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过尽了,人们开始议论起来。有人说这是去攻汝宁府城的;有人说,不一定,可能是去迎战官军的;有人说,这支人马与官军多么不同啊,队伍多么整齐,连一匹马都不踩到田里,真是纪律严明!有些年老的妇女,本来正在为自己的媳妇、闺女担心,但后来发现这队骑兵竟没有一个人跑来调戏妇女,忽然放下心来,暗暗念一句“阿弥陀佛”。
正在纷纷议论,有一名义军的小头目骑马奔回。到了灾民面前,勒住马,从马上扔下一大包粮食,说道:
“各位乡亲,你们不要害怕。我们是李闯王的人马,前来剿兵安民。我们的人马一向恤老怜贫,每到一个地方,开仓放赈,救济饥民。今天我们是从这里路过,所带粮食也不很多。刚才我们将爷看见你们都是很可怜的逃荒人,特地命我回来,将这一包粮食留给你们。你们谁是领头的,把粮食分一分,大家都分一点,救救急。等我们打败了官军,占领了这一带地方,就会从富豪大户的仓库里拿出多的粮食,分散给穷百姓。你们不要害怕,把粮食分一分,带走吧。天已经快黑了,赶快赶路!”
说完后,这小头目就勒转马头,准备离开。当下从灾民中走出一位老人,看来是个领头的,跪下去向小头目磕了个头,说:
“多谢闯王,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说了这一句,他又问道,“那前边走在‘闯’字旗下的是不是闯王本人?”
“不是,他是闯王的侄儿。”
几天以前,驻军于西平、遂平之间的李自成,探得博宗龙、杨文岳将在新蔡会师,他和自己的军师、大将以及罗汝才在一起分析、研究,认为傅、杨会师之后,不外两个趋向:一是趋守汝宁。因为汝宁是一个府城,又是明朝的宗室崇王①分封所在,所以傅宗龙和杨文岳固守汝宁似乎是理所当然。可是大家也料想官军害怕一旦被围,死路一条,所以也盘算他们不守汝宁而趋守项城,这样可以使项城和汝宁互为犄角,互相声援,又有退路。经过商议之后,决定派李过率领三万人马,步兵骑兵都有,赶往新蔡以北截住明军北进之路,一举将其击溃。当时左良玉还在信阳、罗山之间,人马很多,而丁启睿也正驻在光山一带,意图不明。所以,李自成和曹操率领大军仍留在西平、遂平之间,以观动静,并继续向附近各州县催索军粮,征集骡马。
①崇王——明英宗第六子朱见泽封为崇王,现在传至第七代名朱由樻。
李过害怕明军逃脱,自己率领八千骑兵在前,疾趋汝宁与项城之间,其余大队人马在后。这八千轻骑中有曹营杨承祖的两千轻骑。杨承祖是罗汝才的爱将,李过与他在几年前就相识,近来闯、曹合营,他两人相见的机会更多,成了很好的朋友。因为知道他们比较合得来,所以这一次让曹操出一部分人马协同作战,曹操就把杨承祖派遣出来。
当天晚上,李过驻兵射桥,下令部队不许骚扰民宅,只有逃走的大户人家的宅子可以驻扎。空地上搭了许多军帐。部分人马驻在寨外的旷野间,也是搭的帐篷。所有寨内寨外,严禁火光,不许走漏消息。
李过的老营驻扎在一座庙里。一住下就派人召集当地的父老乡约,来了十几个人。李过向他们说明闯王队伍的宗旨是奉天倡义,吊民伐罪,特别是目前到这一带来,是要剿兵安民,将残害百姓的官军斩尽杀绝,将踩在百姓头上的乡宦土豪除掉。他说完后,父老们半信半疑,但毕竟开始放下心来。有一位衣着破烂、面相斯文的父老说:
“我们久已听说李闯王的人马是仁义之师,在豫西如何行好事,对百姓如何好,百姓如何到处焚香祝愿,巴不得闯王前去解救苦难。今天得见将军亲率骑兵到我们这个地方,果然是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真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事。”
李过又说:“上天已经厌弃了明朝。朱家上边朝廷腐败,下边官贪吏滑;气数已尽,非亡不可。我们李闯王名在图谶‘十八子,主神器’,还有‘李代朱’那些话,图谶上都说得清清楚楚的,可见天意早就归于我们闯王。如今到了河南,百姓处处响应,焚香欢迎。说明我们闯王真是顺天应人,要不了三年五载,就会攻进北京,重整乾坤,建立新朝江山。”
父老们听得入神,不敢做声,但有的轻轻点头。他们过去也听说过《推背图》,但没想到朱家朝廷很快就要灭亡,救民水火的真命天子已经出世,原来就是闯王!一个父老在心里说:“咱原先总以为真命天子还没有出世,老百姓的苦难还长着呢!”如今父老们亲眼见到李过的人马,又听了李过的一番话,虽然不敢完全信以为真,但大多数人暗暗地抱着喜庆的心情,巴不得果然如此,早日得见清平世界。有些胆子大的人,向李过流露一些心里话,说老百姓年年磕头烧香,盼望能过太平日子,但是没有人敢说出那句大逆不道的话:等待着改朝换代。
李过随即当众宣布:将士们有骚扰百姓的,许大家随时来告,决按军律治罪,该杀的杀,决不轻饶。说了这话以后,他又把中军叫来,吩咐中军连夜赈济饥民。父老们一齐跪下磕头,说了些感恩不忘的话。有的滚出眼泪,有的泣不成声。过去这里也有不少官军和义军经过,杀戮、抢劫、奸淫,好像就是官军的家常便饭,而义军也不一定都好。只是比较起来,官军更坏。可是今天来的这支闯王人马,不仅军纪严明,还要当夜放赈,这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父老们虽是地方的管事人,可是他们本身也在受苦受罪,老百姓的苦难,他们深深明白。眼看着射桥这一带的百姓都要逃走,到明年春天究竟能剩下多少人不逃走,多少人不饿死,谁也说不准。今晚意外地受到赈济,虽然不是长久的救命办法,但毕竟是多年来很少有过的事,也是眼下的救命粮食,这就不由他们不掉下眼泪。
父老们退出以后,李过又嘱咐中军,一定要多拨出若干袋粮食,使大家都能分到。
中军说:“我们轻骑前来,粮食本来不多,只能维持两三天。放赈以后,粮食万一接济不上,如何是好?”
李过心中很有把握,笑着说:“三天以内,必有分晓。何况我们后面的大军明天一定可以赶到,他们带的粮食较多。你只管按我的吩咐去办。”
中军走后,李过率领少数亲兵亲将出去巡夜。他在寨内外走了几个地方,只见街道上冷冷清清,没有闲人走动,重要路口也都有步哨把守。偶然发现寨外有一处露出火光,他立即将那里的小头目叫来斥责了一顿。从射桥有两条路通向新蔡和项城,他特别嘱咐守路口的弟兄:要是有别处的人来射桥,就不许再离开;凡是射桥百姓,不管大人小孩,也都不许出去,以免泄露机密。然后他来到射桥西北杨承祖的驻地。杨承祖的士兵见是李过来到,赶快要通报。李过摆手示意,要他们不要禀报,随即缓步走进杨承祖的军帐。
杨承祖正在同他部下的一群头目饮酒作乐,忽见李过进来,都觉不好意思,赶快起立让坐。李过笑着拱手,让大家不要起来,该饮酒的还是饮酒,说他只是出来到处看看罢了。杨承祖说:
“补之大哥,你连日辛苦,驻下以后,不早点休息,又出来查夜?”
李过说:“我也是习惯了,每到一个地方驻军,我总是不查夜不放心。你们继续饮酒吧,我看一看就走。”
杨承祖拉着李过说:“大哥既然来了,也请喝一杯热酒解解乏。”
李过想走,但又觉着如果一走,杨承祖他们心中会留下疙瘩,便笑着坐了下去。大家向他敬酒,他喝了一杯,就坚决不再喝了。他又坐了一阵,说了几句闲话,起身告辞,嘱咐大家不要多饮,要早点休息,说不定明天会要打仗。杨承祖喏喏答应,带着头目们把他送出帐外,看着他走了。回进帐内,杨承祖望望大家,苦笑了一下。有个头目便说:
“如今跟闯营合伙,又多了一个婆婆。”
杨承祖摇摇头,不让他说下去,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当日我们曹帅要来河南投靠闯王,我们都觉得不是办法。曹帅不听。如今受制于人,只好吃后悔药啦,有啥法儿呢?”
三更以后,李过正要睡觉,忽然中军来报,说是细作已经探知,明日官军要过汝河往北来,扬言要救汝宁。李过想了一下,说:
“大概不是汝河,是洪河吧?”
中军也想了一下,说:“是洪河,不是汝河,细作也搞不清楚,匆忙中说成汝河了。”
李过说:“我明白了,官军用意已经清楚。”
他不再马上就寝,赶快派一名骑兵小校带领几个骑兵,将新的军事情况和他的作战打算连夜飞报闯王。另外又派出塘马,催促后面大军连夜急速赶路,准备明日大战。等到把这些事处理完毕,已经听到头遍鸡叫,他这才身不解甲,躺到床上,蒙眬睡去。
傅宗龙和杨文岳昨天在新蔡境内会师。由于新蔡城中绅民共议,紧闭城门,不让官军入城,所以他们只好在城南的岳城镇会师。他们的老营留驻岳城,令大军分散在汝河南岸的许多村落驻扎,另外派出一小部分人马来到新蔡城外,向知县勒索粮草。
知县站在城头上大声说:“请回禀两位总督大人,新蔡连遭兵荒天灾,城中十分困难,自救不暇,实在没有多的粮食供应大军,万恳见谅!”
城下将领厉声说道:“两位总督大人都有尚方宝剑,你这新蔡知县,胆敢违抗,定以尚方宝剑先斩后奏!”
知县听了,不敢过分抗辩,又回答说:“容我再同地方士绅乡宦商量,尽力而为。”说毕,下城回衙,再不露面。
却说傅宗龙、杨文岳会师之前,已经通过信使往还,确定了基本方略,以稳重为上策。无奈连日来崇祯催战甚急,就在昨天他们还分别接到手诏,限期剿灭李自成。崇祯皇帝由于心中焦急,只知催战,不管后果,使这两位带兵的方面大臣无所措手足。他们都很明白,皇上对目前中原大局很不清楚,对作战形势更是茫然无知,只是在宫中随便一想,就下手诏,就令兵部催战。他们如果遵旨进兵,实在没有把握战胜“流贼”;如不遵旨,又要获罪。将人马安顿之后,傅宗龙便请杨文岳来到他的军帐,密商对策。商量的结果,仍然没有善策,还是按照他们原来的打算,暂不轻易作战,不往汝宁,以避敌锋。他们害怕一到汝宁,必被李自成大军包围起来。虽然左良玉、丁启睿就在信阳和光山一带,也很难指望他们前来救援。所以他们商定,还是向项城、陈州进兵。
对此决策,傅宗龙并不感到满意,但也无可奈何。近两年来,他一直在监狱中度过。如今明知局势不妙,但又想既然皇上把他释放出狱,又提拔他当了总督,不管死活,也应该尽自己的力量,上报皇恩。决定方略之后,他叹口气说:
“杨大人,贼在西北,我军反向东北,似此岂非避贼?倘若圣上见责,将如之何?”
杨文岳说:“我们是欲取之,姑予之;先退一步,然后再进两步。打仗总要虚虚实实,不能一开始就同敌人决战。我们暂时避开敌锋,为的是替朝廷保存这数万人马,待敌有隙可乘,再求取胜之道,方为万全之策。”
傅宗龙无话可说,心中不能不认为杨文岳的话很有道理。但是觉得他自己纵然粉身碎骨,难报皇恩,所以又不免深深地叹了口气。
由于百姓见官兵即逃避一空,所以消息不明,粮秣十分困难。夜间傅宗龙拜表驰奏,说自己与保督杨文岳已经会师新蔡境内,即遵旨合力进剿,以纾朝廷腹心之忧。尽管表上这么说,他也明白全是虚话,所以心情十分沉重,感到前途茫茫,成功的希望甚微,拜表后在帐中彷徨,不禁又捻须长叹。
他虽然这两天鞍马劳顿,却因忧心如焚,不想去睡,走出军帐外面。
数里外,几个村落已经有了火光,房屋正在燃烧。他向跟在身边的家奴卢三问:
“为何村庄起火?”
卢三低声说道:“请老爷睁只眼合只眼吧。”
傅宗龙心中明白,想着又是欠饷,又是缺乏粮草,要禁止官兵抢劫、奸淫、烧房,怎么可能?但如此军队,如此境遇,又如何对敌作战?他看了一阵,无计可施,摇摇头,退回帐中。
次日黎明,傅、杨两军饱餐一顿,向北进发。傅宗龙立马汝河南岸,督催将士在汝河和洪河上搭两座浮桥。这本是昨夜下的命令,因将士拖延,加之需要木料较多,临时拆毁民房,所以到今日巳时左右才将浮桥搭好。等人马过完洪河,已经是午时以后了。
人马在洪河北岸打了尖,继续北进,当晚宿在龙口,这个镇离新蔡大约有五十里路。步兵十分疲劳,颇有怨言。这些怨言,杨文岳早就习惯,傅宗龙却感到可怕。人们告诉他,兵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