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辰时,步战开场,尔等记得马上自己趁手的兵器,今日便先回去吧!”刘辩沉声道。
一众武者退出羽林军大营,刘辩也带着杨再兴等人返回皇宫之中了。
“再兴,今后今天的晋级比试朕就不去了,卢公暂时要主持韬略的考核,还要筹备破阵。猛将比武这几天就由你主持!”刘辩书房之中,刘辩交代着杨再兴。
比武不同于射箭,若是两个实力相差不大,而且体力又好的人斗起来,能打上一天时间。而刘辩身为皇帝,不可能每天都去坐镇,降低皇权威严。故而便将任务暂时交给了杨再兴,等到最后决赛之时,刘辩再去主持便可以了。
“陛下,卢太尉求见!”门口处士卒前来通传。
“快请!”刘辩神色一震,卢植此来,定然是汇报韬略成绩的。
“老臣见过陛下!”卢植走进大殿,向刘辩行礼。
“卢公不必多礼,赐坐!”刘辩右手虚扶道。
“多谢陛下!”
刘辩见卢植坐了下来,开口询问道:“卢公,白天韬略之中,可有什么亮眼的人才?”
卢植点了点头,抚须笑道:“却有几个有赵括谈兵之能!”
“赵括谈兵之能?”刘辩眉毛一挑。
赵奢是战国赵国名将,为赵国屡建战功。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读了不少兵书,谈起用兵之道那简直是滔滔不绝,连他父亲也不如他。
后来秦国入侵,赵王听信秦国散布的流言,撤除了廉颇主将的职位,而任用赵括为主将。后来只会纸上谈论兵法的赵括,终于酿成了著名的长平之败,四十万赵军破灭,赵国也因此而一蹶不振了。
不过纸上谈兵乃是贬义,而卢植这里用的是赵括谈兵。刘辩转眼便明白了卢植的意思,卢植是说有人谈论兵法韬略,连他都说不过那人。
考校韬略,自然是要会说,赵括谈兵,那自然是谁都说不过他了。不过是不是纸上谈兵,空想虚谈,却要经过进一步的考校了。
刘辩笑道:“到底是个人,谈论兵法韬略,连卢公也不是对手?”
“哎,老臣真是老了,此次考校韬略,却不止一个人说的老臣哑口无言,是三个!”卢植苦笑着摇了摇头道。
“三个?”刘辩眼中满是惊讶之色,卢植自幼熟读兵法韬略,纵横沙场几十年,不止是有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更是难得,能够在辩论上说败卢植的,除了自己召唤出来的名将,那就只有这个时代那些寥寥无几的杰出人才了,如诸葛亮,周瑜,郭嘉这些凌驾在三国本土顶端的人才了。
有三个?刘辩立刻便觉得这其中有自己熟悉的人才,刘辩问道:“卢公,可有名单?”
“陛下请看,这其中红笔勾出来的名字,便是善于辩论之士,兵法韬略滔滔不绝!”卢植从袖口中摸出一份奏折递交给刘辩。
“参加韬略与破阵的本就不足百人。没有到韬略之中居然有三个谈论兵法能够说的过卢公,朕倒要看看他们是何人!”接过奏折,怀着一股开奖的兴奋,刘辩缓缓打开奏折。
奏折只有一张对折的宣纸,其上寥寥数十个名字,刘辩从头看起,查找着用朱笔勾出来的名字。
陡然,第一个用朱笔勾出的名字映入刘辩眼中。
单福!
“单福?”刘辩双眼一眯,旋即醒悟过来,这不就是徐庶嘛?
徐庶之才自不必说,当初徐庶为刘备军师,曹操手下军师程昱认识徐庶的身份。为了将徐庶弄到曹操手下,言徐庶之才胜他百十倍。这些虽然是夸大其词,可也证明了,能够让程昱如此说,徐庶之才定在程昱之上!
而程昱,作为曹操麾下与贾诩,荀彧等齐名的人才,其才能自然是不若的了。而徐庶还稍稍在程昱之上,那也是跟贾诩,荀彧等人在一个水准之上的。
“这单福是个青年文士,年纪不过二十五岁,却胸怀韬略,不管是不是纸上谈兵,有此本事却是难能可贵了。日后只要稍加调教也是个人才!”卢植拱手说道,看来他对徐庶的印象还算不错。
“单福?哪里来的单福?此人名叫徐庶,当初冉闵对抗异族发布杀胡令之时,这徐庶也曾前往相助,出了不少谋略,却是个有真才实学之辈!”刘辩摇头笑道。
“什么?竞有此事,只是此人为何化名单福,莫非是其他诸侯派来的刺客?”卢植惊讶道。
“并非如此!”刘辩摇了摇头,将徐庶的事情向卢植解释清楚。
“此人居然是在逃犯人,这…这怎么能行?我朝廷绝对不能留这种人!”卢植眉头紧皱道。
刘辩连忙劝慰道:“卢公别急,此事朕已经有所调查,他跟那典韦一般也是有隐情的。并且此人为民族大义以文士之身北援冉闵,可谓大义,立功之后却不贪恋荣耀又返回大汉,可谓大忠,并且经过朕的调查,此人孝顺无比,可谓大孝。”
“如此忠义仁孝之人,我大汉怎么能够拒人于千里之外呢?况且先帝之时朝政混乱,许多冤假错案,罪不在徐庶!”
听刘辩如此说,卢植才点了点头道:“此案老臣亲自调查,一定会还徐庶一个清白让他以真姓名行于世间!”
刘辩继续看着奏折,听此一言连忙提醒道:“暂时不要惊动徐庶,待武举结束之后在行调查。”
“诺!”
刘辩继续看着,很快第二个朱笔名字倍刘辩发现,刘辩看着这个名字惊喜道:“刘晔?”
“这刘晔是光武皇帝之子阜陵王的后代,我观此人才学不在徐庶之下,兼有胆略,是最想推举给陛下的人才!”卢植拱手道。
为何刘晔于徐庶之才相差无己,但卢植却最想将刘晔推举给刘辩?无他,因为刘晔的身份,汉室宗亲!
如今刘辩实力强大,但手握兵权的却都是外将。重要的大权,怎么说也要些心腹,亲信来掌控才行。虽然不能学袁绍将麾下四州封给三个儿子一个外甥,但曹操麾下,武将向来是以曹家兄弟,夏侯兄弟为主将的。
只可惜刘辩麾下没有如曹操那样,家族有实力强大的亲信心腹。就是想学袁绍那样任用儿子外甥,也远远办不到。因为刘辩的长子刘治也不过才刚刚半岁。
没有与自己直系亲属心腹任用,便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刘辩麾下有刘虞镇守幽州,当然也就这么一个了。刘虞虽有子女,但却是庸才。
而如今好不容易来了个汉室宗亲,并且能力还算不错的,卢植自然要推荐给刘辩了。听闻刘晔来投,刘辩很是高兴,刘晔才能谋略自不必说,传闻他会工匠,不过刘辩自然不会将这么一个人才浪费在工匠之上了。
“很好,朕的大汉,刘氏万千子孙,总算来了一个有才华之辈来投靠朕了!”
卢植问道:“那陛下,这刘晔您如何用之呢?”
刘辩沉吟道:“不急,且让他参加武举,看能走到哪一步。若是仅仅凭借汉室宗亲的身份朕便大用,对他人却也不公平了。”
刘辩又继续看向奏折,查找第三个朱笔勾出的名字。片刻之后刘辩就找到了,看着那名字,陡然间刘辩瞳孔一缩。
第420章白袍鬼将
看着奏折之上最后一个朱笔勾出的名字,刘辩瞳孔却猛的一缩。
“陈庆之?”刘辩不由得惊呼出声。
“怎么,陛下你认识这陈庆之?”卢植疑惑道。
刘辩很快掩饰内心的激动与惊讶,身子稍稍坐正,目光深邃如渊,沉声道:“卢公,不知你对这陈庆之的印象如何?”
“我看不透他!”卢植摇了摇头道。
“看不透?如何说?”刘辩疑惑道。
“这个陈庆之口若悬河,说起兵法韬略滔滔不绝,三人之中这个陈庆之是最能言善辩的。徐庶,刘晔二人说起韬略能够将我难住,但老臣还有应对之法,唯独这陈庆之,让我哑口无言!”卢植苦笑道。
刘辩闻言笑道:“若是如此,那么这陈庆之在某些方面更长于徐庶,刘晔,卢公为何说看不透呢?看到他还有隐藏不成?”
“韬略,破阵虽为儒将一类,但这陈庆之我视之身形不过七尺,恐不能弯弓开射,上马也难以精驭。陛下要挑选的是儒将,此人连儒都算不上,何能为将呢?”卢植将陈庆之的情况向款款道来。
在卢植看来,陈庆之是不能为将的。
虽然此次刘辩在武举之中,将武将分为猛将与儒将两个类别。何为儒将?便是可以武艺不高,但是得有治军统军之能。就比如卢植,他便是一个标准的儒将,武艺并不擅长。
但尽管如此,卢植的武艺也并不弱,何为儒?儒家有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便是射箭,御便是骑马。儒家并非是那种文弱书生,想要被录取为儒将,最起码的射,御是要会的。
“陛下,这陈庆之力不能开射,御不能纵骑,恐难为将,依照老臣看来,不如将他下方地方为官如何?”卢植拱手说道。
刘辩摇了摇头道:“公岂不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卢植神色一凝道:“陛下想要用他为将?”
“尚且不能下断言,既然这陈庆之兵法韬略了然于胸,朕就给他个机会,破阵之时咱们在加点难度,看看此人的真才实学,看看他统军治军之能!你且附耳过来!”刘辩沉声道。
卢植附耳,刘辩在卢植耳边一阵耳语,言罢卢植惊讶道:“陛下,若是破阵按照您这么来的话,恐怕废时废力啊!”
“可是更能看出一个人的真才实华不是吗?更何况此举也算阅兵了,扬我大汉军威,何乐而不为?”刘辩正色道。
“此举岁好,不过老臣又要忙碌了!”卢植摇头苦笑道。
“破阵考核军中人才任由太尉调动,朕只要求检测出每个人才的真才实学,以及看看这些年我大汉军队的训练的成果!”
卢植闻言躬身行礼道:“陛下放心,老臣必定尽心竭力而为!”
卢植拱手退下,前去准备破阵的考核,原本的破阵准备方案不过是小打小闹。如今出来陈庆之,徐庶等人,刘辩决定扩大破阵考核的规模,甚至洛阳大军配合,一为考核,二为阅兵立威。
“陈庆之?有意思,乱入而出已经四年了,怎么现在才来朕的麾下?”卢植走后刘辩心中沉吟道。
“36的武力,98的统帅,95的智力,81的政治!虽然后世对于陈庆之的那段历史提出了质疑,但系统给出的数据却是绝对的!”想起了穿越前网络上对于陈庆之战绩的质疑,刘辩不由得肯定道。
系统所给出的数据,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的分析,最最具有权威的。尽管后世认为那些历史夸大其词,陈庆之战绩水分太大云云,刘辩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刘辩相信自己的系统。
“98的统帅,有水分又能如何?那也是历顶尖水平。可能那段历史却有夸大其词,可陈庆之以数千之众深入敌后,无人可敌,大小战事数十皆克,攻城更是无数,就连最后的战败也是因为天灾,虽然没有遇到什么实力强劲的对手,但能以数千之众攻入洛阳的,可没几个,至于没有对手?要是有对手的话?那岂不是又是一段让人神往的历史?”
沉思过后,刘辩又继续翻看这奏折上的名单,不过除了陈庆之,徐庶,刘晔三条大鱼,就尽皆是些毫无名字之辈了,要么有些是刘辩听过却印象不深的。
不过既然韬略都入不得卢植的法眼,想必也都是些庸才,刘辩也并未太过在意。
“伍云召,罗士信,典韦,陈庆之,徐庶,刘晔!一次武举居然钓来了六条大鱼,不过有了罗士信等人,那么秦琼也是朕的囊中之物了!”刘辩略微有些兴奋道。
时间悄然而过,第二天武举照常举行,不过由于打斗太过耗费时间,刘辩便没有在去主持了,权权交给了杨再兴打理,只等待决出前几名时刘辩再去主持。
而卢植一边是忙碌着筹备破阵的考校事宜,一边则是考校韬略。韬略也并非是口头辩答那么简单,儒将儒将,连并着儒家的君子六艺也算了进去,之后还有兵法的理解,治军的各种方面,因此也要花费几天的时间才行。
待到数日之后,这一晚杨再兴来间刘辩拱手道:“陛下,如今马战,步战已经是十进五,这是两个类别的名单!”
“马战:薛仁贵,伍云召,罗士信,张士贵,林御!”
“步战:典韦,伍云召,薛仁贵,罗士信,林御!”
“马战没有曹骁,步战没有张士贵,他们被谁打败了!”刘辩看着名单笑问道。
“陛下你当初给我名单,其中薛仁贵,伍云召,罗士信,典韦,林御,张士贵,曹骁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