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欺不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妃欺不可-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抟伞�

“太医来了,快给张相诊治。”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一个胡须花白的太医走到殿中,蹲□子,替重伤的张权把脉,而这个太医正是太后跟前的红人王太医。

“张相病情如何。”

王太医摇了摇头,起身回复。

“启禀皇上,张相被刺中心脏,纵使大罗金仙,也回天无能。”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今日的第一个更,第二更在下午2点送上。入V了,喜欢看这文的亲,支持订阅吧o(n_n)o

1、66荒唐

王太医的一句话出,等于给张权下了死亡判决书。两朝重臣;风光无限的相国张权上一刻还怒气勃勃指责李清;这一刻躺在地上;只留生命余温。

原本躺在地上的张权听到王太医这话,睁大了眼睛,死死瞪着王太医;仿佛不能相信;他已经成了一个将死之人。便是周围的大臣在张权转头瞪向王太医的一刻也怀疑,王太医是不是一把年纪诊错了脉;明明张权还能动,还能瞪人。

“速取千年参片为相国续命,王太医,朕命你务必保住相国的性命。”

张权听了徵的话,恨恨地朝徵所在的位置看去,只是头抬到一半,最终无力地落下,按在胸前的沾满鲜血的手陡然垂落,重重打在地上。

“相国,相国。”

抱住张权的侍卫连唤两声,王太医一手搭在张权的脉搏上,随后摇了摇头。

“启禀皇上,臣无能,相国已经仙去。”

张权死于殿中,在徵的意料之外。一直以来,徵希望斗倒张氏一族,张权的死无疑会成为张氏土崩瓦解的开始,只是这样突如其来的结果,让徵有些无措。甚至,在徵的意识里,张权不应该就此死去,张权要死,也只能由他抓住足够让张权无法翻身的证据,亲手赐死张权,颠覆张氏一族。现在,张权在殿中死于意外,打乱了他所有的计划,之前所作的一切,不得不搁浅。

邱志和李清,如果说李清在他的掌控之内,邱志却无法把握。邱志是此番攻城的叛军首领,按理说是张权信得过的人,才会将大事相托。而从审问邱志的言辞中可以看出,邱志此人是一个莽夫,完全不似有大智慧的人,张权这老狐狸如何看得上这种莽夫。邱志被擒后,起初并没有招出张权,而他不过引导邱志往张权已经当他为弃子的思维上想,邱志一怒之下就招出张权是幕后指使,这样顺利的结果,让他一度怀疑。现在看来,邱志之所以会痛快承认,或许在一开始就存了刺死张权的心,如此一来,邱志不可能是张权的人。张权不会蠢到任用一个可能亲手了结他性命的人。想来,死前张权最不甘心的不是他没有得到皇位,而是被同盟者算计,在他的推波助澜之下失去了性命。

“来人,将张相送回张府入殓。封锁京城,严查乱党。”

徵的两道命令一出,不过半个时辰,京城被封锁,等闲人不得出入。张府中,张权的尸身被送回入殓,接到张权去世的消息,张府老太爷老夫人相继昏厥,元氏哭倒在张权的尸身前,张卿颜跪侍一旁,哭的梨花带雨。张权的那些姨娘,庶子哭倒在一旁,一时间,张府中哭喊声不断。而跪倒的一群人中,一个小小的身影格外显眼。张延庆淡漠地看着灵堂中的一切,仿佛周围那哭天喊地的声音不存在,仿佛那躺在床上冰冷的尸身与他无关。

张权的死对张氏一族是一个不能跨过的重挫,张权在世时,张氏一族有多嚣张,徵就有多恨张氏一族。张权一死,徵不将张氏一族往死里打击,任谁都不会相信。正当张氏一族成日人心惶惶等待来自徵的处罚时,徵只下了一道安抚张氏一族的旨意,以及表达对张权去世,东启失去国之栋梁的惋惜。这时,张氏族人才想起,张家除了朝中有张权这个相国,后宫中还有一位太后和一位皇后。

就在张权被刺去世的同一天,太后将徵叫到慈安宫,母子二人商讨了近一个时辰,几日后徵下达了安抚张府的一道旨意。那一日,太后将京城外十里坡被坑杀的三万将士的事实摆在徵眼前,迫使徵放弃了对张氏一族动手的打算。那被坑杀的三万人,是徵眼中的叛党,张权的同伙,却是百姓眼中驻守一方的军队。

为了配合周泽率领那三万人马赶赴京城执行这一个计划,徵确实向驻守在城外的三万军队下达了旨意。如果太后打定主意与他撕破脸彻查,届时徵坑杀将士的名声必然会被传开。这样的消息到了不明真相的人耳朵里,徵只会失去民心,继而失去为帝资格,给太后可趁之机。

当日,宋毕昇平定西南的捷报传遍京城,张权按捺不住发动攻城叛乱,徵按照原定计划进。一旦城门处有变动,立刻关闭城门,让张权的突袭无法成功。而另一边,周泽率领一直留在京城外的三万人马守在城外十里坡处,一旦那三万人马在接到他的旨意之前提前离营,就在十里坡处全部坑杀。尔后,由周泽率领三万人马假扮叛军人马攻城,联合城内的守城兵士前后夹击叛军,一举歼灭。

原本这个计划进行得天衣无缝,不料张权被刺杀致死,太后为保张氏一族,抓住他坑杀三万将士的事做把柄,权衡利弊之下,徵选择暂时放过张氏一族,不与太后撕破脸。只是太后如何得知他在城外十里坡坑杀那三万人马事,甚至连细微处也清楚。

云阳宫中,宋敏舒在听说宋毕昇平定西南的捷报后,着实高兴了一个晚上。昨夜城门处震天的厮杀声传不到云阳宫,在徵有意识的控制下,后宫中除了太后得到消息,宋敏舒完全不知情。直到第二日早晨,宋敏舒给皇后太后请安回云阳宫用过早膳,练了一个时辰字后休息时,才听说昨夜叛军攻城,徵当夜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抵御叛军之事。因援军来的及时,叛军被悉数诛杀,叛军首领邱志被擒,宫中还抓获了勾结叛军的禁军副统领李清。而叛军首领邱志刺杀了相国张权,张权一死,张氏满门陷入惶恐中。

自随香死后,宋敏舒要知道这样那样的消息,总是没了之前的方便。从前有随香时,随香细心沉稳,随缘活泼开朗,而今随缘褪去那份活跃跳脱的性子,一夜间变得沉稳。有时候看着随缘,宋敏舒会忍不住纠结,尤其是随缘一直不肯告诉她左手手筋已断,基本废了事实。

“娘娘,夫人来看娘娘了。”

宋敏舒闻言,放下手中糕点,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杨氏,自行宫一别,虽只有两个多月,宋敏舒

却有种比以往三年还要长的感觉。

杨氏走进云阳宫时,一眼看到靠着长椅微微站直,翘首倚盼的宋敏舒,杨氏的心,突然酸涩不已。想起这两个多月来,手下回报有关宋敏舒的一切,杨氏的心就忍不住心疼。如果那一次阻止徵推出宋敏舒当诱饵,宋敏舒是不是还会像以前一样天真无虑的活着。杨氏宁可宋敏舒做个没心没肺的孩子,也不要宋敏舒体味过重重苦涩后收敛情绪,戴上一张完美的面具生活。如果是这样,她何必押上所有同徵做交易。

“舒儿。”

“娘,舒儿想你。”

宋敏舒紧紧抱住杨氏,呼吸着属于杨氏的味道,长久以来的不安终于得到安抚。宋敏舒想,在这个世界上,杨氏于她,无可替代。

“娘的舒儿瘦了。”

杨氏抱着宋敏舒好一阵打量,长叹一声。宋敏舒摇了摇头,表示不在意,眼里隐约有得意神色。

“娘,舒儿这样子才好看。”

“瞎说,胖一些是福气。”

宋敏舒就知道杨氏会这么说,也不在同杨氏争执这些,难得相聚的时光,何必浪费在这些有的没的身上。

当宋敏舒身边的五名宫女离开后,只留下随缘一人在殿中伺候。杨氏抚了抚宋敏舒的头,轻声问道。

“舒儿,这是你新挑的宫女。”

“娘觉得如何,舒儿以为随缘迟早要嫁人,舒儿总要有人伺候,所以选了她们五人。”

“舒儿做得很好。可是舒儿,你真得想一辈子都在宫中生活吗?”

“娘,你为什么又说这件事。”

“舒儿,如果让你出宫,你愿不愿意。”

“可是娘,这不可能的,太难了,舒儿不想娘辛苦。”

“傻孩子,娘若没有把握,怎会一再同你说这事。”

宋敏舒不可置信地看着杨氏,杨氏眼中的自信仿佛让宋敏舒看到宫门在向她招手。不想出宫吗?不可能。宋敏舒从来就没想过入宫,从出生到适应古代的生活,到五岁封妃,那段日子她一直在乞求能在杨氏的庇护上过上幸福的小日子,然后嫁给门当户对的人,继续过小日子,可惜一道圣旨下她成了贵妃。现在杨氏又向她提起出宫的事,宋敏舒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将来,她一定可以跨出这张宫门,可是又将以怎样的姿态走出宫门。徵会应下杨氏的什么要求,让她名正言顺走进另一个人的怀抱,毕竟她曾是徵的妃子,皇帝名义上的女人。要她一世不嫁,想来杨氏第一个不会答应。

宋敏舒的这个疑问在宋毕昇大军班师回朝的那一日得到了解决,她被赐婚给辄,从徵的妃子成了徵的嫂子。东启国君的荒唐行径自这一日传遍四国,多年后仍为四国百姓津津乐道。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送上,第三更时间不定,只能说在零点前送上。到这里,第一卷完。

1、67二嫁

徵赐婚宋敏舒和辄的旨意一下,迎来满朝上下一片反对声。大臣们可以接受幼女入宫封妃;却不能接受徵将妃子赐婚给辄。徵的做法无疑乱了伦理纲常;这是古板的大臣们所不能忍受的。一旦开了这个先例;往后大臣们如何凭借伦理纲常礼法训斥子孙。而大臣们会竭力反对除了要维护正统礼教,还因为赐婚宋敏舒的旨意下达的同时宋毕昇卸下兵权,让上书的文官无需顾忌宋毕昇。这也是当初徵为何会应承杨氏的原因。

宋毕昇手握东启军权;权势之大足够压制两朝重臣;门生遍布朝野的张权。一旦张权倒台,张氏一族失去依仗;土崩瓦解,宋毕昇手中的势力就不再是徵眼中平衡朝局的重要力量,而是威胁徵皇位的武力。杨氏与宋毕昇都明白,在战争时期,宋毕昇可以掌控东启兵权,在战场厮杀,一旦战事结束,第一件事就是交出手中兵权。

徵幼年继位,利用宋毕昇压住张权,封宋敏舒为贵妃,有平衡后宫不让皇后在后宫中一家独大的意思。而今,张权已死,张氏家族失去了顶梁柱,短期内对徵构不成威胁,相反,因太后在后宫镇压,张氏一族才没有在张权死后立刻崩溃。今后张氏一族若不小心谨慎,极有可能被徵一步一步蚕食,直至消亡。他日,张氏的威胁完全消除,宋敏舒在后宫的位置就成了一个尴尬的存在。

届时宋毕昇若将兵权一直控制在手,宋家将会跃升为第二个张家,宋敏舒在后宫中的日子将越来越难过。纵然徵现在不会对宋毕昇做出什么举动,长久以往,君臣之间的隔阂必定越来越大,直到有一天,宋家落得和张氏一族一个下场。

杨氏和宋毕昇不是贪恋权势的人,既然手中的权利迟早有交出的一天,何不利用这个机会从徵那里得到想要的。于杨氏而言,宋毕昇卸下兵权后,她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在宫中的宋敏舒,当初让宋敏舒入宫本非杨氏意愿。如此一来,让宋敏舒出宫就成了杨氏的首要目的。

用宋毕昇在张权势力倒台后卸下兵权的条件换宋敏舒出宫,可以让徵应承宋敏舒出宫,可仅仅让徵同意放宋敏舒出宫还不够。杨氏要的不是让宋敏舒更名改姓出宫,当日宋敏舒封妃入宫,他日离宫也必须名正言顺。要达成这个目的,仅有交出兵权一个条件不够,为此杨氏不惜暴

露手中的势力,暗中协助徵铲除张权。

杨氏送给徵的见面礼就是四国间暗中流传的有关东启皇室的藏宝图,而那红木盒子的消失,不过是杨氏玩的一个障眼法。行宫正殿的几案有一个小开关,按下开关,红木盒子刚好嵌入几案里,合上开关,就造成红木盒子被人盗走的假象。于此同时,杨氏将徵得到东启皇室藏宝图却被盗的消息透露给张权。张权是只老狐狸,不会被轻易糊弄过去,要骗过张权,首先要骗过徵,才有了红木盒被盗,徵大发雷霆的一幕。这也是杨氏计划中关键的一步。

张权手底下养了一群人,每日需要耗费大量的银钱,东启皇室的宝藏对张权是一个极大的诱惑,不怕张权不上钩。果然抛出藏宝图的诱饵,张权便忍不住了。在得到杨氏故意泄露的消息后,张权命人暗中搜寻盗图的人,从杨氏安排的两名宫女身上搜到了藏宝图,继而杀人灭口。整个一场暗中交锋下来,张权手下的行动完全落在了杨氏的监视下,也让杨氏抓住了张权属下处事的漏洞,才让杨氏后来有机会截取张权与西南王的信件,从而发现张权勾结西南王的阴谋。

西南王郑樗式在西南发动叛乱,将宋毕昇引到西南战场,而张权伺机控制朝局,届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