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起澳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雄起澳洲-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第一百六十一章 越南余波

    在运动会逐渐临近的时候,明京市希望区,友谊公园。

    这是大明最早建立的公园,被围在城市中间。像极了后世纽约的中央公园,只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土地用于商业开发,公园的空间,越来越显得局促。

    为此,区政府特意下达行政指令,禁止再对此地进行商业开发。这才将这公园保留了下来。

    在它的南边,是连通环明高速公路的迎宾大道。外省人进来,第一眼就能看到公园的景致。北边是富有异国特色的使馆街。香樟树林立,馥郁芳香。西边是干净澄澈的清水河,直入大海。东边是商铺林立的步行街。喧嚣繁华,充满浓厚的市井之气。

    它的样子,就像豆腐块一样。经过重修,它的占地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米,内里假山园林耸立,小桥流水静好,处处体现出顺应自然的中式特色。又喷泉雕塑矗立,草地森林祥和,展现出人工雕琢的西式风格。

    显然,这公园的建设者,是用了心思的。不然不可能这么熟练的将中西园林的特点,紧密地结合起来。

    到了闲暇时,明京市的百姓都喜欢去园子里逛逛,散散心。俨然成了明京一景。

    当下是七月初,太阳已越过赤道,逼近北回归线。等夏至日到来,南半球的大明,就到了冬至。

    所以早上六点时,天色虽已大亮,但东边的红日,却是刚刚升起。这园子里,也多了许多晨练的百姓。特别是在运动会的造势下,更多人跑到园子里锻炼身体,准备在运动会上,取得好名次。毕竟是有奖励的,人又是现实的,谁不动心?

    杨崇作为大明总统,戴着鸭舌帽和墨镜,扮成一普通人模样,在公园里晨跑。自做了总统,这要处理的事情可多了。每天坐在办公室里,这身子骨,都退化得厉害。于是在医生的建议下,他每天坚持晨跑一小时,强身健体。

    只是他这副前卫的打扮,反而引得更多人侧目。但他也没办法。因为他的曝光率实在太高了,不这样的打扮,立马就被认出来。

    其实他可以选择别的地方锻炼,不一定非得来公园。但他想更多的了解民间百态,便刻意选了这里。

    此时张扬亦步亦趋的跟在他身旁。在周围,还有很多扮成普通人的护卫。个个密切注意着公园的动静,防止发生意外。到底是总统,这安危,自然是头等大事。

    跑了几圈,出了一身汗,杨崇才停下来。张扬立马将肩上的毛巾递给杨崇。又从背包里拿出水,拧开瓶盖,送到杨崇嘴边。

    擦了把汗,喝了口水,杨崇便出了公园,上了马车。但他支开了车夫,并让张扬坐了上来。

    待周围没人了,才没好气的说道:“你小子有啥事儿就明说吧!别老跟着献殷·勤。”。接连几天,张扬都准之又准的和他发生“巧遇”。是个正常人,都能猜到有问题。

    张扬嘿嘿一笑,回道:“也没啥事,就是去南洋的时间长了,怪想车长的。”。当初实习时,杨崇没和其他列车长一样。端着前辈的身份,给他甩脸色。反而十分亲和,细心的指导他。

    所以张扬心底,确实非常尊重杨崇。

    但这不足以表现得如此殷·勤!

    “是吗?你小子仅仅是想我这个老车长了?”,杨崇拍着张扬的肩膀,深表怀疑的问道。初听‘车长’两个字,他也忍不住生出怀旧之情。

    如果当初列车没事,那现在,张扬也差不多转成正式的列车长了。而他,也成不了大明总统。

    在敬重的杨崇面前,张扬不敢说谎。便有些为难的回道:“这个…这个还真有点儿私事。”。

    像是早就心知肚明一样,杨崇听到他的话,并没表现得太过惊讶。反而打开跟前的小木箱,抽出今天的报纸。

    “你要说的私事,就是这个吧?”,杨崇指着报纸上‘越南’二字,神色淡然的说道。

    这是今早印发的《明京早报》,标题是‘大明出兵越南,攻克顺化。’。

    说实话,初看到标题,杨崇还有些不信。因为大明没有开战的计划,更不会主动出兵越南。就算看完了整篇文章,他还是有些不大相信。

    不过晨练时,看到张扬又准时来了,他才信了几分。再联想到张扬在南洋待了那么久,现在又突然回了,心下已有了答案。

    关于擅自出兵这件事,若说不生气,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兵家之事,向来都是干系甚大的大事。没得到内阁的许可就断然出兵,算得上肆意妄为了。而且整件事,竟然将大明本土瞒得滴水不漏。这性质,比‘恶劣’二字更严重。

    要不是《明京早报》登出来,他到现在都还蒙在鼓里。估计内阁的部长们,肯定和他一样的反应。

    张扬偷偷的观察着杨崇的神情,见其面色无波,也看不出好坏。便提着心,轻声‘嗯’了一声。他料到大明出击越南的消息,会很快传回本土。所以才不断和杨崇‘巧遇’,献殷·勤,就是想找个合适的时机,争取杨崇的支持。

    可惜的是,他还没提出来,这报纸就先一步印出来了。

    “你难道没什么要解释的吗?”,杨崇压着火气,沉声道。这消息能瞒这么久,没有情报司的配合,是不可能的。就连这最先印出来的《明京早报》,也晚了一两个月。

    若不是对南峰印象不错,他早就发火了。现在这样问,就是想从张扬口中,听听南峰的解释。

    “我…我…我想带你去见一个人。”,张扬吞吞吐吐的回道。杨崇当了五六年总统,气势也练出来了。以致张扬不自觉的感到一阵压力,说话都不利索。

    听到这话,杨崇有些意外。他不知道,张扬会带他见什么人。但他想要一个合理的解释,便答应了下来。

    十分钟后,位于市区的张扬家里。

    他刚一打开门,香喷喷的饭香就沁人心脾。杨崇饿着肚子,适时的叫了起来。

    “你回来了?吃饭吧?”,张扬的妻子,张王氏温声道。看到杨崇后,笑容立马僵住了。“总…总…”舌头像打结了一样,说不出话来。由于在报纸上经常看到杨崇的照片,所以认得出模样。
………………………………

第一百六十二章 越南余波(二)……内阁会议

    这张王氏原名王金草,是巴达维亚的华人寡·妇。丈夫病故,带着两个孩子,过得很不容易。

    在张扬去巴达维亚建立据点,发展情报司的势力时。偶然有一天被天地会暗算,受了伤。当时被这寡妇恰巧撞见,救了他。后来为了报恩,张扬便时常接济她。在这时代,女人结婚早。即使生了两个孩子,王金草也比张扬小一岁。将养一番,还是颇有姿·色的。

    不过张扬也没那么肤·浅,冲着恩情和王金草的品性,便刻意追求她。于是两人终成眷属。毕竟一个女人拉扯着两个孩子,到底艰难。

    这之后,王金草就跟着张扬一起,一直生活在南洋。

    如今,还是第一次来大明本土。也是第一次见到杨崇本人。如此惊讶,也是情理之中了。

    这初次见面,杨崇也没准备什么见面礼。摸遍全身,也找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早知道,就该挂点玉佩啥的,也好送人。张扬知道他尴尬,立即让张王氏下去添置碗筷。等准备妥当后,张王氏便领着孩子回了房间。这倒不是张扬大男子主义,而是这时代的女人,在有宾客的情况下。是不上桌吃饭的,并且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即使大明努力提高女人的地位,也没改掉这个陈·规陋·习。看来,在反封·建的道路上,大明依旧深重道远。

    这时张扬又从房里领出一个年岁不大的胖小孩,正是阮福胆。让其当着杨崇的面背古诗,写汉字。那稚嫩的声音,虽背得不算流利。但一口大明官话,却说得不错。

    随后张扬又问他喜不喜欢大明。

    阮福胆立即捣蒜着脑袋,说大明有好多好吃的,也有好多好玩的。更有他最喜欢的南熙妹妹,所以他很喜欢大明。小孩子,都很实在。有什么说什么,不会撒谎。

    看着他认真的小脸,张扬笑了起来,接着问他想不想留在大明。

    阮福胆立即乖巧的点了点头。

    见此,张扬便让他回房去玩。并承诺,过几天带他去找南熙。这让阮福胆高兴坏了。

    杨崇在一旁看着,默不作声。但他也猜到,这孩子,绝不一般。

    “总统,你觉得这孩子怎么样?”,当房门关上后,张扬用官面上的称呼问道。

    “聪明伶·俐,天真乖巧,是个好孩子。”,杨崇没多想,径直说着自己的感受。

    张扬立时笑容更甚,反问道:“那让他做越南的小皇帝呢?”。

    眼见杨崇又是吃惊,又是疑惑,张扬便不再绕弯子。将南峰他们的计划全盘拖出,并一五一十的交代个清清楚楚。同时也列举出这样做的理由和好处,尽量争取杨崇的理解。

    末了,还补充道:“事已成定局,大明也在越南达到初步目的。接下来能不能进一步掌控越南,就看内阁的态度了。”。

    杨崇听着,并没说话。因为他的心下,也在权衡着利·弊。

    但护卫却在这时突然跑进来,说工业部长穆淳,正急着召开内阁会议。

    总统府,会议室里。穆淳正静静的抽着大明出产的香烟。味道虽不咋地,但在带来的香烟抽完了的情况下,只能用它解馋。

    便见烟气蒸腾着,在封闭的会议室里,越聚越多,越来越浓。映着穆淳的脸,也越发朦胧了起来。

    本来他以为南峰退走南洋,是知难而退了。所以他也想过,就此和南峰各不相干。让其打理南洋,自己负责大明本土。

    但他万万没想到,南峰竟然在无形中,网罗了人民军大将军刘卫国、海军部长张啸、情报司司长廖青等重要行·政机构的高官。在内阁中,俨然形成了自己的小团体。毕竟这擅自出兵越南的事,必须得到刘卫国和张啸的配合。而瞒大明本土这么久,则需要情报司发挥余热。

    否则,本土不可能得不到半点消息。

    自大明建立以来,他就自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南峰要强上一筹。可现在,他才真正发现,自己小瞧了南峰。别看对方只有二十四岁,但这笼·络人的手段,这心·机城·府,让他感到了胆·寒。

    尽管整件事情,并不是他想的这样。但抱着先入为主的成见,南峰已在他心里变成了一个心机叵·测的小人。

    如果日后回到大明本土,重入内阁。那这势头,肯定把他压得死死的。所以这件事情,他决不能轻易放过。

    这也是他看到报纸,第一时间就召开内阁会议的原因。以致他连事实的真伪如何,都没来得及分辨。

    由此可见,南峰对他的震撼之大。

    很快,教育部长左鹏、科技部长袁士绅,以及去年上任的司法部长高明都赶来了。因为高明在北方省的政绩很亮眼,展现出了足够的才干。人也比较正直,又是壮年,精·力充沛,很符合司法部长的要求,便将他提拔了上来。

    他们和穆淳一起,成了留守本土的四大部长。其中穆淳已取代了南峰在内阁的位置,成了事实上的内阁大臣,被外界称为‘第一部长’。但南峰到底没退位,所以穆淳终究名不副实。

    其它三位部长,也都看出了他的野心。但科技部长袁士绅只关心科技这一领域,对权利,倒不怎么热衷。而司法部长高明是新上任,资历商浅。在内阁中,多数是打酱·油的角色。只有左鹏比较特殊,既没表现得很淡泊名利,也没表现得很热衷名利,让人看不透。

    他们刚一坐下,穆淳就将今天的报纸推过去。并简要的说了召开会议的原因。

    只是听完他的话,三位部长都没表态。一个个三缄其口的,让穆淳也探不到他们的口风。

    紧接着,杨崇也赶来了。他一听到穆淳召开会议,就猜到了原因。但仍坚持在张扬家吃饱喝足后,才不急不慢的赶过来。因为从现实利益考虑,南峰的决策是对的。

    这样的话,今天的会议,一时半会很难开完了。
………………………………

第一百六十三章 越南余波(三)……自古

    因为是穆淳召开的,所以等人到齐后,他就率先说明原因。

    然后郑重其事的请求道:“总统,我提议立即罢免南峰的一切职务。”。

    一直装聋作哑的三个部长,立即来了精神。这南峰既是内阁大臣,又是南洋总督,位高权重。轻易罢免的话,一定会对政局造成影响,破坏南洋军管区的稳定。

    左鹏兼任外交司长,对当前的外部环境有些了解,便出声提醒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