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侠悠然神往:“你要是开枪的话,咱哥几个可能要背井离乡逃亡到外国去了,美国不行,和民国有邦交,俄罗斯倒不错,就是冷点,哥哥我不乐意去。欧洲吧,热闹,国家多,不好找咱们。”李少侠经常利用假期游历天下,但没跑出过国界,所以有点期待。
景二爷无所谓:“反正跟着玉桥没好事,爷习惯了,跑路就跑路,我爹还有我大哥呢。只不过爷看这小子不顺眼,居然长得比爷俊,没天理啊。”丁大少扑哧一笑:“他再好看还能比玉桥好看?咋没见你嫉妒玉桥啊?”
景二爷很自在的扬眉一笑:“那能一样吗?爷这是英俊,满楼□□招的那种,玉桥那是···满楼蓝袖招啊!”这里古代的小倌一向穿蓝衣,所以也有用蓝袖指小倌的。这不是在说王大少耽美吗?王大少脸黑了:“爷也是很招美女的。”王大少忘记了自己不具备某种配置,维权错位。
刘大少一摆手:“跑题了,商量赴宴的事情呢。”王大少大咧咧的拍板:“去,当然得去。”刘大少:“你就不怕有啥问题?”王大少无奈的反问:“家骏啊,咱有这不去的权力吗?”自然是···没有的,所以这些讨论都是废话,王大少其实并不笨。
刘大少无所谓的一笑:“看来你还是知道厉害关系的,我就不多叮嘱你了。大家早晨吃多了,消化消化。”王大少早餐确实吃多了,多消化一下,晚上可以再吃多一次。多吃饭,少说话。
于是就在这个灯火辉煌的美好夜晚,五少带着六副少施施然踏月而来,气势很足,很有把石大公子吃个家徒四壁不可的豪迈。
好月楼典雅庄重,几盏琉璃灯下,石俊卿石公子星目俊眉,携着星光走来,身后是灯火明丽的楼阁台榭,微微一笑间,晃花了王大少的眼,王大少清楚的发现他左颊有一个浅浅的酒窝。
一番寒暄客套,一群人就进了好月楼,县长大人压根没来,大家立刻就放松了,一副小爷来是给你面子,赶紧上菜上美女,别让小爷等的架势。
王大少一副没骨头一样歪在椅子上,看也不看主人家,就等着开饭呢。刘大少和丁大少家教良好,正坐缄言,景二爷扇子一开一合的不耐烦,看看桌子看看碗的闲的,只有李少侠负手漫步,随意打量着酒楼,然后靠在窗口,冷眼看着。其他六副少眼观鼻鼻观心的坐在那里不言不动。
爷们来了,你怎么地吧!
石俊卿露齿一笑,拍了一下手,然后络绎不绝的侍者就端了茶点酒水,王大少一乐:“酒不错,爷喜欢。”石俊卿温和一笑:“玉桥喜欢就好。”王大少得瑟一下,用力拍他的肩:“石公子真客气,这好月楼的酒挺好,爷喜欢。”三十个大洋一小瓶的酒,自然是好的。
要是折成大洋,王大少更喜欢。
石俊卿举止随意自然,从容和煦,相貌端正,眉长入鬓,眼眸清亮,眼角斜斜挑上,无意中就带着一种微微的清傲,却并不让人讨厌。单这眉眼就清隽无比,挺直的鼻梁更显得逼人的英气,嘴唇是极端正的唇形,传统称为鼻直口方的那种端正,整个下来是极端正的英俊,这是种中国传统上最称道的男子俊美,让王大少越看越觉得讨厌。
作为一只恶少,对方这种端正的英俊简直就是为了挑战王大少的审美观而存在的。简直就是为了对比着王大少而生的,虽然人家并不是为了这个缘故而故意的,却很刺激王大少的心,凭啥啊凭啥啊!
石俊卿越好,王大少就越讨厌他。石俊卿越表现完美,王大少就越想抽他。
石俊卿越豪迈痛饮,王大少就越觉得他虚伪装相。石俊卿越致力于宾主尽欢,王大少就越觉得他有不良企图。
等到石俊卿依旧神色自如,而大家伙都有些醉意了的时候,王大少不平衡的心几乎达到临界点,越看这小子越不顺眼,看着眼前英俊得刺眼的石大公子,王大少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于是上嘴咬了。
咬完后王大少得意洋洋的对大家说:“小样,在爷面前显摆,爷给他毁容!”心愿得偿的王大少幸福的睡倒,徒留满地的下巴无法合拢,石俊卿捂着被咬出血的下巴,镇定自若的看看众人,下了个结论:“牙口真好。”众人汗,努力不去看睡倒的王大少,太丢人了啊。
咬人这种方式其实是一种动物本能,王大少醉了的时候爆发了兽行,刘大少的叮嘱完全忘记,要不是醉得手脚没力,说不定石大少就有失身的危险。众大少擦一把汗,努力灌酒,这乱七八糟的醉了比较好。
王大少醒来的时候很快就想起这事,当时就囧了。她倒很想假装酒醉忘了呢,可是这种自欺欺人的表演方式难度太大,于是王大少很有一人做事一人当的豪迈:“怕啥,不就咬了他一口嘛,爷就看他不顺眼,咋的吧。爷醉了,本来也就是心里想想,没想真咬的,谁叫他老在爷眼跟前显摆他那张脸啊?得瑟吧,显摆吧,吃亏了吧,丫就是一纨绔子弟!”王大少你不用说别人吧?
刘大少咳了一声:“其实石公子很大度,不会为这点小事在意的。再说,你醉了嘛!”啊?吃个饭就让跟了王大少十多年的刘大少变节了?为某只让王大少讨厌的家伙说好话了?记得吃饭之前还叮嘱大家小心呢,这就···
王大少顿时觉得悲凉起来。靠,连爷的兄弟都抢,太他让人想抽他了!
郁闷的王大少撇嘴:“就是醉了,爷才没使上力,要是没醉,爷肯定得多点力。”咳嗽声此起彼伏,王大少关切:“大家受风了?肯定是石俊卿这家伙故意报复,爷就觉得他不是好人。”刘大少面无表情的看着王大少背后:“石少,咱们这边谈。”
王大少听身后一个清淡的声音说:“好。”然后脚步声中,刘大少和丁大少陪着去了。
王大少:“这人太阴险了,居然躲后面偷听···丫不是好人。”李少侠哦了一声:“其实他一直在后面坐着,我们等你醒来商量事呢。”景二爷:“没事,反正咬都咬了,也不差这几句。老大你赶紧洗漱一下下楼来。”王大少看他两个出门,这才看看四周,才发现这不是在家里,而是在好月楼的客房里,难怪大家齐刷刷的跑来呢。
六只副少也没离开,都用同情的眼神看看他们老大,垂头走了出去。
王大少没精打采的洗漱完毕,慢腾腾的走下楼去,觉得今天这个早晨的太阳,真悲摧。
☆、第 30 章
石俊卿是石家长子嫡孙,爹是民国总统石谨严,娘是民国四大世家之一的秦家长女,两人虽然结婚的时候被称为天作之合,但明眼人都知道那是政治联姻,石谨严需要经济支持,秦家也需要政治靠山,于是如花似玉的秦家长女秦珂玉就这么顺理成章的嫁给了石谨严,那时石谨严还不是总统,但已经拥有了很高的权力,是竞逐总统的有力人选。
其实当时竞逐总统的有好几人,都有很大的势力和实力,但秦家家主慧眼独具选了石谨严,到最后石谨严顺利登上总统之位,秦家功不可没。但要说到非秦家不可也不一定,其他几位竞选人也都得到了其他世家的扶持,最后却落败了,所以说石谨严的能力手段也是很高的,当然运气也不错,在这种博弈中,运气也是能力的一种。
秦珂玉是民国初年名扬天下的美女,大概就是刘大少心目中天下第一美女的那种高度,那时的肖大美人并不符合世人的审美观,虽然是美,却不是能名扬天下的那种,何况那时的肖大美人正在随云县学上学,王老爷还是她手下的小弟。身着男装的肖美人就算很美也没法参与世人评美八卦活动的。
随云的审美观很多年来都属于另类,在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讲究娴静安分是妇道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规矩的时代,随云女子是很难被其他地方认同的,一向以来都是用苏杭女子和随云女子做对比,后者是很愁嫁的那种。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随云父母对女儿的培养更多一分心力,为很难在结婚事业里就业的女儿的嫁夫道路添砖加瓦,久而久之,随云书香也名扬天下了,这是氛围影响质量的结果,在父母都是书香门第学识不错的环境里,孩子也很容易养出书香气息来。
随云一代一代的父母的努力还是很有成效的,佐以强势大舅哥小舅子模式,随云女儿销路慢慢打开,甚至也会有一些喜欢才女的帅哥乐意娶随云女子,虽然往往婚后才发现老婆不小心还会点拳脚,乐观的会欣然觉得如同携带贴身打狗棒,悲观的就忧虑起一家之主的名实问题,但基本上都是认命了。
尤其是随云女子相夫教子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以色事人这种事情当然欠点,就时代审美来说,随云女子不太符合传统美女标准,名扬天下的顶尖美女一般轮不到随云女,直到民国时期西学兴盛,女子地位提高,从不裹脚身轻体健的随云女才渐渐被人认同。
但要说到能被世人喜欢,随云女还是任重道远的。说到底,男人喜欢小鸟依人的柔弱女子的。所谓行动如弱柳扶风,言谈如黄莺清呖,眉如颦,眼盈盈,含羞带怯,欲语还休,那才是美女的标志,所谓男要阳刚女要柔,这才是传统审美标准啊。
好在虽然随云女没出一个名扬天下的第一美女,但经过随云大舅哥小舅子的努力,虽然自古以来女子的悲剧比比皆是,好歹随云女子没那么悲惨过,当然代价是名声不是那么完美。到了近代,民国四大世家很多旁支娶了随云老婆或者嫁了随云男儿,这是和这个时代军阀混乱形势有关,基本上很多军阀集团的名将都是随云派系,担任要职,成为一大批强势大舅哥小舅子。
据说有个玩笑说的就是大舅子军团,很多军阀都不得不娶个随云老婆以拉拢随云名将,很多最后连小妾都不敢娶,怕大舅哥一怒带兵走了。这种联姻拉拢方式多了,就形成了大舅子军团的说法,差不多一半以上军阀有个随云大舅哥,还有一些是儿子侄子的大舅哥。当然,也有随云大舅哥变成女婿姐夫妹夫的,这真是中国的特色啊。
这种情况一直到黄埔军校建立。黄埔军校毕业的很多人在北伐战争中成长起来,在中央军中升迁很快,占据了高位,渐渐成为总统的嫡系部队,就如王玉桥前世的历史一样。虽然多出一个随云城,但黄埔军校确实出现了,这让王大少对历史的忧虑又紧迫了一些。
为什么扯这么远呢?这就牵涉到石俊卿石公子这次的出差任务--向随云派示好。
黄埔军校实力不错,为中国军队输送了很多军事人才,两代总统也花了很多气力建设黄埔军校,但和王玉桥前世的历史上黄埔军校势力比起来差一些,毕竟多出来一个几百年不断培养军事人才的随云武校。两强相争,黄埔军校就没有王玉桥知道的前世的声势了。
就算没有如黄埔军校整体引进的西方高端军官教育体制和西方教官,但随云武校几百年来的底蕴不可小视,盘根错节,曾经是压制北洋军阀的一大势力,最后北洋军阀解体里,随云派因其特定的原因依旧强悍的存在着,虽然看上去萧条了很多。
两代民国总统致力于扶持黄埔派系,也最多只能做到旗鼓相当,随云派还占着点上风,因为中下级军官几乎被随云派囊括了,就算黄埔派高官很多,但战场打仗的还是这些中下级军官。
黄埔军校的学员在总统的有意提携下,一般都能很快的升到中高级军官位置上,尤其是北伐战争时期,黄埔军校学生是中坚力量,占据正义高度和全国民心的北伐最后获得胜利,黄埔军校出现无数少年俊杰,二十岁左右就做到上校的比比皆是,三十不到成为将官的也为数不少,这也是必然的,谁都喜欢用嫡系。现代战争教育上,黄埔军校的确有其优点,他的建立其实也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在这个国际国内的乱世中,传统战争的模式确实不好用了,未来军事,肯定要走近现代军事道路。
两代总统自然而然认为传统军事教育势必要被先进的军事教育取代的,这是事实,中国很多大奇后期的军事学堂都没落了,所以总统也理所当然的认为随云派被取代成为历史是必然的,就有了让黄埔派取代随云派的意思,这种事情十年来一直在做着,随云派比起曾经的鼎盛时期,确实大大的衰落了。
旧的势力就算还很强大,却不能和还弱小的新势力相比,总统的选择看起来无可厚非。
就正常时代来看,这是正确的,但是总统没有预料到有穿越这一反科学的现象,这种百年后小学生都理解的名词总统没有机会了解,所以他错估了随云。
当然,剖开玄幻色彩,完全推崇西方文化军事政治科学理念的民国总统对于中国传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