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铸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铸梦- 第3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贺叶青想说的其实就是这句话,听赵泽君主动提出了,呵呵一笑:“那就没什么问题了,具体的,让周总和杨总监对接商量,我们台里尽可能给予支持。”

    “好”。

    ……

    ……

    酒会之后,周媛媛立刻召集了天泽的主力干将们,由赵泽君主持,召开了一个内部的讨论策划会议。

    虽然在未来的具体执行中,需要省台的人员配合,但是中国好声音的大方案和框架,必须由天泽来完成,天泽要牢牢的掌控住整个项目的主导权。

    非诚勿扰节目上线一年多以来,天泽公司在周媛媛的努力和赵泽君的幕后支持下,飞快的发展壮大,再加上拥有源源不断的充裕资金、非诚勿扰这块业内金字招牌,公司招兵买马,很是吸收和培养了一批人才。

    真正的斗士,是不会安于清闲的,非诚勿扰早就上了轨道,公司内部从周媛媛以下,早就摩拳擦掌,憋了一股子力气,想要开拓更大的市场。

    之前一直被赵泽君压住了,现在宣布要制作一档投资近亿的超级节目,天泽上下一片雀跃。

    看到这种局面,赵泽君很欣慰。

    能看得出来,周媛媛在打造天泽的过程中,是用了很大心思的,这是一支年轻富有朝气,却又不缺乏专业水准的队伍。

    先当众宣布了一个人事决定,周媛媛未来将逐渐退居幕后,不再担任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工作,而花高价聘用曾经获得第六届“百优电视节目主持人奖”的江苏卫视住处人孟飞代替周媛媛,担任非诚勿扰主持人。

    周媛媛的主要精力,将放在天泽公司的管理发展和新节目的策划执行中,朝金牌制作人和管理者转型。

    之后赵泽君又把自己对于中国好生意的‘创意’,一切上辈子能记得清的内容,都比较详细的和天泽员工进行讨论。

    接下来一段时间,他将会抽用很大一部分时间,和天泽的骨干一起,拿出完整的节目制作方案。

    “还有个事,等节目制作方案拿出来之后立刻去办。”赵泽君私下叮嘱周媛媛,尽快注册节目商标品牌。

    上辈子,中国好声音大火之后,制作方和电视台之间为了节目所有权产生了龃龉,并且引发了一场官司,最后制作公司反而失去了版权。

    有了版权,就拥有了周边和后续收益,未来如果国外要引进,也要支付版权费。

    虽然在苏南省内,赵泽君自觉的以泽字系目前的影响力,以及和电视台的关系,对方不至于会这么干,但凡事最好还是以防万一,不要给对方有任何幻想的机会。

    忙完了一天工作,赵泽君躺在床上,放空大脑,抱着笔记本电脑随意的浏览。

    说是随意浏览,不知不觉就打开了博客中国。

    在关注的博客里,苏昀发了一篇新博文。

    “等了许久,捐助款终于到位,冬天倒塌的教室终于能重修了……”

    背景是一排倒塌的学校平房。

    看完这篇不算太长的博文,赵泽君隐隐约约觉得不太对劲。

    苏昀不是一个会叫苦发牢骚的女人,也没有太多的攻击性,典型的女知识分子,淡泊恬静,所以博客文章普遍风格比较生活化,淡淡暖暖的。

    可这篇博文的字里行间,却明显的有一股子‘不满’。

    而且文章的内容,也让赵泽君感到奇怪。

    自己那一百万,捐出去快半年了,丁岚的二十万,也有两三个月时间,怎么会至今才到位?

    难不成是派镖局押送着120万现金,步行千里送过去的?

    再说了,这是120万!不是一万二,指定了给格桑小学,不要说修一排平房了,就是修一栋楼也足够了,可苏昀话里话外的意思,资金还是比较紧张。

    钱去哪里了?!

    想了想,给苏昀播了个电话。

    “在那边怎么样啊?”

    “都还可以,和原来一样。就是洗澡不方便,天越来越热,浑身黏糊糊的。”苏昀笑道:“等我回来,估计又老一截,你大概就要叫我阿姨了。”

    “阿姨也行啊,我不光是姐姐控,也是阿姨控。”

    赵泽君语气调侃,可脸色却一点点阴沉了下来。

    他捐的一百万,当初只有一个要求,给苏昀修一间带热水器的卫生间。

    王八蛋,黑老子的钱也就算了,还不让老子的女人洗澡?

    没天理了还!

    赵泽君的麒麟臂又要发作了……

    “那我给你打一笔钱去,你找人修个卫生间,带浴室和热水器的。”

    “你放心吧,钱我这里还有点,用来修浴室太奢侈了,学校里什么都缺,先把钱用在刀刃上吧。”苏昀说。

    赵泽君想了想,认真的说:“苏老师,我有个建议。你做慈善是好事,可还是要量力而为,不能用把自己的嫁妆钱都赔进去吧?”

    “嫁妆钱?我还嫁谁啊?”苏昀压低了声音,有些腻腻的说:“真嫁你,你还好意思找我要嫁妆?”

    “那当然,规矩不能乱。”赵泽君哈哈一笑。

    “你啊,就嘴甜。”电话那头,苏昀轻轻一笑。

    心中有些甜蜜,同样也有些惆怅。

    娶嫁这种事,在她和赵泽君之间,也许永远都只是一个玩笑,只能用这种玩笑的方式说过来,才不会让大家觉得难受。

    “你不是真准备扎根在那边吧?你一个人当老师,能帮得了几个人,最多一个班,还是一个学校?心散的得差不多了就回来吧,真希望帮助人,我成立一个基金,你来负责。”赵泽君认真的说。

    “这个事,再说吧。”苏昀顿了顿,“你要是有空,我跟你说个故事吧,格桑小学校长的故事。”

    “好啊。”


………………………………

第六十五章 格桑花的故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清海、息藏这一片藏区中,老百姓都是身穿长袍,脸色黢黑,住在大帐篷里的藏人。

    其实不然,解放后一直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输送培养,在藏区绝大多数地方,包括某些在藏区都属于偏远的位置,当地的百姓也早就脱离了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住进了遮风避雨的砖瓦房,过上了电灯电视的生活。

    只有在真正的大草原和很多旅游景点中,还有帐篷毡房的身影。

    而当地百姓的民族构成成份,从比例上来看,汉族人的比例也绝对不算少,很多地方甚至还是大多数。

    比如巴熊乡格桑民族小学的校长,张平,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汉人,他在沪市出生,正儿八经的大城市人,当年家庭成份不好,被化成‘小资产阶级’,上山下乡时期以知青的身份来到巴熊乡的。

    来到这里之后,张平一方面深深的为这里的贫穷落后,生活不便而感到苦恼,这破地方,连肥皂、毛巾都没地方买,更不要说他每天都要用的雪花膏了。

    不过话说过来,这鸟地方,连干净的洗澡水都没有,喝都不够的,要肥皂、毛巾,似乎也没什么用。

    来了不到三个月,原本挺白净的一张小脸,风吹日晒雨淋,没大宝可用,他也没法对自己好一点,脸上就像是长了一层壳子似的,变得又黑又硬。

    可是另一方面,张平这个善良中还带有几分天真的小资产阶级,又被这里如画一般的风景、当地淳朴善良的民风所深深吸引。

    有一次意外情况下,张平情难自已,和一个牧民的女儿,格桑,发生了一段不可描述的故事,之后顺理成章的结了婚。

    哪知道,几年后,他父亲的帽子摘了,知情也可以回城了。

    这时候张平就面临一个选择:要么抛弃格桑孤身回城,要么就是留在巴熊乡。

    “你可以先回去,然后再接我一起去,听说你们汉人的城市比草原还要美丽,我会等你的。”格桑说。

    张平笑了。

    他当然知道,汉人的城市,和草原是不同的,而在当时,一个千里之外的少数民族,想要解决城市户口和各种组织关系,去沪市,也几乎是不可能的,至少张平家做不到这点。

    看着天真的妻子,张平在心里默默的叹了口气。

    有些看似很强大的男人,但内心却如同侏儒一般弱小可笑,而有些看起来文文弱弱的男生,一旦做出了决定,却能用一生来坚守。

    张平叹了这一口气,决定了他之后的三十年。

    于是,巴熊乡有了第一所用砖瓦房小学。

    小学没有名字,就叫‘小学’。

    最初,小学只有一间教室,几个学生,一个老师,同时也是学生。

    张平教导当地的少数民族孩子说汉话,然后跟着当地的少数民族学习藏语。

    渐渐的,学校规模扩了大,有了一排教室。入学的学生也开始多起来,汉人的孩子,跟着张平,学习藏语,少数民族的孩子,跟着张平学习汉语。

    等到张平自己的孩子可以上学的时候,这所小学已经有了好几个教师,张平成了校长兼职老师;他们不光教授语言,也教授基础的数学、体育、语文等等小学课程。

    小学渐渐有了雏形,开始分出年级,还多了一个小小的篮球场。

    这一年,小学的第一届六年级学生毕业了,一共六个孩子,都可以去县里上初中。

    县里的初中是寄宿制的,寒假之前,张平开着唯一一辆拖拉机,代表这些孩子的家长,去县里接孩子回来过年。

    临走之前,张平告诉格桑和儿子,让他们记得把学校的顶棚加固下。

    因为一直在下大雪,乡里已经塌了不少房子,等明年开春还会有新生、老生来学校上课,小学的教室千万不能出事。

    雪下得很大,鹅毛一样的大雪从天而降,几乎要将整个世界都填满。

    张平上路之前,回头看了一眼小学,可雪太大,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

    两天后,等到他从县里回来的时候,看到了已经塌了的小学教室,还有格桑和儿子的尸体。

    他离开的那天晚上,雪下得更大了,正在教室里加固顶棚的格桑和儿子,被倒塌的教室房梁砸中,等大队老支书带着乡里的男人们赶过来,把母子俩救出来的时候,人已经没气了。

    孩子们泣不成声,老支书和一群汉人、藏人的汉子们也红了眼圈。

    张平拒绝了所有人的劝慰,把桑格和儿子背回小学唯一的一间办公室,反锁上了门。

    他坐在她们身边,靠着房梁,听着屋外呼啸的北风,耳边传来沙沙沙的落雪声。

    张平直愣愣的望着房顶,等待着房梁倒下的那一刻,几何知识告诉他,房梁倒下来的时候,会砸在他的头上。

    过了很久,雪更大了,房子却一直没有动静。

    他茫然的想,为什么这么大的雪,房子还没有塌呢?

    一直过了三天,大雪终于停了,巴熊乡的房屋至少塌了一半,可小学里,这间校长室,却安然无恙。

    等到张平满脸胡茬子,双眼通红的走出教室的时候,他愕然发现,所有在小学读过书的孩子,还有他们的父母,竟然在校长室的外面,搭起了一座巨大的帐篷,把风雪阻挡在外,校长室的周围,也用巨大的原木,重新进行了加固。

    张平好像忽然间重新有了知觉,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一天后,他埋葬了格桑母子。

    雪化之后,她们的坟上,长出了一大片格桑花。

    从此后,小学有了名字,叫做格桑小学。

    又是二十年过去了,格桑母子的坟墓周围,已经变成了一大片草地。

    每到夏秋之际,草原上就会盛开出漫山遍野的格桑花,宛如海洋。

    在藏语中,格桑花,象征着幸福和美好的时光。

    而张平,已经从一个白净文弱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脊背微微佝偻,满脸皱纹如同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一般的老人。

    这位在巴熊乡德高望重的老校长,经常会站在学校的大铁门口,远远的眺望着那片花海。

    这里是他的家,从来没变过,这里有他的亲人和孩子们,永远。


………………………………

第六十六章 县城里的皇冠

    武林中文网 。,最快更新重生铸梦最新章节!

    格桑花的故事是美好的,虽然有些伤感,但依旧是美好的,美好的故事大多有些伤感。

    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是美好的。

    如果一个地方或者一个人,很穷,那么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和这里的人,绝大多数都不会太美好。

    巴熊乡,就是一个很穷,很穷,很穷的地方。

    这里的壮年人,大多都离开了乡里,到城市里打工;嫁到这里的女人,很多在生了一个孩子之后,甚至在结婚没多久,就抛弃了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