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出版女儿的英文日记,多遥远的事!我没有多大的信心。可是,高倩每天放学一回家,就聚精会神地在电脑前写作,到了1993年底,她已经打出了300页的文稿。如果不能出版,肯定会打击她的积极性。
我到书店买回几本有关出版的书,《如何快乐出书》、《作家市场》等。不看不知道,一看心情就沉重了。原来美国出书不容易。在美国想出书的人成千上万,《作家市场》里列出的4 000多家出版社中,书稿的接受率大多只有10%多一点。
我要求高倩把稿子再润色一下,可是她说,不能再改了,如果年复一年地改,感觉就不一样了,就不是十一二岁人的思想了。她说得也蛮有道理。到了1994年初,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我给在旧金山的中国书刊社(China Books & Periodicals; Inc。)挂电话。
接电话的王编辑是个中国人!他让我把全稿寄过去。我赶忙回家打印出书稿,用快递寄往旧金山。想不到,第二天下午两点,王编辑就挂电话来:“我们已决定出版高倩的书,你什么时候来签合同都行。”
真是不可思议!我迫不及待地买了机票。
旧金山和休斯敦有两小时时差,到达旧金山机场时,天还未亮。6月初夏,旧金山凉意沁人。我躺在宽敞冷清的候机厅椅子上,等着天亮以后乘车去出版社。身着单衣的身体贴在冰冷的椅子上,不禁打了好几个哆嗦。这个窘境不知怎么地,就让我想起了以前初中语文课本里学过的那篇《梁生宝买稻种 》。与我现在的处境比起来,梁生宝进城还能“吃一碗汤面,再喝两碗面汤”,实在奢侈。
珍惜、欣赏孩子的成果(2)
从旧金山回到大学城,整个晚上的话题都是有关出版社、出版社的创办人亨利诺依斯和他写的自传《生于中国 》,以及我从出版社带回来的很多有关中国的英文书。以后好几天,高倩还刨根问底地向我了解种种细节。这次出书的经历确实让她很受鼓舞,对她以后的成长影响深远。
《西方到东方》出版后不久,休斯敦最大的英文报纸《休斯敦纪事报》在它的周刊 Yo! HOUSTON里把高倩作为封面人物介绍。她的照片显著地登在当天《休斯敦纪事报》头版右上角的报眼上。照片旁边的黑体字写着:“亚洲之根,小得州佬高倩计划写她第二本有关中国的书。”这份周刊封面以《青年作家在中国寻根》为大标题,用整整两个版面来介绍,内文的大标题是《传播她的根》,意思是传播她的中国文化传统。
高倩上了大学以后,她自己对这本书总是抱有羞于见人的想法,从不对人谈起她写过书。有一次我们和她的几位哈佛同学在北京的友谊商店里逛,有位同学在店里偶然发现了这本书,刚拿起来,高倩打个岔,一把就将那位同学拉到其他地方去。
我珍惜和欣赏孩子的成果,在高倩写作和出书的过程中,我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图书的出版,大大激励了女儿的写作热情,成了她进一步奋发向上的助推器。
教孩子感恩(1)
——给老师们“发奖”
教师对社会、对每个家庭的贡献影响深远。他们是社会上的一个伟大群体,这些陪伴孩子走过人生重要路程的人所做出的奉献,值得我们永远感激和感恩!
有感动就要感恩,教孩子知恩、感恩很有意义,这对培养他们的情感和品德至关重要。
1993年初夏; 高倩即将从橡木学校六年级毕业。回顾她这两年的学习生活,我们非常愉快,也十分满意。
她在橡木中学遇到了几位很好的老师。有的老师对孩子简直就是过分放纵。在万圣节时,为了筹集学生的活动费用,学校到外面租来一头猪,女教师当着学生的面亲吻猪,为的是让学生捐几美元,如果多捐20美元,还可以请女教师拍一张和猪亲吻的合影,让学生把放大的照片带回家,挂在墙上,有的学生因为喜欢看老师“出丑”,才花钱买这个照片。募集的这些钱,都是用于学生的活动,真难为了这些老师。
有一次,英文课要写一个长篇,女儿告诉我,她写的是侦探小说,打印出来有二三十页。看她写得兴致勃勃的,我忍不住拿来读了一下。悬念设计得倒是满精彩,只是故事的主角和她老师同名同姓,是个荡妇加谋害亲夫的杀手。我一时愕然,问她,怎么把老师的名字拿来胡写。她笑说,就因为这样,学生们才喜欢写。因为五六年级一般不要求写那么长的文章,老师让大家这样做,就是为了刺激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们觉得把老师描述成丑陋不堪、无可救药的大坏蛋是非常好玩的事。老师想出这个点子,把自己的名字作为反面人物,刺激学生写作的激情。老师把稿子收上去后,看到写得好的,还要在课堂上念一段,给学生消遣。据说,她在课堂上把女儿写的故事朗诵给大家听,时而扮鬼脸,时而大笑,学生的情绪很高,想必是收到了她所期望的教学效果。这位教师,真是具有令人钦佩的自我牺牲精神。
女儿还谈起有位西班牙裔教GT课的女教师。GT是Gifted and Talent 的简称,就是“天才和智慧”的意思。GT课的内容非常广泛,有社会、政治、伦理、法律以及科普等。这门课没有课本,老师每天上课提出一串问题让学生们讨论、争辩,老师仅仅加以引导,介绍有关的理论根据和思维方式。这是一堂天天上的课,我常从女儿那里听到很多事情。谈起这门课,自然也谈起老师。这位老师从小在纽约的贫民区长大,上的是个风气不好的公立学校,在那里,好学生是要挨坏学生揍的,有时甚至还要挨刀子。因此,她常常不得不把作业写得差一些,以减少麻烦。
大学毕业以后,她来到了这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大学城任教,决定献身于这儿的教育。然而,教师的待遇是不高的,她经常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她有时对学生说:“唉,还要两天才发工资,我只剩下几块钱了,这两天我只能靠吃炸薯片过日子,要熬到发工资才有饭吃。”对于刚步入教师生涯的年轻教师,他们的收入除了付房租、汽车贷款和偿还大学期间的教育贷款外,当然是所剩无几。再加之年轻人花起钱来计划性差,可以想象她的窘况。但是她以这样清贫的生活水准为孩子们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让我非常感动。
另一位老师琳达·威廉姆斯太太教高倩的数学,是“天才”项目的指导老师,还是数学竞赛的教练。她对高倩疼爱有加。那一年,她带着学校数学比赛队去参加地区数学竞赛,高倩拿到第一名的奖杯。那一次,我专门开车赶到150公里外的赛场去助威,为她们拍了一张高倩手捧奖杯的合影。后来,高倩申请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天才少年中心的奖学金时,她为高倩写了非常有力的推荐信。
← 获得地区数学比赛第一名后和数学教练威廉太太合影
幸运的女儿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有这么好的老师,不但生活快乐,还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丰富知识,老师的献身精神以及对孩子真挚的爱实在令人感动。
高倩说,离开学校我很高兴,说明我长大了;但是,离开这些老师,我很难过。她在计划着,要给老师们每人送一张感谢卡,写上她的真挚谢意,写上她的依依告别辞。
我说:“慢,这还不够。”
我任中文学校校长时,曾为优秀教师颁发奖牌。所有获奖者都是人生第一次领到具有西方风格的精美奖牌,个个兴奋异常。
我决定以高倩的名义给老师们每人订制一面“奖牌”,我把想法对高倩说了,她很高兴但又略有迟疑。我知道她一定在考虑,这要花不少的钱,我们平时是很节省的。我说,教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环,你在这儿受到这么好的教育,我深深为这些老师感动。我们离开了,他们还在这里年复一年地做着平凡的事,我们怎么感谢都无法偿还他们的付出。高倩看我主意既定,激动地抓着我,大叫:“Daddy,我好exciting( 激动 )啊!老师们一定会非常高兴!”
教孩子感恩(2)
离学期结束只有几天的时间了,我赶到专门制作奖牌的公司加急定制。8块“奖牌”于学期结束的前一天按时取到。
学期的最后一天是同学老师们互相道别、互赠小礼品的日子。高倩提着一个装满“奖牌”的提包穿梭于几个教室之间。收到意外礼物的老师们既感动又兴奋。有位老师对她说,我当了这么多年的教师,还从来没得过奖,这是我得到的第一个Award,我要把它挂在最显眼的地方。
给威廉姆斯太太的那个“奖牌”略有不同的是在奖牌上方嵌上了高倩手持奖杯和老师的合影。照片下方的金属牌上刻着:
亲爱的威廉姆斯太太:
谢谢您为我所做的一切,
我会永远记住您的献身教育的精神!
——倩
威廉姆斯太太拥抱着她,对她说:“我要永远把它挂在我的教室里,我要告诉学生们关于你的故事。”
多年以后,高倩回母校去看望她,这块“奖牌”仍然挂在教室的墙上。老师见到她,总是指着这块牌子对在场的学生说:“这就是倩,就是我给你们说过的那个倩。”
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中小学老师都是一个低收入、大工作量的群体。他们对社会、对每个家庭的贡献影响深远。他们是社会上的一个伟大群体,他们为基础教育所做的贡献是非凡的。不过,仅有感动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永远感激他们的奉献,感激这些陪伴孩子走过人生重要旅程的人。应该永远、永远地感激和感恩!学生们不但要常回家看看父母,还要常回学校看看老师。
有感动就要感恩。从小培养孩子懂得感恩,是塑造孩子优秀品格的重要一环。
让孩子体验艰苦(1)
——一起“拓荒”,盖房子
在大学城买一块地,在这块土地上自己动手,和孩子一起伐木、造房。这对她来说是人生独特的一课,是书本知识无法替代的。在这方面,我从不吝啬她的时间,不担心因此影响她的学习。她也很理解我传输给她的“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优越的生活条件”的人生启示。
做父母者可以竭尽所能地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和拓展人生的条件,但是,却未必要,甚至一定不要为他们的孩子提供最优越的生活条件。
让孩子从小多了解社会,体验艰苦,他们才会变得成熟、坚强。
大学城的文化氛围和工作环境使我决定在此定居。1992年,我们打算盖一座房子。我有自己动手的癖好,所以,一家人商量后,决定自己动手盖房子。我们买了一块地,实际上是一片小树林,一日之间从无产者变成了美国“地主”。
走进这块长着100多棵大小橡树的小树林,犹如走进小小的童话世界,不禁想起女儿小时看得如醉如痴的《小木屋》系列小说。罗兰·英格斯怀德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出生于威斯康星州,从小随父母驾着马车四处迁移寻找垦地,先后住过威斯康星州的大森林、堪萨斯州的大草原、明尼苏达州的梅溪畔等。到了65岁时,罗兰花了10年时间把她早年的经历写成了9本书的《小木屋》系列。她住过的小木屋如今已成为著名的观光景点,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去那里凭吊,感受先人们当年艰辛的垦荒生活。
小时的女儿多次读过这一系列小说,读到高兴处,常常左手提着书,右手比划挥舞着,围着我踱来踱去,带着饱满的感情大声朗读给我听,“逼”我和她一起分享这新奇有趣而又惊险艰辛的故事。这部不朽之作不仅让很多少年儿童了解到美国早期的自然生态、生活情景,书中对于父母、手足亲情、世间温暖人情的描述以及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还能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强烈感受到女儿从这部小说中得到了深刻的人生感悟以及由此而生的成熟思想。
这就是书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我极力推崇孩子们从小就大量阅读著名文学作品的原因。这个系列故事让人们既对前途充满希望,又体会到人生常常不得不面对不可预知的危险与挑战。
如今,我带着太太和女儿在美国的土地上“拓荒”,我们将要动手建设自己的家园。不同的是,我们建造的不是原木屋,而是现代化的舒适的别墅大房子。
女儿一会儿采个野果,一会儿摘片树叶,蹦蹦跳跳地和松鼠追逐,她还没有想到,我们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挑战、是怎样的辛劳。
我要做的头几件事就是测量土地,设计房子的图纸,规划房子的坐落,再把房子位置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