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的中原,那么汉中盆地则堪称中原的江南(因汉水最终注入长江,故而地处陕西省的汉中从理论上来讲属于长江流域)。朱自清先生描绘梅雨潭绿得恰到好处时曾挑剔地说:“北京什刹海的绿杨太淡了、杭州虎跑寺的绿壁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即便用如此苛刻的镜片来审视上弦月下的夕茜,甚至都很难找出哪怕任何的吹毛求疵,至少在外形上是这样的。她不乏水乡小妹的丝丝流淌,却不那样吹弹即破;她拥有大河上下的亭亭飒爽,又褪去了粗枝、揉平了底色。当这样的“万千宠爱”流连在沉闷的故纸堆旁时,你难免会毫不犹豫地同时相信世界的荒诞和上帝的慈祥。
按照曹丕在《典论&;#8226;论文》中的说法,文采“伯仲之间耳”的傅毅尚且令班固“小之”,那么黎夕茜在研究生院这帮“涩女郎”中的生存状态可想而知。可人家却有足够理由超越这个“初级阶段”,且不说博士哥哥们越发廉价的媚眼照路、口水铺地,校外那传说中三五天就要搞一次班子大换血的护花使者队伍更足以让她把所有聒噪都当作成功时的掌声。所以说,别理睬那些众口烁金,能成为别人的千夫所指,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常听说某人被斥之为“胸大无脑”,出于同情或者嫉妒,总之都好理解,但依此类推,像苏韵文这种胸和脑同样卓有份量的“尤物”,往往就很使旁人颇费思量了。眼前便是个很好的例子,连从来和这座校园尽量保持一定距离的枕流,都已经不止一次看到她和夕茜出双入对,二人本该站在冷战铁幕的两侧才对,如此的认贼作父或者化敌为友居然是这样的天衣无缝,着实不简单。
“我还没准儿呢,就怕到时候有别的事儿”,这是美女特权的口气,当然,其他人也有东施效颦的权利。
“别让大家失望啊,”韵文又在推销那个“鸡肋”大奖赛:“多少人等着看呢。”她挽着夕茜,或许是分享过吹气如兰的缘故,满眼偷了别人家嫩黄瓜般掩饰不住的窃喜和惶恐。
黎姑娘听后的笑容简直已经成为了一种条件反射,从耳根直接溜达到嘴角,根本用不找麻烦同样金贵的中枢神经:“对了,我刚听说,祝贺你呀,当上研会部长了,”“首席美女”这才算关注了一下左臂上那个忠实的“公仔”,带着稀释了的真诚:“是哪个部来着?”
“生活,”韵文似乎在谈论一只围在她身边怎么赶也不走的飞蛾:“就是个打杂的。”
“哎,你什么时候也弄到学生会去了,”枕流刚刚回过神来,不情愿地从独怜幽草涧边生的审美中如梦初醒:“我怎么不知道?”
“凭啥都得你知道呀?”吸收了半天能量的苏韵文明显底气见长:“上次开大会时你不也没去么。”
的确,徐枕流对这种未来官场的热身赛一向没有弄潮的兴趣,最多只是在岸上指指点点罢了。可即使如此,他也明白第一学期就能在多半是博士生的研究生院里混上个“打杂的”,绝不是“开开会”那么简单,每年那所谓的“人事纠纷”都得一直沸沸扬扬到下次改选:“人才啊,真没看出你还有这手儿,”可能是刚才那句话实在有点儿噎人,枕流也毫不客气,选择了锋芒直露的“春秋笔法”。
“都好几个礼拜前的事儿了,你才知道,”韵文决定见好就收。
刚刚黎夕茜不也是“才知道”么,可苏韵文就没有把她处理成“人民内部矛盾”。半个学期以来,枕流愈加发现这里的水远比想象中要深得多,周围那些“与世无争”的谦谦君子,关键时刻出手比收麦子还快。时间,看来时间真是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当时过境迁之后,一切现存便堂而皇之成了理所当然,跟不上节奏本身都可以作为剥夺你发言权的一票否决,更不用说那绝对与相对的“真理”了。
路边的景色已经从校园换成了街道,当然,对于打算在沙家浜扎下去的人们来说,这一切都是同样的司空见惯。
“我上‘好邻居’买点儿东西”,臀部的隐隐不知不觉中已经消散殆尽,但小胖子反倒感觉有些累了,于是故意指向了两个女孩儿不大可能在人定时分重新南辕北辙的陌路。
“行,”韵文很是直截了当,似乎完全洞悉了这个借口的用意,而且毫不回避:“那我们俩到前面坐车先回去了。”她好像在喋喋不休地逐个点评那些即将参赛的老老少少,大致意思是劝说美女出来“表率群伦”,进而显示二人之间的无话不谈。枕流当然对这路八卦兴致索然,也没有听出个姓字名谁。
倒是黎夕茜在面对淋漓鲜血时显示出了不同凡响的老练:“要不要我们目送你呀?”亲切又不失得体。尽管素来交往平平,但该有的礼节却是足斤足两、毫不差池。她在原地站定,等徐枕流先走出几步,才在韵文那举一反三的不耐烦之下回头,让这次的闪亮登场显得虎头豹尾。
管仲在他的《牧民&;#8226;国颂》中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其实如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逻辑可以大大地推而广之。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那些外形得天独厚的俊男靓女,往往也能进退有度,使人爱屋及乌;反过来,如果某人不幸先天不足,常常难逃越抹越黑的命运,结局往往是瞻前顾后、却左支右绌。究竟是美丽成全了气度,还是气度构成了美丽,谁知道呢?
有个被我们有意无意中忽略掉的固定搭配叫做Chinesewhisper(直译为‘中国人的低语’),意思是“闲言碎语”或者“流言蜚语”之类。前两年,某央视名嘴曾经因为一句“如果你坐飞机去成都,飞机还没落地,就先能听到满街的麻将声”,而遭到蓉城父老的口诛笔伐。咱没去过四川,但感觉这位前辈怕是没有什么恶意,只是比较诙谐地赞叹了天府之国的休闲生活甚至人伦之美。可是有一点倒基本可以肯定,全世界各种海陆空码头中,属咱中华大地上的最热闹,摩肩接踵中大伙儿究竟在谈些什么,则连当事者本人都很难说清,“光顾着聊了,谁知道聊得什么”。托奥林匹克的福,北京的老少爷们儿也知道了什么叫做“志愿者”,可那些七姑八大姨们穿上统一服装、站到大街小巷之后,凑到一块儿堆儿,天天开讲的还是家长里短。据说,**“总统”好像成语学得有些半瓶子醋,至少是没弄明白其中的褒贬利害,有一回居然失口说台湾义工们的贡献真是“罄竹难书”,遭到朝野上下空前一致的嘻笑怒骂。当年咱毛主席劝国民党当局举家投明时曾经安排说:“蒋先生当然要到中央来做事,陈诚(“中华民国副总统”)到时候的位置不会在傅作义之下。”事过境迁,如果阿扁有朝一日良心发现而打算像林毅夫那样偷渡回祖国怀抱的话,不知道咱们的“核心”打算赏他个什么一官半职。但他这张大嘴如果敢来大陆可得小心,祖国同胞们的“Chinesewhisper”一人一口吐沫也能淹死他。
当然,现如今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的中国人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有大把的课余时间可以用来挥霍了,但礼尚往来的传统精神仍然在新长征路上一如既往地照亮着征程,比如这个夜晚显然就被那亘古不变的如簧巧舌牢牢地控制着。
本以为回到家之后可以躲得片刻宁静,但枕流很快便发现他彻底地打错了算盘,里屋那藕断丝连的“老旦长谈”一阵紧似一阵不安分地破门而出。男孩儿原本以为是彭奶奶在跟谁煲电话粥,过了半天才从那若隐若现的幽暗宣叙调中判断出原来吴雨也位列其中,近来她回娘家的频率似乎在稳步增加,虽然同在宿舍大院中一箭之遥,但担负着班主任那些鸡毛蒜皮的小吴老师平常并没有更多天伦时光。徐枕流真有些后悔还不如刚才直接约上两个女生去临近的小店里夜宵,虽然韵文也同样火力十足,但至少还能有夕茜这个“二水中分白鹭洲”来聊佐谈兴。
吴家母女二人今天的“闭门磋商”似乎格外重要,不但没有召开新闻发布会,而且与会代表们连例行同记者的见面寒暄也一并免了。留在客厅桌上的三杯两盏都已半凉,说明这次交换意见的工夫恐怕是不短了。徐枕流傍晚从所里赶回来时路上那两套嚼在嘴里乱七八糟、咽下肚去莫明其妙的北京特色煎饼果子早在赫哲族老猎头烧烤狍子肉那会儿就已经报销殆尽了,这会儿的残羹剩饭正好喜闻乐见。其实,彭奶奶原本是江浙一带的大家闺秀,从小自然是没有围着灶台转的遗传基因,嫁给吴教授这个河洛佬儿之后,历经几十年的三灾八难,倒是练就了一手地地道道的中原美食。可奇怪的是,在皇城根儿底下土生土长的吴雨,反而天生口淡,打小就吃不惯这南腔北调的七荤八素,再加上父母常常结伴出外讲学,猴子称霸王的她便从小学那会儿起就以淮阳香鲜为基础另立中央,单吃单过之后更是乐不思蜀,虽然偶尔回来“怀旧”一把,但那不过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益补充”而已。
“反正你自己得多留心,别大大咧咧的,等真出事儿就晚了,”这里不是诲人不倦的三尺讲台,彭教授循循善诱自己的宝贝女儿时,口气多少显得有些唠叨,尤其是她那死不悔改的下江发音(即江淮官话)与京城词汇相得益彰之后。
吴雨似乎对这“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未雨绸缪并未提起足够警觉,还是彭奶奶那不急不徐的准普通话在喋喋不休地独白着:“要不然,等回头走之前,我跟他谈谈?”
“谈什么呀?”这次换成了小吴老师的细声细语,看来再想不接茬怕是不行了:“有什么可谈的?”当某人在一句话当中两次重复同样的意思时,多半是出于不耐烦,但也可能是底气不足时在给自己壮胆,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里屋的密谈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当中,这似乎是中国式交流的一种惯例,正如书法中的飞白手法以及水墨画的疏密有致一样,我们都是在“阴”和“阳”、“有”和“无”、“虚”与“实”的亦正亦邪中慢慢懂得了这个世界的真真假假。
七、卡拉
人们常说爱情是个永恒的话题,但究竟能海枯石烂到什么程度,其实谁也不敢妄下结论;但有一点倒是还比较肯定,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咱们都得和它一道“痛并快乐着”。所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是非曲折,无外乎两种原因,或者深奥,或者多变;相对而言,爱情大概属于后者。
现如今的年轻人恐怕很难接受去和可能连面都没有见过的异性厮守终生,即便只是一种假设,就像过去的男男女女无法想象半路夫妻带着各自的亲生骨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更不可能拍成情景喜剧在全国范围内“惑乱人伦”,还一演就是四部。同样,如果这个道理可以成立的话,我们今天的婚姻介绍所在几十年后也许就会归扫黄办统一管理了。
曾几何时,中国人的(当然是大陆上的)一切,都与至少“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之后才能实现的共产主义理想息息相关,当然,爱情也不能自己偷偷收着,也得拿出来一并冠冕堂皇。很多人可能会条件反射地想到那些逼着文工团小姑娘嫁给师长旅长之类的“经典战例”,咱们共产党人不是清教徒,也有七情六欲,自然难免会有一些工作上的“偏差和失误”,都是过去的事儿了,还提它干什么?
不管这些“鸡毛蒜皮”究竟是凤毛麟角还是司空见惯,至少当时的爱情与革命相生相伴是不争的事实,比如《青春之歌》里的“喜新厌旧”看起来就很气壮山河嘛。反动派不全是老弱病残,朱时茂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有可能叛变革命,连温情脉脉的面纱也懒得置办,你把封资修想得也太单纯了。
追忆当年,现如今仍然风度翩翩的彭咏教授,在五十年代才子云集的北师大校园里可是个众里寻她的焦点人物,江左少女那招牌式的小鸟依人自不必说,再加上书香门第里多少代人沉淀下的恬静气质,总而言之,供她挑选的范围基本上可以说是扒拉脑袋就算一个。可乱云飞渡的结果却是,一贯名不见经传、上下左右怎么数都位居中游的吴泓“同学”却大浪淘沙始见金。究其原因,似乎有些让人哭笑不得,那时候,太积极的叫资产阶级情调,太深沉的算封建主义残余,学养过人属于成名成家思想,政治突出怕有投机革命倾向,这么沧海横流下来,发现还是距离产生美,中庸哲学置之四海而皆准。
事实证明,彭老师果然慧眼,当历次运动把天之骄子报废、改革大潮让滥竽充数现行之后,长短大小正合适的“小吴”便顺理成章地晋升为“吴老”,就像天上难免会有某颗幸运星最接近我们头顶一样,人间的学者之中也总是要诞生个把泰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