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老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式老板-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正常来说,公司需要这种明确分工,以便让员工有所专攻。

但苏嘉禾觉得,这么精细的分工,对于远大检测来说反而暂时不妥,这是因为,一,人力成本虚高,本来一个人可以做的事,如果这么一分工,可能就需要两个人,甚至三个人来做;二,风险规避,举例来说,一旦负责灯具检测认证的销售人员走光了——以远大检测当时的状况来说,这并非没有可能,短时间内,会造成这一块销售的瘫痪;三,检测认证销售队伍,不在庞大,而在精干。

基于以上缘由,苏嘉禾把销售部的组织架构做了进一步调整。

这个“进一步”的调整就是,销售部内部的灯具、水暖卫浴、化学这三个隐性的子部门将不复存在,所有的销售人员,从今以后,灯具、水暖卫浴、化学三块业务必须都要做。

为此,苏嘉禾要求灯具、水暖卫浴、化学三个实验室经理以及操作客服部的负责人,对相关业务员进行了“补缺式”的培训。

第二,报价体系建设。

为了使得报价体系能够既符合市场竞争实际,又能不损害远大检测本身利益,苏嘉禾在

做报价体系之前,发动并组织了实验室、操作部以及财务的相关员工,对远大检测所能开展的所有检测火认证项目做了一次全面而且大体精确的成本核算,并结合市场行情,重新做了报价。

在新的报价体系中,苏嘉禾规定了不同折扣的条件,明确业务员、业务主管、业务经理各自所拥有的折扣权限以及权限审批制度。

有了这样的报价体系,远大检测的报价灵活却不失严谨,以前那种随意、杂乱无章且无据可循报价现象一时间得到了彻底的遏止。

第三,市场推广规划。

一直以来,赵大生为了节约成本,并未将销售部和市场部做区分。换句话说,远大检测

的销售部,兼有市场部的职能。

苏嘉禾觉得以远大检测的现状来说,这倒无可厚非。

新的报价体系出来之后,苏嘉禾马不停蹄,及时更新了远大检测的宣传册。

与之同时,苏嘉禾普遍听取了几个老业务员的想法,然后在远大检测所能承受的预算范围内,精打细算,很快制定了一个市场推广计划。

这个推广计划包括的推广方式有:电商平台的VIP会员推广,检测、认证研讨会的组织,几个重大展会的参与等等。

第四,人才队伍配置。

远大检测的销售团队,尽管人员已残缺不全,不过,所幸的是老业务员还没完全走光。苏嘉禾便以这几个老业务员为销售主管,将销售片区做了对应的划分。

同时,苏嘉禾各这几个老业务员都配了一到两名新人。

提老业务员为销售主管,那是为了激励他们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为公司创造业绩,而且,这些老业务员只有成了销售主管,才能名正言顺地将在远大检测所积累的经验分享给新人。

而配新人,苏嘉禾这是出于人才储备所需。

当然,就算现在这种老业务员加一两个新人的配置,比起以前的销售人员编制来说,也已经精简了许多。

第五,绩效考核实施。

远大检测的销售团队,原先只有提成制度,而没有其它关键指标的绩效考核。苏嘉禾便

立足于实际,设计了一套既能保证业务员业绩提成,又能保证公司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如此一来,新的绩效考核体系,变得更加科学、动态和全面。它没有损害业务员现有可能的利益,但同时又确保了公司“奖优惩劣”原则的实施。应该说,新的绩效考核体系,真正寻求到了业务员和公司两者之间的利益平衡点。

业务员一开始也对绩效考核体系中的惩罚性条款有过抗拒。

这是因为,以前赵大生的做法是,做得不好,一定要罚;而做得好了,虽然明文有奖,可现实中,奖就不一定有了。

所以,时间一长,业务员对公司的奖惩始终不屑,甚至是抗拒的。

苏嘉禾了解情况之后,在制度说明会上便一再强调,公司新立的绩效考核制度,是全面,而不是选择性地实施。

苏嘉禾最后向业务员承诺道:“所有的奖罚,其实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你们尽管用心去做,你们真做得好了,公司的奖励部分如果像你们担心的那样,没有实施,到时候你们找我。当然,我也必须得说,做得不好了,惩罚你们,我也绝不含糊。”

苏嘉禾知道,像远大检测这样一个规模的公司,所有的这些理顺了还不够的。要提振销售团队的士气,还得亲力亲为地去跑业绩。

远大检测原先配有两辆公务车,只是公司去年面临资金紧张,结果赵大生杀鸡取卵,把那两辆公务车都转卖了。

好在苏嘉禾自己有车。

苏嘉禾以车代步,倒也很大程度上消弭了他左腿不便的劣势。

苏嘉禾一开始就跟他的业务团队说好了的,远大检测处于“二次创业”的阶段。从现在开始,他希望大家可以同甘苦,共进取。

苏嘉禾不是说说而已。他很清楚,要让销售团队的所有成员同甘苦,共进取,他苏嘉禾自己就得像古代的将军领兵打仗一样,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冲锋在了战斗的第一线。

那段时间,苏嘉禾每天都会带着三四个业务员,如野狼在丛林里觅食一般,四处去和公司的目标客户接洽。

在赵大生过去的评价中,这些业务员是“刁钻”的。

可自从苏嘉禾以身作则以来,这些“刁钻”的业务员们,无论是心理状态,还是精神面貌,都正在一天天地发生着变化。

他们不仅在苏嘉禾面前变得向上、积极起来,而且当他们回到办公室中,进行电话、网络销售时,干劲都比以前充足了许多。

一天,苏嘉禾开车带着三个业务员去一个工业区。

苏嘉禾问道:“你们觉得这么干好吗?”

三个业务员争着说好。

其中那位老业务员,也就是这个片区的业务主管回应得更加详尽:“苏副总,你给了我

们精气神。这么干,我们才觉得远大检测有希望。苏副总,一句话,这么干,带劲。”

苏嘉禾这时想到了另一个问题——远大检测现阶段,需要管理者事无巨细地亲力亲为,

可过了这个阶段呢?

苏嘉禾想到这个问题,不由对车里的业务员说道:“你们这么干下去,以后都是远大检测的销售精英、骨干,公司未来壮大了,还得靠你们来独当一面。”

那位老业务员倒也会说话,他接着苏嘉禾的话说道:“苏副总,到那时,你坐在办公室指挥指挥我们就行了,我们就不用劳烦你亲自跑了。”

老业务员的一番话,说得车里一阵欢快的笑。

老业务员趁势说道:“苏副总,你应该觉得了吧?现在不光我们销售部起了干劲,连实验室、操作、客服的人都说,他们觉得自己和以前不一样了。去年赵总一个人的时候,大家都死气沉沉的。”

老业务员提到赵大生,苏嘉禾倒有想起了另一个问题,他苏嘉禾能够在远大检测这么大刀阔斧地干,说穿了,其实还是得益于赵大生的充分放手与信任。谁都知道,赵大生作为远大检测的老板,若是对苏嘉禾有所计较,那么,他苏嘉禾就算再有心,很多事情恐怕也难顺利地做成。看来,赵大生真的如叶永贵所言,“丢掉自己”了。

想到这些,苏嘉禾不由地维护起赵大生来:“我们做的,都是赵总支持的。我们的努力,赵总一定乐见。公司好,大家就好。这是赵总一直希望的。”

这大约是苏嘉禾来到远大检测的另一个作用——

自柳梦燔走后,赵大生要直接面对员工,很多细枝末节的事,由于赵大生站的高度和角度不一样,结果反而容易造成了老板和员工的直接对立。现在有苏嘉禾在,等于在赵大生和员工之间锲入了一个缓冲点。

赵大生曾经说过,老板和员工之间,天生是对立的。这话苏嘉禾赞同,也不赞同。要苏嘉禾觉得,如果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来说,赵大生这句话应该修正为“老板和员工之间,天生是合作并且对立着的。”

合作?

没错的,合作,在人性充分解放、资讯充分发达、流动充分频繁的当今,老板和员工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雇佣关系,而且也是一种合作、各取所需的新型关系。

但苏嘉禾毕竟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在远大检测,他知道,维护老板或企业的权威,满足老板或企业的需求,其实与考虑员工的合理诉求同样地重要。

所以,苏嘉禾乐得做这么一个缓冲点。

事实证明,苏嘉禾这个缓冲点做得很职业,很合格。

在苏嘉禾的努力下,员工们在发生变化。

仿佛冰雪消融一般,员工们发生变化之后,赵大生也发生了变化。

至少,现在的赵大生对他的这些员工,评价已不再像以前那么消极。

所有的这些,都让苏嘉禾被觉欣慰。但与之同时,他也清醒地知道,这些好势头,都是阶段性的。

举例来说,他和员工们打成一片,亲如一家,短时间内的确可以凝聚大家,提振大家的士气,让大家同甘苦,共进退,可一旦公司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或者公司因“奖优惩劣”之需要而注定无法做到所有员工之间的利益均衡的时候,这种和睦亲善的“家庭式”管理方式,有一天终究会暴露出它的局限性。而这个时候,公司里的“情”就不起作用了。

所以,苏嘉禾趁着这种“家庭式”管理方式的局限性还没有突显出来,劳资关系相对圆融的时机,未雨绸缪地加紧了公司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

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公司的“理”和“法”。

公司对员工,或者员工对员工,可以讲“情”。

但苏嘉禾希望员工们从一开始就必须明白,所有的“情”,都不能超出公司的“理”,更不得凌驾于公司的“法”之上。唯如此,公司才能做到“永续经营”。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

远大检测自苏嘉禾加入一来,经过一系列的推陈出新以及将近五个月的同心戮力,公司无论是员工精神风貌,还是销售业绩,都已经开始一天天地好转起来。

到二零一二年十二月结束时,远大检测甚至重新回到了盈利状态。

远大检测是赵大生极为倾心的“大”孩子。

这个“大”孩子能够重新焕发活力,赵大生高兴之情,比起年初远大灯饰复苏,又要更甚几分。

赵大生宽慰之余,心中不免也暗自得意:“看来,我把苏嘉禾请来,这步棋是没错的。”

95、再见,安雅

时光恍惚,转眼之间,又是一年。

赵大生家阳台上的油桐花因应时令,再一次如期绽放。

二零一三年五月十二日,星期日,屋外,三江市五月的天,一如往常地那么晴好。

这么晴好的天,赵大生却哪里也没去,只是窝在家中。

他睡到将近中午,然后起**、洗漱,自己给自己做了些吃的。当屋外的阳光西移,开始穿过阳台,从那落地玻璃照进客厅时,赵大生便坐在万绿丛中,点燃一抹檀香,手捻着佛珠,开始了他的清修。

赵大生正神思冥冥时,门口忽然想起了门铃声。

赵大生第一想法就是苏嘉禾来了。

苏嘉禾入职远大检测这一年以来,不仅成了公司的顶梁柱,而且也成了赵大生的陪伴者。像周末这样的闲暇,苏嘉禾如果无事,他定会来到赵大生身边。

不过,赵大生马上又否定了自己的第一想法。苏嘉禾昨天带着远大检测的三个销售骨干,去SH参加展会去了,他们要回来,最早也得等到星期三才回来。

既然不是苏嘉禾,赵大生就想到了女儿赵柳南。

女儿赵柳南,如今都快十一周岁了。

赵大生得病之后,赵柳南每隔十天半月,都会来看赵大生一回。

想到了女儿,赵大生不由得又想到了柳梦燔和田博广。

赵柳南每次过来,都是柳梦燔和田博广开车送过来的。

对于柳梦燔和田博广每次来到家门口,赵大生一开始完全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柳梦燔和田博广似乎也不太计较,所以,那时赵柳南过来或者离开的时候,成人双方,一方站在屋内,一方站在屋外,如同进行一场公事公办的交割一般。

然而,时间一长,赵大生的心如春雷过后的冻泥,不知不觉间也变得松动起来。往日的多少纠葛纷争,只要放在时间之河这么一涤荡,原来也并非那么不可接受。

赵大生态度的松动,使得赵柳南再过来时,屋内和屋外的成人双方倒也可以心平气和地作简单地交流。

当然,也只是简单地交流而已。

……赵大生这么胡乱想着的时候,门口的铃声又响了几声。

赵大生可不想自己的宝贝女儿等急了,他连忙放下清修,走向了房门。

“来了,来了。”赵大生一边回应,一边打开门。

门口站着的,不是赵柳南,而是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