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工匠之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都市工匠之神-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了如此高超的造诣,雷卓知道英特网存在着大量的漏洞。

如果让他来构建这个网络的话,雷卓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加完美——许多网络工程师都可以这么想,毕竟英特网的许多问题完全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科学家知道这些问题但是却没办法改。还有更多的问题其实已经有解决的方法,比如软件厂家公布了补丁给用户下载,但是有人就是不去下载那也没有办法!

这个处处漏洞的系统,正适合雷卓的智能系统大显神通。

他首先需要成立一个网站,这样就可以获得高速的网络连接线路,这是智能系统发挥功能的基本要求。然后雷卓准备编制一些免费软件,比如网络电视、点对点下载等等再匿名发布,这些软件运行在客户的电脑上就是智能系统的“分支”。这样通过不断的渗透蔓延,智能系统将在英特网建立一个庞大的情报收集网络。

雷卓把系统命名为“天眼”,代表着它无所不在的刺探之意。

跟他制造的其他“神器”一样,天眼系统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量产。就算可以收集大量的人类灵魂,他的神格也支撑不了太多神力水晶的消耗。另外它对英特网的渗透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初期它的情报收集能力不会高到哪里去。雷卓可以在一天之内编出好几套软件,但是软件发布出去总得有人使用了才有意义,这些用户资源都是需要时间去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仓库这里本来就有一条宽带,天眼系统打造完毕之后就可以试运行。

雷卓让它收集情报的关键词包括“灵异事件”、“超自然”、“异能”、“超能力”、“特异功能”、“外星人”、“UFO”、“显灵”等等等等……他辛辛苦苦做出天眼系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寻找造物之锤的神器碎片。神器碎片可以让人类或者动物得到特殊能力,从这方面入手去调查就是最合理不过的。雷卓让苏慧去成立一家风水事务所,同样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

雷卓紧盯着全世界的灵异事件,却不知道他自己制造的一些“灵异事件”,也正在彦州市掀起不小的波澜。

彦州大学二年级学生刘昊,这几天一直处于闷骚兴奋的状态。平时上课或者上自习的时候,他经常都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偷偷傻乐。兴奋是因为他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而闷骚则是这个发现不可以泄露出去。当刘昊捡到那件“东西”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飞黄腾达的机会来了。

刘昊是彦州本地人,上个星期回家的时候在路边看到一截金属棒,觉得它挺精致漂亮就随手捡了回去。到家里他本来也没有怎么在意,接着在把玩时发现金属棒可以拧开,分成两截向左右拉开。

两截金属棒分开后存在拉力,说明它们中间有一条细小的丝线。刘昊发现自己的肉眼很难看到这根线,于是就拉着它压向桌角想让它显现出来。这时诡异的现象发生了,刘昊完全没有感觉到任何的阻力,然后那个桌角就像豆腐一样被切断下来,留下一个光滑平整的切口。

到这个时候,刘昊就知道自己捡到宝贝了。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用丝线赚钱,比如开一个机械加工厂什么的。然而经过一番研究,刘昊发现那样能赚的钱并不多,而且如果不小心把这东西泄露了出去,被人谋财害命那都是分分钟的事情。

最后刘昊的想法,就是不如把它卖掉!

这个想法与那个死掉的周游很相似,不过周游的电动车是抢来的见不得光,只能通过那种曲折的方式卖给苏钧愚。而刘昊的超级纤维是在路边捡的,完全可以作为“无主物”卖给政府。

刘昊相信中国政府财大气粗,能得到这样的东西是绝对不会亏待他的。

也许有人觉得政府一向很霸道,最后肯定是抢了他的东西最直接。但刘昊所考虑的却是人的动机,也就是应该从“人心自利”而不是“人心要害我”去看问题。这条丝线到了那些高层官员手里,黑了刘昊对他们自己有什么好处?答案是没有!他们要给钱那也是公家的钱,只要能报销自己又不会有任何损失。为了给公家省钱而去害人,这么“无私”的官员还真的很少见!

不过这是高层的情况,下面的那些人可就不一样了。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刘昊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如何寻找一个可靠的渠道就是难题。他最怕自己找上某个局长,结果被那个局长直接抢走东西再灭了口,然后本应该属于他的钱和功劳就变成了局长大人的某个亲戚的……

所以刘昊要交出超级纤维,必须找一个足够可靠的人才行。

他刚开始想破了脑筋,也不知道自己能和哪个当官的扯上关系。不过想到后来刘昊就骂了自己一句糊涂,他何必舍近求远去找那些当官的,学校里那么多牛人不一样可以直达天听?

那些搞了一辈子科研的老教授,比那些官场老狐狸肯定是可靠多了!

第34章 老教授

下午六点,彦州大学的钟元寒教授就像往常一样走出“超导材料研究所”。这位六十三岁的老人是世界知名的材料学家,同时也是中科院院士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获得者,在彦州大学可谓是“镇校之宝”级别的大牛人。

最近研究所遭遇了一次挫折,让钟元寒的心情接连几天都变得颇有些阴郁。那件事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他们最近几年一直在研究的某个关键性问题,在即将取得突破时竟然被日本人抢先了一步。

虽然钟元寒的团队只需要几天就能取得同样的成果,但这段小小的时间差距便让他们的成绩变得黯然失色。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毕竟日本人在公布成果时也不会把技术细节说出来,钟元寒他们等于是不小心落后了一步又马上追上去,在技术力量的层面上并没有多大差别。

但科学家也是有荣誉感的,研究成果从“世界领先”变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任谁都不可能对此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更何况出一次国际领先的风头,还意味着研究所可以得到更多的资金投入……

“钟教授,你好。”旁边一个声音,打断了钟元寒的思考。

那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钟元寒脸上露出了微笑问:“你有什么事?”

“呃……我叫刘昊,有一件东西想请你看看。”年轻人说。

见到他自信满满的样子,钟元寒扶了一下眼镜点点头表示没问题。

作为一个名声在外的权威科学家,他经常会遇到学生们提出的请求,从写推荐信到咨询考研题目再到为研究课题做鉴定等等都有。出于提携后辈的精神,钟元寒对他们通常都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前提就是不会太耽误自己的时间。

像刘昊这样“有一件东西”拿来给他看的,钟元寒都记不清遇到过多少次。

这些年轻人通常都有过分自信的毛病,但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却是值得鼓励的。钟元寒看完之后一般都是先夸奖几句,然后再推荐一些文献让他们自己去学习。等他们阅读相关的资料之后,自然就会意识到自己与行家的差距。

刘昊看了看左右,似乎有些挠头地说:“这里不方便,我们是不是去你的办公室?”

“没关系,不会有人偷你的技术。”钟元寒失笑道,这些年轻人总是那么相似。

他们往往都是偶然间灵光一闪,然后也没有对行业内的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就开始闭门造车地捣弄。最后当他们搞出点什么的时候,就自认为这个成果有着改变世界的力量。但同时他们又会患得患失,担心自己的创意被人偷了什么的。这些人钟元寒见得实在太多,虽然称不上反感但也不会去迁就他们。

“那好吧。”刘昊又看看左右无人,才拿出一支小巧的金属棒。

“是一种新的合金?”钟元寒试探着问道。

“不是,我演示一下你就知道了……”刘昊说着突然想到了什么,“呃,你的身体还硬朗吧?”

“为什么这么问?”钟元寒很奇怪。

“我担心你等会儿太惊讶,要是心脏方面出点问题可就……”

“我的心脏很好,你不用担心!”钟元寒有些不悦地挥挥手——这个刘昊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还真以为自己能拿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东西出来?什么又是“太惊讶”又是“心脏”的……钟元寒都快忍不住想教训他两句了!

“对不起!”刘昊也知道自己冒犯了,但接着还是忍不住再次强调:“你还是先做好心理准备……”

“行了,你再不演示我可要回家了。”钟元寒板起脸作势要走。

“好好好。”刘昊赶紧把他拦住,然后拿着金属棒轻轻一扭……

那根金属棒从中间被扭开,刘昊双手各执一端慢慢拉动。钟元寒同时还听到一个轻微的声音,由此判断出金属棒中间存在着一条肉眼难见的细微丝线。老人骤然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让他睁大了眼睛紧紧盯着刘昊双手。

果然接下来的一幕,就让钟元寒的心脏猛烈跳动起来。

只见刘昊拉着那根细微丝线,蹲下来对着一块翘起的路缘石轻轻一刮。以钟元寒的眼光哪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看到刘昊要把手里的丝线放下,赶紧出声制止并且自己也蹲下去《|wRsHu。CoM》,伸手小心翼翼地捏着那块路缘石向上一提。这块路缘石表面上毫无变化,但却被钟元寒轻松地拿起了一小块,只在下面留下一道光滑的弧形切口。

刚才就是刘昊用手中的丝线,如同切豆腐一样将它割了开来!

“你没事吧?”刘昊看到钟元寒双手发抖,不由显得非常“担心”地问道。实际上他心底里可是只剩下得意了,这老头子刚才还不把哥们当回事,现在见到真玩意还不是鸡动了吧?

好在钟元寒真如他说的那样身体硬朗,在经历短暂的情绪波动之后就恢复了过来。他激动地像是要抢过刘昊手里的东西,紧接着才意识到那根丝线有多么危险。老头子深深喘了几口气,以一种迫不及待的语气说:“快,到我的办公室去!这样的东西你怎么能在大路上就给我演示?”

“靠!还不是你要求的……”刘昊暗自腹诽,但还是跟着钟元寒向研究所走去。

半路上钟元寒又想到一个重要问题,快步走回去使劲将那块路缘石挖了出来。然后他就像做贼一样看了看周围,发面没有人注意到这边才鬼鬼祟祟地把石头塞到公文包里,然后狠狠地松了一口气像是解决了一件大事——这块石头被刘昊的丝线切开,是绝对不能留在外面的!

超导材料研究所的门禁很严,即便刘昊有所长大人亲自带路,依然要用身份证登记之后才能进去。那门卫看着两个人的神态,也是感到有些奇怪:怎么钟教授红光满面的,该不是抱孙子了吧?

好在这里的门卫都属于武警编制,在入伍和上岗时都受过严格的保密训练,知道自己不应该有过多的好奇心。刚才这奇怪的一幕过去之后,就被他们深藏在心里绝不去胡乱打听,甚至在场的同伴之间也不会相互谈论。

第35章 国安

到了钟元寒的办公室里,老教授才从刘昊手中接过金属棒。这根金属棒的一端内部有个小绞轮,能够给丝线施加一个拉力让它自动收回去。不用的时候把金属棒拧紧放好,就可以保证丝线的安全性。

等钟元寒学会这玩意的用法,他办公室的东西就遭了殃,什么水杯、钢笔、桌子、椅子等等都被他切得七零八碎。不论它们表面看上去多么坚固,在这根小小的纤维面前都会变得像黄油一般脆弱。

老人闹腾到办公室里实在没东西可以切了,才很是过瘾地对刘昊问:“这是碳纳米管纤维?”

“我也不知道。”刘昊不太确定地说。

“应该就是这个!没想到已经有人做出来了……”钟元寒显得有些感慨,刚才的兴奋劲也随之消散无踪,取而代之的反而是一种落后于人的忧虑——碳纳米管纤维作为当代的明星材料之一,全世界但凡有点能耐的国家都在研究它。目前各国虽然能在实验室造出小段纳米管,但却始终无法得到具备宏观尺度的长纤维,最多只能将那些纤维集束交联在一起,依靠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形成普通强度的材料。

现在刘昊拿出来的这根丝线直径不到1微米,却具有足够媲美钢索的物理强度,这说明它内部不但是由“长纤维”构成,而且这些纤维的微观结构缺陷也已经被解决。钟元寒虽然是搞超导体的,但对国内其他材料科学领域的进展也有所了解,如果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他肯定会知道。

那么这根纤维的制造者,会不会就是美国或者日本的同行?

“你是怎么得到它的?”钟元寒向刘昊问。

“捡的。”刘昊回答道。

接着他搓了搓手,向钟元寒笑道:“我想把它卖掉,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

“多少钱?”钟元寒毫不迟疑地说。

他虽然是一个科学家,但同时也是一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