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婵心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婵心计-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司徒晔听完愣住了,半天他才反应过来,他冲着婵儿点点头,随后打了帘子伸出头看着来人,“庞大将军,怎么今日如此有空啊?您说您老人家不在廖城来晋城干什么呀?”
    庞丁山没有理他,反而是掏出一个明晃晃的书轴,恭恭敬敬的捧在了手中,司徒晔一见脸色立刻变的严肃了,然后拉着婵儿走下马车接招,周围的人早已跪倒在地。
    庞丁山摊开诏书,开始宣读了起来,大意就是说让司徒晔和婵儿即刻回宫。
    半个时辰后,几个人出现在了麒麟殿,至于那姑娘和李大夫自然也被带着入宫了,不过因为皇上急诏的是司徒晔等人,所以姑娘和李大夫就交给了袁景真,由贺一若在一旁看管。
    与其说是看管,不如说是监督袁景真更为确切一些,不过袁景真也不会伤害这姑娘和李大夫的,毕竟人是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带走的,若真的出了什么问题,那么他是逃不过责任去的。他这么一只老狐狸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给人借口。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保险起见,所以贺一若跟在了袁景真的身边监督两人。
    ——————
    麒麟殿内,政王脸色不虞,皇后端坐在政王的身边,而一侧坐着的是齐美人和玉昭仪,还有两个后妃。齐美人的旁边是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凌环,地上跪着的是一身侍卫打扮的太子司徒章。
    几人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副情景,婵儿眉头深锁,按理说这个时间宫中的事怎么也不应该发生才对,怎么…
    平时太子上午是很少回太子宫的,只早晨吃过午饭之后便出去,直到午膳的时间才会回来用。一般还都是在太子妃处用膳。膳后他会回到外院书房。
    今日一早,几人准备走的时候,婵儿就将一封如清写的书信交给了贺一若的一个手下。贺一若说那个手下武功很好,办事妥帖,是个可以信任的人,所以将他留了下来暗中帮助婵儿和司徒晔。
    婵儿让他趁着太子离开之后。潜入太子宫将这封信送到太子的书案上,其实信的内容也很简单。是如清的‘投诚书’,信中如清说她知道婵儿的死穴在哪,司徒晔那么重视婵儿,只要伤害了婵儿。司徒晔肯定会方寸大乱,到时候说不定来个鱼死网破呢!
    那样也是太子很乐意见的,到时候他只要做好准备。等着瓮中捉鳖就好了。
    不过如清也说了,她想要一个良娣的位置。虽然太子妃她是坐不上,但求一个良娣,而且是正大光明的承认的良娣。只要太子肯答应,她就告诉太子婵儿的死穴。
    当然她要先表示出诚意,然后如清说了今日他们一行人要出去,澜月阁只有凌环和凌环的宫女们在,婵儿的屋子里没人,此时正是最佳的时机。
    婵儿的手上有对太子不利的证据,如清在信中将东西所在之地写清,并说明今日午时末的时候,澜月阁的守备是最弱的,那个时候也是最好的时间派人去澜月阁盗取这件东西。
    东西就是太子当初丢掉的那块玉佩,还有一些莫须有的证据,不过事却是太子确确实实的做过的,因此太子才会相信,因为当初宁褔的那件事之后他的玉佩确实丢了。
    而且后来派人去寻找也没找到,只是听说那家人确实都死了,所以太子也没有放在心上。
    可如今如清却说婵儿手中有那块玉佩,让太子不得不重视了,虽然这么一块玉佩当不了什么证据,但有这一个,然后如清又说了一些别的事,加起来就不得不让太子重视了,虽然不知道如清说的是真是假,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但是本来他确实应该是午时末才回书房的,但今天有点事就先回来了,然后就先去了书房,结果就看到了如清的信,彼时如清等人正在酒楼那里跟袁景真对峙,太子本来是派人去寻袁景真,想问问他对这件事有何看法,但无奈却没寻到人,所以他便自己决定去看看。
    然后太子司徒章换了一身护卫的服装,到了澜月阁,很轻松的进了澜月阁,不过内院却是不好进的,于是他买通了澜月阁的宫人,说是司徒晔突然发现自己忘了带点东西,于是命他来取。然后宫人们不疑有他,就领着他去了西厢。
    到了西厢,司徒章看到西厢门前有很多人守着,虽然婵儿等人都走了,但依然留了人看守,看来屋中应该是有重要的东西的,否则在宫中何必还要如此留着大量的人守着?
    等到司徒章进了西厢,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的气味,闻着让人感觉到心情轻松多了,一放松人也觉得有些困倦了,司徒章陡然睁大了双眼,糟了,这不是一般的香,而是迷香!
    可是已经晚了,下一秒他就已经晕倒在地,当他醒来的时候,自己是躺在一张大床上的,旁边站了一个姿色很不错的宫女,她站在床下,眼睛清亮的看着司徒章,然后颇有些深意的笑了:“太子,您醒了?”
    司徒章只觉得头有些昏昏的,不知道自己这是身在何处,他胡乱的嗯了一声,然后抬头打量着周围,这…这该不会是谁的闺房吧?看这格局,不是厢房…
    司徒章惊愕的起身,翻身下床,却因为急了些,而差点摔倒,宫女上前扶着太子:“太子,您无事吧?奴婢扶着您坐下。”
    说话间司徒章再次被推到了床上坐下,他这才有时间看了看眼前的宫女,她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宫装,容貌姿色也是极好的,身段更可以说是婀娜多姿…
    等等,可为何刚刚她还是衣冠整齐,现在却是衣衫有些凌乱?就连头发都有有些乱七八糟的了,可没等他多想,她就跌坐到太子的怀中,然后口中大声的控诉:“太子,您怎么可以这么做!奴婢就算只是一个奴婢,也是王妃的陪嫁奴婢啊,您不能这样…”
    听到宫女的声音而进来的凌环,看到这一幕脸就绿了,没错,这里是她的正屋,是澜月阁的正屋!
    司徒章此时才明白,自己这是钻进了人家设好的套里!
    虽然这奴婢就如她所说,她只是一个奴婢,他是太子,就算强要了她也是正常的,但问题在于这地方可是司徒晔的正妃的正屋,这若是传出去会被人给说成什么?
    本来在正屋里的人应该是凌环才对,太子此举不是说他肖想自己弟弟的正妃吗?虽然此刻在他怀中的人是一个宫女。
    司徒章气的直磨牙,他从来没想过凌环和婵儿竟然能联合起来,本来她们不是相看两相厌的吗?不过也是他傻,这皇宫中,哪有永远的敌人,又哪有永远的朋友呢?
    更何况如清对他一直冷冷淡淡的,怎么可能真的对他有什么呢,而且如清并不是想要上位的人,他当时怎么就信了呢!
    对了,就是因为那一句话三里村的事件,还有那句她知道那快玉佩就在婵儿手中。
    就是这两句话,让他有些将信将疑,这种事怎么能让别人来调查呢?
    所以他才决定要亲自走这一趟的。
    只是司徒章当时想,就算凌环看见了能如何?他只要威逼利诱一下,凌环肯定是不敢说出去的,只是他没想到,凌环是和齐美人一起从齐美人的凤阙宫来的,而且中午还是在凤阙宫用的膳,更是跟皇上和齐美人一起用的!
    司徒章觉得自己这个罪名是躲不过了,可如果有那封信,那么婵儿和如清也逃不了的,若是能查清是她们设计陷害的话,那么倒霉的会是她们而不是他。
    于是他下意识的掏向怀中,发现那里空空如也。
    那封信不见了!
    那信他是为了以防万一所以随身携带了的,竟然被他们给收回去了?
    司徒章知道,这回他是百口莫辩了,于是齐美人和凌环就将他带到了麒麟殿,谁知这个时候皇后和另外两个后妃正在麒麟殿陪着皇上说话,结果就变成如今的情形。
    政王听了整件事之后,立刻让人拟了诏书将司徒晔给找了回来,司徒章口口声声的说是如清和婵儿陷害他,虽然他说没有证据,但他才不要如此任人宰割,起码也要扑腾一下。
    哪怕不能把如清和婵儿怎么样,但只要能让两人不舒服也是好的,反正这么点小事,政王是不能把他怎么样的,顶多就是禁足、罚抄或者别的可有可无的惩罚罢了。
    至于这仇,他司徒章是记下了,早晚有一天会让两人,不,让澜月阁的人补偿的!
    至于去宣召的人是庞丁山,这个就是巧合了,本来是郑公公准备去宣的,结果那个时候庞丁山正好求见,见了政王首先就说必须要把司徒晔等人都叫回来才能说明他今日进宫的目的!
    于是政王就让他去宣了。L

☆、第一百六十一章 信件对峙

政王看着麒麟殿中的个人,现在人是聚齐了,就差事情没理清了,不过这些事情怎么看着好像都有关联似的,首先是司徒章莫名其妙的出现在澜月阁,而且还指控说的如清写信约他去的。
    这就有问题了,如清为何给太子司徒章写信?难道如清和司徒章有什么关系吗?
    然后是庞丁山说要等司徒晔和婵儿来了,才能当面把事情说出来,而且庞丁山说他要说的事也牵扯到了太子。
    “你们,谁先说,到底是怎么回事?诶,庞将军,既然你说要等晔儿和婵儿回来,然后才说,而且还牵扯到了章儿,这…难道是很严重的大事吗?”
    说完眼角扫了一眼皇后等人,几人立刻会意,于是准备起身告退,政王却又说:“如果是重要的事,那么就等会再说,朕先处理一些小事情。”
    庞丁山眉头微陇,“陛下,老臣已经在路上听郑公公说了事情的始末了,依老臣之见,这事完全应该由皇后去彻查,毕竟太子也是皇后的儿子,而皇后乃后宫之首,岂能让所有的事情都由陛下亲自处理?一次两次还好,但次数多了,老臣不得不怀疑,皇后真的有能力继续胜任皇后吗?”
    庞丁山说完厉眸射向皇后,皇后心一惊,庞丁山乃是战场上的英雄,虽然他本不应该说这话,但他就是说了政王和她也拿他没办法,更何况长期下去,别人难免不觉得她这个皇后只是一个花瓶,中看不中用!
    是以庞丁山的话虽然难听,却也不乏忠言逆耳的成分在。所以皇后有气也无出可撒。
    婵儿无语,这话也就她爹敢如此说出来吧,别人哪有当面就这么说的,这话若传出去,还会让别人觉得庞丁山不会说话,不懂察言观色,不谙圆滑。可殊不知。只有突然这么说,才让皇后毫无招架之力,然后有个好的开始。
    虽然他们现在不是要跟皇后斗。但也怕皇后背后使绊子,毕竟她的地位在那呢!
    政王知道庞丁山已会意,两人君臣这么多年,自然是很默契的。
    刚刚政王那么说。又话锋急转,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只是他不好直接说出来,所以由庞丁山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
    只见政王点头,也不甚在意。挥挥手道,“既然来了就一起解决了吧。这后宫的事自然该由她来解决,但现在这件事毕竟涉及到朕的两个儿子。两个儿媳,朕也想亲自过问一下。”
    庞丁山没再说什么。反正话已经到位了,只要以后皇后不拿这个当作借口来给婵儿和司徒晔使绊子就好了,毕竟若真的让她查,她难免不弄出点事来。
    虽然庞丁山不知道事情的始末,但却知道这事一定是婵儿和司徒晔做的,当然是套好了的,说不定跟着今天他来到目的都差不多,甚至…他可能都是被自己这闺女给算计来的呢!
    不过是与不是,他是不在意的。
    原来他对于政王立储这件事不表态,也不站队,是因为他只是一个将军,只要国家有战事,他只要誓死也会保卫国家的安定就行了。
    没错,在别人的眼里,他就是一个愚忠之人,可那一天政王的那一番话却让他有了别的心思,政王不是不知道他的心思,却单单要跟他说,让他留意一下他的几个儿子,而且还在说话的时候单独的留下了齐美人,他的意思不言而喻,是希望他辅佐司徒晔的。
    曾经庞丁山也纠结过,可后来他想开了,尤其是在见过司徒晔的真实性情之后。
    司徒晔在人前就是一个痞痞的性子,却能把一个老妪的话记在心上,而且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尤其是他这个举足轻重的人,这样的人若是做了皇上,他应该如政王一般是个明君。
    那一刻他似乎有点能理解当初闻相国为何要为了当时一点优势都没有的政王而四处奔波了。
    如果说庞丁山是保家卫国的忠勇之士,庞丁山觉得他还及不上闻缚,闻缚的做法才是真的保家卫国。只有上位的人正了,国家才可以享受更多的安宁。
    所谓攘外先安内,若一个上位者不仁,或者无才无德,那么这个国家纵使有一个可以战无不胜的将军,那也只有衰败然后灭亡的下场,而且其速度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