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结果,顾春芽还算满意,毕竟只是开始,总不能让所有的人都有这种觉悟,懂得争取自己的权益。
现在说服了顾应全,以后再赚了钱,至少能留一半了,等慢慢的,再想法子让他们创造的劳动成果完全的都属于他们。
也只有这样,她才能有动力去好好的挣钱。
日子也才有可能越过越好!
第040章 打秋风的姑姑
压岁钱虽然只有两文,不过上回卖金簪子的时候,顾应全曾给了他们一些钱,有一百多文呢,足够去街上买吃买玩的。
所以他们很快就把不满抛在了脑后,等顾冬儿给顾春竹做完绢花后,四个人便高高兴兴得上街去。
其实大年初一,铺子开门的并不多,像顾家现在境况这样吃紧的,也都歇业休息一天,别说其他的了,所以也没逛多久,只买了些新鲜的吃食,给顾明益买了个木船玩具就又回了家。
年初二又跟年初一不一样。
年初一是拜会男家的亲戚,顾老爷子是外来人口,所以他们没有别的亲戚好串门。而年初二,却是那些嫁得近的女儿,回娘家探亲的日子。
李氏这天就带着两个女儿去李家了,而顾老爷子也有个女儿,今儿便来了顾家。
顾春芽这是头一次看到自个儿的姑姑顾氏顾芩。
顾芩跟徐氏长得很像,瘦高个儿,眼睛细长细长的,但比徐氏还要瘦,脸无三两肉,看着有些萎靡不振的样子。
她的相公洪千能却是五大三粗,像个杀猪的,后来顾春芽一问顾冬儿,才知道是卖草鞋的。
要说顾家老大老二老三,那结的亲家都不是家境好的,杨氏嫁过来等于连嫁妆都没带,老二顾应奇娶了个远房表妹,老三顾应华娶的周氏也好不到哪儿去,而唯一的一个女儿顾芩嫁的洪家也属于贫困人家,所以说门当户对么,顾家也是后来经济情况好了一些,才开了家包子铺,以前都是靠顾老爷子一人打工给养活的,别提多穷了,那亲家找的自然也一个样。
还是到了老五顾应麟这里,才能娶了金氏。
而这时候,顾老爷子也光荣退休了,总算能享享清福。
徐氏是很心疼这个女儿的,瞧见她一身粗布衣服,连杨氏穿得还不如就更难过了,趁着叫她进去说话,就从柜子里拿了钱出来往她手里塞。
“来也不穿穿好,这钱拿去,你们娘儿俩做身好衣服。”
顾芩往外推,“娘过得也不容易,哪儿能拿钱,我不能在旁伺候已经过意不去了。”
“叫你拿着就拿着。”徐氏又看一眼外孙女洪玉珠,那身黑不溜秋的棉袄真刺眼,她板着脸道,“你那婆婆可是扣你的钱呢,大过年的连个新衣服也不舍得给你们做?玉珠都多大的人了,还穿成这样,也不怕人瞧见了说,家里钱都留着给她大孙子,是不是?”
顾芩尴尬的笑笑,“咱也习惯了,他洪家就一个孙子么,谁让我肚子不争气。”
“啥不争气,想生就生的出来的?”徐氏气愤道,“我叫你嫁过去不是受苦的,当初他们家日子也不好过,你到底嫁妆还不差呢!死老婆子,那大春我看着就不是个好的,还死护着他,以后被他气死就好了!”
“娘。”顾芩指指外面,“可不能给相公听到。”
说到这个女婿,徐氏又是一声骂,“自个儿娘子女儿都护不好,还有脸来?我怕他听见?是他那个娘做事入不得眼!”
“也不关他的事,婆婆也就是钱看的紧点儿,别的没啥。”顾芩安抚自家娘,“我比去年胖了些呢,吃的比以前好了。”
“胖啥啊,没看出来。”徐氏没好气,叫顾芩把钱收好,“别叫人看见了,一会儿还带些咸肉回去,别挂外头,那肉咸的很,不会坏。你就放屋里头,想吃了,切点儿下来。”
顾芩笑着点点头,“铺子生意还好呢?”
“谁晓得,那边老瞎捣鼓,老头子也任由他们乱来,那面粉,菜不得花钱?肉不得花钱?说啥要换花样。”徐氏没一句好话。
“我听别人说弄了啥素包子出来,挺好吃的,指不定生意要好了。”
徐氏心里明白,确实最近买的人多了,可惜是老大一房的功劳,她就不想承认,只说道,“你要喜欢吃,一会去铺子里拿点儿。”
“哪能老这样,他们要说呢。”顾芩不好意思的道。
“他们还不是天天吃铺子里的包子馒头当早饭,你也是顾家的女儿,吃几个他们敢说?”
顾芩就笑了,“那我一会儿带点回去,也给公公婆婆尝尝。”
徐氏一撇嘴,“你还顾他们呢,自个儿吃吃就拉倒了,带回去,还不是都给他们大儿子家捞了去。”
两人说了会儿话就出来了。
顾春芽见顾芩进去的时候提的竹篮是半空的,拿出来时倒是堆满了,上头盖的布都得被顶出来。
洪玉珠看到顾春芽,冲她笑笑,“春芽你长胖了呀。”
顾春芽跟她也不熟,只打了声招呼,不说什么。
“你头上戴的花儿真好看。”洪玉珠羡慕的盯着瞧。
那莲花做得极好,跟真的一样,大冬天里可是惹眼的很,要是春天漫山遍野开花了,又不新鲜了。
徐氏听见了,就叫顾春芽摘下来,“给你表姐罢,反正冬儿会做,你再叫冬儿做一个就是。”
顾春芽满头黑线。
这徐氏得有多看不顺眼他们这房的人啊,不管谁要,也不管有没有道理,就叫他们大房的人都顺着。
她才不干!
“上回给春竹做了,没布了,要不奶给两块?”
徐氏一瞪眼,“冬儿之前的布哪儿来的,叫她还哪儿去要。”
原来徐氏竟然知道顾冬儿的布是从方家得来的,顾春芽不打算跟她讲道理了,讲了也白讲,索性拔腿就跑。
“一点不懂礼貌!”徐氏骂道,“也不知怎么教的。”
“算了,娘,玉珠是随便问问。”
“玉珠是该打扮打扮了,你这做娘的也不……”徐氏忽然想到一件事儿,小声道,“你过几日记得再来,有好事儿呢。”
“啥事?”顾芩眼睛一亮。
“总是对玉珠好的,你就一个女儿,不过还没定。”
顾芩就不问了。
一家三口去了前头铺子。
顾春芽刚才就是溜到那里去了,见到他们来,还当是什么事儿,谁知道就拿起包子来,刚刚出炉的包子全给他们拿了。
都是好卖的那几样素包子。
顾芩叫顾明瑞拿大荷叶包了又包,足足要了二十几包。
跟蝗虫一样……
顾春芽偷偷掀开顾芩那竹篮看,只见是些红糖,枣子,糕点,咸肉,其中还有他们家买了孝敬顾老爷子跟徐氏的,结果跑这儿来了。
看来徐氏不是一二般的疼女儿啊,啥东西都往她女儿那里贴!
“哎呀,都没发现呢,居然拿了这么多。”顾芩拿完了,很不好意思的对着顾应全笑。
顾应全道,“没事儿,你们也不常来,这包子啊是几个孩子想出来的,确实好吃,你多带点给妹夫家里人尝尝。”
顾芩就笑起来,“大哥整天忙活,得注意身体呢,不要累坏了。”说着又叫顾明瑞包了六个肉包。
一家子两手拎得满满的走了。
顾明瑞“啪”的把一叠荷叶甩在桌上,“每回就跟抢劫似的,不拿完不罢休呢!”
“哎,难得一次,是你姑姑呢,拿一些有啥,还不再做点出来。”顾应全去里面拿发酵好的面团。
顾明瑞皱了皱眉,只好去揉面。
顾春芽在旁边看着他做,一边问,“姑姑到底常不常来啊?我看奶给了她很多东西呢。”
“两三个月总会来一次。”顾明瑞问,“她还拿了别的?”他倒是从未注意过顾芩随身带来的篮子,只晓得她每次来总要来拿好多包子馒头的。
“是的,我刚才偷偷看了。”顾春芽心想,也不知徐氏有没有给顾芩体己钱。
就她看来,徐氏这么精明的人,铁定是藏了不少私房钱的,她那么疼女儿,瞧见他们一家这样的打扮,会不会就拿点钱出来补贴一下?
天底下,一碗水端不平的父母多得是,更何况,徐氏还是顾应全的后母。
顾明瑞眯了眯眼,“只要不是拿咱的东西给她就行。”
这话说得没错,可这家里,有啥东西是他们的啊,顾春芽扶额,徐氏发的五十文零花钱吗?
不,这太少了,她觉得,是该提高每月“工资”的时候了!
第041章 挖地菜
开春了,顾春芽又把地菜包子也纳入了计划内。
这种野菜是非常有季节性的,又很鲜美,到时候做出来肯定受欢迎,顾应全几个人也一致赞同,杨氏早上就去买地菜了。
回来后,却是两手空空。
“怎么没买?”顾应全问。
“死贵死贵的,又不是啥山珍海味,居然跟山笋一个价,这哪能买,咋这包子也才卖两文钱,不值当!”
顾应全挠起了头,“前些时间也不咋个贵的,要不就算了罢。”一边看顾春芽,“咱们也得赚钱的,这太贵了,不能买。”
这种道理顾春芽当然懂,成本都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她问道,“这地菜哪儿挖的,要不咱自己去挖?”
“可远呢。”顾应全皱眉道,“也不是非得做这一种,挖这个也累得很。”
“也不是很远,从中古桥过去,走半个时辰就到了。”顾明瑞抬起头来,“那靠河的山坡上,地菜很多呢。”
“你咋个知道?”顾应全奇怪了。
他们家是住在镇上的,很少去那边。
“我听小景说的,他们家经常去挖地菜吃。”顾明瑞道。
一听也才走半个时辰,顾春芽立马坚决的要去了,“我反正闲着没事做,正好去玩玩,那里从来没有去过呢。”
顾应全向来不太会拒绝孩子们,就只看着杨氏。
“娘,就让我去罢,我找方茹姐一起去!”她扑过去摇杨氏的胳膊。
杨氏拗不过,答应了,但担心她年纪小,便叫顾冬儿也去,又叮嘱她们早些回来,别弄得太晚。
两人提着大篮子就去找方茹了。
方茹正在家里洗衣服,听说她们要去挖地菜,就放下了手里的活儿,“不早说,早知道你们要,我就多挖点儿了。”
“那也不够的,咱们是要做包子呢。”顾春芽指指两个大篮子,“得要好多。”
“是啊,主要咱们没去过,才来问你,以后熟了,咱们就自己去了。”顾冬儿一挽袖子,“我给你一起把衣服洗好,咱们再去,不能耽搁你的事儿。”
柳氏听见了,从里头出来,“我来洗罢,小茹你带她们去,那路也不太好走的,早去早回。”
方茹就去擦了擦手,提个篮子带她们去了。
沿途果然路过那中古桥,一直往西走。
桐平镇下面有三个村,那西边是七条村,有地菜的那个小山坡已经离七条村不远了。
春日,鸟语花香,虽然天气还没有变得温暖,可是地上青嫩的草都已经冒了出来,路边的树上,也长出了绿芽。
“就在那里,看到没?”方茹一指前面。
只见那山坡上长满了野草野菜,还有些不知名的野花。
有几个妇人已经在那里挖了。
顾春芽跑过去一看,竟然好些野菜都不认识,她虽然是个面点师,可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并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
“这都是啥?”她好奇的问,“也能吃吗?”
顾冬儿答不上来,她没挖过野菜。
方茹一笑,耐心的一一讲解,“这是地菜,这是拘牙子,这是牛甜草,这是地马菜……都能吃的,就这么炒炒,也能煮汤。”
顾春芽跟听天书一样,这些名字对她来说实在太陌生了,叫方茹说了好几遍,又对照了样子看,这才全部记得。
“你们在这里挖罢,这里地菜比较多,我去挖点儿地马菜。”方茹笑着去另外一边了。
“茹姐姐咋晓得这么多的?”顾春芽问。
顾冬儿叹了口气,低声道,“你小孩子不懂,我听娘说,方大叔去世后,柳大婶饭也不吃,绣活也不做,跟没魂儿似的,都是茹姐在照顾一家子呢。那会儿也没钱,我估摸他们经常吃野菜,茹姐肯定啥都认识了,后来柳大婶又好了,到底过去了好几年呢。”
生离死别,那确实是人间最惨痛的一件事,顾春芽也叹了口气,“怪不得茹姐比一般的孩子还懂事些。”
这话听着不像是小孩子的评价,顾冬儿好笑的看了看她。
“柳大婶咋没有再找个相公呢?”顾春芽又问,“找个相公,日子可能还好过些。”柳氏的样貌是不错的,找个男人,应该也不难。
“我也不知道。”顾冬儿的声音更小了些,“我有回听娘说,有人要娶柳大婶的,可柳大婶不肯。”
可能是为了几个孩子,顾春芽心想,找个好的后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