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虎见得鹿白鱼道出她的名字,也是稍稍昂起头来,杨璟也只能媚笑道。
“红雪大小姐,时候也不早了,咱们也该干点正事了吧?”
鹿白鱼见得杨璟小心翼翼甚至近乎讨好的嘴脸,也是被杨璟逗笑了,事实上杨璟常常能够逗笑她,与先前的冷若冰霜相比,在杨璟身边这段时间,是鹿白鱼长这么大以来,笑得最多的时期了。
鹿白鱼心里头开心,又见得杨璟不断朝她挤眉弄眼地示意,心里更是满足,便轻轻拍了拍夔虎的身子,后者压低了身子,如一团黑烟一般缓缓走向了阿蛮。
若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杀阿蛮也就罢了,睁眼闭眼一了百了,可最让人恐惧的便是这种状况,眼睁睁看着痛苦和死亡一步步接近自己,而自己却连后退和逃生的能力都没有,只能如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随着夔虎脚步的临近,她每前进一步,阿蛮的越是恐惧三分,她每前进一步,阿蛮就觉得自己距离炼狱更近一步!
这种恐惧不断堆叠,终于如漫过堤坝的洪水一般,使得阿蛮彻底地崩溃了!
“别杀我!我甚么都说与你知晓!我甚么都说!我说。。。我说!”阿蛮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到了后面竟然哭出声来,与夔虎的恐惧压迫相比,腿上的箭伤根本就可以忽视了!
杨璟深知威逼利诱恩威并施的道理,见得阿蛮松口,便走到她的前面来,拔出那支无尾弩箭,撕开她的裤腿,撒上药散,给她简单包扎起来。
阿蛮见得杨璟如此善待她,果然死了保守秘密的心,竟然朝杨璟惨笑道:“谢谢。。。”
杨璟却只是冰冷着脸,朝她开口道:“说吧,把该说的都说出来,能不能活下去,只有一次机会,你应该知道我是大宋使节,对你们这些蛮子知根知底,若有半句假话,我会让你知道甚么才叫生不如死。”
阿蛮脸色惨白,赶忙点了点头,稍稍整理一下思绪,这才开**代道:“我们是云隼军的斥候,负责渗透敌后,刺探军情,内部策应,游说招降,我。。。本来是想招降高弘义的,只是他对大理太过死忠,只好在高贺朝身上下功夫。。。”
“云隼军?”杨璟虽然口头上底气十足,但其实他对蒙古帝国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只是知道蒙古人骁勇善战,一度缔造辉煌的传奇,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对蒙古帝国军队的具体建制,杨璟并没有太详细的了解。
此时赵京尹却冷笑一声,接过话头道:“云隼军都出动了,看来蛮子真的发生大变故了。。。”
早先杨璟便已经知道,赵京尹虽然没有出使的觉悟,但却具备了一个合格使节必备的才能,此时见得赵京尹开口,也就放心了。
“这云隼军乃是探马赤军麾下的情报军,这探马赤军嘛,可是蒙古蛮子最为得意的一支军队,乃是从各千户、百户以及部落强者之中精挑细选,可谓百里挑一,这才组成的精锐,但凡在野冲杀或者攻打城池,探马赤军必作先锋,乃是蒙古军团的尖刀利刃,而战事结束后,探马赤军则被用于驻扎镇戍那些被征服的地区,可谓蒙古人最中坚的一支军队了。。。”
“而云隼军,又从探马赤军里头再度筛选,可算是千里挑一乃至于万里挑一!”
“不过云隼军轻易不会出动,今遭攻打大理,蒙古人本该势在必得,可如今却四处搜粮,连云隼军都出动了,这蒙古内部必有大变,我劝你还是从实招来吧!”
赵京尹如数家珍一般的述说,使得阿蛮终于相信,杨璟所言并非虚假,于是更不敢再隐瞒,当即将自己知道的情报,都倾吐了出来。
第三百八十六章 惊天密报天时利好
从练功房出来之后,陆长安和郑卓群以及那名神秘的内等子虞侯,已经在门口守候多时。 。。
见得杨璟等人毫发无伤地出来,又见得鹿白鱼身周无人敢近,再看看那头神秘异兽夔虎,陆长安和郑卓群等人也是心头震惊,也很难想象这短短的一夜时间里,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离奇而又曲折的故事。
阿蛮终究没有被押解往王都,因为杨璟和高弘义打算先证实一下她的情报真实性,毕竟身为云隼军的斥候,一个个都是诡计多端的人物。
这阿蛮为了接近高贺朝,不惜让高贺朝变着法子蹂躏,便足以说明她们早已将自己的身子都置之度外,今次若非有夔虎,还真没办法撬开她的嘴。
即便如此,在没有确认她的情报真假之前,杨璟是没可能将她押解到王都去的。
这阿蛮倒也算识趣,非但将蒙古内部的情况泄露了出来,连云隼军在大理各处的潜伏计划,也都和盘托出,若情报属实,那么杨璟是真真捡到宝了!
而最让杨璟等人震惊的是,阿蛮透露出来的关于蒙古内部发生大变动的情报!
杨璟一直以为攻打大理的乃是大蒙古国的窝阔台汗,此时才知晓,窝阔台正在指挥大军西征,攻打大理的乃是他的儿子贵由!
得益于金大侠的武侠,杨璟对这个窝阔台还是有些印象的,再加上赵京尹这个熟悉蒙古帝国的使节在一旁讲解,杨璟也就更加清楚了。
成吉思汗的正妻一共生了四个儿子,最小那一个就是杨璟最熟悉的那个,乃是与郭靖结拜成安答的拖雷,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窝阔台则是三子。
成吉思汗让大儿子掌管狩猎,让察合台掌管法令,让拖雷统御军队,却让三子窝阔台主理朝政,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便成为了蒙古帝国的第二代大汗。
蒙古内部的问题,就出在大汗窝阔台的身上,因为窝阔台沉迷酒色,身体每况愈下,竟然暴毙了!
此时的蒙古疆域广大,人口众多,国力更是强盛到巅峰,大汗突然暴毙,谁来继承汗位,可就是天大的问题了!
蒙古人可没有嫡传的礼法传统,成吉思汗就将汗位传给了三子窝阔台,而非长子术赤。
窝阔台的儿子也不少,但贵由却绝不是他想要传汗位的那一个!
贵由虽然是皇后乃马真的亲生儿子,但与窝阔台的关系素来不好,也正是因此,贵由才被派来征伐大宋,久攻四川不下,只能转战大理。
而拔都则跟着窝阔台西征,带走了蒙古帝国大部分的精锐,如今已经在西域占领了偌大的国土,可谓势力最为强劲的人选!
窝阔台自己倒是非常喜欢三子窝出,奈何窝出已经死在了蒙古侵略大宋的战争之中。
以窝阔台对窝出的疼爱,不出意外的话,汗位应该会传给窝出的儿子,也就是窝阔台的孙子失烈门,爷爷直接传孙子,根本就没有贵由这个叔叔的份。
失烈门虽然尚且年幼,但有相国耶律楚材支持,这耶律楚材是契丹人,初始负责帮窝阔台收税,因为在治理朝政以及文教方面的能力和成就,渐渐成为了权臣。
而拔都同样对汗位虎视眈眈,即便拔都最后没有成功夺取汗位,他退守西域的大片疆土,也能够割裂出去,自立为汗!
贵由虽然是皇后乃马真的儿子,但想要继承汗位,并非易事,如今他在大理拖延,久攻不下,皇庭又因为窝阔台暴毙的事情而无暇兼顾西南战事,或许还有人暗中捣鬼,并不希望贵由取得胜利,免得他拥有足够登上汗位的功劳,以致于粮道间断,贵由陷入缺粮的境地!
眼下的大理对于贵由而言,根本就是弃之可惜,因为只差一步就能够彻底攻陷大理,可大理仍旧在抵抗,他又断了补给,想要打下大理,并非一朝一夕。
然而他执意要打大理的话,没办法及时赶回皇庭,虽然有母后乃马真给他撑腰,以失烈门年幼为由,与耶律楚材等人力争和拖延,但贵由一日不班师回朝,这汗位便只能离他越来越远!
贵由也是心急如焚,因为蒙古主力都交给了西征的拔都,他带着少部分精锐南伐大宋,这才停滞不前,连一个四川都攻打不下来,只能转战大理。
在他手里头的军功本来就不多,攻下大理,也就成了他获取军功,以这场大功成为争夺汗位继承人的最大底气。
真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形势比人强,眼下也是大势所趋,再加上竞争对手的刻意打压和阻挠,贵由也是深陷泥潭而不知所措。
眼下对大理不知该打该弃,自己也不知该留该走,只能一面拼命强攻,一面又精锐尽出,让云隼军绕到后方来劝降,又让辅兵散开来搜粮,可谓多管齐下,也是费尽心思了。
可这大理段氏虽然软弱,高氏却强硬,贵由的军队越是强攻,高氏反而越是负隅顽抗,这种强度的攻势,也在迅速消耗着贵由所剩无几的军备补给,此时的他是真真焦头烂额了。
赵京尹之所以信心满满地来出使调停,是因为朝廷给了他足够的和谈代价,如果有可能的话,甚至愿意帮着劝降大理,只要蒙古答应不再往矩州方面进攻。
当然了,这也是朝堂上那些主和派太过天真,蒙古人的许诺又岂能轻信。
可当他和杨璟听得阿蛮招供的情报之后,赵京尹也心动了!
虽然他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但好歹是堂堂进士出身,之所以支持主和派,未尝没有为天下百姓惜命的想法,有机会让蒙古军队退兵的话,他又岂会主动丧权辱国。
再说了,此时杨璟捏着他丢人现眼的把柄,他知道杨璟是个做大事的人,肯定会利用窝阔台的死,让贵由放弃攻打大理,而早早班师回朝。
如果这件事真能做成了,他赵京尹作为正使,功劳可就大了去了,封侯拜相那是指日可待啊!
诚如先前所言,赵京尹对天下大势比杨璟更加的熟悉,作为使节,他更清楚如何去利用形势来谈判,而且大势所趋,劝退贵由大军这件事,有着极大的可能性,他赵京尹不得不心动啊!
有时候他甚至在想,这杨璟果真是官家的福将,竟然让他碰上了这么微妙而又占尽天时的局势变化,这是老天爷将偌大的出使功劳,往杨璟头上丢,而他赵京尹甚至一度想将杨璟挤开。
此时一想,赵京尹也就很是懊悔,加上杨璟这一路上的所作所为,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才能,赵京尹得到情报,欢喜之余,终于消除了对杨璟的偏见。
当然了,这里头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在于杨璟捏着他的把柄,赵京尹于公于私,都只能与杨璟交好,而且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高弘义乃是石城的郡守,势力庞大,如今又有阿蛮的情报引领,将手底下的人都派了出去,没两日便确定了情报的真实性!
这一消息也让使节团的人感到极度的振奋,高弘义也不再等待王都方面的旨意,当即同意了杨璟的提议,带着高贺朝和阿蛮,亲自往王都走一趟!
只要让大理王和高相国知晓这一重大情报,大理国民再坚持坚持,蒙古蛮子便不战而退,这将是大理国建国以来最大的胜利,没有之一!
如果大理沦陷,必将亡国,而这件事能够促成的话,大理非但不会亡国,更成为了蒙古铁蹄都无法踏破的国度,放眼天下,这是何等的成就!
而作为其中一员参与者,石城郡守高弘义的功劳也就可想而知了,相信事成之后,王都必定有他一个极高的座位!
探子们办事的这两日,高弘义也将玉狮儿的丧事都给办妥了,杨璟代表大宋使节团,到郡守府给玉狮儿吊唁,这等规格也算是让玉狮儿走得风风光光,高弘义虽然没能放下玉狮儿,但将悲愤化为了力量,势必要帮助杨璟,逼退蒙古蛮子!
两日之后,诸人都做好了休整,赵京尹见杨璟绝口不提往事,也终于松了一口气,投桃而报李,赵京尹对杨璟的态度转变,也是有目共睹,甚至于好几次他都在公众场合,主动对杨璟示好,使节团的人虽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但能够成为使节团智囊的都不是愚钝之人,不该问的自然不问,但该做的还是要做。
有了赵京尹的示范,这些人对杨璟自然也是服服帖帖,连那些殿前司的禁军,也都对杨璟客客气气,唯独那十二个高高在上的内等子,仍旧对杨璟不冷不热。
杨璟对此也没有太大的想法,他也没想到能够如此顺利,便收服了赵京尹,此时他的心思全都放在了如何说服大理王的事情上,使节团内部的小龃龉,已经不是他考虑的问题,甚至已经不再是甚么大问题。
高弘义也是雷厉风行之人,与杨璟商议之后,便马上出发,离开石城,前往王都!
赵京尹虽然也想及早抵达王都,但毕竟带着仪仗,这一路上也需要停停顿顿,接受沿途各个地方官府的款待,流程上也马虎不得。
这样的情况下,他只能让杨璟先行,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