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清是什么感觉。
不过还是将书信拿出来,恭敬的拿给周慕寒。
他看了一眼,就放下信,然后想想还是提笔写了一封信给弟弟。
没有责难,只是告诉周慕生,既然这条路是自己选的,以后就不要后悔,另外让他进京都就去二叔家……
而接到信的周慕生一直认为,这份信肯定是在大嫂的监督下写的。
否则,还不得骂自己个狗血喷头,再加上武力威胁!
不过既然大哥选择不责罚,他的心里还是很高兴的,现在也从柜子里出来了,跟着顾家双胞胎一路游山玩水好不自在。
而且他是第一次离开蓉城,见到了从前没有见过的很多风景。
他一直以为天底下都和蓉城一样呢。
原来越往南走,天气却暖和,路边的树叶也绿了,他们将身上的棉衣都换成了夹衣。
周慕生从来没这么开心过,这一路上有吃有喝还有的玩,而且不懂的问题还有人解答。
比如他问顾翰,为什么越往南走,天气越温暖呢。
顾翰轻飘飘的告诉他,那是因为离太阳越来越近。
在问下去,顾翰就不知道了,因为这个答案是他的大姐顾芯语告诉他的,让周慕生以后有机会问他的大嫂去。
难怪呢,他还以为顾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呢。
原来都是自家大嫂告诉他的。
……
早春的水榭仍有些寒意,弯弯曲曲的九曲回桥建在水面上,度过严冬严苛的斑斓锦鲤,悠游自在的在水底游来游去,水是清的,上面飘着一层绿的浮萍,五色的圆石铺在池底,太阳一照,水面就浮现出五彩的光芒,看起来异常的耀眼夺目。
长乐百无聊赖的坐在桥边,拿着手里的一个枝条,逗弄着水池里的锦鲤。
“公主,太妃在找你!”琳琅从远处匆匆走过来,看见长乐,忙拉住她:“怎么是坐在这,很危险的!”
琳琅像个操心的娘亲一样嘀咕着。
随即拉起一脸苦相的长乐,慢悠悠的向着内殿走去。
这里富丽堂皇,这里是整个周朝最尊贵的地方。
“琳琅,我想顾姐姐,想桃源山庄了。”
长乐忽然开口。
“嗯,我也想了。”看了眼有些欣喜的长乐,随即轻声的说:“但是这里才是你的家,安心呆着吧,我的公主!”
长乐眼珠转了转,想起好久没见的冷修远,心里想,他要是能把自己偷出去就好了。
曾经从笼子里飞出去的鸟,如今在回到笼子里,那真的是度日如年。
转头看向琳琅:“你就不想出去吗?”
琳琅一愣,出去?
去向哪里?
自己在宫外一个亲人都没有。
桃源山庄很好,顾姐姐也好,但是终究不是久留之地,而且在那里无所事事,心里也始终落不下来。
现在的自己在宫里虽说不是要风得风,但是谁也不敢小瞧,她知道是顾芯语在长乐面前提的建议,依着长乐的性子,只怕一辈子都想起来。
第三百九一章 鱼肉混沌
她感谢顾芯语帮她得到的这个机会,她也感谢新皇能重审父亲叛国一案,她知道很快冤死的姜家满门就会被平反,到时她会出宫去祭拜冤死的娘亲。
想到这里,她的脚步一顿,她去哪里祭拜呢?
娘亲的埋骨之地在哪里?
一时之间,琳琅的心充满了悲戚,跟在长乐的身后,竟然感觉不知道今夕是何夕?
即便是心粗如长乐,也发现了她的异样,停下脚步问琳琅:“你怎么了,你的脸色好苍白啊?”
琳琅这才回过神来,敛下思绪,眨了眨眼睛,轻笑着对长乐说:“你自己进去吧,我要去皇上那里,有一些宫内的用度需要皇上批复。”
长乐这才看见琳琅手里还有一摞厚厚的本子。
对于这些,她向来不耐烦。
赶紧挥手让琳琅忙她的去,然后长乐快步的朝大殿内走去。
琳琅笑了一笑,捧着这些东西向御书房走去。
一路之上的宫人纷纷低头问好,用充满艳羡的目光看向琳琅,这个一朝飞上枝头的女官。
琳琅依然不动声色,脸上是得体的微笑,不疾不徐的走在皇宫通往御书房的汉白玉石路上。
因是新帝新气象,所以注定了朝堂之上的重新洗牌。
自古以来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先皇提拔的那些权贵,能力强的、忠心的、得到继续录用。反之则被陆续换掉。
而与德威帝有关的姻亲故旧们,理所当然的成了大周朝的新贵。
就算在职务上没有太大的调整变换,但是看看那些忙于锦上添花、见风使舵的人。开始频繁往哪户人家钻营攀亲,便可知道所谓的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是怎样的一回事了。
虽然新政伊始,心性沉稳的帝王,对于朝政,一向秉持着一动不如一静的态度,但仍然止不了那些墙头草,哪边风硬往哪边倒的势头。
那些王亲贵族大官们。努力于对未来新势力的巴结攀交,而其中风头最盛的当属顾氏和周氏两族。
好在这两个家族目前的主事的人。心性都沉稳,没被这泼天的富贵迷了眼睛。
而是真正的成为了新皇的左膀右臂。
因为汉江水患造成灾情从而影响春耕的事,皇帝下了早朝之后,将一些重臣都留下来移往御书房继续讨论。
这一讨论。就谈到下午,要不是听到某位不耐饥的大臣肚子忍不住发出的鸣叫声,德威帝还真没感觉到饿。
让御膳房做了简单清爽的饭菜,送到御书房边吃边讨论。
等到南方灾情处理、赈济、筑堤等的方案都有一定具体的解决头绪后,已经是傍晚的时候了。
本来想留下众位大臣一同共进晚餐,但看到他们脸上心力交瘁的表情后,决定好心放过他们,让他们好好回家休息。
还有那么多国家大事要处理讨论,还是多多善待这些用得上的人吧。
顾瑾瑜临走的时候。再次叮嘱傅殊一定要注意休息,国家大事每时每刻都有,是永远都做不完的。
傅殊知道这是顾瑾瑜的关心。于是点头应下,但是这位年轻的皇帝却感觉自己精力充沛的很。
让贴身太监将晚膳送进御书房随便吃了几口撤下,精神仍然很好的德威帝在喝了口茶后,坐回御案后,对着满桌待批阅的奏折忙碌起来。
德威帝行事面上温润,实际却果决万分。同时也小心的均衡着各方势力,他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稳稳掌握好朝政,在最短时间内让朝臣习惯他的执政方式,也让自己习惯国家的运作模式。
在磨合期间,国事繁重不等人,他要做的事还太多,恨不得一天有三十六个时辰可以用,他没有时间累、没有时间睡觉,就像一个陀螺一样,在不停的旋转着。
有时在喝口茶的片刻之间,会让些微放空的大脑去想点轻松的事——想想在蓉城的时光,想着那里是不是快到春耕了,他希望今年的北方大地,能如顾芯语所说,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那么自己这个皇帝仅仅执政一年,就能让贫苦的百姓吃饱饭,有存粮,也是天大的功德一件。
所以他对于蓉城那里所要求的一切,都是无条件支持。
只要他能办到的,他定不遗余力。
傅殊知道自己并非想当什么千古贤明大帝,老实说,坐上这个位子他才知道,很多事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目前来讲,想纯粹当一个不过不失的安分君王,就是件非常耗费力气的事了。
即位一个多月以来,每日都在忙,但是感觉收效不大,因为时间还是太短了。
当然,国家格局如果发生的变化太大,于国于民都不是件好事,潜移默化才是最理想的治国之道……
琳琅下午的时候来过一次,但是因为大臣们都在里面议事,所以退了出来,想了想去了御膳房,做了一碗鱼肉小馄饨。
这里的配料是最全的。
琳琅想,如果被顾姐姐看到,恐怕会开心的跳起来。
不过,即便太多的调料,她也没用,多一样或者少一样,都会让味道发生变化。
所以琳琅只是按照顾芯语的方法,挑选了新鲜的鱼肉,在御厨的帮助下,将鱼肉剁成了馅。
琳琅也是一个巧手的姑娘,很快就将这些混沌一一包好。
御厨知道她是谁,所以颇有心机的在一边偷学。
以便将来某一天能派上用场。
等三碗混沌都煮好后,放入了调好的汤汁,撒上细碎的葱花和香菜,一股难以描述的香味就散发出来,让这位在宫里呆了多年的老御厨都眼睛一亮,这股味道和平****做的味道有些区别,区别在哪里呢?
御厨苦苦思索,然后了然的点头,这个味道里有家的感觉。他小的时候吃娘亲做的饭菜,就是这种感觉……
琳琅笑着谢过了颇有些惆怅的御厨,带着随身的小宫女出了御膳房。
让另一个小宫女将这两碗分别给公主和太妃送去。
她亲自拿着食盒,让小宫女将需要皇上批复的册子拿好,两个人一前一后的向御书房走去。
因为曾经都在蓉城的桃源山庄住过,而且因为那里有个不太将这些阶级观念放在眼里的顾芯语,所以即便回来后,傅家兄妹两个待琳琅也是不同于别人,无形之中还是有了那么一丝亲切。
第三百九二章 云霄莲花
而傅殊对待琳琅也是很少摆出帝王的姿态。
这也是今晚琳琅敢送膳食到御书房的真正原因。
因为她听小桂子说,晚餐的时候皇上只是简单的吃了几口,然后又去忙了。
小桂子的口气很焦虑,神色很担忧,看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很快就来到了御书房门口,请小桂子公公给通禀一声。
看见琳琅手里的食盒,小桂子笑的眉眼弯弯,皇上现在太拼命了,而且因为守孝三年,不得近女色,所以也没有妃子在身边,这偌大的后宫也没个贴心人。
有个公主妹妹和没有一样,整天就知道四处乱跑,招猫逗狗。
而唯一的长辈太妃因为常年居于冷宫,和皇上并不亲。
难得这琳琅女官有这份心意,他赶紧屁颠屁颠的跑去禀报。
然后又以最快的速度出来,躬身请琳琅进去,小宫女就不能进去了,小桂子帮着拿册子,琳琅拿着食盒,两个人一起进了御书房。
此时明亮的灯光下,坐着一道明黄色的身影,有些略瘦,但是气质却更显风华。
他,就是大周朝的帝王傅殊,手握全天下最高的权与利,难得的年轻又长相清俊;而且勤于政事,性情沉稳淡定,胸有千壑,这些都证明了他将会是个大有作为的君王。?
感觉到有人进来,他抬起了头。
灯光下的傅殊眉似淡淡剑锋眼若春水横流。身上没有多余的配饰,仅在绾起的发束上横插一根流光璀璨的碧玉钗,玉钗上全无雕纹。玉石透亮,清冷中带着明亮光华。
此时他的薄唇紧抿,略有些惊诧的看着琳琅。
琳琅脚步一顿,心内忽然好似停跳了一下,然后紧接着又开始慌慌的跳了起来。
她不敢和皇帝对视,慌乱的低下头,站在距离傅殊不远的地方。刚要行礼,被傅殊挥手制止。小桂子将食盒接过来,放到书案上。
打开盖子,拿出一个细瓷汤碗,轻轻地放在皇帝的面前。
并拿过一个备用的汤勺。先是试吃了一个,又喝了一口汤后,才退到一边,请皇上享用。
虽然知道琳琅不可能下毒害皇帝,但是,宫里的规矩向来如此。
“琳琅,这是你做的还是……?”傅殊闻着有些熟悉的香味,忽然抬起头看着半隐在灯光下的女孩,柔声的问道。
“回禀皇上。是奴婢亲手做的,在山庄的时候顾姐姐教过我,今日听长乐公主说。皇上每日很劳累,所以奴婢就大着胆子做了出来,因为顾姐姐说,这种膳食最有营养,很补身子。”
琳琅声音很轻,傅殊即便是柔和的和她说话。她也有些胆战心惊,因为他毕竟是个帝王。有股不怒而威的神态。
所以琳琅说的语速不快,是因为想平复话里的颤音。
傅殊的眉头微微扬起,看着这碗鱼肉混沌,有着瞬间的出神。
然后嘴角微微翘起,拿起羹勺,慢慢的吃了起来……
味道几乎没什么区别,看样子,琳琅是完全按照顾芯语的做法来的,不该添的东西一点没添。
尽管御膳房里什么都有。
傅殊很满意,第一次抬头打量了一下不远处微微低头的琳琅,此时的琳琅半低着头,露出修长白皙的脖颈,头发是高高挽起的,是女官的发髻。
听太妃说,这是个非常能干的姑娘。
确实能干,也很聪明,否则怎么能带着自己的傻妹妹千里迢迢的跑去了蓉城。
不过,如顾芯语所说,幸好这是个心底纯良的姑娘。
他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