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么睡成那样?”
赵红兵已经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刚刚塑造起来的灌篮英雄的形象,马上被其极难看的睡姿给破坏了。
二狗还记得有一次,又是某个夏天的周末的晚上,赵红兵和刘海柱又喝多了。小北京想扶赵红兵去旅馆的三楼睡觉,结果一转身的工夫,赵红兵不见了。
10分钟后,赵红兵不知道从哪里登上了三楼的楼顶。“刘哥,我能从这个三楼的楼顶跳到对面那个二楼的楼顶!”三楼顶上的醉猫赵红兵,笑嘻嘻地朝正走出他们饭店的刘海柱喊。刘海柱抬头一看,旅馆这个三层楼距离对面的二层楼至少有15米,就算是世界跳远冠军,也未必能跳那么远!刘海柱吓得酒醒了一半,这要是真跳了,赵红兵还不得非死即残?
“红兵,我知道你肯定能跳得过去。我叫小申也过来看你跳,好吗?等我把他叫出来。”刘海柱了解赵红兵的性格。赵红兵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总惦记着小北京。
“刘哥你快点。”
刘海柱三步并作两步进了饭店:“快上三楼顶上把红兵抓下来,他要跳楼!”
小北京转身就往楼上跑。
当走出饭店的刘海柱再抬头看三楼的楼顶时,已经看不见了赵红兵。
半分钟后,映入刘海柱眼帘的是气喘吁吁地站在三楼楼顶的小北京。
“红兵呢?”刘海柱真是着急了。
“他躺在楼顶上睡着了。”小北京无奈到了极点。
“红兵,你以后再喝多我就拿根绳子把你捆起来,省得你到处乱蹦。早晚有一天,我得被你吓死。”每次赵红兵酒醒后,小北京总是怒气冲冲。“嘿嘿……下次不这样了。”一向稳重的赵红兵,每当被别人提到他喝多了乱跳乱蹦,总是脸红着讪笑。二狗想:可能就是因为赵红兵平时太沉稳了,不爱说话又不爱动,所以喝多了以后才这么“热爱运动”。至于赵红兵酒后跟踪路上行人的事,次数虽然不多,但有一次还被人家报了案——赵红兵在一条彪形大汉身后无声无息地跟踪,把人家吓了个半死。等派出所找到跟踪人家到了门口,并继续坚持在人家门口盯梢的赵红兵时,赵红兵酒还没醒。
“你为什么跟踪人家?”
“我是侦察兵!”赵红兵在醒酒室里醒完酒被提审,但酒还没完全醒。
“你都复员多少年了,还侦察什么?”
“就算是普通公民,也有保卫祖国的义务!”
“这和你跟踪人家有什么关系?”
“他可能是特务!”
“啥?特务?哪来的特务?这年头还有特务?你凭啥说人家是特务?如果真有特务,我应该把你送到国家安全局吧!”
“不知道,反正我听见了发电报的声音,我不会听错。我听到电报声以后就看见他了,然后我就跟踪他。”
“电报?”
“是的,电报声,没错。”
当晚赵红兵就被放了,派出所认为他是酒后出现了幻听、臆想。小北京去保他的时候,酒已经醒了一大半的赵红兵还在坚持说他听到了电报声:“我们怎么会听错电报声?”
“嗯,你不会听错,快回去睡觉吧!”小北京郁闷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另外两次赵红兵跟踪人家,也都是在1988年上半年,他都说是听见了电报的声音,但是不知道从哪发出的,所以他只能看到可疑的人就去跟踪。而且每次赵红兵就算是酒醒以后,也坚称自己听到了电报声。
总之,1988年的上半年是赵红兵过得最安逸的半年。在这半年里,他主要的两个仇人都和他在表面上谈和了。他不用担心被人暗算,成天喝得晕晕乎乎,只等着高欢放暑假。
要是生活永远这样安逸,就好了。
第七章 入狱
〔多年以后,赵红兵曾无数次在酒后提到那天去公安局自首的路上他听到的这首歌。他说,那时他想到家乡的风,望着家乡的云,听到“归来吧,归来哟”这句歌词,更加坚定了他回到“党和人民这边来”的信念。〕
【四十、陈卫东、赵山河】
当赵红兵在1988年上半年每天醉生梦死时,市区北面的陈卫东一伙迅速壮大了起来。陈卫东团伙当年的主营业务是地下色情业。“1988年,我学会了迷踪拳,打败了霍元甲,抢走了赵倩男……”从这首当年的童谣就可以读出,当时人们对于男女关系的态度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保守。
陈卫东是老流氓,1983年严打前是与李老棍子、刘海柱、张浩然等人齐名的大混子。此人又小又瘦、形容猥琐、一肚子坏水,但他至死都认为自己是个帅哥——市里的第一帅哥。据说,长得歪瓜裂枣的陈卫东不但自认是个帅哥,而且还有偶像,他的偶像就是《水浒传》中的浪子燕青。他也学着浪子燕青的样子给自己文了身。二狗当年就曾经见过一次:文的是几条龇牙咧嘴的龙,不但画功极差,而且颜色深深浅浅,完全是粗制滥造,乡镇级水平。
如果说赵红兵和刘海柱等人尚有几分侠义精神的话,那陈卫东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败类。1988年前后,陈卫东年约35岁,但已经有些驼背了,外号陈罗锅。据说,当年他性病缠身,而且他的几个小兄弟也是,医学上这叫交叉感染。
陈卫东几乎和刘海柱、李老棍子、张浩然等人在1987年同时出狱,他们在号子里就相互认识,但是关系都不怎么样。据说在狱中刘海柱就经常收拾陈卫东,而陈卫东也最怕刘海柱。出狱以后,刘海柱去修自行车,李老棍子盗古墓和贩卖文物,张浩然先是砸杠子后来被张岳捅死了。可以说,他们三人的所作所为无论是好是坏,和普通民众的关系都不大。但陈卫东的所作所为却是臭名昭著,因为他所从事的行业是组织卖淫。
上世纪80年代,在当地,组织卖淫的人是极度被鄙视的。即使是街上的小混子,也瞧不起这样的人。那为什么陈卫东还能混得出去?二狗认为有三个原因:
⒈陈卫东在1983年前就已经成名,是名副其实的老混子,以前打过不少恶仗,名气不小。
⒉虽然从事色情业为人所不齿,但是他通过组织卖淫的确赚了不少钱,有钱人办事总是容易一些。
⒊他的表弟当年看完电影《少林寺》以后就离家出走,说是要去少林寺学武术。虽然少林寺肯定没去成,但是的确学了一身武艺回来,号称当年全市单挑第一,有不少小兄弟跟着他混。陈卫东的表弟总带着人帮他打架。
陈卫东的这个表弟当年不到20岁,真正成名是在陈卫东死后,也就是1996~1997年。那时候《古惑仔》正在热播,大家发现,陈卫东的这个表弟无论外形和气质,都和“山鸡”极为相似。所以,在这里,二狗就把他称之为赵山河。
陈卫东和赵山河的关系,是“狼狈为奸”这个成语的最好注解。
据说,狼虽然凶恶,但是智商不怎么样,真正坏的其实是“狈”,这个动物前腿比较短,经常趴在狼的背上,专给狼出馊主意。狼的凶狠加上狈的阴险,这还得了?
陈卫东是狈,赵山河是狼。虽然狼更加凶残,但他还是要听狈的。而且陈卫东这只狈,要比赵山河这匹狼大上十五六岁。
陈卫东的饭店开在市区北面的钢窗厂附近,约有20几张桌子,饭店里的妓女通常还兼服务员。饭店刚开张时,生意并不好,主要是附近的人不知道这个饭店是个地下妓院。
很是恼火的陈卫东,想出了个极度香艳的办法吸引顾客。他的办法是:让他店里所有的妓女,在给客人上菜时要刻意地走走光;上午或者下午不忙的时候轮流去饭店外站着,没事儿更要有意无意地走走光。
这一招虽然有伤风化,但是极其奏效。很快,他的饭店就已经门庭若市了。他开的饭店,名字叫“青原鹿”。很快,市里就出现了一句顺口溜——要想家庭不睦,请到城北青原鹿。可见他这个饭店有多么的伤风败俗。1988年6月的某一天下午,中午喝了不少酒的三扁瓜和两个朋友路过陈卫东的饭店,看见了正在陈卫东饭店门口搔首弄姿的几个女孩子。“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往前走……”三扁瓜的一个朋友喷着酒气,冲着饭店门口的几个妓女唱着当时热播的《红高粱》的插曲。“风啊,刮啊,刮啊,把她的裙子刮起来!”三扁瓜希望来一阵风,把她们的裙子吹起来。三扁瓜等人虽然总和刘海柱在一起,但是他们没有过刘海柱那样的苦行僧生活,他们还是很好女色的,喝醉酒了,见到妓女,当然要调戏一下。
“东哥,那几个人在那穷得瑟,看见了没?”一个妓女向坐在饭店门口台阶上的陈卫东诉苦。“得瑟”这个词也是东北话,其他的中文词汇很难准确诠释这个词,大概是有嚣张、飞扬跋扈、招人烦等几层意思。
陈卫东放下手中的小镜子和木梳,站了起来。小镜子和木梳是陈卫东的必备家什儿,基本上是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据说,他经常对着镜子唱费翔的《读你》。“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照着小镜子的他每每唱到这一句,就会严重和这歌词产生共鸣。
“兄弟几个,进来吃饭不?”陈卫东说。
“吃什么吃?没看我们都喝完了?”三扁瓜最爱酒后惹事,上次和潘大庆酒后在厕所里打了一架就是明证。
“那你在这里撩哧我们的服务员干吗?”陈卫东说。(“撩哧”就是东北话中骚扰的意思)
“服务员?是小姐吧?”三扁瓜笑嘻嘻地说。
“兄弟,说话注意点!”陈卫东说。据说,当天只有陈卫东一人在饭店,他也不敢和三个人打。
“你让谁注意?你是谁啊?”三扁瓜不认识陈卫东,跃跃欲试想上去动手。
“我叫陈卫东,去打听打听去,这片儿谁不认识我姓陈的?”陈卫东不但对自己的容貌自恋,而且对自己的名气十分自信。
“我叫三扁瓜,去市区打听打听去,谁不认识我姓张的。”三扁瓜学着陈卫东的语气说。
“行啊,你也把号留下了。改天我找你会会。”陈卫东知道,凭自己肯定打不过他们三个。
“不敢来找你三爷,你他妈的是孙子!”三扁瓜嚣张地说。
“对,谁他妈的,谁是孙子。”陈卫东一看今天打不起来了,高兴着呢。
三扁瓜等人大摇大摆地走了。“不敢来找你三爷你是犊子。”三扁瓜临走时又重复了一遍,可能他在心里认定陈卫东不敢再去找他。
三扁瓜等人刚刚离开,陈卫东就对服务员说:“把赵山河找来!”
【四十一、太极梅花螳螂拳】
当天晚上,赵山河就开始带着几个兄弟在全市的主要娱乐场所瞎溜达,目的是找到三扁瓜毒打一顿,给他的表哥陈卫东出口恶气。
在陈卫东眼中,他手下妓女的权利不容侵犯,这是他的根本利益。虽然可以来这里嫖娼,但绝对没有免费调戏他手下妓女的权利。如果有人侵犯了他这个根本利益,他就要进行武装镇压,绝不能让三扁瓜开了这个先河。
二狗依稀记得,当年赵山河的发型是“圆寸”,也就是把头发剃得只留下很短很短,紧贴着头皮,他这个发型,酷似美剧《越狱II》中的那个华裔FBI手机男。赵山河不但发型一直引领当地混子的潮流,穿着打扮也时尚得很,当年他喜欢穿一条喇叭裤,上身是一件全是纽扣的黑色夹克衫。当年,他这件全是纽扣的夹克衫全市只有一件,绝版。总而言之,赵山河的这个造型,乍一看,很摇滚。
虽然赵山河造型出众,但这不是他成名的主要原因。他的成名还是基于其武艺高强,“单挑”挑遍全市无敌手。
据考证,赵山河离家出走四处拜师学艺的几年中,学到了一套叫“太极梅花螳螂拳”的拳法。
赵红兵和小北京曾经说,赵山河的这路拳法顾名思义,是集中华武术之大成之作。拳法是螳螂拳的精髓,重意不重形;出手是太极劲,借力打力;梅花是说拳脚如梅花般纷至沓来,让对手防不胜防。因此,称之为“太极梅花螳螂拳”。赵山河当年每次打架前的口头禅就是:“单挑还是群殴?”赵山河之所以有自信给对手出选择题而不是必答题,缘于他对自己拳脚的自信。据说有一次,赵山河自己一个人和当地的三个小混子发生了冲突。赵山河又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口头禅:“单挑还是群殴?”那三个小混子一听,靠,他自己一个人,谁傻逼啊跟他去单挑?趁着人多势众快把他拿下!“谁他妈的跟你单挑?上!”说罢,三个小混子一哄而上,看样子是要围歼赵山河。结果恰恰相反,这三个小混子被赵山河一个人给歼灭了。赵山河虽然很客气地给他们出了道选择题,但是,无论这三个小混子怎么选择,都会把这道题做错。当年,学武术的人通常都认为自己是个大侠,讲义气。赵山河也讲义气,但只对陈卫东一个人讲义气。当天晚上,赵山河就找到了正在铁路工人文化宫打台球的三扁瓜。“谁是三扁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