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雁翻了个身面朝里,闭目假寐起来。她听到赵彦清的脚步渐近,然后感觉到身侧一阵窸窣,是赵彦清上了床。
怜雁装不下去了,翻身坐了起来,紧抿着唇瞪他。
赵彦清惊了惊,尔后轻笑起来,“原来你没睡着啊!”
“难为侯爷屈尊到这东小院来,这儿可容不得您这尊神。”
赵彦清苦笑,上前揽她,“气性这么大。”
怜雁甩开他的手,别过头去不说话。
还真是气狠了,连质问争执都没有,赵彦清暗暗叫苦,解释道:“我知晓你在为亲事生气,但我可以向你保证,不论是现在娘操心着开始提亲,还是将来日子定下,不过是瞎折腾罢了,陶七小姐绝对不会嫁进来的。”
怜雁气得冷笑道:“你这会儿是这句话,等陶七小姐的花轿都抬到门口了,你莫不是还是这句话?”
赵彦清又来揽她,这回不再任她甩开,动作带了点霸道,不容怜雁挣脱,紧紧搂着她,下巴靠着她肩窝,道:“你该相信我的,阿筠……”
怜雁心头一颤,阿筠……他竟唤她阿筠了,她有多少年没听到别人唤她这个名字了?没有想到再一次听到是在这个时候。
不同于母妃的温柔,父王的威严,也不同于林泰的欢快,赵彦清的这一声阿筠像是带着无限的宠溺,又有那么点无奈。
就这么一声阿筠,竟叫怜雁即刻丢盔弃甲,原本僵直的身子很快软在了赵彦清的怀里,竟有些泪眼朦胧起来,她哽咽着道:“你既唤我阿筠,就不该让老夫人再提你的亲事……”
“我知道,是我的错。”见怜雁松了口,赵彦清立刻认错道,“是我思虑不周了,让你受了委屈。”
怜雁却没因此就让他蒙混过关,问道:“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这门亲事既已定下,我便不能毫无缘由地给拒了,别说陶家,就是娘那里也说不过去。”
怜雁杏眸一瞪,“也就是说你还是要娶?”因还泛着几点泪光,模样娇嗔又让人多了几分怜惜。
赵彦清心头一动,凑上前细细吻她眼角,将那莹莹泪光拭去,道:“我之前就说过,会有变数的。”
“那你倒是说说,会有何变数?若现在开始提亲,约莫日子最迟就在明年下半年,哪儿来的变数?”
见怜雁又要恼,赵彦清声音温和地道:“莫急,你且听我说。若要制造些变数,那还不容易?原先我想着使个法子让陶家主动退亲,不过现在看来,似乎不需要了。你可知道,被你赶去庄子的那个陶家陪房,都在做些什么?”
怜雁惊了惊,“你是说,沈妈妈?”她没想到赵彦清似是不插手内宅之事,却对此并非毫无了解。
“对,就是她。”
怜雁蹙起眉头来,难不成沈妈妈到了庄子上还不肯消停吗?她问:“她又做什么了?”她是真的对沈妈妈厌恶起来,怎么会有这么不安分的人?把她送到庄子上已经算是容忍的了,要换做心狠手辣的人,早将她赶出府去,让她晚节不保了。
赵彦清道:“她隔三五天就往陶府跑,而且见的也不是陶夫人,更不是陶七小姐,而是陶六小姐。”
怜雁眉梢一挑,“她想做什么?”随即又轻笑一声,“不会是想让陶六小姐嫁过来吧?”
见怜雁的注意被带到了沈妈妈身上,似是不再那么恼怒,赵彦清暗暗松了一口气,道:“有这种想法也没什么奇怪,她嫌陶七小姐太老实,对付不过你,想让陶六小姐嫁过来,这样她才有翻身之日。”
怜雁扯了扯嘴角,像是听到了多大的笑话般,不甚在意道:“她不过一个仆妇,竟有这样的想法,不是很可笑吗?这不仅陶六小姐自己做不了主,老夫人中意陶七小姐,就是陶夫人都做不了主的。”
说罢,又想到了那亲事上,又道:“你不会想借此拒了那婚事吧?这也太牵强了。”
“当然不是,”赵彦清道,“你说得不错,她一个仆从当然没本事就这样换了新娘,不过就有这么一种人,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做一些以卵击石之事。我不会因此而拒了这亲事,只不过会推波助澜,让那陪房做些什么了不得的事后,让陶家都没脸再来说这门亲。”
怜雁闻言依旧将信将疑,“她会怎么做?你又如何确定她一定会做到这个程度?”
赵彦清轻轻一笑,“你别忘了,不止那陪房,就是那陶六小姐,也不是个消停的,两个人凑一块儿,没有好戏看都难。”
“就因为沈妈妈往陶家多跑了几趟,你就这么确信?万一她们最终没做什么呢?”
赵彦清道:“她们若没做,我就让她们做什么。总而言之,你真的不必担心,不过一门亲事,我要想找由头拒了,法子多了去,难道你这都信不过我?”
怜雁默然,她倒不是信不过赵彦清的本事,也不知是否关心则乱,她不过是有些不确定赵彦清究竟待她心有多坚而已。
可见他这般解释,又是深更半夜放下身段追到东小院来,怜雁觉得,似乎不该对他心存怀疑。
赵彦清看着她的神色,低缓着声音道:“不生气了吧?很晚了,先睡下,明儿就回去,可好?”
好像印证着他的话一样,怜雁打了一个哈欠。赵彦清扶着她躺下,她也没反抗,只是待赵彦清也要躺下时,怜雁有些抗拒地道:“你要留下么?”
赵彦清刮了刮她的鼻子,“这个时候还把我往外赶,你是要这正院里的人都看我的笑话吗?”话虽这么说,却不见丝毫恼意,反而带了无可奈何的宠溺。
怜雁抿了抿嘴,没再赶她。她今晚虽发了大脾气,却也不是毫无分寸。
赵彦清轻笑着搂了她,“我的阿筠,脾气傲又娇气,却是最讲道理的,乖得很。”
☆、第⑤章
次日,怜雁醒来时,赵彦清已经不在了。昨晚这么一闹腾本就晚,加之言和后赵彦清还要抓着她折腾一番,以至于不过睡了两个时辰,天就亮了。
刚醒时怜雁还带着点迷糊,待看到窗外透亮的天,一个激灵,朝床帏外唤道:“杜若,什么时辰了?”她早晨要带着俭哥儿去老夫人处请安,然后俭哥儿去族学,她则去二夫人处。
杜若疾步过来,“现在辰时还差两刻。”
已经挺迟了,怜雁蹙了蹙眉道:“你怎么不叫我。”一边匆匆忙忙穿衣服。
“是侯爷走前吩咐了,说您歇息得晚,让您多睡会儿。”杜若原本打算若怜雁辰时还未醒便叫她。
怜雁没再说什么,匆匆洗漱一番,用了早膳出来,俭哥儿已经等了一刻了。等他们到寿安堂时,正好辰时一刻,还好不算迟。
只是昨晚怜雁这么贸然搬回东小院去,到底动静大了些,想让人不知道都难,自然也瞒不过老夫人。
怜雁一到寿安堂,就受了老夫人的质问,“昨晚怎么回事?闹哄哄的,老四是办大事的人,后院都这么乱糟糟,你让他如何撑起这一大家子?都说你进退有度从不恃宠而骄,我看着,怕是有失偏颇。”老夫人冷着一张脸,说话掷地有声,一时间满屋子都静了下来,谁都不敢吱声。
怜雁慌忙跪了下来,她昨晚是气狠了,脑子一热就做出这么不妥当的事儿来,倒真忘了还有老夫人这一茬。
二夫人开口劝道:“娘,您也别气,苏姨娘既然已经被抬作了姨娘,按规矩自然是要住到自己单独的小院去的,原先没人提,大伙儿也一时没注意,才按照通房的规矩在主屋服侍,昨儿您提了亲事,约莫是有人想起这茬来了,才叫苏姨娘搬了院子。”潜生的籍贯弄到了侯府一已殁的苏姓家奴下,怜雁自然也跟着划了过去,也就跟着姓苏了。
听二夫人这么一说,还真有几分道理,不得不佩服二夫人的口才,怜雁这一行为还是合着规矩来了,怜雁感激地看了二夫人一眼。
老夫人脸色稍霁,哼了一声,“那也用不着这么急。”
怜雁规规矩矩地低着头跪在地上,面色惶恐,像是怕极了般轻声道:“奴婢怕……老夫人责怪……”她自称了奴婢,尽管已成为姨娘的她已经不需要了。
果然,老夫人的脸色又好了不少,又告诫了她两句,就挥挥手把她打发了。
二夫人看着怜雁退下的背影,嘴角擒了一丝笑,暗道这天之骄女能在大难下顽强地生存下来,当真不是只靠运气的。
只是这么一来,怜雁就不能再搬回主屋去了。对此赵彦清小小地表达了不悦,但也无计可施,母亲在上,这又是规矩,他总不能再驳了的。
但事实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无非就是赵彦清不再踏进主屋,回到内院后就直接往正房的东小院去而已。
老夫人刚开始还说他几句,毕竟四房后院并不止怜雁一人,还有两个通房在,现在开始说亲,赵彦清独宠一个妾室传到陶府总不好。奈何赵彦清左耳进右耳出,面上唯唯诺诺,回到正院还是一如既往。后来老夫人见这儿子阴奉阳违的,发了通脾气,见还没有成效,最后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儿子房里的事她终归不能插手太多,何况赵彦清还是一家之主。
和陶家的亲事按着流程一步步在走,纳彩、问名、纳吉、纳征。估摸是双方都想亲事早日定下,故而这些礼节过得很快,到了年底,连请期都完成了,日子定在来年十一月初八。
起先怜雁听到这些消息时还会心里不痛快,偶尔就甩两分脸色给赵彦清瞧瞧,只不过多了几回后,就是赵彦清哄她不觉得厌烦,她被哄得都有些烦了,最后索性不再去听这些亲事的进程,明确告诉身边的丫鬟,这些事情就不要告诉她了。
最后定的日子还是赵彦清自己告诉怜雁的,无非就是通知她一声,在十一月初八前,定然会有变故。
怜雁的心里并不十分有底,但见赵彦清如此确信,她便不再去怀疑,还是选择了相信。细细想来,若陶七小姐真被迎进侯府,最后棘手的还是赵彦清自己。
于是乎,她便一心一意跟随二夫人学习中馈,亲事什么的,都丢给赵彦清去操心了。
过了年,怜雁又收到了潜生的来信,估计赵彦清写信告诉他已被拆穿,潜生写了满满的十来张纸,又是道歉,又是保证绝不再犯,然后再细细说了军营之事,最后说有徐昭和四五个近卫都跟在他身边,还有十来个分布在军营的不少地方,让她宽心。
信中语句诚恳真挚,还说了不少好话,怜雁仅存的那么点气也消失得一干二净了。回信的时候,指责的话不过象征性的一两句,大多还是细细的嘱咐罢了。
年初的十来天怜雁又是忙过来的,各府之间的礼节来往、年礼之类,一桩桩一件件都不是随意能摆弄的,不过比起去年,怜雁不知顺利了多少。去年因为她刚接触这些,出了不少差错,若非二夫人一直看着她,恐怕还会遇上□□烦。到了今年,情况就大不一样,不止没有出错,还考虑周全,妥当得很,连二夫人都夸她,“进步不少,你独当一面都不成问题了。”
得句二夫人夸不容易,怜雁回去后喜滋滋地告诉赵彦清,赵彦清也高兴,搂了她道:“我的阿筠,果真聪慧过人。”
日子过得很快,过了元宵后,一来二去,就到了三月三。
☆、第⑥章
按照惯例,每年的三月三侯府都会宴请女宾,只因前三年逢安国公的三年孝期,故而取消。今年因为是出孝后的第一年,老夫人想增增喜气,所以嘱咐二夫人办得隆重些。
三月三来的宾客有很多,府里还请了德音社和结香班来唱堂会。一大早,二夫人就到花厅迎客,怜雁原本也想去花厅帮忙一二,却被赵彦清拦下,说是那些权贵女眷,难保有那么几个进过宫见过她,虽说这么些年过去未必认得出来,但还是小心为妙。
怜雁一想也是,潜生不就是在上街时撞到陆杰被认出了吗?遂没出去迎客。
点春堂那边在唱戏,一众女客都听得津津有味,镇南侯世子夫人坐在二夫人右手边,她是赵家请来的媒人,二夫人看了眼左手边谈得还算融洽的老夫人和陶夫人,对镇南侯世子夫人道:“侯爷的亲事,多亏了你。”
镇南侯世子夫人笑道:“赵二夫人哪里的话,我可高兴着。等你们舒姐儿成亲,再来叫我做媒人可好?”
二夫人笑道:“这媒人你还做上瘾了?”
“给你们武安侯府做媒,我可巴不得呢!”说着扬了扬下巴指向陶夫人身后的陶七小姐,“不过话说回来赵老夫人可真会挑人,瞧这沉静稳重的样儿,我看着也喜欢得不得了。”末了还压低声音道,“说起来,我听陶家那边的意思,特别是陶老爷的意思,好像是想先嫁了陶六小姐的,只是没想到你们中意陶七小姐。不过啊我看着,那陶六小姐眼神闪烁,怕是不像个沉稳的,确实还是陶七小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