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的历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的历史-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北地区,堵击由沈阳出援的敌“西进兵团”;李天佑率第1纵队(欠第3师)位于锦州和塔山之间的高桥,作为战役总预备队,既可北攻锦州,也可南援塔山。1948年10月5日,塔山是北宁线上一个小村落,位于锦州、锦西之间,距锦西10余公里,距锦州30公里,是由锦西增援锦州的必经之地。**强调指出:“攻击锦州最重要的保证,是要把锦西方面的敌军挡住。两锦相距约50公里,万一堵不住敌人,攻锦部队就要受到很大威胁”**致电4纵:“你们必需利用东自海边西至虹螺蚬山下一线约20余里的地区,作英勇顽强的攻势防御,利用工事大量杀伤敌人,使敌人在我阵地前尸横遍野……而使我军创造震动全国的光荣的防御战。”1948年10月6日,蒋介石乘“重庆”号巡洋舰到达葫芦岛第54军军部,部署锦、葫国军增援锦州的作战任务。他对众将领说:“这一次战争关系重大,等华北2个军及烟台1个军运到后,协同沈阳5个军夹击攻锦州的**,然后接应沈阳我军主力到锦州。各将士的任务重大,几十万人的生命,都交给你们负责。要以杀身成仁的决心,击灭**……”蒋并交代以后葫芦岛部队归侯镜如司令官指挥,在侯未到以前,由阙汉骞统一指挥向塔山、锦州攻击。同时指定海军司令桂永清及第三舰队司令马纪庄指挥海军以大炮击毁塔山解放军阵地,协助陆军攻击。1948年10月7日乘“重庆”号返天津塘沽。蒋用白手套在舰上到处摸,发现有灰尘,气得大骂海军司令桂永清:“海军腐化堕落成这样,要亡国的!”1948年10月10日起,国军“东进兵团”3个军9个师(第39军的2个师15日才到达,未参战),先由第54军军长阙汉骞指挥,后由第7兵团司令侯镜如指挥,在空军、海军掩护下,以斗牛式的战法,轮番向塔山附近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阵地发起正面强攻。1948年10月13日,国军连续猛攻均被打退,塔山阵地仍被解放军牢牢控制在手中。这时,东野攻锦主力部队的外围战斗已结束。当天深夜,刘亚楼电话通知各攻锦部队:“攻城准备就绪,明天上午总攻锦州。”蒋介石感到锦州城已岌岌可危,连夜电令侯镜如:“拂晓攻下塔山,12时占高桥,黄昏到达锦州!”1948年10月14日凌晨6时,侯镜如指挥部队向塔山解放军阵地发起狂冲,双方展开了

几天来最为惨烈的阵地争夺战。东野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向“东总”报告,战斗异常激烈,部队伤亡很大。此时,总攻锦州的命令尚未下达,塔山阵地已9次易手。如果在攻城战斗突破阶段塔山失守,敌“东进兵团”将像潮水一般在一个小时内涌来,即可直逼锦州,攻城部队将腹背受敌。这样一来,不但整个辽沈战役的总计划被打乱,东北野战军主力也将受到极端严峻的威胁。刘亚楼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犹疑了,这是关系到东北野战军几十万大军生死存亡的事啊!**俯看桌上的地图,眼睛紧订着塔山这个几乎看不见的小村落,果断地向刘亚楼挥了挥手,示意下达“总攻开始”的命令。刘亚楼还未拿起电话,沉默了半天的**终于开口说话了:“告诉程子华,我只要塔山,不要伤亡数字!”1948年10月14日10时,刘亚楼下达了总攻令。东野炮纵集中500门大炮向锦州城内预定目标猛烈轰击。11时30分,各突击队发起冲击。1948年10月15日18时,攻克锦州城,全歼国民党守军十万余人,生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上将和第6兵团司令卢浚泉中将。侯镜如闻锦州失守,也暂时退回了锦西、葫芦岛。当晚,**在指挥所接见范汉杰、卢浚泉。**询问范汉杰对锦州一战的看法。范汉杰沮丧地说“打锦州这一着,非雄才大略是下不了这个决心的,锦州好比一根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扁担断了。”又说:“贵军炮火猛烈,出乎意料。我们的炮火全被压制住了。”接见卢浚泉时,**要卢浚泉给镇守长春的第60军军长曾泽生通个电。第60军与卢浚泉的第93军同属滇军,卢浚泉同曾泽生有袍泽之谊。卢浚泉当即起草了劝曾泽生率部起义的电报。1948年10月15日锦州城破之日,蒋介石又飞抵沈阳,派飞机去长春空投手令给郑洞国,要其率部立即突围南撤,否则将受到“严厉之军纪制裁”。1948年10月17日,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所属3个师2。6人万起义。当晚,解放军悄然接管了长春东半城第60军的防务。1948年10月19日,新7军军长李鸿率其军部及所属3个师投降。郑洞国及其司令部仍踞守长春银行大楼,派人与解放军接洽,要求允许他再“抵抗”一两天,并发布一个他受伤被俘的消息。郑的要求获得解放军同意。1948年10月21日4时,郑洞国率部放下武器。长春解放,锦州战役结束。第三阶段辽西会战1948年10月廖耀湘率“西进兵团”出辽西后,于13日占领彰武,15日进占新立屯。锦州失守后,卫立煌认为廖兵团再无西进的必要,应迅速撤回新民,否则又有被解放军包围消灭的危险。1948年10月16日但蒋介石于回北平后,连电卫立煌迅速向锦州攻击,而卫立煌坚决不令廖耀湘继续西进,又不敢令廖撤回新民。1948年10月19日,蒋介石在北平召集傅作义、卫立煌和杜聿明开会,讨论收复锦州事宜。会上,卫坚持要集中兵力守沈阳,而蒋则非要收复锦州不可。杜聿明认为东北国军士气不振,各军残缺不全,要打也得经过补充整训,才可以相机对锦州攻击。但蒋执意收复,强令廖耀湘兵团以营口为后方全力攻锦州,刘玉章第52军先占领营口掩护后方。同时,蒋介石又任命杜聿明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辽热边区司令官,指挥葫芦岛、锦西部队向锦州攻击。蒋并说:“你们对**作战都丧失了信心,我料定只要我军主力从沈阳出来攻击,与葫芦岛各军南北夹击,**必退,我们就可以收复锦州。万一把**打不退,有52军占领营口掩护后路,再令廖耀湘撤退也不晚。”就在长春即将解放之际,毛主席认为,东北野战军下一仗以向南打锦西、葫芦岛之敌为有利。但**认为,如攻锦西,须准备在海岸边与敌12个师作战,地区狭窄,自己大兵团用不上,敌则扼原有强固工事抵抗,战斗不能很快解决,而廖耀湘西进兵团则可能乘虚进占锦州,对己不利。1948年10月19日**致电军委建议:“如廖耀湘仍继续向锦州前进时,则等其再前进一步后,再向其进攻。但有若干迹象廖不再前进,或有向沈阳、营口撤退的情况时。则立即迅速包围廖兵团,以各个击破的方法,将其全歼,使之不能退回沈阳和退至营口。”毛主席最担心的就是拥有大量精锐部队的廖耀湘兵团从营口逃跑,所以他完全同意首先将该兵团围歼在辽西沈、锦之间,立即复电**,要求“既本此方针,即刻动手布置,鼓励全军完成任务。”1948年10月20日,**发布作战命令:刘震第2纵队、韩先楚第3纵队、邓华第7纵队、段苏权第8纵队、詹才芳第9纵队、李天佑第1纵队及第6纵队第17师和炮兵纵队,立即由锦州地区隐蔽向新立屯、大虎山、黑山方向疾进,从两侧迂回包围廖耀湘兵团;万毅第5纵队、黄永胜第6纵队分别由阜新、彰武地区南下,切断廖耀湘兵团往沈阳的退路;梁兴初第10纵队和第1纵队之第3师由新立屯东北地区后撤至黑山、大虎山地区,构筑工事,坚决阻敌前进,以争取时间等待主力回师,尔后配合主力部队围歼敌军;吴克华第4纵队、贺晋年第11纵队在塔山地区继续阻击锦西方面敌军,保障主力作战安全;独立第2师以4天时间赶到营口,切断敌军海上退路。1948年10月23日,**又电令第10纵队:“务使敌人在我阵地前尸横遍野而不得前进。只要你们坚守3天,廖耀湘西进兵团必遭全歼!”1948年10月23日9时,廖耀湘兵团向黑山、大虎山发起猛攻。东野第10纵队司令员梁兴初命令各师:“死守3天,不让敌人前进一步!”第10纵队将士以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进行顽强的抗击,寸土必争。经过3天激战,10纵守住了黑山、大虎山阵地,使廖耀湘兵团失去了西进的可能和南撤的宝贵时间。廖耀湘以5个师的兵力连日攻击黑山、大虎山阵地受挫,使他西进攻打锦州的决心动摇,1948年10月25日晚廖耀湘下令向东南营口方向撤退,但行至台安附近便遭东野第8纵队第23师和正奉命由盘山北进的独立第2师阻击,廖耀湘误以为是共军主力,1948年10月26日按卫立煌的命令向东撤回沈阳,却被黄永胜的第6纵队堵住去路。至此,廖耀湘兵团10万人马全部陷入东野数十万大军的重重包围。廖耀湘走投无路,仰天长叹:“10万精兵啦!老天呀!”东野随即展开了对廖耀湘兵团的大围歼,采取边合围,边分割、边歼灭的战法,并直捣其指挥中心。韩先楚的第3纵队仅用3个小时,便一举端掉了廖耀湘的兵团指挥部和新1军、新6军、新3军军部。廖耀湘10万人马群龙无首,乱成一团。廖耀湘急得用明语呼叫:“部队到二道岗子集合!”**立即下令:以乱对乱,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打,并命部队到二道岗子去抓廖耀湘。1948年10月26日,当蒋介石在北平得知廖耀湘兵团在辽西走廊遭到解放军围歼时,在日记中写道:“东北全军,似将陷于尽墨之命运,寸中焦虑,诚不知所止矣。”辽西会战正酣时,**就已在部署下一步战事了。1948年10月26日,命令钟伟第12纵队和5个独立师及1个骑兵师,由长春星夜兼程南下,切断沈阳之敌的退路。1948年10月28日拂晓,辽西会战结束,廖耀湘西进兵团所属新1军、新6军、新3军、第71军和第49军共计5个军12个师10万余人全部被歼灭,兵团司令廖耀湘中将、新6军军长李涛中将、第71军军长向凤武中将、第49军军长郑庭芨中将被浮。新1军军长潘裕昆和新3军军长龙天武只身逃回沈阳。生俘兵团司令廖耀湘等高级将领,史称“辽西会战”。1948年10月28日,命令辽宁军区迅速占领辽河渡口,架桥准备大军过河进军沈阳。第四阶段解放沈阳

1948年10月27日,蒋介石将杜聿明召到北平,商讨对策。蒋起初还想调海军运输舰将葫芦岛的部队海运营口登陆策应廖兵团从营口撤退。杜认为要将葫芦岛的部队运到营口,至少也要一个星期。在这一周内,廖耀湘要是存在的话,就可以自己打出来退到营口,否则一两天就完了。再把葫芦岛的队伍调去,等于白白送死。他建议蒋介石赶快调船把营口的部队撤退。蒋最后同意调船撤离营口的第52军,同时命周福成指挥第53军、第6军207师死守沈阳,并派杜聿明到沈阳召集周福成等部署沈阳防务。当天中午,杜聿明由北平飞沈阳,途中命令锦西各部队停止攻击,退回锦西既设阵地,严防解放军反攻。晚上,杜聿明飞到沈阳,与卫立煌研究如何巩固沈阳防务或撤退营口。卫这时心绪缭乱,坐卧不安,只是重复地说:“我早就向他(指蒋介石)说,出了辽西走廊就会全军覆没,他不相信,我画个十字,他也不信。现在你看我说中了罢!”又说:“从前我要守,他不肯守,现在什么也没有了,如何守法呢?”杜问卫:“退营口怎么样?”卫说:“长春敌人几个纵队已南下,退出去也马上完蛋。”杜聿明也觉得的确是退守两难,只有照蒋介石的命令,叫周福成指挥现有部队死守沈阳。第二天,杜聿明回到葫芦岛,着手部署撤退营、葫的部队。卫立煌见大势已去,于30日乘飞机离开沈阳。围歼廖耀湘兵团之战,东北野战军实施大胆渗透和穿插,不仅使廖部建制大乱,自己的建制也跑乱了。各师、团单独作战,穷追猛进,那里有枪声就往那里打。至28日辽西会战结束时,各纵队已无法集结,师、团位置极为分散。刘亚楼急得望着各纵、各师位置的地图直挠后脑勺。罗荣桓焦急地说:“部队建制大乱,不利于统一行动。沈阳之敌眼看要向营口跑。”**抓了一把炒黄豆,不动声色地说:“乱就乱吧,下道命令,全军向沈阳进发,同时传达纵队和师、团,乃至营、连,不必集结,部队从原地出发。”东野各部队迅速向沈阳兼程前进。1948年10月31日,完成了对沈阳的包围。1948年11月1日拂晓,对沈阳发起攻击。当天中午,第8兵团司令周福成和他的300名卫队在银行大楼放下武器。只有戴朴率第6军207师顽强抵抗,但很快被解放军消灭。1948年11月2日,沈阳全城为解放军占领。同日,解放军攻占营口,除刘玉章率第52军军部及所属第25师等几千人乘船从海路撤逃外,其余14000余人全部被歼。至此,辽沈战役结束。1948年11月8日,国军东进兵团5个军12个师在杜聿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