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更令大家感到意外的,是随后风行集团进行的大规模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
本以为被踢出局的马化腾,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风行集团联席总裁,执行董事。风行实际意义上的第三号人物,与李东并列,共同向林风汇报。
这是在玩什么戏法?
根据风行集团随后发出的公告,公司董事会和主要管理层进行调整,董事会增加一席,任命马化腾(Pony)为新的非执行董事。
同时,任命马化腾为集团联席总裁,负责公司产品、运营及市场业务线,分管社交网络、互动娱乐、网络媒体事业群,直接向CEO林风汇报。
任命张志东(Tony)为集团联席CTO,负责风行技术战略方向的制定,分管技术平台部与IDC数据中心、数据库平台等部门。
马化腾与张志东两人同时也加入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
这次公告的任命中,还有一点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原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张勇,此次被任命为风行集团COO,这似乎意味着这位一直不显山露水的低调人物,进入了风行集团的核心高层中。
张勇这次也进入了风行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并分管一个全新成立的事业群——移动互联事业群。
这个事业群可不简单,旗下包含了原风行集团无线事业群(梦龙科技),风行移动科技(UC浏览器)、风行云科技(云计算)等子公司,以及一个新成立的部门:移动应用部(应用宝)!
张勇同时还继续担任支付宝公司总裁,众所周知,支付宝虽然与风行集团没有股权上的直接关联,但同属于林风等大股东旗下,可以说是风行集团的亲儿子。虽然是外围公司,但业务上双方的关联度也极高。
风行新的一轮人事调整和架构重组,令外界眼花缭乱,一时间摸不清方向。
林风不是去玩智能手机,搞什么酷风科技了吗?
这又是在玩什么呢?
…………
2007年10月8日,十一长假后的第一天。
京城,风行大厦三楼,多功能厅。
近200位风行集团总监以上人员汇聚于此,正在召开风行集团最重要的管理会议之一,总监会。
不同于被公司员工热议的,每年夏天举办的公司北戴河会议(副总裁以上高层管理会),风行集团新施行的总监会议,是以中高层管理人员为主的管理会议。
随着风行集团的规模日益扩大,诸多的业务线,事业群和子公司,已经不再是少数高层在一起商量一下,就可以确定公司的方向和业务进度的时期了。
随着业务的扩充和权限下放,作为部门负责人的总监承担着越来越重的权力和工作,林风想要更清晰的把控住公司的方向,就需要将他的思路和战略规划直接传递到总监一级人员,这样才能快速的决策,快速的执行和推进。
所以,权柄日重的董办和总监会,就是林风能够牢牢把控住风行公司内部发展方向的两大手段。
当林风带领着王浩、李东、马化腾、李梦媛、张勇、张志帧、张小龙、刘胜义、张志东等人走进多功能厅内后,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要知道,这是林风在风行集团上市后,首次在员工大会上的公开露面!
而且现在走进来的这十个人,就是公司最高管理团队,战略决策委员会。
只是,这其中林风近一年多数时间都不在京城,除了公司大的战略性决策,基本上已经很少露面;王浩也已经脱离了公司的日常管理,仅仅担任着董事局副主席的职务。
而马化腾、张勇、张志东都是新加入委员会。
最高管理层这么大规模的变动,下面员工自然也有些人心惶惶。
林风和王浩开始搞智能手机这件事,也让风行下面的人有些迷茫。
大老板不管我们了吗?
难道像当年的梦龙一样,风行已经不再是大老板关注的重点?
马化腾、张勇这些人上位之后,风行的风格和战略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不要说外界了,就是风行内部的人也都心思各异,浮想联翩。
林风之所以要回到京城,主持召开总监会,也是希望借着这个机会,给内部的核心人员阐述自己的战略构想,统一思想,安抚人心。
王浩等人在第一排就座后,林风带着耳麦,走上了前面的讲台。
他走到讲台中央,看着台下一张张表情兴奋的面孔,脸上露出笑容。
台下就又一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来!
“大家好,好久不见了!”
“今天我很高兴,一来呢,我们风行又有了新的成员加入,当然,其实也是老朋友了,就是腾讯公司!让我们把掌声送给新加入管理团队的Pony、Tony!欢迎你们!……还有Daniel,张勇,我们的支付宝掌舵人,今天开始,他也回归集团,加入了我们的管理团队,也欢迎Daniel!”
他率先鼓掌,台下也跟着鼓起掌来。
马化腾、张志东、张勇都起身,和后面的总监们挥手致意。
“二来呢,今天我想召开这个会议,是想和大家聊聊我最近的思考,对于互联网的未来,对于风行的未来!”
台下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静心聆听。
“大家都知道,我和王总最早是在无线增值行业开始的创业历程,风行也最早脱胎于梦龙。我曾经在梦龙上市的时候,和大家交流过,在这个梦幻般的互联网时代,最先发展的是通信领域,正是有了通信行业的基础建设,我们才有了网络、宽带,这些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传输;而也正是有了无线增值业务,有了移动梦网,才让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从全球网络泡沫危机中挣扎着生存了下来。”
“从某种程度上,通信行业和互联网是密不可分的。”
“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永远是社会进步和商业模式变革的驱动力!我从很久之前,就在考虑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经过这些年的思考,随着技术的不断演变,我的思路慢慢成熟了。”
“现在,我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诉大家,互联网的未来,将会是移动互联网!”
“什么是移动互联网?就是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模式。”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会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这种使用场景的改变,将对整个互联网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带来深刻的变革。”
“大家都知道,我和王总现在正在进行一个新的项目的研发,智能手机项目,这个项目正是基于这一思考而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亚于我们风行当初创立时的意义,是我们再造一个新风行的重要决策!”
“大家可能要问,为什么我们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却要去做Xphone手机,做硬件产品呢?……我认为,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将会有三个层面:终端、软件和应用。”
“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
“我们做酷风,就是要在终端层面,占领先机!”
“我们做Android操作系统,就是要在软件层面抢占入口!”
“接下来,我们还要从应用层面入手,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求建立移动互联事业群,并且请Daniel回来掌舵的原因!所以,Daniel、老费、辉耀,你们的任务很重啊!尤其是应用宝,要尽快根据Android系统的要求,将我们风行现有的各项业务,向移动端进行转化!”
“我希望Xphone将来面市的时候,里面可以预装包括移动QQ、FF、FF音乐、FF影音、起点中文阅读、还有游戏平台等等在内的风行产品和业务!”
台下张勇、费扬、王辉耀等人纷纷点头。
“未来将要到来!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3G、IFI、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的不断演进发展,都将会使得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变为可能。这个时间可能很快,最多1到2年的时间,所以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包括技术准备和商业准备。”
“另外,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将会是数据和信息会在云端,展现方式则有PC和移动终端两种,数据获取和产生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现在开始就在做云方面的尝试,为此,我们建立了风行云公司……”
“各位同学,互联网时代的十年即将过去,未来的十年将会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风行人不能沉醉于眼前的一点点成功,必须不断进取、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的自我变革,在座的各位都是风行的核心管理层,我希望大家都要有长远的眼光,同时要踏踏实实的做好眼下的工作,为风行在下一个十年继续辉煌而努力奋斗!”
“风行一路走来,取得了不少成功,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始终走在时代的前面,走在大势的浪潮前沿,是因为我们有一群有着强烈使命感、优秀的风行人。我在这里承诺,我会带领大家,始终朝着前方努力奋进,也希望大家不要松懈,不要掉队,我们一起开创风行美好的未来!”
“请大家告诉我,风行的愿景是什么?”
他高声问道,双手举起。
台下应声如雷:“全球最伟大的互联网公司!”
第三百四十章 大佬风格
这次的风行集团总监会,效果非常好。
会后,这些部门总监们回去,在各自部门里给员工开小会的时候,无不为大老板的演讲而激动不已,林风站在宏观的产业高度的视野,非凡的的战略眼光和高明的提前卡位布局,令他们对未来风行的发展充满信心。
“老大果然是战略家啊,咱们只能看到眼前的事,他看到的是5年、10年以后!”
“林董神了,听他讲话,就像拨云见日一样,一下就觉得眼前的方向清晰了!……”
林风虽然几乎近一年时间都不在公司,但只要他一出现,讲一次话,风行集团上上下下所有人就已经顶礼膜拜,心潮澎湃。
他对风行公司的掌控力是无人可比的!
绝不仅仅因为他是创始人,也不仅仅是他做为第一大股东对风行在资本层面的控股,更重要的是,他是风行的“精神领袖”,这种由创始人身份、风行这么多年来的一系列成功、他几乎被神话了的战略眼光等等。
在风行内部,他就是“神”!
对林风而言,其实这种定位才是最适合他的。
人贵自知,而后知人。
知人,方能用人。
在别人眼中,林风身上永远笼罩着一层耀眼的光芒,他从大学毕业21岁就开始创业,短短三年就身家几十亿,26岁就成为中国首富,28岁时候身家已经过千亿……。
他简直就是中国商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林风一直在说感谢中国,感谢互联网,说自己的成功更多的是运气……,但是人们依然认为,他身上本身就具备成为一个优秀企业家的素质,才能够借着中国崛起和互联网时代的契机而成功。
但是,林风自己知道自己是谁。
他本质上就是一个普通人,既不是技术天才,也不是商业天才,与中国绝大多数同龄人差不多,大学毕业,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基础,不是绝顶聪明,但也不笨。
充其量,如果说他自身真的有什么优势,那就是比真正的这个年龄的人,多了十几年的人生阅历(毕竟重生前他已经38岁了)。
林风只是依靠着重生带来的“福利”,借着了解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抢在时代大潮的上游提前做了一些布局而已。
是时代和历史推着他向前走,是有了王浩、李东,乃至后来的Andy等这些真正的牛人在旁边帮忙,才做成了一些事而已。
正是因为能够正视自己的真实能力,所以林风一直以来,将自己定位在为公司指引方向和确定战略。
他最适合的职务其实应该是董事局主席。
所以,他一开始就拉王浩入伙,然后就完全将技术方面全部交给王浩负责。
梦龙刚刚成规模,需要在管理方面上规模的时候,他就请来了李东,然后又将管理和财务完全放手给李东。
甚至梦龙刚刚上市,他就卸任CEO,退居幕后,只担任董事局主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