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怒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星海怒潮-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道源的到来而特别隆重。

  饭后,李汉心带着柏天长和李家弟子,驱车城外李家墓地,祭拜李家先祖。虽然柏天长不姓李,但李汉心还是将今天的祭拜,当作柏天长认祖归宗的仪式。并给柏天长取了一个李姓的名字,李传宗。烟火传承,这也是华族文明的核心之一。

  传宗,当然就是传宗接代的意思。李家辈分排序,炎黄开基,夏汉衡传,承前启后,源远流长。柏天长刚好传字辈。其中的衡本该是恒,但上几辈里面已经有了恒字,所以改作同音字衡,作为李衡源一辈的辈分字。柏天长给团团起名李承天,刚刚巧合了李家思想和辈分的传承

  所谓老孩,是说老年人有时候的思想,跟孩子一样。柏天长待李汉心,跟李汉心待他,异曲同工。宠溺式地任由李汉心操作,满足老人家的爱好和心愿。

  隆重地三跪九叩,完成大礼。李汉心乐得眉开眼笑。走出宗祠,看到等候在外的张道源,李汉心终于将心思回归到国事,“传宗,此来不止是祭祖吧?”

  柏天长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爷爷是跟他说话。对这个新取的,将来也只是记载在族谱上的名字,很不适应。逗得卓青菱掩嘴偷笑。

  柏天长恭敬地说:“是的,爷爷。还想顺便跟张天尊商酌一下道家的定位和发展。”

  李汉心说:“那我就不耽搁你了。你们去道宫,我回去给你准备晚餐。”

  张道源连忙说:“李老您也一起吧。”他对柏天长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敬畏,担心万一谈不拢,有个李汉心在中间,也能缓解一下气氛。

  柏天长也说:“不需要去什么道宫。我们三人就在这山青水秀的地方散散步就好。”

  李汉心想想,“也好。”他当然想第一时间知道,柏天长准备拿三清怎么办。

  遣散众人,三人顺着山道,慢慢步行上山。卓青菱乖巧地搀扶着李汉心。一路上尽说些风花雪月,儿女子孙。李家子弟因为李汉心的傲骨,发展的并不是很好。李汉心当然也希望,柏天长在适当的时候帮肘一把。这些对柏天长都是小问题,不需要利用权势,随便拿出点新技术,转让给李家去申请专利,就足够李家亲朋发达的了。

  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左边是城市,右边是乡村。城市喧嚣,但高楼大厦却少,建筑也以华夏古典风格居多。四野乡村,居然还有古书里描述的炊烟袅袅。

  李汉心怡然自得,“传宗,你看这像不像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

  这是要往主题上引了,柏天长这回没有顺着李汉心的心意,“美则美矣,就是显得太落后。”

  李汉心道:“人生于世,所求为何?衣食和安乐。民以食为天,只要能安居乐业,百姓就幸福满足。”

  柏天长说:“世外桃源,安乐不安乐,其人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至少一点,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什么意思?圉于方寸之间,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您当知道,人类族群的数量,在不断扩大,那么需要的生存空间,就必须同步扩大。地球时代,人口数量几十亿,现在好几百亿。如果还是自封于地球,这么多人怎么活?还能‘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吗?还能‘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吗?不,是人挤人,几无立锥之地,何论土地平旷。”

  李汉心不以为然地说:“现在的星域,已经足够了。地球时代,一国几亿人。现在呢,一颗星球,多的才几千万啊。”

  柏天长反对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不思危,灭亡之道。其一,人口数量继续暴增,迟早现在的星域又难以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其二,虎狼四顾。您想安居于桃园,可而今却无法遮盖那山中初极狭的小口,虎狼随时光顾。你想跟别人老死不相往来,人家却想掠夺你的财富。

  爷爷,桃源之地,可以修心养性,却不宜久居。住久了,人懒了,就不思进取了。落后就会挨打,华族受到的这种惨痛教训还少吗?”

  李汉心无言以对,犹自不甘,“进取确实有必要。但是发展太快,人类将如无根的浮萍,断线的风筝,同样会自我毁灭。”

  柏天长笑着说:“我不反对弘扬国学,传承文明,把根留住当然是必须的。留住根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根而根,而是为了更加枝繁叶茂,为了子孙有更广阔的生活空间。”

  李汉心瞧了张道源一眼,意思是我该说的说完了,该你了。

  张道源立即借口道:“我们三清,正是为了保住我华族的根而努力。”

  柏天长说:“我也没有反对道教啊,同样赞成道教发扬光大。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根也得与时俱进不是。如果根须依旧,枝叶太茂,大树就可能会倒。我在侠客岛就跟您说过,道教的发展,在于我们这些后辈如何因应时势,让教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求道之心,本就该积极上进,而不是一味的无欲无求。”

  张道源顺势而进,“所有我们以教立国,壮大道门啊。”

  “哈哈,张天尊偷换概念的水平不低。我直说了吧,政教合一的模式,地球历史不是没有过。西方的基督教,东方的藏传佛教,带来的都不是发展,而是遏制时代的进步。就如我这次通关遇阻吧,一个小道竟然如此肆无忌惮,为什么呢?你我都清楚,是道门的地位太高。于是戴上道门的光环,就能高人一等。我主张信仰自由,但你们在强迫信仰。这也不是发展,反倒是毁灭道教。不管我这次直不直播,道门给人无法无天的印象,都会口口相传,广为传播。

  为了国家发展也好,为了人类延续也好,为了道教的传承也好,三清都必须退出统治者的位置。既然潜心修道,就不要去操心国计民生。

  将经义改得上进了,修成正果者多了,还担心道教不能发展吗?”

  张道源心中大动,“真的能修成正果?”

  柏天长神秘地说:“想不想要我这种法身?想要就跟我走,我带你去拿。”

  


二六一  第二神像

  张道源听得稀里糊涂,“去拿?难道您的法身不是自己修出来的,而是别人赐予的?”

  柏天长道:“自己修炼,当然可以。不过那得修炼到武神级别才可凝聚。你我现在都才武皇,还差得远。我有一条捷径,可以快速成就法身。

  都不是外人,我也不瞒你。有了法身,反过来会促进修炼。你看我修炼的进展就知道。

  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增强自己的功力容量。同样是河流,有的细如溪水,有的浩浩汤汤。你我同样是武皇,我能操控千里万里空间的灵质,你却只能操控几百里。”

  张道源大喜,“何处可以取得法身?”

  柏天长神秘一笑,“我说了,跟我走,我包你一具法身。现在却是不能告诉你如何获得。”

  张道源看了看卓青菱和李汉心,不大相信,“有如此神物,你岂会不留给自己人?”

  柏天长哈哈大笑,“第一,非武皇不能使用。第二,你我算外人吗?第三,我柏天长什么时候失诺过。”

  张道源大为心动,毫不脸红地讨好说:“对对,你我同为道家弟子,当然不是外人。柏天尊,武皇之后,真的有武圣、武神吗?”

  “哈哈哈哈。”柏天长纵声大笑,“张天尊道心不固,妄心丛生。不及早回头,成就必然有限。我的婚礼,你在现场。你觉得那天百花齐放,白鹤献舞,游鱼结圆(缘),是我操纵的吗?如果是我,你也应该像今天一样,能感受到元力波动吧。告诉你吧,那是我妈的杰作。她的境界,你我望尘莫及。”为了威慑,柏天长不惜扯出老妈当虎皮。

  张道源右手一砸左手掌,大是感叹。暗道,“明白了,终于明白了。庄景征,卓经纶,老校长,龙昆仑这么多人,为什么如此礼遇柏天长。终于明白,世家武皇为什么突然绝迹了。我他娘的找死,竟然差点跟柏天长对抗,这岂不是寿星公上吊,嫌自己命长吗?”他以为世家的武皇,是柏云嫦出手灭的。

  张道源拱手躬身,很是恭敬地地对柏天长行礼,“道源一心向道,请灵宝天尊指点迷津。”

  柏天长自现身开始,一连串的组合拳,论文论武论道,大棒甜枣威慑,终于将张道源彻底击倒,拱手服输。

  柏天长以手虚抬,“张天尊客气了。你我修道之人,同为道友,理应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如无功力相当的同道一起探索,求道之途,未免太过寂寞了些。”

  张道源把柏天长这话当真了,暗自庆幸,幸好佛家没有武皇,不然柏天长不会选中他为同伴。长生不可求,当然专注权势财富。如果真的能够成神,这些不过过眼云烟。

  心境一通,神清气爽,与柏天长相对爽朗大笑。

  李汉心祝贺道:“恭喜张天尊寻得真道。传宗,三清政权,你打算如何处置?”他不关心长生,只关心文明。

  柏天长说:“我的意见是,道兵不可留。立意修道者,就一心向道。眷恋红尘者,且请脱下道装。当然,为官为兵抑或经商,亦可信道。修道与信道是两个概念。修道者,需清静无为,妄心不动,杂念不生,一心向道。信道者,则是祈求道祖护佑人生平安,生意兴隆。佛教也是一样,和尚修佛,信徒拜佛。和尚不会去理政。

  三清弟子,愿为道士,那就静守道观修道传道。愿意从商从政,就以商、政为主业,心中有道即可。不必担心三清弟子太多,道观安顿不下。我将建议龙华政府,在所有星球都修建道观,以便道教广为传播。

  我也直言,广修道观的同时,也会广修寺庙。道与佛,众生如何选择,那是他们的自由,就看那家的教义能深入人心。这就是我说的,道家经典,也该到了需要因时而变的时候了。不适应时代,消泯就是必然。

  不过为了古文明不至于因为时代的发展而湮灭,我还建议,在各星球和各大学,都兴建国学馆。国学馆的作用,就是研究、保存,弘扬我们悠久的文化传承。不只是道家,诸子百家都应该永远留存。

  对了,莫天阔入了执委会。如果张虚归愿意为国计民生出力,我也推荐他加入执委会。

  你们看这么安排是否合适?”

  柏天长坦承了自己的主张,张道源和李汉心都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种安排,李汉心完全没意见。张道源虽然略有遗憾,但也不得不接受。如果柏天长不给他们机会,像对待世家一样,赶尽杀绝,他们也不见得有反抗的能力。张道源自认比荣乌衣强那么一点,但也有限,真要动手,下场好不到那里去。

  方针确定,剩下的就好说了,不用柏天长操心。但柏天长突然说:“爷爷,你既然担心华夏文明消失,干脆出来为官怎么样?我承认,重视什么,不重视什么,话语权在当政者手中,未必全如民意。你出来为官,自可为稳固民族之根而说话。

  执委会里,龙欣然、卓远河,代表的是激进派力量。莫天阔代表佛家,我让张虚归去代表道家。严老和晁孝书,是温和的稳定派。您进去,就可以代表文化传承。”

  李汉心说:“别人会说你任人为亲吧。你爷爷和岳父同为执委,别人难道没意见?”

  柏天长说:“执委是有任期的。华夏一统,现在可以开始计算年限了。一届五年,以后全民推选。说不定下一届,你俩全部落选也是可能的。”

  李汉心心动了,“为了祖宗,为了华夏,我可以一试。”

  柏天长立即跟严老联系,将自己的想法一一与之交流。不战而统,当然再理想不过的了。增加两位执委,严老考虑一番之后,也同意了。他们现在领导的是华夏,而不仅仅是天武,执委会当然需要各方势力的代表,唯独排斥柏天长厌弃的世家。

  对于李汉心出任执委,严老也不会认为柏天长任人唯亲。李汉心确实是华夏古文明的代表人物,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典型的保守派。一个代表全民的政府,光有激进派人物,显然容易冒进。有保守派掣肘,不,换个词,叫做给激进派拾遗补缺,当然更合理。

  严老没意见,这事就算基本通过了。晁孝书、莫天阔、龙欣然基本不会反对柏天长的倡议。可严老还是不放心,“张天尊呢?”

  柏天长笑道:“张天尊将随我一起,遨游星海,追求天道。”

  严老喜出望外,嘴里却道:“那就提前恭喜张天尊求道得道,永享长生。”

  柏天长说:“长生是必然的。天尊归隐,龙华各处道观,都可以设置他的道像,以供信徒礼拜。”

  严老大笑,“没问题,完全没问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