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臣- 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杀神啊。”

“哦,这就是吴辰,瞧瞧后头的朝鲜新军,这模样真奇怪,帽子头上还突出点东西来,这裤子像是马裤,又不是,倒是这衣服像是东交民巷的洋兵,难看,没有咱们八旗骁勇的褂子好看。”

“我到瞧着挺顺眼的,这个吴辰,听说在辽东欺负了咱们旗人呢,还包庇了挖掘文宴帝陵寝的狗贼。”

“嘿”你才知道?这家伙实在可恨,一看就不像是个好东西。

“可恭王爷为什么和他混在一起?”

“你懂什么,人家手里有兵,他要是支持皇上,恭王爷还能有戏唱吗?”

被人围观的滋味可不太好受,吴辰眼观鼻、鼻观心,如老僧坐定,收敛笑容,一副正正经经的样子。这一趟入紫禁城,恭亲王给他许诺的好处可不少,什么藩王待遇,什么赏银,什么三眼花翎,那是漫天的飞,位极人臣能给的东西都给了,而这一次入紫禁城,恭亲王要借助的就是吴辰的三千宪兵队,旗兵战斗力不高,天津新军似乎也不太可靠,倒是吴辰与恭亲王如漆似胶,奕  自信能够驾驭住他。

自打进了京城,吴辰便觉得自个儿真像是个婊子,谁出的价钱高,便依附在谁身上,老佛爷完了,光绪似乎也要完,这历误二辰真真的塌糊涂。吴辰都觉得自个儿的能量实在火刚其实倒也不算是他的能量,他充其量一块砝码,不重,却也能施加一定的影响,原本平衡的天平便倾斜了。

“快给恭王爷让路。”旗人们纷纷闪出一条道路,希翼的望着迤逦而来的队伍。

西华门的侍卫一时间慌了神。奕  、还有十几个王爷,有不少大臣,更重要的是,还有三千气势汹汹的新军,凭他们挡得住?这倒就是其次,恭王爷现在的声望如日中天,谁敢去拦?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况且说起来,他们也是旗人,皇上搞得那一套他们不认同,毕竟妨碍的也是他们的利益,此时见恭亲王带着人骑马过来,这些侍卫纷纷退避到了一边,没人敢拦着,也没有这个念头。

“吴大人,  。奕脸上带着笑意,这时候他仿佛已经体会到君临天下的感觉,眸中精光闪闪,落在吴辰身上:“好戏就要开锣了。”

吴辰笑了笑:“进宫吧,看看光绪那小子现在如何了,今个儿的主角是王爷,吴某不过是个看客,王爷先请

恭亲王当仁不让,勒马走在最前,后面呼啦啦的队伍跟上,里头几个慌乱的太监四处乱窜,这时候李莲英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一下子拜倒在地,对恭亲王道:“奴才迎候来迟,王牟,皇上还在养心殿呢,奴才给王爷带路

恭亲王笑了笑,点了个头,事情的结果没有任何的悬念,这一切仿佛都是顺理成章一般,奕  的心跳也开始加起来,曾几何时,他不是也曾有这种的期盼,只是不曾料道光帝最终选择了咸丰,到了咸丰撒手人寰之际,他这位嫡亲的宗室王族也立即遭受了猜疑,顾命八大臣,防的不就是他?偏偏他是个不信命运的人,联手那位慈禧老佛爷,一并解决掉了这些顾命,原本慈禧承诺他共治天下,可是没曾想,最终他还是玩不过这位嫂嫂,不但被钳制的死死的,到了后来,大多数时间也只能置闲在家,若他只是个默默无闻的王爷,这倒也没有什么,偏偏他是当今皇帝的亲叔叔,是大清朝公认的最能办事的王爷,是嫡亲铁杆的龙子龙孙,沦落到这个下场,实在令人不甘。

而现在,属于他的时代似乎来临了,他几度沉浮,终于距离那顶峰似乎已经遥遥在望,养心殿里还有个小皇帝,自己这个叔叔把他解决了,其他的都应当顺理成章吧,这个皇位本就应该属于他的,现在他只是取回来而已。

“臣奕  叩见皇上,吾皇万岁见到了养心殿里呆若木鸡的光绪,奕  还是老老实实的拜倒,身后的人见状,也纷纷跪了下去,可怜吴辰没有料到这一出,只好硬着头皮半跪在地。

光绪铁青着脸,看着这些不经通报一拥而入的王公大臣,外头人影重重,显然已将这里围了个通透。冷笑道:“六叔,你这是做什么?”

奕  徐徐站起来,与光绪对峙,这一对叔侄其实都算是一类人,他们都曾被压抑,也都意气风过,都有一股子怨气和抱负,奕  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打量这个侄子。光绪只有十六七岁光景,显得有些弱不禁风,可是那双桀骜不驯的眼睛,却令他整个人似乎都有一股子精神,奕  心里头想,这个侄子,如果让他磨砺个十年,或许能成点儿气候,不过现在,他看到的除了桀骜之外,看不出一点儿其他的情绪,刚猛有余而沉稳不足,不足成事。

“皇上,康有为在哪里?。奕  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模样。

光绪笑了笑:“六叔是要清君侧呢,还是要篡位?摆明了说罢

“自然是清君侧,请皇上交出康有为等乱党。”奕  颇有些底气不足,不管怎么说,对方还是皇上,大大咧咧的篡位应该是吴辰那种愣头青的风格,奕  做不出来。

光绪讥诣的道:“若只是清君侧,恐怕六叔已经来迟了,康先生与翁师傅现如今已经在东交民巷。置于各国公使的保护之下,很快他们就会扬帆出海,再也不会回来。六叔对这个答案还满意吗?若是满意,为什么还不立即退下。”

第一章送到。

echo 处于关闭状态。

救驾

二绪向话。令奕下午夭所适从,他曾预想讨丹数映册二的画面。可怜兮兮的光绪颓然倒地,或者痛哭流涕,而他这个恭王爷在无数的拥戴声中接受禅让等等。

可是现在满不是他奕所想的那样简单,光绪的话如刀锋一般,逼的他不得不作出选择,是退出去。还是撕下自己的伪装。

“我大清朝立国以来,历代先皇皆蝉精竭力,无不如履薄冰 才使国柞绵长,而今皇上刚刚亲政,便亲小人,远贤臣,今日闹出这样的局面,皇上不该自省吗?可是皇上执迷不悟,非但不惩办康有为等祸国殃民之贼,却百方维护包庇,如今大清朝已是天怒人怨,臣以为,皇上应退位让贤,以浮人望。”后头的李鸿藻灵机一动,跳出来打算给奕顶缸。这话奕不能说,可是李鸿藻却可以代表满朝的文武大臣说。

光绪似乎早就预料了一般,鄙夷的看了李鸿藻一眼:“李大人是说。联的六叔要做这个皇帝,所以让联赶快颁布退位是吗?”

光绪的话语中满是奚落;此刻的他已是心灰意冷,竟将生死置之度外。满是讥谁,李鸿藻脸皮不厚。立即便脸红起来,呐呐道:“臣没有说过让贤恭王爷的话。”

“哦?”光绪仿佛是撞见了世界上最好笑的事:“这么说,联该让贤给谁呢?是礼亲王,还是庆亲王?”

礼亲王、庆亲王哪里敢要这烫手的山芋,这东西是人老六志在必得的。谁抢了去,有好果子吃吗,二人连忙道:“臣何德何能,万万不敢。

这仿佛就是一个,死结,明明想要这皇位的,又苦于不能明目张胆的说出来,奕  望了吴辰一眼,心说这个愣头青到是打破这尴尬局面的好人选,让他大大咧咧的说出来,似乎要比别人好些。

偏偏吴辰对奕投来的目光完全无视,就仿佛是置身事外的看客,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却也只是看看而已。

奕咬了咬牙,到了这个份上,再扭扭捏捏已经不适时了,他冷笑一声:“皇上,颁布退位诏书吧。事到如今,逞口舌之快能有个什么意思。”

光绪咬唇道:“联从不受人胁迫。”

奕朝着吴辰努努嘴,吴辰会意,高声道:“赵成

全副武装的赵成带着几十个宪兵冲进来,里头的两个太监立即尖叫起来,几个王爷相视而笑,恭亲王冷冷的看着光绪,道:“皇上,臣再问你一句,这诏书是写还是不写?”

光绪冷哼一声不说话。

“来,将皇上拿下,暂时羁押起来。”奕厉声大吼。

十几个宪兵抽出了短枪,一个个看着吴辰,吴辰朝赵成笑了笑,赵成会意,高声道:“都听见了吗?将叛匪乱党们拿下。”

黑漆漆的枪口对准了目标,赵成一句话,更多的宪兵蜂拥进来。养心殿空间极大,可是在此刻却显得小了不少,奕的笑容僵硬起来,不可置信的看着对准自己胸前的短枪,眼睛望向吴辰,吴辰冷笑着瞧

他。

不止是奕,那些跟随着奕进来的王爷、大臣,一个个都傻了眼,脑子嗡嗡的一片空白,都不知生了什么事儿,有的人额头已冒出冷汗。李鸿藻高声尖叫:“吴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吴辰笑得似朵花似的,就仿佛这戏台子上的花旦将气氛烘托到了**。吴辰此时闪亮登场,将什么丑角、花旦、老旦、彩旦、刀马旦统统踢下去,这戏,还轮不到他们去演,吴辰一人全部包圆。

“卑职救驾来迟,让皇上受惊了。”吴辰笑嘻嘻的给光绪打了个千。继续道:“皇上,这些个乱党该怎么处置?”

吴辰的这一番动作实在令人惊讶。刚刚他还站在奕  身边,转眼一变,他又成了光绪的忠臣,就连光绪都始料不及,好半会,他才反应过来,吴辰的用意他不清楚,不过肯定的是,现在他必须尽快作出决断。光绪咳嗽一声,望着奕:“六叔。联自问待你不薄,你还有什么话说?”

交  震惊的看着吴辰,这个吴辰,实在是两面三刀之极,先是投靠老佛爷,结果会同他和光绪一道将老佛爷赶到了瀛台,随后又倒向自己,可是现在,想不到自个儿竟栽在了这个愣头青手上,原先吴辰与他密谋推翻慈禧,那个时候他对吴辰还有极强的防备,慈禧倒台之后。他的心理防线也就松懈下来。理由很简单,吴辰只能在他和光绪之间挑选一个,很明显的是,光绪与吴辰之间有着很深的芥蒂,这也是奕

放心吴辰的理由,可谁会想到。吴辰竟恬不知耻的临阵将自个儿出卖了。他摇摇头,苦笑道:“只怪臣做事不密,所托非人罢,想不到临到这时却栽了跟头,臣不求皇上恕罪,但求皇上要小心一些”他看了看吴辰:“将来莫给奸邪小人暗害了。”

吴辰笑嘻嘻的反唇相讥:“恭王爷说的是什么话,你自个儿要暗害皇上,临到头要泼吴某的脏水吗?”

这一次轮到奕冷哼了,他后头的几个王爷这才醒悟,胆小的奕助已一下子摊在地上,忍不住磕头如捣蒜:“皇”皇上恕罪,臣一时糊涂。上了六哥的当,”

奕综厌恶的看了奕助一眼:“你这是做什么?事情败露,也该有个,败露的样子,快起来,别在这儿丢人现眼。”

李鸿藻面如死灰,事到临头,谁知道会演化成这个模样,他阖上眼。等着裁处。后头那些王公大臣们有硬气的,也有吓成一滩泥的,原本大家都想混个靖难之功,谁知都成了罪人,一个个是惊骇莫名,有人仇恨的望着吴辰,有人神情恍惚,有人跪下磕头,有人尿湿了裤子,什么样的都有。

吴辰沉着脸站出来,对宪兵们道:“来,将这些人统统拿下羁押起来。待皇上惩处他们。”

“是。  ”,,

今日第二章送到。

大忽悠

臭辰笑冷吟的坐在锦敦,喝着李莲英亲自端讨来的香缘 悠然打量着军机房,自进京以来,他已很难享受到这种惬意了,恭亲王等“乱党,已暂时羁押软禁在养心殿,对于鬼子六,吴辰只能说抱歉,吴辰原本还抱有支持他的想法,直到数天之前才改变了主意。

按道理,鬼子六这人一向不太受人待见,吴辰力挺他出来收拾局面原本可行,偏偏是光绪实在太不争气,吴辰没有想到的是奕也正好趁机得到了巨大的声望,可以想象。一个得到了贵族支持,得到旗人拥戴,甚至在洋务思想较重的督抚们之间颇得支持,这样的人一旦上台。不需要大刀阔斧,只要给他一年时间,整个大清朝就完全在他的掌控。这样的人,吴辰真敢让他做皇帝?今天封他个藩王,说不准哪天就要削藩呢,打仗吴辰不怕,可是日本人尚未解决,若是再来个两面受敌。他吴辰冤枉不冤枉。

吴辰是想明白了,先利用光绪、恭亲王把老佛爷整倒再说,随后再和奕一起去削弱光绪的威望,让这个光绪皇帝坐在火山口上,自顾不暇。最后再将奕一棍子打死,半死不活的大清朝才对吴辰最有好处,光绪明显是个适合的人选,他得罪的人太多,就算对吴辰恨到了骨子里。对吴辰也没有威胁。

至于什么信义,吴辰暂时不作考虑。所谓的信义也不过对满人来说的。其实吴辰的信义在满人眼里早就不值钱了,他做的再好,也会有旗人拿包庇胡六的事儿说三道四,一年前这京城里就将吴辰比作了曹操、王莽了,吴辰还指望着化身道德先生?

任何事都有好坏两面,同样一件事儿,立场的不同,解释的角度就是另一回事,就譬如现在,旗人们自然是骂吴辰断子绝孙,说他活似白脸曹操,说他是奸诈小人,可是对朝鲜汉人又如何呢?对于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