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见她不动,缓缓放开手,哑声道:“看在咱们同喜欢一个人的份上,给我半个时辰。”
宋夕哑然不语。
那年十五的夜,圆月如盘。她无聊的坐在台阶上,一如玉男子迎面而来,月光照着他俊朗的脸庞,散发着光芒。一瞬间,这天地,这清风,这明月都失了颜色。
只这一眼,便入了她的心。
宋夕勉力冷笑道:“他是他,我是我,与我有何相干,你速速离去。”
林西心底蓦然一叹,语意坚决,“宋夕,我九死一生入了军中,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你想干什么?”
宋夕呵斥,“你害得他被困魏国,还不够吗?”
林西不怒反笑:“宋夕,他的事,你果然都知道。”
宋夕眸色一哀,撇过脸去,冷笑三声。他为了她自愿入魏国做人质,用他余生的自由,换回了她。
林西抹了一把脸,直直道:“宋夕,这一趟我是专程来求你的。”
“求我做什么?”
林西咬咬牙道:“求你助我一臂之力。”
宋夕又是冷笑:“帮你把他救出来,然后看着你们双宿双飞。”
林西微微浅笑,道:“宋夕,如果你愿意,我和他都会会感激你。”
“我为什么要你们感激,我得不到的,正好你也没得到,咱们扯平了。”
“你不是这样的人。”
林西挪开几步,走到她面前,与她静静相对。
“宋夕,帮我,我们一起救他。”
宋夕被她看得无处遁行。咬牙道:“在我的帐逢外站上三天三夜,我会考虑。”
“仅仅如此。”林西追问。
“错,不许吃饭,只许喝水。三天三夜后,你若打赢了我,我便帮你。若打不赢……”
宋夕眸光一暗:“从哪里来,滚回哪里去。”
林西笑意如月光般澄澈分明。她眯了眯眼睛道:“宋夕。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我宋夕言出必行,就看你林西有没有这个本事。”
话音刚落。眼前人影一闪,宋夕看着空空如也的帐篷,慢慢的把头沉到了水里。
……
将军的女儿亲点了军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兵做岗哨,这事在军中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这个小兵长得贼眉鼠眼。身材瘦小,一身宽大的军服套在她身上。长到膝盖。这里哪个狠心的爹娘,竟然把未成年的小娃娃也送来当兵。
林西伸手摸了摸脸上的面皮,脸上露出浅浅的笑。
幸好不是叫她去杀人放火,而只是站站岗。吹吹冷风,看来这个宋夕还是手下留情的。
林北啊林北,你说你欠点什么不好。非要欠下一身风流债。虽然这宋夕姑娘是一厢情愿,可你要是不长得那么。又怎会惹得人家姑娘芳心大动。
人家宋夕姑娘连皇后之位,都可以弃之不顾,又怎会让她这个恨之入骨的情敌好过,必是要历得一番苦难的。
除了命不可以给,贞操得替林北留着,这世上还有什么她不能做的事呢。
林西如此一想,心情大好,开始老僧入定状。
……
“小姐,该睡了,明日还要早起操练呢。”
宋夕扔下书,凝神听了听外头的动静,道:“起风了?”
“下雪了,已经下了半个时辰。”
“大不大?”
“奴婢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雪,才一会功夫,就没了脚裸。小姐,外头那个岗哨是不是……”
“让她站着。”
宋夕厉声道:“我要睡了,你们也各自歇息去吧。”
……
一夜飞雪,天地间茫茫一片。
天不亮,宋夕就悄悄起身,掀起蓬帘的一条缝往外瞧,只一眼她便摔了帘子,不愿再看。
军中吹响号角,是唤士兵晨起操练,宋夕穿戴妥当走出帐逢,在门口略略顿了顿脚,便扬身离去。
林西用力跳了两下,抖去一身积雪后,又开始老僧入定。
风雪越刮越大,这日的操练只练了短短一个时辰,将军就把人解散。
宋夕回来,站在林西身旁,用仅仅两人能听到的话语,道:“坚持不住,就滚回去。”
林西浮了个笑容,道:“还能撑着。”
“哼!”
宋夕脸色变了几变,拂袖而去。
……
又是一夜风雪。
风雪刮到人脸上,像是刀子一样。
几个妇人起身,见小姐床上已没有了人,惊得忙掀了帘子出来找,却见小姐已在帐篷门口练起拳来。
真是见了鬼了。往常小姐叫都叫不醒,这两天不用叫,一天比一天醒得早。
林西艰难的睁开眼睛,看了眼装模作样的宋夕,慢慢的阖上了眼睛。
身体的热量在一点点流逝,她不能浪费一点点气力。这一招,是从正阳身上学来的。
第三天的深夜最是难熬,林西觉得自己有些灵魂出窃,她甚至想到了林家村时的事情。暗夜中,她动了动嘴角。
还好,还有知觉。
与她一样难熬的,还有在帐篷里的宋夕。
风雪停了,天亮了。
宋夕冲出帐篷,红着眼道:“林西,你赢了。”
林西弱弱一笑,眸中光芒一闪,突然出手。
宋夕跟本没有料到她还有劲出手,待意识到不对时,一把锋利的小刀,已经架到了她的脖子上。
“你……”
“宋夕,还是我赢了,你……一定要……言而有信。”
林西将将说完这句话,再支撑不住,扑通倒地。
“林西,林西,你怎么了……”
……
三天后。
将军爱女的帐篷里,出现了一个小兵,此人与宋大小姐同吃同睡,同进同出。
那些窥视大小姐许久的士兵,心头起恨,真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他们趁大小姐离开之际,此人绑至大将军帐下。
宋将军爱女心切,大怒不已,这世上居然有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把他爱女的清白给毁了,若不将此人五马分尸,如何平头之恨。
谁知就在此时,爱女宋夕闯了进来,扑倒在小厮身上,冲着将军叫嚣称,他若死了,她也不活。
哎,这两人怕是已经有了首尾。众士兵惋惜的想,一向眼高于顶的宋大小姐,怎么就看中了这样的一人。身材矮小不说,说话还娘娘腔,简直就是男人中的败类。
就在众人等着将军一声令下时,将军竟然把他们赶走了,三人也不知道在里面谈了些什么。众人只听见将军的咆哮声,和大少姐的哭泣声。
最后听说大少姐将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才迫使将军同意了这门亲事。
养大的娇花被猪烘了,大将军连醉三日,大骂女儿不忠不孝,是乱臣贼子。
等大将军醉醒,大少爷和那小厮已经私奔而逃,并留下书信。
大将军仰天长啸,直呼冤孽阿冤孽。
……
黑色的豪华马车里,林西舒服往嘴里扔进一瓣桔子,看着身边的女子,头痛道:“我说宋夕,将军他会不会……”
“你放心好了,这世上最让他宝贝的,只有一个我。我的人都跟你走了,他一定会乖乖听话的。”
“可关键是,我没让你跟我走啊……”林西心中苦笑。
“林西,你别过河拆桥,京城我是绝不会回去的。反正是你把我勾出来的,你得负责养我。”
林西的苦笑更甚,“宋大小姐,说话要凭良心,我……”
“我不管。”
宋夕打断她,“我把林北都让给你了,吃你一点,喝你一点,算得了什么?”
“让?”
林西皱眉,心里腹诽道,你就是想抢,也抢不走啊。
宋夕见她眼珠子一转,气恼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反正我把他让给你了,你得还我一个。”
“大小姐,我以前瞧着你挺知书达礼的,怎么现在有点胡搅蛮缠啊?”
“那是因为被你和林北气的,受了情伤,性格大变,你忍不了也得忍。别忘了,我父亲手中握着莘国的半壁江山。”
“我可以退货吗?”
“不行!”
林西哑然,索性两眼一翻,作装死状。
宋夕默默的看了她许久,柔声道:“我逃出京城,是他来送的我。”
林西猛的直起身子,两眼瞪得直直。
“穷其一生,我对他来说,不过一个模糊的影子。但是,我仍不甘心,我一定要将影子变成活生生的人,让他看到。林西,这是我的一个执念。我想留着这个执念,所以让我帮你吧。”
林西目蕴精华,痛苦的拍拍额头,然后正色道:“宋夕,其实你真的是个好姑娘。”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所以,他没看上你,真真是他的损失。”
“他损失大了去了。”
“不过,我不会让的,他是我的……”
驾车的正阳扑哧笑出了声。
夫人啊,小主子和你真不一样,她比你坚韧,比你执着,也比你坦诚。
夫人啊,咱们歧国……有救啊!L
☆、第三百六十九回 天道是什么
明道五年夏,七月流火。
歧国皇室发生宫变,听说是前公主明晃晃的杀了回来,报当年的皇族惨死一案。
宫变发生的很有意思,既不是从外头明晃晃的杀进来,也不是从里头悄无声息的杀出去。
而是在一个严热的早晨,众侍卫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手脚无力,连刀都提不起来。很明显,是有人在昨晚的吃食里下了东西。
侍卫不能拿刀,就等于宫门大开。歧国新帝一看大势已去,带着诸多嫔妃自尽而亡。
第二日早朝,就在文武大臣惶惶不安之时,皇位上的女子从手里抛出个东西,竟然是歧国失传已久的传国玉玺。
百官大惊,伏倒叩拜,三呼万岁。
至此,歧国皇室上头一个女皇帝产生。
女帝登基,所做的头一件事情,便是招募四方男儿参军,颁旨称所有参军者,一家妻儿老小,每月均由三两银子的补贴。若他日战死沙场,家人均由国家出钱养活。
三国之中,歧国最为贫穷,百姓生活极苦,此诏令一出,家家有人参军。
女帝将新召来的士兵交给一个叫正阳的女子训练。新兵起先不服,堂堂七尺男儿,岂有向女子低头的道理。
谁又知,此女子看似柔弱,功夫却是一等一的好,把那些新兵折磨得叫苦连天,至此后,无人敢挑战她的权威。
女帝登基后做的第二件事,则是鼓励百姓经商,并降氏了赋税。
就在女帝如火如荼的治理着她的国家的时候。
莘国的皇室爆出惊天大丑闻。
母仪天下的李太后与逍遥侯并非兄妹关系,而曾经是夫妻关系。
随这这惊天丑闻的爆出,明间有了一股暗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流传开来。
当朝皇帝的生母是重华宫的淑妃,李太后并不是皇帝的生母,而淑妃之死,死于李太后的黑手。
消息一出,九州哗然。
以高相为首的百官,连同崔家门生在内。纷纷上书。请太后荣享天年,还政于皇帝。
李太后勃然大怒,当即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反抗。
她先是罢免了高相的职位。然后斩杀了几个当朝斥骂她的大臣,并把皇帝软禁于寝殿,与皇后一道把持了朝政。
李太后独纲朝政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击高家的门生。明道帝对外面所发生的一切充耳不闻,只醉心于书画。
高相被罢黜。百年世家门生极多。此时崔家老大带着儿子、媳妇忽然进京。三日后,京里所有两家的门生,齐聚相府,商讨大计。
就在这年夏天。莘国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暴雨。倾盆暴雨连下三天三夜,似乎老天爷要把天都下漏掉。
雨停后。江南最富庶的地方,成了泽国。百姓的田地,农舍被淹,水退后的,已是一片狼藉。
李太后当即下令赈灾。奇怪的是,粮商手上,竟然无粮。国库空有银子,却无处可使。
百姓吃不饱饭,便要造反,就在莘国欲乱之时,一支来自歧国的商队高价出售粮食。
就在粮食抬高的同时,开门七件事的其它六件也都水涨船高,银子开始大幅贬值,盗匪频起,莘国乱相丛生。
外相乱生已起,内相则刚刚开始。
高皇后不满明道帝醉心书画,开始对其后妃下手,后宫在她的统治下,怨声哉道。
李太后被朝政弄得焦头烂额,大有力不从心之感。此时,三王齐上书,要求追封先帝的生母淑妃为太后,并将人迁入太庙,与先帝同穴。
李太后当场撕毁了奏章,下令削三王封地,命三王进京面圣。
旨意一出,三王来了个抗死不进京。
李太后借机下缴文,称三王作乱,命人镇压。
三王抱成一团,与皇室开战,莘国内乱正式开始。
……
明道五年冬,白雪纷纷。
歧国女帝为向魏国表示两国交好之意,挑选绝色美女四人,进献给魏帝。
魏帝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