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同僚,你们就该死吗?那朕的百姓,子民,就该死吗?”杨改革冷静的分析事情,心中所想的事,就只有一件,杀死这个人,拿这个人的人头开刀。
众臣没想到皇帝把事情分析成了这样,一时间,纷纷哑口无言,不知道怎么跟这个胡延宴开脱。三大罪啊!上欺君、骗皇帝,中间漂没同僚的命,下更是放任民众造反,一旦民众造反成了燎原之势,这死的老百姓不知道多少。这三条罪一理出来,群臣都是哑口无言了,没想到,这个罪,会这样的严重。
“大伴,即刻派人,到陕西去,借陕西巡抚胡延宴的人头回来,就说朕要用。”杨改革心中只有杀意,相当冷静的下令杀人。
“遵命,陛下,奴婢这就去办。”王承恩本来还有一点点的犹豫,好歹也是一省的巡抚,对于杀不杀,王承恩多少还有那么一丁点的犹豫,可是现在,王承恩一点不犹豫了,这个人确实该死。当下就准备去办。
王承恩答应下来,让刚刚无言以对的众臣,再次惧怕起来,不管怎么说,不管这个人怎么该死,皇帝直接派人去拿他的人头,都实在是骇人听闻了点,要是以后,自己办错了什么事,皇帝也如此对自己,岂不是连个辩驳的机会都没有,众臣也不作多想,又阻拦起来,这阻拦,可不是为了胡延宴,而是为了自己,为了将来,为了整个官僚团体。
王承恩正要走出去,亲自去办这件事,没迈几步,就被跪在地上的几名大臣抱住了腿。
那几个人,一边抱着王承恩的腿不让皇帝的圣旨出平台,一边哭丧着脸求饶道:“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乃明君,怎么今日就如此昏聩了呢?陛下,如此愤怒之下杀朝廷命官,对陛下声望有损,于陛下的名誉无益啊!还请陛下三思啊!”一个人重臣是哭着跟皇帝求情,这回,是从皇帝的名声的角度去考虑的。
另外一个道:“对对对,陛下,万万不可在激愤之下杀人啊!特别如此草率杀一个朝廷命官,如此,陛下日后必定会后悔的啊!对陛下的名誉,没有半点好处,对胡延宴也不公平,陛下,听臣一言,还是不要派人到陕西去取胡延宴的人头,还是派人把胡延宴押解进京,交由有司定罪,如此最妥啊!既可以用此事警醒他人,又可以合情合理的定胡延宴的罪,又可显陛下圣明……”这个人也是声泪俱下,说的是“楚楚动人”。
“陛下,不可发浑啊……”
杨改革此时的心中,就只有一个杀字,满腔的愤怒、恨意、委屈和惧怕早已化成了杀意。这些大臣根本就不知道明末陕西农民造反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那就是意味着要自己的命。这件事,按照这几个大臣说的去做,可能更好,不过,杨改革心中的那个杀字,无论如何,也消除不了,一想到农民造反带来的后果,一想到自己千辛万苦的布局,就要毁在此人手中,一想到自己最后凄惨的结局,砍杀了妻儿,一个人凄惨的吊死在煤山,杨改革根本就听不进去,人必须要死,只有他死了,杨改革才消得下心头这口恶气。既然是自己过来当皇帝,既然自己知道历史的结局,自己就由不得有些人拿自己的命开玩笑。
“你们看朕像是在愤怒吗?朕很冷静,也很清醒,朕知道,你们也说得不错,很有道理,不过,今日,朕就是要发浑一次,这个人不死,日后百官都敢擅自拦截下面的奏报,都敢给朕装糊涂,都敢给朕打马虎眼,都敢给朕磨蹭,朕说过,此僚敢拿朕的命开玩笑,朕就要拿他的脑袋开玩笑,诸位不用劝了,此僚,心中无君父、无同僚、无百姓,是一个三无之人,不值得你们求情,你们也不要再劝朕了……”杨改革冷冰冰的说道。
三无之人?群臣心中恐惧,看来,皇帝是铁了心要杀陕西巡抚胡延宴了。抱住王承恩腿的那几个人当中,又有人说道:“陛下,陛下,诚然胡延宴有错,擅自阻拦杀官造反的奏报,隐匿造反的消息,罔顾了陛下对他的器重,罔顾同僚之命,可是,他的初衷还是好的啊!也是为了百姓有一个喘息之机啊!也是为百姓所想啊!陛下,还请看在这一点上,稍稍的宽恕一些……”
“嘿嘿,他那不上报就叫做给老百姓一个喘息之机?那岂不是说,朕这千万两白银去赈灾,是扯蛋?根本就没必要去赈灾,造反的人过一段日子就会自行解散?就算他是为了百姓,可是,他拦住造反的消息不上报,难道真的就是为了百姓?老百姓为什么造反,不是没吃的吗?没吃的,他不上报,难道朝廷会赈济吗?……真是狗屁,朝廷都不知道此地有人饿肚子,在造反,还会赈济?老百姓怎么可能得到朝廷的赈济,怎么可能会有饭吃?此人打的主意就是把百姓饿死了事,朕看此人就是一个一心为了保住自己官位,而一心要饿死他辖下百姓的恶毒之人;为了自己官位,可以隐瞒同僚命案的恶毒之人;为了官位,可以欺骗朕的恶毒之人,此人,乃三毒之人……,不杀此人,难解朕心头之恨,难全国法,更对不起他辖下那些嗷嗷待哺的百姓……”
众臣一听,从三无之人,上升成了三毒之人,皇帝的说辞,相当的犀利。众臣一时间,再也找不到借口为陕西巡抚胡延宴开脱,就连仅有的一点可说之处,现在都变成了毒恶之源。
杨改革给王承恩示意,王承恩扯了扯腿,几个抱住他腿的人,刚刚被皇帝一说,已经没有什么好理由再抱住王承恩的腿了,手也松了不少,王承恩乘机扯脱,向门外走去。
“即便是陛下说得有道理,要杀此人,也恕臣不能奉诏,臣不能眼看着陛下煌煌声誉毁在一个三无、三毒之人手里,那三无、三毒之人,死了也不足惜,可是,陛下的声誉,却不能不顾,却不能不要,陛下,请听臣一言,不要派人到陕西去取胡延宴的人头,那不值得,陛下要杀此人,要以此人来解心头之恨,要以此人来告诫百官,要杀此人来告慰百姓,都可以押解进京,再杀不迟,直接派人到陕西取人头,陛下,这个恕臣实在是不能奉诏……”这个大臣眼看着拦不住皇帝了,祭出不奉诏这一招来,打的旗帜也很好,为了皇帝的名声,为了皇帝的声誉,光明正大的很,目的只有一个,别让皇帝当场派人到陕西去杀人,要这样,官员们的脸面就荡然无存了,而且开了一个很坏的头,这是必须要阻止的。说起来也是为了皇帝好,也许皇帝现在在气头上,等人从陕西押解到京城,说不准那天皇帝心情好,又不杀了呢?
杨改革微笑道:“没关系,朕无须用诏,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朕就是要他死,看看他死不死,这个误朕、误国、误百姓的毒恶之人,朕要看看,他又什么脸皮活在这个世界上,朕说过,朕不能饶恕这种拿朕的命开玩笑的人,有些事,朕可以宽容,朕可以谅解,甚至不以为然,不过,唯独此事,朕不会原谅,更不会放过。”杨改革心中,冷静得可怕,就只有一个杀字。
“大伴,不用拟旨了,也不用下诏,直接派东厂的人去办这件事,拿朕的尚方宝剑去,问他这个三无、三毒之人,可还有脸面活在世上?就说朕要借他的人头用用。”杨改革冷笑道。自己手中的特务机构可不像历史上的那个崇祯那样,给官僚们忽悠没了,如今的锦衣卫这类机构,自己可是投入了大笔的钱财,现在到了用的时候,根本就不用看那些官僚的嘴脸。
群臣更是无言以对,再拿不出什么一丝理由为胡延宴辩护,皇帝不惜以污染自己名声的代价,一定要诛杀这个人,可见,皇帝对这个人,恨到了什么程度,可见皇帝对赈灾,对灾民重视到什么程度,众人对皇帝的底线,现在算是有了一个谱,群臣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王承恩走出这个平台,一旦王承恩出了平台,这个胡延宴算是死定了。
“臣请陛下三思……”一个官员带头,给皇帝叩头,除了叩头,说三思,就再也没有其他说辞。
众臣纷纷领会,一起给皇帝磕头,口呼“三思”。
看着官员们整齐划一的,如同排练过的给自己磕头,叫自己三思,杨改革脑海中立刻浮现“AE”这两个字母。
杨改革心中冷笑,自己如今是根本不怕“AE”,如果是某件政事,需要官僚们去执行,杨改革可能还会考虑官僚们的态度和反应,可是,如今这件,是杀人,杀人不需要官僚们配合,自己手中有锦衣卫,有东厂可以去办这件事,根本无须考虑官僚们,实在不行,自己还可以派新军去办这件事。
杨改革一心要杀死那个在油锅里放火的人,要给百官们上根弦,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底线在那里,要用那个人的人头,来告诫如今还在当官的,什么事都好商量,唯独赈灾、灾民造反,没有任何情面可讲,事关自己的生命,杨改革不得不下狠手,他不死,就是日后自己惨死,就是自己去砍杀自己的妻儿。
第283章 借人头,激情过后的现实
“陛下三思……”平台里,众臣一致的求皇帝不要到山西去借人头,不管是真情假意,纷纷不住的磕头,乞求皇帝的宽恕。
杨改革冷冷的看着跪在地上磕头的众人,心中没有一丝的怜悯,更没有一丝要饶恕的迹象。今日不除这个人,他日,就是自己惨死,到时候,谁又来可怜自己?自己又求谁来怜悯?
王承恩终于走出了平台,去亲自办这件事,平台里的群臣绝望了,这回,这个胡延宴是死定了,这个胆大包天,连杀官造反都的消息都敢拦截的家伙,碰到一心要拿他祭旗的皇帝,这回,算是把命搭进去了。众臣见劝阻不了皇帝,磕头,求饶的声音,也渐渐的熄灭了,这个人,看来,是救不了了,当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当初要是不那样胆大妄为,今日,也不至于是这种下场,惨死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注定是要在历史上留下骂名的,这个人,算是彻底的完蛋了,想到被这个如今万民称颂的皇帝,被这个肯花千万两银子去赈灾的皇帝,被这个注定历史上要留名的皇帝借去了人头,这个人,铁定就是一个反面教材啊!就是一个秦桧式的骂名啊!众臣想到这层关系,连最后那丁点为这个人求缓死的勇气也没有了。
杨改革冷冷的坐在椅子上,前面是被自己掀翻的桌案,以及一地的碎片,散落的物件,再下面就是一地的大臣,大臣们从刚开始的大声疾呼,渐渐的,就只有几个人在哼哼呻吟了,到如今,已经没有一个人还敢出声了,众人回想起这件事的严重程度,想起这件事的可怕,只能在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噤若寒蝉。
整个平台就这样“平静”的持续着。
……
王承恩去交办借人头的事,事关重大,不是一下两下就能办妥的,一个小黄门在门外缩头缩脑,见平台里诡异的情形,吓得立刻缩回了头。
过了一会,那个小黄门还是把脑袋伸出来,接着,也把身子挪进来,小心的走到平台里,远远的就叩道:“启禀陛下,孙承宗,孙师傅到了。”
杨改革正沉浸在杀人的快意之中,自己还是第一次主动要杀死一个高官,胸中有种莫名的兴奋,快感,感觉相当的不错。杨改革还在回味,听到小太监报告孙承宗来了,胸中的快意才消散,道:“请孙师傅进来吧,正好有事要商量。”
杨改革“平静”的杀人,心中冷静得很,头脑清醒得很,知道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立刻让孙承宗进来。
被皇帝的杀意镇住的大臣们才如梦初醒,听到“帝师”孙承宗来了,如获救星,熄灭的希望再次燃烧起来,见孙承宗跨进平台里,顾不得什么礼仪,高呼道:“孙大人,快劝劝陛下,陛下要到陕西借胡延宴的人头,孙大人,赶快劝劝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这个人不顾一切的高呼,让孙承宗大吃一惊!皇帝借胡延宴的人头?胡延宴是谁孙承宗自然知道,作为两京十三省之一的巡抚,可谓封疆一方,现在居然闹到了皇帝借他的人头这一步,这得是多么大的事啊!孙承宗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吃惊的看着平台里的一片狼藉,看着跪了一地的朝廷重臣,看着异常“平静”的皇帝,不敢相信自己这是在紫禁城,自己这是在平台里。
群臣得这句话的提醒,纷纷醒悟,如今,能劝得了皇帝的,怕就是这位“帝师”了,也纷纷跟着附和起来,顿时,平静的平台里,又变得嚷嚷起来。
杨改革没作声,只是端坐在椅子上,也没做任何表示,一边的大汉将军看不下去了,高喝道:“肃静!肃静!陛下面前,不得无礼。”
众臣这才又安静下来。
孙承宗吃惊的看着平台里的一切,这都是怎么了?皇帝的脾气不是一向挺好的吗?怎么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