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丫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丫鬟- 第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西不怀好意的笑道:“真不知我那好祖母若知道了这事,会不会气得也晕过去!”
    夏风冷哼道:“活该,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夏风不等众人回答,捏着嗓子将钱氏教训林西的话,绘声绘色的学了出来。
    春夜蹙眉道:“姑娘,这事咱们是瞒着好呢,还是……”
    林西捻起一颗葡萄,笑得像只狡猾的狐狸:“春夜啊,这样好玩的事,自然不能让咱们独乐乐。不过……”
    “不过什么?”四个异口同声问道。
    “不过,还不到时候!”林西老神在在。
    冬雪笑道:“姑娘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林西瞪了她一眼,佯怒道:“天机不可泄露也!”
    ……
    秋风频起,一连几日阴雨。
    明道二年的秋闺,便是在这样的凄风秋雨中,徐徐拉开。
    此次秋闺原本应有高相主持,奈何高家有二子参试,故高相为了避嫌,将这个差事推了出去。恰巧三王在京,便由汉王赵时主持了秋闺考试。
    在这众多考生中,有一个灰衣青年,独自一人慢慢踱步至考场,此时离开考时间,仅剩主考官的一声令下。L
    ps:今天事多,就不一一感谢书友们的粉红票了。你们的心意,包子都放在心里。
    特意回复一下钢琴蚊子的书评,认真看了好几遍。不想找任何理由,会加快进程,累赘的话都一一删去。
    这文是多线并进的,包子可能还没有那个功力把控,只有大喊一声加油!

☆、第二百五十九回 病的名字叫相思

灰衣青年不紧不慢的从包袱里拿出笔墨纸砚,脸上平静的不像是在考试,倒像是在家里一边喝着茶,一边闲来做做文章。
    试卷发下,他先是拧着眉头看了看题目,半晌之后,眉心松开,慢慢闭上了眼睛,也不知是在沉思呢,还是在补觉。
    巡视的胖考官来来回回走了几遍,才见这青年睁眼,将笔沾满了汁水,开始答卷。而此时,距离开考的时间,已过去一半。
    半柱香后,灰衣青年已背着包袱,悄然离去。胖考官见状不由痛心的摇了摇首。
    长得倒是不错,身上也有股贵气,只可惜啊,又是一个滥竽充数的富家子弟。
    胖教官走到空了的号舍前,不经意的看了一眼,眼中忽然迸出光芒。
    粗粗浏览一遍后,胖教官忙寻那考生的名字。却见卷首处,行云流水一般的写着两个大字:林北!
    秋闺有三场,场场飘着细雨。那灰衣男子天天踩着点来,先睡上一觉,后开始研磨答题。又踩着点去,三天来,分毫不差。
    ……
    皇宫长门宫里,皇帝赵靖琪端坐在太后跟前,“母后,此次秋闺,高家老大一举夺魁!”
    “噢!”
    李太后笑意盈盈道:“果然是世代书香出来的。听说这一回,高府有两个儿子下场,老二如何?”
    赵靖琪笑道:“老二挂桂榜六十八名。”
    “虽不比得老大,却也相当不错。放眼京城,像他这般权贵公侯家的子弟,能做篇文章出来的,也没几个。”李太后颇有些感慨。
    李太后的感叹说白了。是从逍遥侯府而来。
    都说人比人,气死人。一个相府,一个侯府,相府二子榜上有名,光宗耀祖;侯府三子,除了吃喝玩乐,眠花宿柳外。竟无一人能成事。
    这让李太后如何不心生感慨。侯府已是奔六十的人了。府中事务能帮衬的竟无一个。虽说如今杖着她的势,富贵滔天,等她百后之后。又是个什么光景,谁又能说得清楚。
    一想至想,李太后真心实意的叹道:“高府真不愧为当世四大家,教养出来的儿孙。连个庶出的都这般有出息。皇上啊,将来这些人。可都是你的胧股之臣啊!”
    “母后说的极是,只看来年春闺会试,高府二子成绩如何!”
    “差不了!”
    李太后笑道:“高家老大若无意外,必是壮元及第。哀家将这话先摆着。不信,我们来年再瞧。”
    赵靖琪笑道:“母后,秋闺已过。中秋将至,这几日御花园的菊花开得极好。不若请些外命女们,陪母后热闹热闹!”
    李太后一听这话,正中下怀。眼瞧着林西已出宫一个多月,偏偏找不着合适的机会召她进宫。
    李太后思了思道:“哀家便想着趁此机会,多请些人入宫。”
    赵靖琪听出这话中的深意,道:“母后的意思是……”
    “皇上年岁大了,也该相看起来了,不如借着这由头,请些世家的小姐入宫,看看皇上可有中意的。”
    赵靖琪心中一哀,手下意识的摸了摸怀中的荷包,踌躇道:“母后,儿臣……”
    “皇儿啊,母后老了,想早点了却心中这块石头。”
    赵靖琪想了想,笑道:“儿臣听母后的。林西那丫头,朕好久未见着了,也一并唤来吧。往日她在时,朕还嫌她聒噪,如今去了一个多月,好像宫里连笑声都少了许多。”
    这话真真是说到了李太后的心堪上,笑意满满的浮在脸上:“你才知道她的好。别说母后偏心,这孩子比起皇上来,可贴心多了。偏你还嫌弃她。”
    赵靖琪陪笑道:“母后教训的是。日后儿子多跟她亲近亲近,把她当妹妹一样疼。”
    李太后只觉得皇帝这话极中为听,脸上的笑意又盛了几分。
    赵靖琪打量太后神色,趁机道:“往日听林西说,她还有两个亲人在京中,叫什么林南,林北的,儿臣记得她常挂在嘴边。”
    “正是,那林北便是静王世子。一个是她师姐,一个是她师弟,都是她父亲收下的徒弟。”李太后如数家珍。
    “噢,居然有这么巧的事!”
    赵靖琪故作惊讶道:“母后,依儿臣之见,此次赏花宴,不如将他们一并请来,也算是给那丫头一个惊喜!”
    李太后喜从心起。那孩子一个人在侯府,难勉心中寂寞,若是将她亲人一并请进宫,亲亲热热的说说话,赏赏花,定能哄得她开心。
    “好主意!”
    李太后抚赏叹道:“只是静王世子进宫了,那其它二王……”
    赵靖琪见目的达成,哪还管什么其它二王,随口便道:“一并请来,正好朕许久未曾见到他们了,日后都是要留在京中的,多联络联络感情,并非坏事。”
    李太后见皇帝思得周到,岂有不应之理。
    赵靖琪又陪着太后说了会话,哄得李太后眉开眼笑,方才趁机告退。
    ……
    “皇上,事情成了?”松公公眯着眼睛,笑得贼眉鼠眼。
    赵靖琪瞥了他一眼,轻咳一声道:“成了!”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松公公马屁拍得梆梆直响。
    赵靖琪俊眉一漾,沉声道:“过会,将崔侍书唤来,朕有事要跟他好好商议商议!”
    松以公脸有愁色道:“皇上,崔侍书这几日称病不出,奴才唤不动啊!”
    “大胆!”
    赵靖琪一声厉喝:“难不成,他想抗旨不成。”
    “这……”
    赵靖琪缓了神色,道:“你跟他说,这次赏花宴,朕会想办法将高府的小姐请来,至于是不是他希望的那个。就看他如何做了!”
    “皇上……”松公公听得一脸茫然。
    “不必多问,你与他说,他自会知道!”
    赵靖琪懒得多言,拂袖而去。
    ……
    崔瑾辰得了病。这病唤作后悔病。
    那日皇帝得了心爱之人的荷包,喜不自禁,便将他唤去,命御膳房备了酒菜。在寝殿后花园的桂树下支了一桌。对外言是与崔侍书温习功课,实则欲将喜讯与之分享。
    作为书香之族出来的后代,饮酒作诗讲究的是个氛围。
    那日既无圆月。又无清风,只一缕桂花的香气,丝丝入鼻。这外部环境上,已落了下乘。
    再加上为君者。空有一副皮囊,军国大事。江山社稷,诸子百字,半句不言,只捏着一只荷花。左夸一句这针角不错,右夸一句这鸳鸯戏水有意境,只将那崔瑾辰说得心烦意乱。
    崔瑾辰心烦意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自打那日夜,在重华宫见过了那位银发女子后。一连数日,那女子的容貌,似一块磁铁,深深的吸引他。
    一个先帝的嫔妃,无儿无女,被关在重华宫里十多年,不见天日,难道起因就是为了那一声“娘”?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致使这位女子被困?
    崔瑾辰百思而不得其解。在几次有意无意的靠近,均被宫人所拦后,这份好奇之心,终于被彻底点燃。
    赵靖琪对崔瑾辰心中所想,一无所知,他深深的沉浸在美好初恋的回味中,脸上洋溢着一种叫做幸福的东西。
    这种东西深深的刺痛了咱们的崔侍书,让他只觉心中烦忧。于是拿起酒盅,一杯又一杯畅饮。
    一连饮了数杯后,忽然后知后觉发现,今日御膳房送来的酒,与往日不同,似乎更为浓烈一些,等意识到这点后,崔瑾辰的酒,已到了八分。
    酒是个好东西。
    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正所谓,酒入愁肠,作化了相思泪。
    凡此种种,总少不了这样一句置理名言,那就是——酒后吐真言。
    崔瑾辰不知道自己酒后,吐了些什么。因为宿醉醒来后,他强忍着头痛欲裂,死命回忆,却始终无所得。
    直到第二日晚,皇帝眯着一双俊朗的眼睛,斜斜的朝他向过来,眼中复杂的意味,让他心头一跳。
    这一跳尚未完全平复,皇帝轻轻一叹,道了一句石破天惊的疾:“瑾辰啊,未曾想,你与朕同病相连!”
    崔瑾辰脚下一软,一屁股跌坐在地上。他记起来了,他醉酒后,好像拉着一双柔软的手,将它放在胸口,凄凄哀哀的唤着一个人的名字。
    那双柔软的手,果不期然是松公公的。
    那个名字,是隐在他心中,从不敢拿出来想,一想便撕心裂肺的。
    这世上能令他念念不忘的,并非茉莉,唯有一株临风而动的鸢尾花。
    自那日宿醉后,崔瑾辰便病了,虽然他常叫嚣这病应该唤名为后悔,实则他心里知道,这病的名字,叫作相思。
    ……
    秋闺过后三日,京城放榜。
    榜前被挤得水泄不通。
    齐进艰难的从人群中挤出来,小跑到不远处的树荫下,对着树下之人笑道:“恭喜公子,二十四名。”
    林北笑道:“不上不下,这个名次极好。榜首是谁?”
    “相爷大少爷高子瞻!”
    林北眼中隐有赞赏之意:“果然是书香之家,不蒙祖荫,用心苦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日必能一飞冲天。”
    齐进不屑的撇撇嘴道:“公子若肯好好应答,榜首之位必是公子无疑。”
    林北朝着拥挤的人群看了一眼,道:“我又何必去抢这个风头。”
    齐进嘀咕道:“按公子这个说法,这秋闺跟本不用参加,白浪费时间。”
    林北深看他一眼,淡笑道:“我时间多的很,不怕浪费!”
    说罢也不理会齐进忡怔的面色,甩袖上了马车。
    “公子,等等我!”
    ……
    “二十四名?”
    静王笑眯眯的接过茶水,放在鼻尖闻了闻,笑道:“好名次。今日王府设宴,大宴宾客,也好让他们瞧瞧我儿的本事。”
    林北一哂,道:“义父,不必了,我用的是林北的名字。”
    “管他娘的林北林南,老子高兴,想宴便宴。”静王将茶水一饮而尽。
    “也好,如此我便陪义父好好喝几杯。只高秋闺一事,不必提起,义父你看可好?”
    静王不满的瞪了他一眼,道:“他日春闺,殿试,你打算考个第几给老子瞧瞧?”
    林北笑道:“儿子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放屁,别人不知道你的能耐,老子还不知道吗。你三岁,便可识字,六岁便能背诸子百家,若不是……”
    静王见说漏了嘴,极时的杀住了车,道:“好儿子,老子要求也不高,弄个前三甲给老子玩玩。总不能让姓高的将你踩到脚下。”
    林北但笑不语。
    静王又道:“有件事,你帮老子寻思寻思,他娘的老子觉得不大对劲啊。”
    “何事?”
    “这几日,老子无论到哪里,总能遇见宋年那小子,就算老子喝个花酒,他都能巴巴的寻来,还问东问西的。”
    “他都问了些什么?”
    静王回忆半晌,疑惑道:“东扯西扯的,也没个准,害得老子心惊胆颤的。你说要是让宫中知道了,还以为老子暗下结交将军大人,意图不轨呢?”
    林北心中思潮起伏。义父能将此事郑重其事的说出来,必是非同小可。
    静王不待他细想,又道:“宫中传出消息,十五那日办赏菊宴,三位世子均在被邀行列。正好,上回老子见皇帝对你,颇有好分好感,你趁机走动走动,拍拍马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