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几天高密城四周许多道路被赵军给设置了埋伏,虽然杨再兴没有中伏,但这些道路以杨再兴一人之力肯定无法恢复,不能通行。
李继隆便在地图上一一标注,排除杨再兴无法通行的道路,计算杨再兴如今所在的方位。
大军行至谷中,渐渐走进入戚继光,上杉谦信的埋伏之中。
不过两边埋伏的兵马都未发出声响,戚继光提前与上杉谦信说好,一切按照戚继光的命令,是以戚继光这边兵马未动,另一边上杉谦信的兵马也不敢轻动。
一直等到赵军运粮队伍行至山谷中心位置,戚继光这才大喝道:““赵军果然从此地押运粮草过来了,兄弟们给我放箭!”
若是戚继光兵马比李继隆兵马多或者兵力相当,戚继光完全可以凭借伏击取胜。不过戚继光的与上杉谦信的兵马加起来也不过一千来人,素质不高,且装备非常差,伏击最好的兵器乃是弓箭,他们也没有多少。
因此想要取胜,需得使用火攻,火攻能快速打乱敌人阵型,并且杀伤力比之短兵相接来到还要恐怖。
并且这一战戚继光的目的乃是劫粮,使用火攻能轻易毁了赵军粮草,并且自己也能够全身而退。
因此一早戚继光便命人准备了大量的干柴与引火物,随着戚继光命令一下,山谷两边的兵马便将身边准备的干柴纷纷投入谷中。随后又将身上携带的箭矢制作成的火箭纷纷点燃,射入谷中。
那些干柴粘火就着,转眼之间山谷之中便燃烧起熊熊大火,粮草也被大火所引燃。
赵军士兵想要抢救粮草,但火势凶猛有的甚至将自己点燃,加之众多马车挡在路中,导致许多士兵被困谷中,无法出困。赵军士兵顿时便乱成一片。
“哼,赵军士兵没有提防,效果比我想象中更好,既然如此,便执行第二个计划!”戚继光见赵军大乱,欣喜不已准备执行第二个计划。
按照戚继光的安排,若是赵军中伏,很快撤退,那他们兵马不多,不能力敌,便也撤退便是。但若是赵军中伏导致大乱,那便执行第二个计划。
戚继光冲着对面的上杉谦信打了个手势,便带着一部分兵马往后方谷口前去。另一边上杉谦信会意,也带着兵马赶往前方谷口。
按照约定,若是赵军混乱,二人便各率领兵马拦住左右谷口,将赵军困死在谷中。
李继隆反应迅速,在戚继光命人放火之时便连忙下马,眼下中伏,若是坐在马上,很容易成为敌人的靶子。
转眼间火势便起,李继隆当机立断下令兵马向后撤退。
至于粮草?眼下火大,命都保不住就算抢出一些粮草也带不走。
由于李继隆撤退及时,后军跟随自己从火中杀出的兵马有近人。前军也有一些兵马逃出,不过没有李继隆这样的大将指挥,逃出火海者寥寥无几。
谷口后方,戚继光望着李继隆率兵逃来,脸色不由得有些凝重,戚继光原本以为运送粮草的不过普通将校,一遇到危险肯定慌不择路的逃跑,不想李继隆稳重大方,不仅没有惊慌,反而带着千余兵马逃了出来。
他只有四五百人,都是百姓组成,虽然参与剿灭倭寇的战斗,但论战斗力,还是差了徐州兵马一筹不止,若打起来,肯定吃亏。
身边士兵的弓箭早已经用完,只能展开白刃战,戚继光紧了紧手中的长枪。只能希望赵军主将李继隆武艺不精,若是能迅速将其斩杀。那么其兵马虽多也不足为惧。
李继隆望着前方拦路的兵马,不由得大怒,原以为伏击的兵马应该是汉军。却不想只是一些百姓组成的民兵,李继隆向来心高气傲,此次由于在想擒拿杨再兴,因此没有派兵打探,却不想吃了民兵如此大的亏。
“本将今日非得将你们扒皮抽筋,以泄我心头之恨!”李继隆怒喝一声,催马挺枪杀上前来。
戚继光也是大喝一声,催马迎了上去。二人短兵相接,枪来枪往,却是斗得不分上下。
李继隆乃是北宋初期的名将,其统兵能力首屈一指,鲜有人能敌,但武艺也是不弱。虽然不如戚继光,但相去不远,戚继光想要将其拿下,却是不可能的事。
另一边跟随李继隆逃出火海的千余徐州兵马,与戚继光手下的兵马也厮杀起来。很快戚继光手下的兵马便落入下风,死伤惨重。
“都给我杀了,一个不留!”李继隆败于民兵之手,誓要将戚继光等一干人马斩尽杀绝。
见麾下勇士死伤惨重,戚继光心中悲痛不已,奋力逼退李继隆,便要带着麾下勇士杀出重围。
“给我追!”李继隆一挺长枪,向着戚继光追去。
却说杨再兴一路难行,甩开夏鲁奇,呼延赞等人的兵马便找了一个隐蔽处休息。刚刚坐下不久,便听得南方传来一阵喊杀声。并且火光冲天,战斗规模只怕不小。
“奇了怪了,我军被围困在高密,眼下这里只有赵军行动,却是什么兵马跟赵军交上手了,先过去看看!”杨再兴眼中满是疑惑,决定前往战场看看情况,翻身上马,向着厮杀声方向赶去。
杨再兴行不过数里,便见一支兵马向着自己方向奔来,他们颇为狼狈,虽然手中拿着兵器,但穿戴却是百姓的衣服。而后方则是一千余赵军率兵追赶。
见只有千余赵军,则都是步卒,只有十来个将校有坐骑,杨再兴放下心来,停下战马立在路上,喝问道:“你们是哪里来的?为何被赵军追赶?”
戚继光在后,见前方来了一个汉军大将,威风凛凛,连忙催马上前拱手道:“这位将军,我们是青州东莱人士,东莱一带有倭寇犯境,我召集百姓将他们驱赶出去。随后便想南下从军,但见高密被赵军围攻,无法投之,便想率兵劫了赵军粮草。不想其主将用兵不凡,我们虽然烧毁了他们粮草,但奈何人少,被赵军追杀。”
杨再兴听了戚继光的解释,不由得好感大增,赞叹道:“好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以区区几百百姓,不仅击败了倭寇,还烧毁了赵军粮草,当真能力不凡。我乃冀州大将杨再兴是也,你们先过去,有我在此,赵军不敢在攻击你们了。”
“您是杨将军?”戚继光闻言大喜过望,杨再兴是什么人物?他是最早的从龙大将,当年号称大汉第一猛将,如今遇到了他。区区一千赵军,的确不用害怕。
“你们先过去。我留下来跟杨将军御敌!”戚继光让跟着逃出的士兵先行离开,催马与杨再兴并肩,面对赶来的赵军兵马。
见戚继光没有害怕,反而选择与自己并肩作战,杨再兴眼中赞赏之意更浓。
转眼间,李继隆便率兵兵马奔上前来,二话不说便要冲上来将杨再兴,戚继光斩尽杀绝。跟着李继隆那信使却脸色大变,连忙停下脚步大喝道:“将军不能冲啊,那是杨再兴啊!”
“杨再兴?”李继隆眉闻言连忙勒住战马停了下来。
赵光义刚开始率兵攻打高密的时候,李继隆是跟随在左右的,当时史万岁,王彦章,夏鲁奇等三员大将围攻杨再兴。他也见过,只是离得较远不曾看清杨再兴相貌。后来赵军开始攻城,李继隆这才离开高密,前往徐州主持大局。并且这些天杨再兴突袭赵军,几天不曾洗漱颇为狼狈,是以李继隆一时间没有认出来。
但那使者每天跟随赵光义,杨再兴天天过来突袭,一天能见上几次,却是一眼就认出了杨再兴。
想当初高密城下,史万岁,王彦章,夏鲁奇三员大将围攻杨再兴,不仅没能杀得了杨再兴,反而王彦章还死在了再兴枪下。杨再兴虽然身受重伤,但过了一个月又是生龙活虎,几天突袭下来,杀了赵军将士数百上千人。
赵军士兵听了杨再兴这三个字,皆停了下来,有的甚至不断后退,显然对杨再兴极为惧怕。
杨再兴见此情况,不由得冷笑道:“不怕死的尽管上来!”
杨再兴自己自然不怕一千赵军,甚至敢冲上去厮杀,也能保证自己全身而退。但考虑到身边还有戚继光在,杨再兴不清楚戚继光的武艺如何,担心自己冲杀上去,保不住戚继光性命,因此便想以名号吓退赵军。
第937章一人喝退千军
由于不清楚戚继光的武艺如何,杨再兴担心自己若是冲杀便照顾不了戚继光。m。。对于戚继光这个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汉子,杨再兴非常欣赏,因此不想让他出现什么危险,故而便想吓退赵军。
戚继光见杨再兴浑身欲血,应该是连日厮杀,只觉得杨再兴如今应该实力不济。虽然戚继光一人不在惧怕赵军,但见杨再兴开口,也就没有多说。
赵军将士面面相觑,李继隆深知杨再兴厉害,李继隆自觉的自己武艺不弱,但面对夏鲁奇,史万岁,王彦章三人任何一人都不是对手。杨再兴以一己之力面对三人围攻,不仅战而胜之,反而反杀一人。
如此实力,实在让李继隆望而却步,李继隆咬了咬牙喝道:“退兵!”
说罢便一催战马转身离去。
杨再兴见赵军退去,也没有追赶,与戚继光往后方去寻他麾下勇士。
“将军你何以如此狼狈?”二人策马而行,戚继光向着杨再兴问道。
“呵呵!”杨再兴笑了笑说道:“赵军猛攻高密,我军岌岌可危,所以我单人独骑杀出城来,每日突袭赵军,缓解高密城的压力。”
“什么?将军以一己之力缓解高密城的压力?”戚继光听罢大为吃惊,对杨再兴的勇武佩服不已。
二人很快寻找到戚继光带来的勇士,五百余人,与赵军一战死伤甚多,如今只剩下两百人马。
戚继光又将东莱倭寇犯境之事的经过详细告诉杨再兴:“对了杨将军,东莱那边,又倭寇犯境,其实他们乃是海外倭国的人。倭国那边被其他崛起的枭雄所灭,其国主逃亡大汉,希望得到大汉的帮助来复国。那敌人也派兵追赶,在东莱一带厮杀起来……”
杨再兴听罢,冷哼道:“区区倭寇也敢犯我大汉疆土?总有一天必定灭之,如今那支倭国兵马在哪?”
“就在前面不远,刚才我与他们一个在谷山,一个在谷后。”戚继光指着前方燃烧的山谷说道。
“先赶去与他们汇合。”杨再兴一催战马,前去寻找上杉谦信的兵马。
由于刚才逃往谷口前方的赵军并不多,上杉谦信很快便剿灭逃往前方的赵军。听见后方喊杀声大作,便率兵部下赶来后方支援,在路上两只兵马便遇见了。
听闻眼前这浑身欲血,披头散发的男子便是汉军大将,乃是大汉天子的从龙之臣。跟随大汉天子多年,上杉谦信不敢大义,连忙上前见礼。
“虽然你们不经通报擅自进入我大汉领土,导致我东莱百姓死伤甚多。但念在事出有因,此时暂且就不追究了,等大战结束,在禀报陛下,请陛下过问,现在你们就暂且跟着我吧。”杨再兴对着上杉谦信说道。
上杉谦信拱手说道:“多谢将军宽容,却不知这大战何时才能结束?您是天子器重的大将,关于我倭国复国之事,还请您到时候再天子身边美言几句。”
杨再兴沉声道:“这件事不是我能干预得了的,全凭陛下决断。我大汉古时候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为求复国,你也需要耐心等待。至于大战何时结束,青州这边,赵军如今没了粮草,我又每日突袭,他们士气已经衰竭,退兵只怕就在这几天了。不过北边陛下还在指挥战斗,那里的大战只怕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听了这话,上杉谦信也不由得有些失望,不过如今也只有指望大汉助他复国,唯有跟着汉军一起行动了。
却说北边,夏鲁奇,呼延赞二人追击杨再兴不得,准备率兵返回高密,行不过数里,却发现后方传来喊杀声,往后方看去,却见火光冲天。
呼延赞大惊失色道:“这是怎么回事?南边怎么有如此大火?”
夏鲁奇脸色一变大叫道:“不好,算算时间,如今李继隆将军正要押送粮草过来,莫不是杨再兴突袭了李继隆将军的运粮队伍?咱们快过去看看。”
一行骑兵向南而去,不久之后在谷口前方发现了李继隆的残兵败将。
“果然是李将军!”夏鲁奇,呼延赞二人见了李继隆,连忙催马上前询问道:“李将军,你也被杨再兴突袭了?粮草可曾有失?”
李继隆咬牙切齿道:“不是杨再兴,却不知哪里来了一支民兵,我路上在思考如此擒拿杨再兴,没有派出斥候打探,却不想在这谷中遇到埋伏,粮草皆付之一炬。我派兵追杀他们时,却又碰到了杨再兴,那些民兵皆被杨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