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振大明- 第4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档次。

十天之后,一直闭门在家的唐枫比崇祯更早一步地得知了甘肃的大败,消息自然是趁夜进来的白亮峰带来的了。他觉得很是无奈,自己刚想要借着帮助吴三桂平乱来打响锦衣卫的名头呢,辽东军却如此轻易地就败在了反军之手。只可惜了自己的一番心血,那么多锦衣卫中的干练之人,刚刚有了起色,却没有了用武之地。

唐枫在知道这个消息时也发起了愣来,他知道自己疏忽了,忘记了现在的吴三桂只是个少年,远还没有到老谋深算的程度。即便他手里拥有着大明最精锐的辽东军,一旦有什么疏忽,还是会遭到败绩的。

看唐枫半天没有说话,白亮峰再也忍不住了:“国公,我们接下来该如何是好?这一次的事情想必是瞒不过东厂了,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我们必须要有所作为啊。”

唐枫叹了一声道:“天意弄人哪,看来(经此一战后,这些反军的势力会变得极大,想要再遏制他们就更难了。”说了这话后,他才反应过来,冲白亮峰道:“现在还不是灰心的时候,虽然吴三桂败了,但是只要他收拾残军和旧部,总还能与敌一战的。到时候或许锦衣卫的作用会更加的明显呢。”

对这样安慰的话,白亮峰不怎么相信,但他也听得出来这是唐枫在一时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说的。他只得点头称是,然后郁郁而走。

走出了书房,唐枫心里更是沉甸甸的,这一次的失败,会不会让历史上大明的结局重演呢?反军随之力量大增,直到最后攻进了北京城,若真是如此的话,自己又能做什么呢?

可惜现在唐枫已经不可能获得皇帝的信任而带兵出征了,不然倒是可以毛遂自荐向皇帝请命。而一旦金人得知甘肃一事,在东北的他们会安分吗?辽东的兵马不能再动,其他地方的人马战斗力又逊了不少,该怎么平乱呢?唐枫突然觉得这一次的大败所引发的种种不良后果是那么的严重。

一夜无眠,当唐枫从卧房出来时,却看到了解惑正在外面等着自己。他有些奇怪地问道:“解惑,你昨夜不是在皇宫里看着皇帝吗,怎么不去休息一下?”

解惑道:“公子,我是特意等着你的,我昨天在宫里看到了一件事情,不知道是不是您希望看到的。”

“哦,却是什么?说来让我听听。”唐枫立刻就来了兴趣,连忙问道。已经对崇祯动了杀念的他,自然不会放过任何的一次机会了。

“昨天三更时,宫外突然有人送来了一封战报。皇帝在看了之后心情很差,而在此时恰好有一个宦官失手将皇帝面前的一盏灯火给打翻了。皇帝于是就大发雷霆,将身边的几名太监都给惩处了,那失手打翻了灯盏的更是被活活打杀了。

“在我离开之前,还听到了一些太监在一旁偷言,说是很怀念天启朝,现在的他们根本就不是人……”解惑将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唐枫听完后,眼中光芒闪烁,他感觉着似乎是一个机会到了,这或许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刻,但这也极其冒险,一时让他难下决断……

第632章    布置

天已经泛起了一层灰白色,将近四更天了,但是崇祯却依然无法将心头的火气给压下去。居然败了,原来打反军就如砍瓜切菜般的辽东精兵居然去甘肃不到一个月就以大败收场,这让他很是不能理解。

辽东军是什么?那可是整个大明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就算是最厉害的金军,在他们的身上也得不了什么好。而他们这次面对的不过是一些叛军而已,就算他们也是官军出身,但也不可能是辽东精兵的对手啊。崇祯不敢想象一旦让朝中官员和其他的将士们知道这件事情后会有什么样的反映,想必一定会大大打击他们的自信吧。

而那些叛军在打了这么一场胜仗之后,必然会军心大振,声势也必然会远超过往,那自己该怎么处置呢?现在崇祯心里对吴三桂可以说是恨不得杀了他以泄心头之恨了,只可惜现在他人不在京城,只能暂时压下怒意。

正因为如此,崇祯在身边的宦官犯下了丁点小错之后毅然将他给处死了。现在站在一旁服侍着他的几名内侍都是战战兢兢的,显然是生怕他会拿自己撒气了。所以虽然现在已经将近四更,一般来说正是皇帝起身准备上朝的时候,可他却也不敢提醒,只怕自己一张口惹了皇帝的不高兴,就把自己给问罪了。要知道现在可不是天启年间了,内侍在宫里的地位那根本就不是个人了。

在又看了那份请罪的折子几眼后,崇祯将之丢在了龙案之上,随即抬头看向身边的内侍问道:“怎么几位阁老还没有到啊?”

几人都有些愣了,好半晌后才有人硬着头皮道:“启奏主子,您根本就没有下旨让几位阁老进宫见驾啊。”

“嗯?”崇祯先是一愣,这才想到确是如此,自己刚才只顾着生气了,完全没有吩咐让人去请几名阁老进宫来议事。不过身为皇帝的他岂能犯这样的错误,现在更是气头上,崇祯冷哼了一声:“多嘴,朕的意思就是让你们现在去请几位阁老来见朕。你这个奴才自己去内务府领一百廷杖吧。”

“主子,主子饶命啊!”那人一听,顿时就跪倒在了地上,连连磕头求饶。一百杖要是全打实了,他的小命当时就能报销了,如何能让他不敢到惊恐呢?

看到这人的模样,崇祯心里就是一阵厌烦,他森然一笑道:“怎么,你个奴才胆敢抗旨吗?来人,将他给我带下去,打两百杖!”立刻就有人上前将这个已经吓得瘫软在地的倒霉鬼给拖了下去。皇帝烦躁地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道:“你们还不去办!”

“是是,奴才这就去将几位阁老请来!”剩下的几名内侍中有机灵的,连忙应了一声就往外跑去。其他人见状都深恨自己见机不够快,没能借着这个机会离开皇帝的视线。

总算是有些放下心事的崇祯这才坐了下来,但随眼看到更漏上的他又一次发怒了:“你们这些奴才是做什么的,现在已经四更了,居然也不知道提醒朕更衣,莫非想要欺君吗?”

“皇上……”众内侍听得皇帝的怒言全都吓得跪伏在了他的跟前,却不敢再分辩了。

崇祯冷冷地看了他们一眼:“给朕更衣,准备上朝吧,真是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留你们有什么用!”见皇帝暂时饶过了自己等人,这些内侍才起身,小心翼翼地替崇祯将上朝的龙袍披上了,但大殿上压抑的气氛却是更加的浓重了。

与皇宫里的崇祯一样,唐枫也没有入睡,他正自在书房里来回走动着。他已经敏感地察觉到了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改变整个朝廷格局的机会,一个自己重新出现在朝堂上的机会。但是这件事情若是失败了,只怕不单是自己,包括自己妻儿以内的所有人都不会有好下场,这让他一时难以作下决定。

“可是现在的日子真的是我希望的吗?既然老天让我重新活在了这个大明的末世,而且已经通过我的双手改变了那么多的历史,改变了那么多人的命运,我就甘心就此收手吗?而且以崇祯的心性,虽然现在不会为难我,难保有朝一日他不会对我不利,到那时候我也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而已。与其到时候被他以莫须有的借口伤害我和我的家人,还不如先发制人,将他除去呢!他虽然算得上是个好君主,但是却并不能力挽狂澜,在这个将倾的大明末世重新导回正轨。我既然有这样的信心,为什么就不能赌上一把呢?”

在矛盾地于心里反复地思索和考虑之后,唐枫猛地里已经拿定了一个决定,一个天下间没有多少人敢做下的决定,那就是弑君!不过在此之前,他却必须要有一系列的准备,当皇帝真个驾崩的时候,自己可以从中攫取到足够的权势。

现在朝堂之上有着话语权的当然是以内阁及六部为首的那些文官们了,大明两百年,文官们掌握了一切的军政大权,武官们的处境很是不堪。而唐枫与文官阶层间的矛盾是由来已久的,从他当初为了对付阉党与之虚与委蛇开始,到后来的衍圣公事件,每每都与这些自称为圣人子弟的人结下仇怨。而在三年前,甚至是更早时候,皇帝之所以会对自己起了猜忌之心,其实也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现在即便真个成功地把崇祯置于死地,这些文官们也依然能把持着朝政,自己又怎么能有出头之日,从而改变一切呢?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创立出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锦衣卫虽然肯从命,但在京城里他们的人数毕竟太少了,只能在某些关键位置上一用。那剩下的只有京师的三大营了。

文武地位的不平等在唐枫掌握大权的时候就深深地明白了,而这三年来更加的深切了。想来身在京城的将士们一定是心有怨念的,自己和他们又有着一场不错的交情,唐枫本身也能算是半个武官,他相信自己能说服他们。

只要掌握了这十万京师大军的力量,无论朝中那些官员有什么想法,都不可能与自己抵敌。想到这里,他已经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了。

当一日的早朝开始的时候,一直以来少有人出入的安国公府里有一个穿着仆人衣物的男子悄悄地走了出去。在三年后的今天,即便是崇祯都不太在意唐枫这个没有实权的人物了,所以就更没有人知道这个突然外出的人正是唐枫本人了。

“国公驾临有失远迎!”在见到唐枫突然出现在自己等的面前,关正杰很是奇怪,尤其是他穿着的那一身粗布衣裳,但是礼不可废,而且自己和唐枫间的关系也很不错,所以他并没有多说什么。

唐枫微微一笑道:“关将军言重了,本公只是有些想念兄弟们,这才来看看。因为知道现在本公身份与以前不同了,所以才微服而来。怎么样,最近兄弟们可还好吗?”

听唐枫问起自己最近过得怎样,几名将士的面色就有些沉了下去。最近朝里的文风更盛了,或许是和大明内外没有忧患的缘故吧,反正就算是神机营也不太受人待见,这让大家心里都很不舒服。可是当着安国公的面,他们却不能这么说,只是敷衍地道:“还好,兄弟们过得都不错,怎么说我们也是京城三大营嘛。”

唐枫点了点头,他已经看出了大家的心事,却并没有点破。在和众人闲聊了几句之后,他又道:“朝廷中重文轻武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了,现在只是将这股风重新刮了起来而已,所以各位也不必太放在心上。其实要想不受那些文人的压制,还是有办法的。”

“国公这话怎么讲?”有那性急的张口就问道,显然大家心里都不好受,同样的品级,文官总比武官要高上许多,都是吃俸禄为朝廷做事的,怎么能叫人心服呢?

唐枫看向了关正杰,见他也正等待着自己的回答,便一笑道:“还记得当初的东厂是怎么被锦衣卫给灭了的吗?我们只要肯下手,没有什么人能和我们斗!”

几个将领都愣住了,但细想又觉得唐枫的话在理,有的时候你越是退让,别人就越会得寸进尺,其实真要论起来,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哪是自己的对手啊?不过朝廷自有法度,难道就真能凭着一股子血勇而改变吗?

唐枫没有再说什么,站起了身来对着身边几人道:“我希望各位能够明白,这朝廷不是那些文官的,我们这些曾为了国家抛头颅撒热血的武将们也是有权在手的。”说着不再理会这些人,离开了神机营。

“他这话里有话啊,莫非他不死心,想要再重新出山?”关正杰看着唐枫离开的背影在心里犯起了嘀咕,但是他的确不想一直被那些文官们压制着,若是真有这么个机会,他倒是想搏上一搏。

有了说服关正杰的经验,在唐枫与刘猛和张文聪二人见面的时候,他的说辞就更加有力了。本来这两人就比关正杰更不忿现在的处境,要知道当初平掉阉党时,他们也是出了大力的,可结果现在却被人一脚踢开了,任谁都不会心服。现在唐枫一番隐晦的话语,使得那些粗人们心里顿时就起了别样的想法。

当然,他们可想不到唐枫究竟要做什么,只以为他将要凭着军方的力量东山再起呢。对这个曾与自己并肩作战的上司,他们自然是很支持的。

用了大半天的工夫,唐枫与三大营的重要将领都见了面,也跟他们说了一番话,从而将他们拉到了自己这边。至于锦衣卫,唐枫并不担心。一旦事情发生,而自己手里又有了足够筹码的时候,他们自然会站在自己这边了。

安排好了一切,唐枫这才决定与解惑提及自己的想法,这件事情他自己是做不来的,只有依靠解惑的本事了。这些日子来,他总是进入宫里监视着崇祯,想必对那里的一切都很熟悉了,再有他一身高超的本领,应该可以解决掉他了吧。

“公子,你怎么出去了也不叫上我,若是有个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