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里大宋-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在找我?”一个低低的声音传了过来。



  王贤听出这声音了,连忙转过头来道:“止兵,原来是你。”



  他一转身,顿时觉得有些失神,周兵现在穿得是一身淡色衣服,而且青丝亦是绾成一个好看的结,正像在那画中之人,月光照着她的脸庞,极为的朦胧。



  周兵嫣然一笑,话音突然变得很脆,然而还有原来的那种调子,说道:“怎么了,几日不见,臣贝难道认不出我了吗?”



  王贤不好意思地道:“变化太大,我一时没反应过来,你最近还好吧。”



  周兵只是笑了笑,这时走近他的身旁道:“一切还好,倒是多谢你的那位朋友了,她给我安排了好的住处,而且还给了我不少的钱,现在也不用辛苦地跑了。”



  王贤知道她说的语嫣,点了点头道:“她心肠很好,不过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这并不是怜悯你,算是先转借给你的,等到以后你有了钱再说吧。”



  周兵笑道:“我知道了,你也不用安慰我,其实就是因为她是好人,我才接了她的钱,若是其他人,我定然把那碎银砸过去。”



  王贤见她并没有什么不乐,这才问道:“呃,你的名字是叫周兵吗?”



  周兵笑道:“的确就是,不过你还是叫我止兵吧,听着比较习惯。”



  王贤点了点头道:“那止兵你为什么要男扮女装呢,我刚开始听闻你竟然是个女子,真是大吃一惊,你的化装也太厉害了吧,竟然让我们这么多人都没有发觉。”



  周兵这时幽幽一叹道:“说来话长,我天生喜好读书,然而这个时代对女子很是鄙夷,竟然不许读书,我只好男扮女装,混进太学之中,本来一切安好,可没想到遇到了那件事情,这可能便是我的命运吧。”



  对这个勤奋好学而又家贫的少女,王贤心里还是极为尊敬的,这时小声道:“你也莫要太过悲伤,读书可以有很多方式,而且大宋也有很多书院,里面也是有不少当世大儒,以后可以过去学上一番。”



  周兵一笑道:“现在不用了,我可以自己读书,古语曰,一日三省,可解惑,只要我努力地看书,在不在太学都没有什么关系。”



  王贤点头道:“你能这样想就好了,那个小男孩是你的弟弟吗?”



  周兵道:“是我的弟弟,叫周宪,他在五岁的时候因为不小心变成了哑巴,不能说话,因为年幼,所以我不敢时常让他出来。”



  王贤见她仍然带着笑容,心中微微一叹,这个周兵也是一个好强的女子,不想让人同情的。



  他咳嗽了一声道:“那你打算以后如何?”



  周兵这时抚了抚被风轻吹的青丝,微微笑道:“还能如何呢?我自然是用功读书了,争取超过你这个正规的太学生!”



  王贤笑道:“那是一定了,但那个兄弟会的事情呢?”



  他这时心中思索的却是周兵和兄弟会的事,那个秦该算是兄弟会的干将了,竟然也是周兵拉拢过来的,那么周兵应该算是兄弟会的核心成员了吧,而兄弟会的其他人也应该不知周兵应该是个女子,他们一心想着推翻这个大宋的统治势力,但是并未见到他们有什么大动静啊。



  周兵显然没料到王贤会有此问,愕然了一下,方才回道:“兄弟会自然有秦该他们,何况我们本来人就很少,也没有什么事情,所以我也不用关心这个了。”



  王贤疑惑地道:“你们的目标呢?这个兄弟会的目标可是极为大的啊,难道你们想放弃了?”



  周兵摇了摇头道:“我们自然不会放弃这个目标,这是我们最大的愿望,怎么可能轻易放弃?然而我们也要面对现实,如果一昧空想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切都要时间来发展。”



  王贤笑道:“你能有这种想法很不错,这些的确需要时间的,并不是想一想就可以做的。”



  月色皎洁地洒在这片院子里,照着周兵清秀的脸庞上,那淡光柔和,而她脸色恬静,竟然和那画中之人惊人的一样表情,让王贤不由地问道:“那副画你见到了没有?”



  周兵笑了笑道:“我听王姑娘说了,就是那副和我很相似的画吧?我已经看过了,的确很像我,但是一定不是我。”



  她的笑容在月光之下极为迷人,但是随即便收下了笑容,微微叹口气道:“但是那画中之人太过忧郁了,这就像一种刻在骨子里面的哀伤,和我全然不似。”



  王贤点了点头,见她像是在沉思着什么,不由唤了一声道:“止兵,夜色已深,你便回去休息吧。”



  周兵闻言一愣,随即笑道:“臣贝忘了问我一个问题吧?”



  王贤疑惑地道:“什么问题?”



  周兵叹了口气道:“便是我为何在这个院子里。”



  王贤这才想起来这个问题,这么晚了她为何跑过来,难不成只是单纯和自己说这些话?她来这里又是为了什么?他心中疑惑,便问道:“那你为何在这?”



  周兵叹了口气道:“上次在大相国寺你挺身相助,我实在是感激不尽,现在先谢谢你。”



  王贤忙道:“只是小事,何足挂齿,而且后来你又通知了秦该,算起来我还要谢谢你呢。”



  周兵一笑,继而说道:“今晚过来乃是给你送东西的,因为上次之事,我实在过意不去,所以今天特意做了一些元宵,想着上元节应该品元宵,便给你带过来了。”



  她像是变魔术一样,真的从背后拿出一个小盒子,然后递了过去道:“本来想着过来找你的,可是你家的下人们说你不在,所以我就偷偷地跑进来了,然后便在这院子里游荡了一圈,谁知左等右等你还没回来,我本想走回去了,却不料你又过来而来。”



  王贤接过这盒子,轻轻地打开一下,这里面果然装满了元宵,他颇为感动地道:“谢谢你。”



  周兵看了他一下,随即一笑道:“那好,我便回去了,希望臣贝以后可以有大作为!”



  王贤会心一笑道:“那我送你出去。”



  周兵忙道:“不用了,我不是从门进来的,自然也不能从门那边出去。”



  王贤见她轻快地跑开,在月光之下变得越来越淡的影子逐渐消失,又看了看自己手中的盒子,不由有些叹气,这个少女虽然家贫,虽然高傲,但是却很善良。



  夜色很安静,皎洁的月光洒在自己的身上,让王贤在这月下,什么也不去想地靠在柱子上,任凭月光灼着自己,眼光瞧向那有些暗色的墙壁,微风而过,就像是沙场起兵一般,一瞬间的声响随风而去,这时候整个院子也像随着它而动,竟然在月影下有些恍惚,这便像是一道云烟散在院子之中,只能看见飘渺的影子,若睁开眼睛,却又发现依然如故。



  他站在这里,享受着风儿的吹袭,忽然想起了以前和答图在草原上,到了蒙古部的时候,意外地遇到的那次大暴风,那样的烈风,就算现在回想起来也能使人有些发颤,轰隆隆的炸雷声充斥不绝,那什么也看不见的绝对黑暗,还有那扑面而来的猛烈沙子,那便真的是一场残酷的搏斗,而人却是只能努力地保护着自己,向天祈祷着自己的平安。



  也不知答图还好吗?



  他心中想了好多事情,然后才走进卧房之中,把那盒子轻放在那里,便就躺在床上,慢慢地睡着了。



  正月十六日王贤便又要回太学了,这次王合又是千分叮嘱,让王贤有些哭笑不得,他连声答应,然后便赶往太学了。



  今日已经过来七七八八了,王贤刚一回到水字间,便看见齐偍和张地云已经在这里了,不由笑着和他们道:“山论、子云,原来你们二位已在此了,新年之际,先祝上一番。”



  齐偍笑道:“我尚好,臣贝一年过去,像是又长高不少,看起来气色甚佳。”



  张地云这时也是笑道:“臣贝你在汴京,可观那上元之灯了?汴京果不同他城,上元灯火,竟然连绵不绝,竟然让天上星辰也失去了颜色,实在是极妙。”



  王贤亦是笑道:“此是自然,不过赏灯还有几日,就算山论也不会错过这等好景的。”



  他突然道:“我等刚过来,应该去拜见斋长一下吧,毕竟新年刚过,已是迎春之时,我等作为学子的,也应该尽一些本分才对。”



  张地云此时点头道:“的确如此,马斋长尚在太学之中,我等便过去拜访一番吧。”



  他们一众商量好,便和斋内的其他人一起过去,共见马阶,而此时马阶正坐在太阳之下喝茶,见到这么多的士子过来,不由有些激动起来,连说话声音也变了,这可以算是他在太学之中首次受到如此的尊敬和如此的推崇。



  一直到了下午,诸位士子先热络了一下,便到外面的蒋生楼或是别的酒楼吃上一顿,新年新气象,诸士子此时皆是兴高采烈,直到许久方才回房间。



  这一晚,王贤向齐偍稍微说了一下周兵很安全的事情,他不能把所有事情都说明白,只好说周兵已经在外地书院求学,现在一切安好,让齐偍也莫要担心的话。



  齐偍问了几句方才放下心来,叹口气道:“止兵与我为好友,遭遇此事,真是造化弄人。”



  王贤一笑,看了看有些空旷的床位,不由奇怪地说道:“怎么一宝兄和德温二人都未过来,真是奇怪。” 

《万里大宋》 第二卷 汴梁风月 第103章 观人比武(上)

第103章 观人比武(上)



  已是春暖花开之日。



  不知何时,冰雪便已经消失不见了,像是被风儿挂跑掉了,随即便飞来了一群鸟儿,唧唧喳喳地叫着不停,吵得花儿草儿都睡不着了,终于开始开起花来,暖洋洋的太阳此时也是带着哈欠地跑出来,催醒早春的人们。



  鸟语花香,暖阳晒人,汴京便又迎来一个春天。



  太学的朗朗读书声又起,王贤亦是和着众人在读着“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他的脑中却想着今早收到的书简。



  这书简乃是汪洙所写,大意就是说自己的父亲生病,所以便回家乡了,而太学也不能再来了,等到过两年的时候再参加科举考试,又勉励了王贤一下,希望他能在太学之中好好努力。



  王贤心中叹息,或许汪洙更为适合科举之试,现在赵万宝不知跑哪里去了,到现在还未归来,整个水字房间就剩下这三个人了,看起来很是冷清。



  “王贤,试问学而无崖,可求否?”台上的李廌这时突然示意停止,随即又突然问道。



  王贤一愣,随即便道:“可矣。”



  李廌笑道:“然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王贤眨了眨眼睛道:“若不随无涯,该随何物?”



  李廌哈哈笑道:“你这小子,我问你这个,你却不直面回应,反倒又问起我了。”



  他这时说道:“既然生而有涯,便要追寻生之道理,若得此,则知也有涯,今日我让你们读起论语,便是要让你们通过这个来明白一个道理,通常的智慧总是藏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但等到有一天你确突然有些明白起来,这便是有所领悟,而悟出生之道理,则什么无涯、有涯都不用愁了。”



  下面的士子们听了之后,皆是有些交头接耳,李廌也不管他们,又向王贤问道:“王贤以为如何?”



  王贤笑道:“先生说的很对。”



  李廌这时又说道:“我又想起了汉武帝时期,关于儒家和黄老无为的道家之争,诸位可有兴趣庭上一听?”



  炉亭之人又来了兴趣,李廌最擅长举例说故事,他们忙说道:“先生快说。”



  李廌笑道:“汉朝自高祖刘邦立时,百物皆废,人烟凋敝,此时陈平便建议高祖采用黄老无为的道理来治理天下,所谓顺天道,便是由此而得,汉家便由此而兴,其时到汉景帝的时候,大汉已是举国强盛,儒生辕固建议变黄老法度,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变老为儒。



  这自然是遭人反对了,不久就有一批人跳出来说辕固乃是乱臣贼子,其时窦太后算是黄老虔信之人,便要着人杀了辕固,结果武帝年盛,把辕固救了,由此结识了儒学之道,也由此知晓了必须抛弃黄老之术方能有所作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