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耽误农桑嘛,我大汉百姓如今大规模种植玉米,番薯,水稻,小麦等,而且棉花,如今也渐渐取代了桑蚕,各种产量都比以前多得多,纵使召集民夫开挖运河,也不会耽误农事,不会让百姓饿着肚子。
至于开挖运河征用农田动摇国本之事,就更是无稽之谈了,要知道运河一开,日后便可引运河之水灌溉农田,眼下征用田地百亩,但运河一但开挖成功,可以重新获得万亩良田。”
刘晔也站了出来,支持狄仁杰的看法:“狄大人说的不错,开挖运河,好处有三,其一,便是交通便利,其二正对应了陛下开发南方的方针大计,可以大大促进南北的往来,其三,便是引运河之水灌溉。所以微臣支持陛下开挖运河!”
华歆也开口说道:“开挖运河,好处的确是多,但凡事有利有弊,如今我大汉统一不过三年,岂能现在就进行如此大的工程?这太操之过急啦,若是五年之后,微臣第一个赞同,现在,微臣却是不同意,请陛下三思而行!”
一时间,群臣们纷纷发表意见,有赞同开挖运河的,也有反对的。
最后只剩下三高官官与谢安没有发言。
“几位爱卿以为如何?”刘辩看着荀彧,刘伯温,谢安等人。
荀彧拱手说道:“不知陛下对于如何开挖运河,可有构思,若只是小规模的开挖,倒是无伤大雅,若是大规模的开挖,便需要好好斟酌了。”
“啪啪啪!”刘辩拍了拍手。
不过一会,便有侍卫抬着一副巨大的地图走进殿来,摆放在大殿前方,让殿内群臣都可以看到。
“糜竺,你来说吧!”刘辩并未下殿,而是吩咐糜竺讲述。
“诺!”糜竺拱手领命,拿着一根竹竿,在地图前方比划起来:“陛下想要开挖的运河,一共有四条,其一,便是从幽州逐郡的易水南下冀州,连接青州的黄河!
第二条,引黄河水南下,连通淮河,这主要是从兖州经过。
第三条,引淮水通长江,这一条主要是从豫州到江夏。第四条,引洛水通汉水接襄阳。”
荀彧闻言,不由得咂舌道:“这个工程,未免也太大了些吧,如此非十年难以完成啊!况且陛下不是打算进攻蒙古,女真吗,若是在开挖运河,只怕不能在北上用兵了,如此国家只怕负担不起。”
刘辩沉吟道:“这四条运河,又不是同时开挖,如今北方用兵的话,幽州到青州的运河可以暂缓,咱们先动南方的,比如从洛阳到襄阳,洛阳是我大汉国都,襄阳是南方最繁华的城市,若能有一条连接运河连接,那么往返两地,只需要数日时间,两地将会更加繁荣。”
谢安拱手建议道:“洛阳,襄阳二地最为繁荣,往来的商人最多,若是开挖运河,两地之间的百姓都能的利益,因此支持的人最多。陛下可是先试试开挖这一条运河,看看成效与百姓的反应,若是效果不错,可以在进行其他运河的开挖。”
刘辩自然不会傻到四条运河一起动工,到时候攻打蒙古的战事一起,稍微出什么状况,国内便会出现大动乱。
所以谢安的建议,刘辩决定采纳,先挖一条运河,看看成效如何。
无标题章节
杨再兴一上,吕布顿时败退,赤兔马以迅捷闻名,速度还在杨再兴三人的战马之上。
吕布有赤兔马,若是想逃命,还真没人能杀得了他!
瞬间,吕布就回到三万并州军阵之中,阵中高顺早就有所准备,吕布一回,军阵顿时合拢,将吕布保护起来。
而张辽与潘凤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负,见吕布一回,也奋力低开潘凤。策马回归本阵!
“陛下,吕布一败,此时应该乘胜追击,率领大军冲杀过去!”刘辩身边,曹操立即提议道。
“应当乘胜追击!”
“臣附议!”
“……”
一众大臣诸侯都是要求大军出击。
刘辩点了点头,虽然追击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战果,却也能打击西凉军的士气。
“好,全军出击!追杀吕布军!”刘辩佩剑出鞘,高举着喊到。
刘辩命令一出,顿时麾下骑兵,刘虞麾下骑兵白马义从等骑兵纷纷出动,随后各路诸侯的步军也以方阵向前推移。
吕布刚败,气力不济,麾下将士士气也不旺盛,只得领军撤退。
这边杨再兴,杨延嗣,杨妙真,潘凤四将顿时策马追击。其后高长恭,赵云公孙瓒各自领着麾下骑兵追击。
刘辩刘虞麾下骑兵还好,却见公孙赞麾下,三千清一色的白马骑兵,阵型整齐一致!进退有序。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为鉴,白马为证!”
公孙瓒手持双刃铁矛,领着麾下三千白马义从,向并州军冲去。
刘辩在后方军阵中望着,眼热不已:“这白马义从还真是帅气!先不说其战斗力了,就是这口号,这阵容我也一定要组建一支!子龙是白马义从出身,他日一定要让他搞个出来!太帅气了!”
吕布率领麾下三万并州骑兵撤退,虽然杨再兴公孙赞等率领骑兵追击,但吕布军却撤退有序,虽然战败,但却有高顺,张辽等人稳住,不见一丝慌乱。
关东诸侯一直追击到虎牢关下,这时,虎牢关下,一阵箭雨而下,抵抗关东联军的进攻。
虎牢关城门大开,吕布率军进关,关上,箭入雨下,杨再兴尝试进攻,但却被城关之上的猛烈箭雨给逼退,只能眼睁睁看着吕布军逃入关内。
一番进攻无果,联军只得退回营寨,但有效的打击了西凉军的气势,西凉军在不敢出击了。
于是,关东诸侯联军与虎牢关上的西凉军在度对峙起来。
时间一晃而逝,转眼半月时间而过。
虎牢关与洛阳实不能相比,在虎牢关呆了半个月,董卓日渐枯燥无味,想念洛阳的锦衣玉食,美女佳人。
于是董卓升帐议事,领吕布,薛安都张绣三将,领兵十万驻守虎牢关,自己引军五万,返回洛阳。
关东诸侯,五十万联军,声势浩大,就像是悬在董卓心头的一根刺。如今的董卓,雄心壮志,早已经泯灭,如今他在乎的是权势,是美女,是享受!
可如今,关东诸侯五十万大军,却在离洛阳仅有不到百里之外的虎牢关外,仅仅只有一座虎牢关阻碍着关东诸侯。
虎牢关虽然能抵抗住关东诸侯,却挡不住董卓那担忧的心。
关东诸侯一日不退,董卓一日不得安心。
董卓回到洛阳之后,闷闷不乐,李儒听闻,来见董卓。
李儒走进大殿,董卓案上,摆放的食物也没有动,殿下数个身姿婀娜的美女在舞动的,极尽诱惑之能事,若是平时,董卓肯定就白日宣淫了,可现在董卓却是用手撑着下巴,呆呆得看着出神。
“岳父这是怎么了?日理万机,怎么能不吃东西?可是这些不合胃口?”
听到有了动静,董卓回过神来,看向李儒道:“是文优啊?为父怎么吃得下啊,关东诸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退啊!他们不走,就像是挂在我心头上的一把刀,让我提心吊胆啊!”
“唉!”李儒心下叹了口气,看向董卓有一丝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若是当初董卓肯听自己的建议,一鼓作气消灭刘辩,也不会酿成今日的祸患啊。
李儒心知董卓的称霸之路,已经开始走向下坡路了,但却不忍相弃,为董卓开始出谋划策道:“岳父何须忧虑?关东诸侯想要其退却,只需要付出一点代价即可!”
“哦?文优有何计可退关东诸侯?”董卓大喜道,却自动忽略了那个代价。
李儒笑了笑道:“岳父可听说过现在洛阳城所盛传的童谣?”
“童谣?是何童谣?与退关东诸侯有何关系?”董卓先前屯兵虎牢,回了洛阳之后,却闭门不出,因此童谣之说,董卓闻所未闻。
“岳父,如今街头巷尾流传: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我寻思着西头一个汉乃是高祖立汉于长安,传一十二位帝,而东头一个汉,乃是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如今亦传帝十二位!天道运转之下,十二乃是一轮,若是岳父迁都长安,当可保无于,甚至重新兴旺!”李儒向董卓解释着这童谣道。
董卓看了一眼李儒,心知这童谣应该是李儒传播的,董卓皱眉道:“退去长安,关东诸侯就会罢休吗?若是他们不肯退兵,继续追击,我岂不是白白丢了洛阳繁华之地?”
“岳父放心,关东诸侯,人心不齐,一起会盟夺取了汜水关基本上都是刘辩的功劳,他们一个个不想出力。我更听闻刘辩居然让袁术做了监粮官,那袁术何人?贪婪无耻,我只要略施小计,关东诸侯定然不欢而散!”李儒掷地有声道。
“哦?这倒是有意思,刘辩居然让袁术那种人做监粮官,这不是给自己找乱子?还枉他一直以贤明自居,我看是混到头了!”董卓不屑着笑道。
李儒面色一苦,董卓只看到了表面,而没有看到刘辩更深一层的用意。刘辩此举应该是打算攻破洛阳之后,以袁术打发其他诸侯回去。
不过李儒当然不会向董卓解释,而是缓缓道:“岳父,不管刘辩怎么样,这袁术我们却可以用他离间各路诸侯!让各路诸侯分崩离析。而洛阳只有刘辩一军,咱们便无可惧怕了!”
“恩,不错,这袁术乃无能之辈,倒是可以在他身上做做文章!到时候其他诸侯退去,我便慢慢收拾这刘辩!”董卓点了点头道。
“只是长安荒废久矣,我等去了,恐怕难以立足啊!”董卓却是舍不得洛阳繁华。
“岳父,长安虽然残破,但洛阳却繁华啊,将洛阳班过去不就行了?”并且那些世家豪族一直和岳父作对,岳父不妨此次一并铲除他们!”李儒眼中满是阴狠道。
“好,我正愁钱粮不够用呢!将他们钱粮抢过来,吾去长安,可保无虞诶!”董卓立即大笑,抚手赞同。
“那便请岳父入朝,召集文武,上朝将这个消息告诉文武百官与陛下,早做准备!”
董卓起身,喝退舞姬,更换朝服。
“迁都长安,可不是件简单的事,须得抓紧时间,我这便进宫宣布此事!”李儒一解董卓心中苦闷。董卓变得精神起来,当即点齐兵马,准备入宫,计议迁都之事。
第1276章空手套白狼
不过开挖之前,有一件事情却必须得处理好。
那就是利益的纠纷。
开挖运河,侵占的土地,会触动百姓,地主,世家的各个阶层的利益。
运河挖出来了,商人们是高兴了,但是百姓地主们却不高兴啊,因为开挖运河会占了他们的田地。
虽然运河的作用大,成功之后可以引水灌溉,得良田千万亩。但是,一开始被占用田地的百姓,地主们是无法享受到这个利益的。田地都被侵占了,以后运河对于田地的好处在大,他们也享受不到。
被占用田地的百姓,顶多只是埋怨几句,不敢怎么样,但那些地主,世家阶层,你一但侵占了他们的利益,那么他们就会想方设法来造你的反了。
若是正好再出现什么天灾,蝗灾之类的导致收成不好,那么这些地主,世家们,就会拉拢百姓造反,一场叛乱也就会随之而爆发。
所以开挖运河之前,先得确定运河的航线,确定好了航线,再沟通位于这条航线上土地的拥有者,跟他们商量好,弥补他们因为挖掘运河而损失的利益。这些人没有异议之后,才能开始动工。
这有点像后世的修路拆迁工作,修路之前,首先得沟通路上的住户,给予补偿让他们搬走这样才能动工。若是商量不好,就有可能延误工程,甚至是有些钉子户宁死也不肯搬走,导致道路要绕路。
因此想要安稳的把运河修好,利益的纠纷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刘辩环视了一番群臣,最后将目光落在了谢安身上。
谢安是能臣,政治能力比荀彧还要强,与诸葛亮不分伯仲,这些年谢安一直在太学任虚职,这一次,刘辩决定将开挖运河的大事,交给谢安来督办。
刘辩沉声说道:“谢安,朕封你为运河总督,全权负责开挖洛阳至襄阳的这段运河。眼下第一要务,是确定航线,同时解决沿途百姓,世家田地的侵占问题,避免利益纠纷。”
“诺!”谢安深知任务艰巨,但还是没有退缩,拱手领命。
庞籍拱手说道:“陛下,开挖运河之事,还是暂缓几年吧,如今北方蒙古,女真未灭,国库库存,不能全部用在运河上面啊。否则前方战事一但吃紧,那么国家将会陷入动荡的局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