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萨帕塔仿佛被人侮辱一般愤怒地在报纸上曝光了韦尔塔的条件,同时报纸上发表了在土地和自由的目的未达到之前决不停止战斗的宣言。
看到了撒帕塔的反应,恼羞成怒的韦尔塔立即派遣军队对农民军进行镇压。只不过大独裁者韦尔塔背弃革命群众的利益并且走到人民的对立面,这件事情决非是偶然性才发生的,首先他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不可能跳出本阶级的局限去剥夺大地主损害本阶级的利益的行动,想要实现农民土地占有制就只能是掩耳盗铃一般的伎俩了。
其次在韦尔塔发动革命之初根本没有把农民作为依靠的中间力量,从小受到的教育让他本想通过改革选举制度利用城市暴动和旧军队的反叛达到夺取政权的目的。只是后来事实上他感到无力实现自己的计划,被迫才借助农民起义军的力量与之结成联盟。
所以一旦登上权力的宝座,那么他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把昨日的盟友推到自己的对立那一边。
萨帕塔不畏***,一马当先率军抵抗政府军的进攻,这并不是说明他的信心爆棚自以为人多就可以,他所带领的农民军则因为其特殊性所以拥有其他军队所没有的情报传递力量,每当政府军的主力出现时,为避免起义军伤亡过重萨帕塔就将他的军队拉入莫雷洛斯群山之中和对方进行他从民国那一年的时光中学到的游击战,而一旦政府军的人数少到一定程度,那么撒帕塔就会主动的打击这些病例薄弱的小股政府军,一时之间韦尔塔用武力迫使这支农民军俯首就范的目的被无限期拖延了下去。
其实,对于对方的情报来源韦尔塔还是有一定了解程度的,那就是萨帕塔武装反抗政府军的情报全部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农民来传递的,而正是因为知道这点他才感觉到狗咬乌龟一般无处下口,因为农民占去了这个国家90%的人口总数,即便是他现在已经坐在了总统宝座,可是也不敢旗帜鲜明的将农民们全部划到自己的对立面。
当以撒帕塔为代表的农民军在战场上奋力实现土地纲领的奋斗时,作为工人阶级代表的卡朗萨也在迫使资产阶级政府满足他们的要求。因为新政府成立以后并没有对工人阶级的劳动条件以及工资待遇进行丝毫没有改变,这样就使得作为当初革命第二大支持者阶层的工人们抛弃了对韦尔塔的幻想决心在斗争中实现自己的劳动纲领。
以韦尔塔为首的独裁政府同样害怕工人阶级的力量,你很难相信一个国家的总统会为了只占全国5%的人的利益而选择得罪剩下的95%的人口,而韦尔塔这位大独裁者就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他竭尽全力的支持资本家破坏和镇压工人的斗争。
而为了抵御资本家的迫害,墨西哥全国各地的工人自愿联合起来并且在许多大城市都建立了行业工会,而规模较大的有坦布科搬运工会和北方矿业联盟以及托雷翁劳动联合会和铁路联合会等。
特别是在卡朗萨回到墨西哥后,在1914年9月底的时候,也就是以撒帕塔为代表的农民军游击战正紧张的时候,他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工会组织——“世界工人之家”的主席,同时在实现工人阶级劳动纲领的斗争中起了决定性的指导性作用。
当墨西哥的工人阶级所凝聚起来所爆发的强大压力使得资产阶级政府感到前所未有的惊恐,韦尔塔害怕“世界工人之家”会发动全国性的大罢工,他是绝对承受不了来自工农群众两方面的一起施加的压力的,因为他还没有真的变成一个狂人。
既然没有变成狂人,那么为了缓解紧张局势韦尔塔政府答应实现工人的部分要求改善部分工人的生活条件,同时提高社会福利吸收工人参加工厂管理。也即是在1914年的9月30日这天,韦尔塔政府颁布了对外国石油公司征税的法令,同时加大了打击逃避交纳税金的外国投资者和辞退了一批不称职的外国雇员的反应,他的所作所为也将已经濒临喷发的劳资矛盾进行了降温处理,资产阶级政府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有所降低。
和撒帕塔以及卡朗萨一同动作的还有在墨西哥北部出现的奥罗斯科的**活动,和撒帕塔拥有一样的出身的奥罗斯科原来是北部的农民领袖之一,同时也是第一个响应革命号召起兵支持韦尔塔的人,为资产阶级打江山作出过贡献,所以当韦尔塔登上总统的宝座后授予了他将军头衔和不菲的年薪。
只不过和撒帕塔以及卡朗萨不同的是,此刻的他不仅居功自傲并且还得陇望蜀的认为韦尔塔给他的经济待遇太低,而政治上则没有得到重用因而表示不满。
虽然在一年前奥罗斯科没有到民国接受系统的训练和来自兴业集团的支援,可是他却和阴谋分裂墨西哥的美国人挂上了钩,所以他瞄准工农群众冲击政府之机在北部反动庄园主和美国势力支持下起兵反对韦尔塔。
为了起到浑水摸鱼的作用,奥罗斯科还发布了一个以欺骗为目的的纲领,纲领中声称如果他在掌握了国家政权后他将首先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并且仿造民国那样制定劳动立法,改变人民生活状况和工人劳动条件以及各项福利政策以此蛊惑人心。
奥罗斯科的***与工农群众进行的斗争性质完全不同,他是国内外反动势力扶植下发动的一场反革命叛乱,其本质目的除了在那个谎言的外表下却是准备另立山头分裂墨西哥的统一。
其实世界各国都是有着无数眼界宽广的掌权者,而不要说是从民国回到墨西哥的以卡朗萨为首的这帮人,就连是韦尔塔政府中的大小头脑们也都清晰的认识到这人继续存在下去会产生的恶果,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农民军和政府军以及工人阶级三个势力取得了极其统一的认识,那就是必须要尽快的消灭掉这股会将墨西哥分裂的墨奸!
于是奥罗斯科所发动的这场叛乱很快被政府军和不断将情报传给政府军的农民军的配合下平了下去,只是这一叛乱事件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因为奥罗斯科的带头作用在墨西哥的其他州旧势力也惟恐天下不乱,他们紧步奥罗斯科后尘在各地发动叛乱,在美国分裂阴谋中攫取***的利益。
看到了墨西哥即将被美国分裂阴谋所笼罩的卡朗萨暗中制定了《瓜达卢佩计划》,在计划中号召一切可以联合的革命者联合起来打倒篡夺者保卫宪法的尊严。
为了表示他的决心他在起义当天的报纸上说道:“如果事业要我作出牺牲的话,我会像那些忠诚的战士和爱国者们一样献出自己的生命以捍卫宪法的尊严!”
然后在追随者的工人阶级中成立了以捍卫宪法为目的的武装力量“宪法军”,自然而安的卡朗萨成为了“宪法军”的革命主席。
实际上《瓜达卢佩计划》是一份声讨韦尔塔的革命宣言,这份宣言对组织联络比较分散在各地的革命力量起了重要的指引性作用,而根据撒帕塔的领导实践,卡朗萨充分认识到农***动的巨大力量,于是决心将农民武装并入宪法军。
只是即便在撒帕塔的帮助下卡朗萨依旧没有立即得到农民军全体上下的理解和信任,因为见过前车之鉴的农民军对以韦尔塔为首的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背信弃义记忆犹新害怕再次受骗上当,而北方的农民游击队采取了独立的反韦尔塔行动。
此时***在美国的比利亚得知韦尔塔发动政变杀害了马德罗窃取了国家最高权力的消息后怒火中烧,决定立即返回祖国找韦尔塔报仇雪恨。九月间回到墨西哥已经几个月的比利亚在北部把几股分散的农民游击队伍联合起来创建了“北方师”,比利亚提出“恢复宪法与自由”“打倒独夫民贼韦尔塔”等口号。在奇袭了驻扎在奇瓦瓦州的政府军后北方师在奇瓦瓦州实行了土地改革,把复辟势力倒算回去的田地重新夺了回来归还给农民。
一九一四年十月初,宪法军领袖卡朗萨向比利亚发出联合行动的试探,比利亚在从推翻韦尔塔这一大局着眼认为和宪法军合作有着百利而无一害,所以在同意与宪法军实行联合行动后承认卡朗萨为革命首领,知不过在声明中北方师不接受他人指挥,以取得在政治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农民军与资产阶级再次结成革命联盟,而南部农民军领袖萨帕塔也在比利亚和宪法军合作后说服了大多数手下,加入了北方师与宪法军的革命联盟。而与此同时在索诺拉州的著名宪政主义者阿尔瓦洛。奥布雷贡组成的西北师和在科阿辉拉州的巴博罗。冈萨雷斯组成的东北师也与卡朗萨为首的联合阵营实行了合作,共同结成了讨伐韦尔塔反动政权的统一战线。
各派力量尽管政治态度、斗争目标有别,但推翻韦尔塔的基本立场是坚定一致的。
所以在一九一四年的十月底,联合阵营中的比利亚率领北方师经过激战攻克科阿辉拉州州府托雷翁市,韦尔塔急忙在共和国中部调兵遣将妄图阻止北方师南下。而撒帕塔所运用声东击西的战术灵活机动突然决定挥师北上,最终采取里应外合的战术再克胡亚雷斯城,切断了韦尔塔从美国获得援助的通道。然后北方师又传出捷报在德拉布兰科一举围歼政府军5000余人后解放了奇瓦瓦州,建立了州革命政府,由比利亚出任临时州长。
革命阵营形势一时间大好,而革命胜利的曙光已经显现了出来,比利亚以奇瓦瓦州为根据地集中兵力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捣政府军盘踞的拉古那他地区。
这里是政府军的后勤给养地,所以已经被孤立起来的韦尔塔令其军队死守这个立足点同时堵截北方师向南推进。双方在这一地区爆发了一场兵力总数达到了八万人的攻防战,而在经过激烈的攻防战后北方师大获全胜占领了这一关键地带,并且在整个局面上彻底打乱了韦尔塔的部署。
这样联合阵营通过一连串的胜利最终解放了墨西哥整个北部地区,然后在北方师经过短暂的休整在扩充了力量后继续向南部挺进,直逼韦尔塔首都。此时冈萨雷斯领导的东北师也士气高昂积极配合,一直到攻陷了塔马乌利斯和新莱昂。萨帕塔的军队则攻占了奇尔潘辛戈后又控制住了莫雷洛斯州。
至此,革命阵营的各派力量完全实现了对韦尔塔政权的包围之势,反动势力已成为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岛,厄运一步步向他们逼近。
其实在韦尔塔这边看来,就在这个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直在暗中进行军事援助的美国也趁机向墨西哥发难,在一脚把行将垮台的韦尔塔踢开后停止了对韦尔塔政权的军事援助。
究其原因就是英美两国争夺墨西哥石油时,韦尔塔手下的一名官员在处理这一问题时稍微偏向了英国而引起的美国反应,于是猖狂一时的韦尔塔走向了灭亡,假如韦尔塔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刻知道这件事后会有何感想?
第一百二十五章倒霉的伊恩;麦克
第一百二十五章倒霉的伊恩麦克
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作为日本北海道西南部最为重要的港市,函馆的总面积约347。4平方公里的馆位于北海道之南岸南临太平洋的位置,与隔着津轻海峡与本州岛的青森遥遥相望。
作为天然良港和北海道的门户,函馆上的松前和龟田两半岛阻挡着从西北刮来的季风,使得这座这座人口只有十几万的沿海城市成为了北海道冬季气候较温和的城市。
其实函馆的名字在十三世纪以前时被人叫做箱馆,那时这个地方还不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地方,相反的在这里生活着的日本人俱都是从本州被废的贵族以及犯了罪的罪犯流放地。只不过是从江户时代开始有移民来到这里定居;繁衍生息并从事渔业和农业。
而在一八五四年的明治维新时期开辟为对外开放港口;由于商业日渐繁荣所以被日本人称之为“北方长崎”,并且在一八六九年改名为函馆,同时开通了函馆至东京的定期航线和至小樽间的铁路也在这个时期建成通车,由此益发的成为重要的海港城市。
然而,别看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港口,可是由于莫名的原因一直到一九一四年的十月份这里也还只是一个相当于民国的县级行政规划。
随着夜幕的降临,原本熙熙攘攘的函馆逐渐的安静了下来,街道上的人们大多都是用着各种各样的方法掩盖着口鼻,街头上的人们难得看到有交流的人,行色匆匆间脸上全部都是挂满了木然,只有当其他人特别靠近自己时才会做出反应:“走开!走开!!”
街道上的商店则更是门可罗雀,这到不是因为那猖獗的鼠疫已经传到这里,毕竟即便是在鼠疫流行的时候人们的日子还是需要过的,而这些商店门可罗雀的原因则大都写在了他们的店门之上:“货物已售尽”。
函馆港湾区开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初期,那时的幕府松钱氏的势力继续向北扩张,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