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剖开玄幻色彩,完全推崇西方文化军事政治科学理念的民国总统对于中国传统比较嫌弃是本质原因,不但总统,凡是接受西学的很多所谓进步学生都是如此,不但嫌弃传统里不好的,也嫌弃传统里好的。而随云在吸取着西方现代军事文化外,骨子里还是中国军事文化。
无论随云穿越前辈还是武校的教官,一向都很自信的认为就军事而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文明一个国家能和中国相提并论,作为一个历史悠长战乱和安定完整交替发展的古老文明,在军事发展上无论理论还是实战无论系统还是划分都超越任何一个国家和文明,欠缺的,只是科技武装下要随之变化的战术和军事训练而已,这在自古以来的军事上从来都存在的。
有了马镫,汉军就能驱逐匈奴。有了投石机,攻城战就变了方式,有了枪炮,自然也要变化,这一切都没有离开传统的军事理念,借鉴西方的经验完善军事战术,这依旧是传统军事学的范畴。所以当黄埔军校学生在学着西学里阵地战的时候,随云武校在这之外还改进着中国自古就有的各种战术。就中国几千年的军事发展来说,攻城战阵地战从来都不是主流,所谓兵者诡道也,两军死磕从来不为兵家推重,这是中国和西方军事的区别之一。
三十六计,从来没把当面对阵死磕拼完作为战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那种阵地战军团战,用随云校官的说法,不是被逼入绝地,谁那么傻子?要是真被逼到这份上,那也是个傻子。
黄埔军校是看不起随云武校的,认为那就是旧势力旧文化封建余孽落后代表,随云武校也挺看不起黄埔军校的,认为那些就是一些大傻二傻,让他们率领军队打仗,那就是一群穿军装的炮灰,顶多炮灰扛着枪炮而已。
总之,观念不同,两派上层老死不相往来。
☆、第 31 章
随云是穿越前辈们建立的,又经过无数穿越前辈完善着,它建城之初就是为了战争,在明代末年建立的随云城本身就是为了抵御异族残暴而建立的保民之城抵御之城,注重军事用途,而随云武校建立的时候就是为了培养名将军官的。
作为从后世穿越而来的这些人,就算没有真正的将军,但网络时代的男性很少没有军事兴趣的,多少都能说道说道,现代军事理念的完善,和一百年前不可同日而语。随云武校建立之初就有了现代军事元素,一直走着不同于别人的道路,作为穿越者自然是能明白,但同时代的人只觉得怪异一点而已。
随云几百年来一直完善着作战方式,传统与现代结合以适应这个时代,虽然知道那时传统方式更适合,但每个穿越前辈都是知道历史的,都绝不放弃现代元素,并竭力两者相结合,使之既能满足当时的需要又不会在将来的历史中被湮灭。
现代军事学是百年来不断的完善改进的,而随云的军事学却是相反,超前的理念慢慢的适应时代,跳跃式的恢复,一旦有条件就立刻能得到整体提高,像准备好大桶子来装水一样,提前准备着,时刻可以提高,几百年来很多穿越者不断融合改善着,到了近代就显出其优越来,甚至可以说,黄埔军校也未必在高瞻远瞩近现代战争模式上比得过随云武校。
但这是总统所不知道的,也没人会告诉他,就算告诉了大概也不能理解这种超自然的现象,所以最后两代总统扶持着黄埔军校而毫不犹豫的舍弃随云派,这在北伐战争中尤其明显,由黄埔军校主导的北伐战争光彩夺目,为黄埔军校赢得了极高的荣誉。而随云派的军官慢慢的退开。
王玉桥的那个前世一样,民国的军阀混乱,民国很多时候更像一个大小军阀联合起来建立的国家,因为随云派受中央军排挤和冷落,很多随云派军官和政要都不得不投靠其他军阀,这使得民国比起王玉桥前世的历史还要复杂一些,民国中央的几次统一战争讨伐军阀都遭到惨败,这个时候总统才发现,随云派军官名将居然极其熟练现代战争,打得黄埔派主导的中央军非常惨淡。
要不是随云军官奇怪的隐忍态度,也许民国已经倾覆了。
这种态度非常之奇怪,它不是只在一个随云派主导的军队和战争中出现,几乎是所有随云派名将都隐然有这种奇怪的容让态度,但若说想投靠中央,又不大可能。大舅哥军团是精锐,其他附属军团因为有随云派加入也变得很难胜,总统和其幕僚发现,北伐以后的中央军反而像弱了,军阀军反而像强了,其中的改变,大量随云派军官的离开中央加入军阀是一个分界线。
总统终于重视随云派这一延续了几百年的武官集团时,研究的情报落到了总统面前,原来所有的随云文官武将,几百年来最早接受的教导就是内战可耻的观念,这种私人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在变成一种传承和集体观念的时候,就形成了随云名将的最大相似点,厌恶内战。所以在和中央军的作战时,随云名将们多数选择适可而止,从不发生消耗战。保全自己的同时,也间接导致了中央军的损失也不大。
并不是容让,而是不愿意自己的军队军人消耗在这内战上。中国的统治者在明朝之后就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这是随云军人最深恶痛绝的。而这个时候,不只是随云军人,就算普通老百姓也都很清楚的看到,外敌的蠢蠢欲动和未来的民族生存危机,不知道为什么统治者们还继续热衷于内战内耗。难道普通老百姓能看到的,站在高处的人反而看不到?
容让,是因为外敌耽耽觊觎,中国,已经经部起内耗了。
不能不说,穿越前辈们的努力是有作用的。他们建立了随云武校,预见到未来内战时期的惨烈,所以他们又种下了精神制约,这种摸不着的精神制约最后形成了近似军事信仰的时候,结果是避免了民国的倾覆,而未来,也许会挽救民族。
当总统情报办分析出这一奇怪的军事思想后,军事高层们对于这个随云武校产生了兴趣,只要关注就没有秘密,于是随云武校的办学风格和教学方式资料就这么呈现在总统和黄埔军校以及黄埔派系高官们的面前,也震惊了所有人。那之前,他们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愿意知道。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一个传承几百年的传统武校会有着所谓极为严谨的现代军事教育风格(为什么总有人喜欢把先进的东西视为外来的?),这不是近年来草草引进的现代军事模式,随云从没有向西方引进过教官,除了购买一些枪械,这也是总统和军事高官很容易忽略掉随云武校的缘故,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传统的军校,虽然有过辉煌,但在现代战争的大变革中,它要被淘汰了。
但现在他们震惊的发现,随云武校不是传统军校,而是经过了几百年的不断改进和磨合,有着自己的军事理念和风格的现代军事学校,比起黄埔军校,它更像一个西方现代军事学校,甚至它像那些军事强国的名牌军校一样,具有了自己的灵魂,这是十几年的黄埔军校也没有的,它更像一个成熟的西方军事学院,虽然规模小一些。但它培养的人才,更具名将特色。
需要解释的是,随云的穿越前辈们都比较推崇德式军事模式,这是中国网络时代军事爱好者的首选,其实中国自古以来的军事模式,更接近德国,武将就只是军人,对于政治很少关注,这是千百年来中国的军事惯例,和德国的军事风格不谋而合。
自古以来名将征战,谋士用计,雄主掌权,文官主政,这是中国一贯的风格,随云武校也只是吸取了西方军事科技的传统派,只能说天下之道本质是一致的,所谓的德式军事模式,中国有种叫法叫做“治军严厉”,属于霍去病风格,至于卫青风格,就和美国军事模式相似了,而中国各种不同的军事风格林林总总,一个几千年战争经验的文明,各种风格都有代表,也没啥好惊奇的。
至于后来很多很多年后美国军事家还会研究孙子兵法,那就更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包括后来外国人推重的游击战,那其实在中国的军事历史上,更是常见至极,最简单的举例,李自成同学就非常擅长这种战术,是以被称为闯王。当然,历史上对李同学的风格视为流寇,而不是游击战而已。
虽然德国两次战败,但所有人都承认德国人的军事风格更加值得推崇,也不过就是四个字“治军严厉”而已。当然比起美国用金钱堆,比起俄国政治决定军事,纯粹的军人式军事教育更得到青睐,所以随云武校的风格更接近德国军人的严谨沉默果断认真,而黄埔军校更接近俄国方式,当然,王玉桥知道的前世也是如此。
前世的黄埔军校政治斗争很尖锐,国共两党很多人都在黄埔军校接受军事教育,政治观念的不同最后导致两党分道扬镳,最后在抗日战争时期矛盾重重,暗地里你拖我后退,我卡你脖子,小日本坐收渔利。抗日战争结束后更是开始了内战,这些都是穿越前辈们所要努力避免的,但历史很强悍,就算有了个随云武校,黄埔军校依旧建立起来了,而黄埔军校的政治决定军事的风格依旧,国共两党也依旧沿着历史的脚步再次走着,未来的决裂也初现端倪。
改变历史这种任务太过巨大,就算千万只蝴蝶翅膀也没煽动出飓风来,随云武校随后又迎接了王玉桥的到来,比起其他穿越前辈,她的表现其实挺差的,而她面临的时代,又更加危险,所谓生不逢时,也许就是说的是王大少。
石俊卿带着总统的任务,带着家族的想法,带着黄埔高层的谨慎,带着自己的好奇,来到了随云城的第一天,遇到了随云恶少王大少的强抢民女活动,差点被抢了随行的美女,这只美女姓秦,是母系一族的亲戚,秦家家主也很容易发现了随云派的新价值,联姻这种古老的方式很有效,他也不介意有这么一个与随云派的纽带,当然,就算没有这个纽带,再加强一下和石家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所以怎么着都好。秦家家主是老狐狸,一点也不比他的爹前任家主逊色。
秦美女叫秦睢宁,十七岁,如花似玉,虽然不大符合刘大少的审美标准,但王大少觉得还好,虽然她其实不具备资格。
就这样,石俊卿石大公子从千里外的京城来到了王大少面前。风采照人,引起了王大少的怨念
☆、第 32 章
这些年随云派在中央受到排挤打压,王大少等人一直是知道的,其实就连随云百姓也都多少知道一些,毕竟自家或者邻家的子弟多有在军中服役政府工作的人,消息零总的总归能知道一些,茶余饭后也会谈论一些。
何况王大少这些都是随云上层阶级的后辈代表,家里多是和政府和军队千丝万缕的联系,政治敏感度更高,一条消息就能分析出风向,一个政令就能知道始末,一个行动就能了解前因后果,对于将来要担起权力的嫡子嫡孙一向都被允许他们参与了解,所以王大少等人对于国家大事风云变化就算不了如指掌,也是耳熟能详了。
这也是王大少等人就算知道石俊卿身份也不待见他的原因之一,所以石俊卿请客,王大少带着饿狼们狠狠来吃,却压根没想巴结他,吃了喝了休息好了,想谈事情了,小爷听完了该干嘛干嘛去,咱小地方比不得京城,还要辛苦过日子,没空陪公子风花雪月。
虽然吧,其实王大少他们压根不懂风花雪月。
“那王大傻就是一恶霸,白长了一副好皮囊,俊卿哥,咱们白来一趟了,这些纨绔子弟能有什么出息,你结交他们就是降低身份。”秦家小姐秦睢宁不满的说,她这几天知道很多五少的事情,对这五位没素质没品德的纨绔子弟嗤之以鼻,尤其是那个王大傻,长得比女人还漂亮,做的事情却烂的很,整个就是一恶少,不学无术,为非作歹。
秦睢宁觉得要是自己和这种人联姻,还不如当姑子去,但家族如果这么决定,还真的不会考虑她的想法,世家子女,原本就是没什么自己的自由的。但是秦睢宁暗暗下了决心,要是真的和这五少十一霸中的哪个联姻,她怎么都得想法逃婚,哪怕逃到外国去。
这时正是石俊卿坐车前往王大少家拜访的路上,和五少十一霸煞气彪悍的越野车不同,石俊卿这次来随云的车队一色的奔驰,尤其以石俊卿自己开的梅赛德斯-奔驰320组合跑车(Mercedes-Benz320binationcoupe)最为醒目。
到了王宅,王大少正和刘大少拳来脚往在晨练,自从父母挂了后,这里已经是五少十一霸的办公地点和宿舍,王大少已经完全变卖了古董和产业换了钱,因为她知道几年以后,战火弥漫中华,哀鸿遍野,国破家亡。所以她把所有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