行进入浙江!下面请诸位畅所欲言。”

    萧益民回到座位上,端起茶杯,一边喝茶一边听取大家的议论和建议。

    十数分钟后,张謇站了起来:

    “大帅、诸位,在此之前,根据大帅的要求,本人多次联合浙江省长龚宝铨先生等人,与浙江各财团进行协商,加上大帅严厉查处盛氏家族的果断行动,以及不扩大、不牵连的郑重承诺,使得浙江各地势力大部分归心,但仍有少部分顽固者拒不合作,特别是沿海三大盐场,一直在招兵买马,购置大批日械。

    “本人认为,一味的镇压很难达到长治久安的效果,至少在大帅提出的‘军队国家化’呼吁得不到中央立法并正式施行之前,我们没有较为合适的出兵借口……这一点,希望大帅和诸位慎重考虑。”

    与会将领随即发出不满的声音,一致认为决不能姑息养奸,否则将会严重影响整个江南的局势稳定,进而危害到整个统一大业,就连王陵基也指出存在了数百年的盐商势力一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身上的巨大毒瘤,行营必须拿出当年整顿四川盐商的手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老资格的孙宝琦忍不住轻轻咳嗽一声,刚要站起来说话,萧益民就笑容可掬地请他坐下说,并借此机会宣布一个规定:会议中请求发言只需举手示意即可,不需要站起来。

    孙宝琦还是站起来含笑致谢,然后才慢慢坐下,环视一圈后,侃侃而谈:

    “整个中国包括我本人在内,都非常赞同已经开始实施的江苏盐税新政,就连中央财政部、政务院和两级议会,都对大帅首倡的江苏盐税新政给予极高评价,两淮盐商也因此打消顾虑,积极配合新政的实施,可为何浙江的传统盐商依然拒不接受这一善政呢?”

    众人很快就被孙宝琦吊起了胃口,都想听听他的高见。

    孙宝琦缓缓道来:“其实道理很简单,在江苏实行的盐税新政,只是在生产源头收税,保证国家税收总额不断增长的同时,大大刺激盐商引进先进设备、扩大产量的欲望,而且还彻底放开了整个流通市场,取消了各地重重设置的税卡和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使得盐商身上束缚数百年的枷锁随之打破,所以才赢得盐商们的大力拥护。”

    众人连声附和,大家都已经看到,江苏盐商已经自发组织起来,摒弃落后的传统家族封闭式经营方式,成立了三大盐业股份公司,不但提前向中央财政交纳一年的盐税,而且还踊跃办公学、修路桥,造福一方。

    最让与会将领满意的是,三大盐业公司都自觉接受南京行营对其自有防卫武装的整顿与裁撤,并在获得南京行营的书面保护承诺之后,欣然以贺仪和赞助的方式,先后主动捐给南京行营八百余万巨款。

    孙宝琦可不管将领们怎么想,继续说道:

    “但是,浙江三大盐场与江苏所有盐场有一个本质的区别,那就是浙江的海盐近半控制在日本人手里,传承百年的各大盐商家族,与日本人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所以这一新政才会遭到浙江盐商们的极力反对。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朽认为应该多管齐下,必要时,就得采取果断措施!一味地怀柔或者妥协,绝不是长治久安之道,反而会助涨其他各省反对势力的嚣张气焰!”

    看到老当益壮的孙宝琦悠然地提起茶杯,再看看脸带笑容、不时点头的顾维钧、王正廷等人,众将便知道坚决镇压的意见已成为多数,一双双眼睛不约而同地转到了萧益民脸上。

    此时的萧益民,仍是一派从容之色,略微沉吟,他转向了左手边不动声色的杨度。

    ~~~~~~~~~~~~~

    ps:今天是双节第三天,继续祝福大家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弟兄们来点儿打赏刺激一下哇?哈哈!

第一九八章 欲速则不达

    第一九八章欲速则不达

    迅速收复苏州、挥师入浙的计划,获得军事会议的一致通过,具体行动方案没有在会议上展开讨论,军事扩大会议属于萧益民成军以来例行的重要战略性会议,通常不会涉及具体作战指挥等战术问题。

    与会将领很快返回各自住地,坐镇南昌的王陵基继续指挥第一、第四军对广东和赣浙边境地区实施压迫。

    孙宝琦、张謇、顾维钧等人则分赴北京、浙江和上海等地,继续实施萧益民的内联外引计划。

    宽阔的会议室中,只剩下萧益民和杨度,在白天会议上尚有保留的杨度站在大型地图面前,就每一个方案、每一个步骤与萧益民逐一商议,反复权衡。

    “若是从大局来讲,我还是认为先解决广东问题更为有利,广东才是心腹大患和动乱之源!虽然在陆荣廷、莫荣新的桂系大军猛攻之下,已经分裂了的广东各派为了生存而搁置矛盾,一致对外,但是以孙文等人的激进和强横,很难再次控制离心离德、图谋自立的粤军各部将领。

    “我敢说到了这个地步,甚至于连依靠革命起家的广东实力派军阀陈炯明都不愿意再臣服于只会空谈的孙文之下,更不要说广东各地的传统豪门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杨度的战略重心始终放在广东方向,也许是在常年辅佐袁世凯期间获得的深刻教训,他始终认为孙中山一党带来的危害远远高于中国任何势力。

    对此有着清醒认识的萧益民打从心底里赞同杨度的分析,但是他实在不愿意在粤桂激战胜负未定之前插手广东,这里面不但有他与陆荣廷、谭延辏е涞拿茉际浚又匾脑蚴牵粢婷穹浅OM凉鹆骄绦蛳氯ィ虻昧桨芫闵恕⒈ο拇「谩�

    杨度望了一眼沉思不语的萧益民:“大帅可是存着坐山观虎渔翁得利之心?”

    萧益民嘿嘿一笑,心中非常佩服,嘴里应承道:“先生果真厉害!一眼就把我这点儿心思看透了。”

    杨度摇摇头:“大帅这么想很正常,没什么不对,但是大帅想过没有,万一桂系真的一统两广,哪怕暂时元气大伤,但以广东的富裕程度,很快就会恢复过来,届时若是我们再出手收拾桂系的话,无异于给天下人留下言而无信的把柄,今后谁还敢放心地与大帅缔结盟约?若是任由桂系修生养息,又会是个养虎为患的结局,左思右想,还是迅速决断才是上上之策!”

    萧益民虚心地接受杨度的告诫,但是却提出一个迥然不同的思路,这个想法萧益民在肚子里想了两年,至今仍没有任何把握:

    “有个想法我从来没和其他人谈起过,而且就连我自己也没有思虑周详,今天就拿出来让先生参详一下,看看是否有这个可能:先生觉得许崇智这个人怎么样?”

    “许崇智?”

    杨度一听愣住了,但很快就发出一阵低笑:“我明白了!大帅是想把许崇智拉过来,对吧?”

    萧益民点点头:“许崇智此人的军事指挥才华不容小视!纵观粤军和革命军发起的历次战争,唯有许崇智的表现可圈可点,此人年仅三十二岁,比我那个二哥大不了多少,却在多年征战中立下赫赫战功,一步步脚踏实地走到今天的高位。

    “此人用兵堂堂正正,却又不失敏锐与灵活,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有板有眼,稳如泰山,几乎每一次都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着实难得!要不是他生性淡泊,政治上没有多大野心,恐怕早已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粤军收入囊中了!

    “也正因为如此,他在粤军官兵和广东各界民众中拥有很高的威望……可他也太不通晓实务了,从来不知道主动去争取该属于他自己的那份荣耀……想来想去,真不知如何评价他才好,哎!”

    说完,安毅皱起了眉头,显然是为此人头疼不已。

    杨度非常惊讶:“许崇智……我见过此人多次,与当世诸多南北名将相比,他给我的感觉是才智稍逊,名声不彰,若不是孙文等人屡次在通电中附上此人的名号,恐怕没几个人注意到他的存在,不知此人何以获得大帅如此高的赞誉?”

    萧益民解释道:“原本我也不怎么留意他,但是通过对粤军和革命军历次作战的分析研讨,以及从情报局数年来收集到的各种情报分析汇总,我发现许崇智此人实在不简单,为人忠厚豁达,拥有实事求是、绝不阿谀奉承的傲然风骨,确实是个难得的将才!”

    杨度晒然一笑:“若真是如此,此人恐怕难以担当大帅的夸赞……俗语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虽然许崇智拥有诸多优点和声望,但是以他这种处处谦让的性子,恐怕难以驾驭全局!

    “细细想来,此人的性格倒是与大帅的结义二哥刘子承有几分相似,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是许崇智与刘子承二人能够在潮梅和汕头和睦相处、相互间惺惺相惜交情日深的最大原因吧?”

    萧益民非常惊讶地望向杨度,细细一想好像还真是这样,不由得暗暗打消了扶持许崇智的念头。

    放下了萦绕心间两年之久的心事,萧益民顿感轻松不少,于是将自己的另一计划和盘托出:

    “先生请看,广东最大的仰仗无疑是进出口贸易,广东的富裕也来自于进出口贸易,先生以为如何?”

    “确实如此,没有了进出口贸易,失去通向内陆地区的商道,广东的百业恐怕会立刻萧条,大帅从年初开始掐死广东通往内陆商道的策略,已经显示出巨大威力,加上如今两广内战带来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