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骨- 第5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一段战地爱情,让安毅看了连连摇头,而弟兄们却看得津津有味,某些桥段更是忍俊不禁,笑声连连。

影片最后与真正的模范营关系不大,当模范营的战旗插上南京城头,安北伐与小英子也有情人终成眷属,“剧终”两字随之出现,喇叭里传出《尽忠报国》的模范营军歌,影片正式宣告结束了。

满校场的官兵和受邀前来观看电影的民众代表这个时候才从激烈的剧情中挣脱出来,拼命地鼓掌喝彩,安毅带着第五军团一干将校,亲切地和演职人员握手致意,感谢他们拍摄出这么优秀的一部影片,振奋了军心民心,鼓舞了军心士气。

第一场电影演完,随着先睹为快的官兵离去,轮换的部队入场,电影接着开始了第二轮的放映,如此周而复始,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五点才结束,期间不知换了几茬的民众代表才依依不舍散去。

《模范营》剧组和东方电影公司放映队来到宜昌慰问官兵的消息引发了巨大轰动,此前鄂西地区还从未有过电影,当地一些地主富豪倒是曾经在武汉看过一次无声电影,回到老家一个个都把此事当成了一种见识和资本,长时间进行炫耀,言者眉飞色舞,听者目瞪口呆,能看场电影是绝大多数梦寐以求的梦想,县镇民众更是不知电影为何物,听说比戏台上的演出更过瘾,场面更大,无比为之动容和向往。

东方电影公司的放映队一口气在夷陵大营连续放映了三个晚上,每晚七点到次日凌晨五点连续放映,总算让驻扎宜昌及周边地区的八万将士轮流看一遍。每天夜里,为了保证放放映秩序和观众的人身安全,只允许部分民众入场。但就是这部分人,依旧把校场围了个水泄不通。此外,夷陵大营外面还聚集着数以万计的民众,而且人流越聚越多,心痒痒的民众听着喇叭里的声音,听到扣动人心的对白,全都提出要求亲眼看一次电影。

三天过去了,宜昌各界听说放电影的慰问团要走,再也顾不上什么斯文和面子,情绪激动地闯进宜昌行营、鄂西公署,强烈要求再为当地民众放映三天晚上,一位来自秭归的老同盟会员激动地说:得到消息时安司令的大营已经放了两个晚上了,秭归的上万民众为了看场电影,成群结队带上干粮打着火把徒步百里赶来宜昌,要是看不成大家多伤心啊!

此类情况比比皆是,宽厚和蔼顾全大局的行营主任贺国光不得不带上几十名宜昌城和来自各县镇的代表,前往夷陵大营找到安毅,让他体恤民意,倾听民众呼声。

面对民众如此热切的请求,安毅大手一挥,慰问团一行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留下来满足鄂西民众的要求,继续通宵通宵地放电影。谁知这一留就是七天,把等待看电影的荆襄警备司令部司令范石生和驻扎襄阳的十七师师长朱世贵急得不行,几乎每天都打电话来催。

电影给鄂西军民带来的欢乐以及蕴含的深刻政治影响,令行营主任贺国光和秘书长曾扩情无比感慨,安毅和他的部队获得的荣誉和支持空前高涨,谁都知道电影《模范营》里的营长就是安毅,知道里面横刀立马的虎将就是如今的四十四师少将师长顾长风,知道电影里文质彬彬算无遗策的教导员就是如今的十六师中将师长尹继南,电影里的许多英勇将士都能在第五军团里找到真实的原型。

相比之下,宜昌行营没有第五军团的显赫,不单止知名度问题,连权利也都如此,按常规,宜昌行营是整个鄂西地区党政军最高机关,第五军团理应归属宜昌行营节制,更别提一边多来财源广进的宜昌警备司令部了。

但是,由于宜昌的特殊性、肩负的秘密重任、蒋总司令对安毅的宠信等等,使得宜昌行营沦为第五军团的配角,除了在党政、民政方面拥有决定权之外,宜昌行营根本无权调动第五军团以及直属军团新成立的长官部的各地警备部队,在未能展开正常征税的情况下,宜昌行营全靠中央那点可怜的经费艰难度日,要不是安毅在卸任行营主任之后,每月暗中补给贺国光和曾扩情五万经费,并将每月二十万元的地方建设资金交由贺国光处理,宜昌行营根本无法开展工作。

曾扩情心中对自己的师弟兼同乡安毅的最大意见正是这一点——财权!在军队指挥权方面,曾扩情和贺国光一样钦佩安毅的军事才华和训练手段,甚至第五军团的政治思想教育都让两人感到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唯独在财权方面安毅表现出的强硬姿态令两人无可奈何,多次向蒋总司令求情申诉都得不到支持,因此,两人也只能期盼美好的明天了。

而这个美好的明天,就是成功地将四川党政军权利收归中央,只有这样两人才会摆脱目前的窘境,成为主政一方的党国大员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在此之前,只能默默努力继续忍受,想尽一切办法倾尽所有心血,实现收回政权代表中央尽快入川的目的。

正文 第五八〇章 西南大混战(一)

第五八〇章  西南大混战(一)

重庆的街道错落巷道崎岖。延绵的房屋依山傍水,重重叠叠,一座座风格独特的陈旧吊楼居在凌厉的北风中吱嘎作响,冰冷的第一场冬雨激起凄迷而潮湿的白雾,茵茵袅袅笼罩全城,却挡不住市井街巷中声声“炒米糖开水”的吆喝声,颇有闲趣的大小茶馆不见空置,每一座茶楼里的重庆人似乎三人即能成局,家事国事天下事议论纷纭喧哗户外,满街游走的担担面、麻辣小面和豌杂面随处可见。

十余年的战火,已经将本就豪迈坚韧的重庆人的神经熏陶得更为大条,数月来因军阀停战出现的难得安宁,似乎让整个重庆再次勃发生机。

重庆回水沟并非一条沟,而是一个地名,距离校场不远的刘公馆就坐落在这块难得的两平方公里的平地上。

刘公馆的正堂太师椅上,坐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将军,他目光含蓄,阔唇紧闭,从容地注视着正堂左右椅子上的十余名军师和武将,倾听他们对南京中央政府最新态度的推测与评论。此人,就是目前四川军阀中兵力最多、最有影响力的一方霸主刘湘。

刘湘有个诙谐的外号叫“巴壁虎”。因其当时据有重庆、巴县、壁山等地,而被军中及民间好事者冠以此雅号,他还有一个雅号叫做“刘莽子”,这个绰号倒不是说刘湘性格莽撞,而是指他在战事中的勇猛和敢于拼命。护法战争中,两部军队在内江发生激战,开始时拥护北洋政府的军队连连受挫,军心动摇,恰在此时身为旅长的刘湘主动请缨,率部反攻,率领手枪队如一把刀捅入对方阵营,对方阵脚大乱,战局由此转败为胜,刘湘也因此战威名远播,被护法滇军将领视为劲敌,却被北洋政府视之为虎将,刘湘也因其在打击护法革命军中的显赫战绩威名于世,并由此发迹,一步步成为川中军阀魁首,他本人及其武装也在十余年来瞬息万变、时敌时友、时友时敌的内战中左右投机,苦心钻营,利用合纵连横、先予后取等策略,击败一个个对手迅速壮大。

北伐战争发起之初,刘湘敏感地意识到北洋政府的灭亡指日可待,立即扔掉身上和脑袋上北洋政府授予的一个个官衔和乌纱帽,高声依附革命,声援北伐。获得国民政府授予的军长及四川省军政府显要职务,开始用联合分化等手段,名正言顺地发起“讨逆”和“消灭军阀恢复民生”的四川内战,运用高人一筹的政治军事手段,击败老上司熊克武,以重组政权瓜分地盘为诱饵,联合刘成勋、刘文辉、赖心辉部,击败原本的老兄弟——军阀杨森、邓锡侯、田颂尧等部,战事方停,刘湘再次与本家族叔刘文辉高调联合,消灭异己,最后巧妙收买损失惨重的各部势力,暗中拆刘文辉的台,致使整个内战打打停停连续三年,削弱一个个军阀势力的同时自身迅速发展,地盘也成倍增长,两年前的地盘已经扩大到川东以外,占领了长江咽喉要地巴东、宜昌,要不是后来桂系称霸与豫陕军阀激战于鄂西,正在川中率部征战的刘湘见势不妙,果断退出鄂西。此刻的鄂西恐怕仍然掌控在他手中。

尽管如此,刘湘仍然牢牢地占据着整个四川最富裕的广阔地盘,与族叔刘文辉一起获得了南京中央政府的最终任命,两人共同执掌整个四川的“善后事宜”,四川从此成为“二刘”的天下,内战多年实力被极大削弱的各部军阀只能仰二人鼻息,艰难度日。

停战以来,对多年内战深有感触的刘湘提出口号:以武力为主要后盾,以政治为辅助手段,加大军队建设,最终统一四川。

为了实现这远大目标,刘湘成立了训练委员会,开办军官学校、教育团和研究班,派出心腹将领前往国外考察观摩,吸取经验,采购武器,聘请高级顾问和招揽川中及临近各省的技术,加大兵工厂建设投入,逐步使得他名下的重庆修理所具备了制造步枪、手枪、迫击炮、仿制捷克机枪和马克沁重机枪的能力,并改装了三艘浅水炮舰,先后从欧美买回布莱盖飞机十架、保德式飞机四架、摩斯飞机四架和其他飞机两架,成立了航空司令部并自任司令,聘请原段祺瑞政府的秘书长邓汉祥为自己的参谋长 ,负责驻京办事处以及与各省军阀之间的联系。

经过一年多的苦心发展,刘湘已经成为四川军阀中的第一霸主,极大地威胁到族叔刘文辉的生存发展,两叔侄由此貌合神离,开始了相互间权利争夺的紧张准备。

此次中原大战,被川人称之为“多宝道人”的刘文辉终于出现判断上的失误。大力支持汪精卫以及冯玉祥、阎锡山联盟,反对中央政府,甚至在各大集会上公开辱骂蒋介石本人,被南京中央政府剥夺党籍军籍、部队番号和所有军政职务。

刘湘为此欣喜若狂,暗中做好了“奉命讨伐”刘文辉、抢夺其地盘成为四川唯一霸主的军事准备,可是大战结束之后,蒋介石并没有立即发布讨伐叛逆刘文辉的命令,正在为西北三省和豫、晋、鲁、冀各级政府建设忙得不可开交的中央政府也没有对刘文辉给予进一步惩罚,反而让深陷窘境的刘文辉暗中收买了自己的参谋长邓汉祥,通过在中央政府身居高位的四川老乡张群请求蒋介石谅解,并拿出大笔金钱贿赂中央大员,企图重新获得中央政府的任命,再度崛起与刘湘一较长短。

刘湘对此非常的不满,也很震惊,半月来三次派人秘密前往宜昌,拜见宜昌行营主任贺国光、秘书长曾扩情,就是无法走通手握二十万重兵在蒋介石心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第五军团司令安毅的路子,得到的答复全都是“中央政府和蒋总司令对刘湘及其军队充分信任、支持刘湘行使四川军政大权”的口头承诺,刘文辉却通过不间断的活动和撒出大笔金钱行贿中央各部,处境似乎越来越好,这让刘湘无比恼怒,却又无计可施。

刘湘最为忌惮的人无疑是族叔刘文辉,绰号“多宝道人”的刘文辉正像他的绰号一样身体高大。多宝道人本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意思是宝器随身,神通广大而法力无边,可以随心所欲地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刘文辉本人就是智谋过人、点子特多的一个人物,当他面对强手时,他可做到好汉不吃眼前亏,能敷衍的敷衍,该蒙混过去的蒙混过去,以致各路军阀都说刘文辉好出心机、花样极多,变法层出、操纵两端。其中还蕴含更深一层意思:刘文辉在对外关系上善搞多角外交。广结善缘,只要对自己有利就千方百计结识联合,十年来刘文辉从最初的羽翼未丰到今日的川中霸主之一,占有七十余县和成都等大都市,就是一面以家族血缘亲近刘湘,联合起来牟利,一面又以“保定系同学关系”联结邓锡侯和田颂尧部,并吞各势力的结果。

正堂里争论声不绝于耳,颇为紧张,刘湘的心腹智囊乔毅夫、张斯克等人与武将潘文华、唐世遵等人意见不一,争论不断。

刘湘缓缓举起手,满堂立即肃静,乔毅夫在刘湘的示意下,站起来说出自己的意见:

“属下还是坚持初衷,在中央政府尚未明确宣布甫公(刘湘字甫澄)为川省善后督办之前,不应急于行事,十余年来川中屡次征战,无不显示‘奉扬道义、师出有名’之至理,虽然我军已具备征伐对手之力,但仍需注意游离于左右之各方势力,决不能让对手施展连横合纵之计得道多助,否则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啊!”

“云松(乔毅夫字)兄此言大错特错!”

潘文华站起来反驳:“为将者讲究的是抓住时机,当机立断,最忌迟疑犹豫坐失良机。此时刘自乾正处于进退两难、麾下将佐人心浮动离心离德之窘境,虽然他为弥补错招上下钻营,撒出大把金钱,但仍得不到蒋总司令的原谅,也没有获得中央政府的明确表态,但难保他不能在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