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能让缅甸得逞!千万不能让缅甸得逞!”,他默然道。跟着抬起脑袋,目光直视夏冰,出声道:“暹罗愿意仿效缅甸,将庄他武里城租借给大明。以期往来通商,彰显暹罗对上国的悔罪之心。”。
说这句话时,他将‘庄他武里城’几个字咬得极重。
虽然这是他短时间做出的决定,但租借的地点,也不是乱选的。首先庄他武里靠近海岸,满足了大明便于通商的条件。另外庄他武里和曼谷隔得有些距离,削弱了对曼谷的威胁。
最重要的一点,是庄他武里靠近真腊。
在上次的谈判中,真腊就指明要暹罗割让庄他武里、达叻等城。如果租借给大明,暹罗就不费吹灰之力,让真腊放弃对这些城池的领土诉求。
能在短时间内,将利益最大化,这依刹罗颂吞王子,显然不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草包。
………………………………
第四百六十二章 战火暂熄(五)汉化潮
夏冰顿时心下一喜。由于暹罗已答应割地和赔款,大明也就注意吃相,没再得寸进尺。所以对十分动心的租借区,暂时搁置。刚好缅甸以租借仰光一事,让大明看到了契机。
便在商量后,让夏冰连夜找上暹罗王子,达成租借事宜。
这下好了,夏冰只稍稍提醒一二,依刹罗颂吞就知趣的提了出来。并一口咬定,租借的地点。这速度,倒是干脆利落。
虽然庄他武里还牵扯到真腊的利益,但大明向来都是以我为主。真腊就算觉得遗憾,也断不会说出口的。这种大国至上主义,让负责谈判的夏冰,很是享受。
笑着点点头,接着道:“暹罗的悔罪之心,我代表大明收下了。”,说着,就起身告辞。
在她走后,依刹罗颂吞马上召集了随从人员,说出了自己刚做出的决定。有使臣听着,忧心忡忡道:“为了迎取大明的欢心,我们暹罗已经割地和赔款了。现在又要租借庄他武里,这大明实在贪·得无·厌啊!”。
话一出口,在座的使臣,都面色骇·然。有性格冲动的,更是大声呵斥他,注意言行。到底这是大明境内,无孔不入的情报司,很可能在他们不知道的地方,观察着他们的一言一行。
所以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都要在脑海里思索一番。不然得罪了大明,闯下了大祸,就是暹罗的罪人了。
另外这决定,是王子殿下亲自做的。使臣这样说,不是暗指王子殿下糊涂么?
依刹罗颂吞怎能领会不到这层意思,便冷冷的盯着那位使臣,沉声道:“暹罗的罪·孽,非上国不能救赎。今日你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非死不足以谢罪。”。
那使臣立时面色惨白!
但敢说出那样的话,他也是有所依仗的,就大声辩解道:“大明的野心,拳拳可表。自渝上国,却无上国之德。不仅夺吾国之土地,劫吾国之财富,掠吾国之子民。还大肆宣扬无君无上之逆语!
今日租借,实乃大南之兆。”。
大南就是越南,尽管国名已由清国重新钦定,但大南的国名传承太久。所以中南半岛的国家,都已习惯了旧的称谓。
而他所言,也大多属实。毕竟大明确实让暹罗割地赔款,大肆从暹罗移民。另外有鉴于大明总统制的共和政体,宣传司就一直任由各大报社,抨击各国君主政·体。并把他们称为封建、落后、愚昧不堪的表率。
为此,缅甸、暹罗等国都没少交涉。可是大明以言论自由为借口,任其大行其道。
先前这种极具蛊·惑人心的逆言逆语,就被暹罗上层,牢牢抵制在国门之外。除了各大通商口岸,会受些许影响。广大内陆,却少有改变。
如果设立租借区,那这种言论,就会直接在暹罗境内扩散。大南的境遇,就会在暹罗身上重演。
所以他的言辞,合情合理。
但对依刹罗颂吞来说,他需要的是听话的臣子,而不是暗自腹诽自己的臣子。即使他现在还不是暹罗的王,但先前的监国,已经证明,他就是暹罗未来的王。
因此十分在意自己的权威!
现在被这样打脸,整个人的眼神,都变得阴翳起来。
其它的使臣,立时暗道不好。纷纷吞了吞口水,酝酿着出声求情。毕竟大家只是一起商议事情,又没有外人在场,不用担心大明旁听。所以就这样要了一个忠心为国之臣的性命,实在过于草率了。
但依刹罗颂吞显然无法容忍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便对近旁的侍卫使了使眼色。立时唰的一声,宝刀出鞘,寒光迭起。跟着噗通一声闷响,大好的脑袋滚落在地。而座位上,只有一具无头尸体。
滴滴滴···血水顺着断开的脖颈,滴落在地。尸体也慢慢倾斜,栽倒在地。
其它人都强忍着惊恐之情,坐在原地。呼之欲出的求情之语,也生生吞了回去。依刹罗颂吞知道众人的心思,又冷冷的扫了众人一眼,才让侍卫将无头尸体拖出去。
到底租借一事,太不光彩。又有大南的前车之鉴,让很多使臣,难免担心。就是依刹罗颂吞自己,也很忧心这个决定。可是为了保住暹罗国祚,只能吞下这个毒·瘤。
至此,再没人对租借一事抱有微词。
之后,经过商议,众人决定以庄他武里为中心,将方圆三十里,都划为租借区。一来体现出暹罗的诚意,二来和缅甸仰光租借区形成对比,三来打消真腊对庄他武里等城的企图。
不过有鉴于近些年,暹罗国内越来越盛的‘汉化潮’。所以众人认为,应该在租借区周围,实行严格的管控措施。除了商货可以自由出入,暹罗百姓,不准随意靠近租借区。
一些激·进、与忠君思想违背的言论,也要管控好,防止流入暹罗。军事上的限制,自然是越多越好。就算大明施压,也要将驻军数量,尽力压缩到最少。
否则曼谷,很容易受到大明的威胁。
制定了这些底线后,依刹罗颂吞才信心满满的,赶去参加第二次和谈。
由于这些天里,各国之间,私下里也有接触。所以和第一次的狮子大开口、慢无边际相比,各国的条件,更偏向实际。除了缅甸依旧索要整个北部地区,赔款削减了一成外,其它国家,都和暹罗有了初步共识。
特别是在宗主国与附属国关系上,暹罗与五国,都愿意解除主从关系。相对而言,以后这些国家,算是和暹罗平起平坐。
只有割地方面,暹罗一直都没松口。
而大明,割地未变,赔款降低了两成。算是看在租借的份上,做出些许让步。暹罗虽没发表看法,但也没拒绝。这态度,倒让明暹以外的国家,感到好奇。
不过暹罗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各国必须先无条件退出暹罗国境,之后才会商谈割地与赔款的事情。否则无论如何,暹罗都不会让步。
………………………………
第四百六十三章 战火暂熄(六)七国和约
对于这个要求,在座的各国使者,连商量都不商量,就直接拒绝。其中缅甸跳得最欢,恨不得联合诸国,一起将暹罗灭掉。
但夏冰只让使者们稍安勿躁,并没表态。让以大明为马首是瞻的东边五国,也不敢跟着缅甸后面闹。眼见如此,缅甸使者气愤不已。但技不如人,也无可奈何。
于是谈判,再次陷入僵局。
夏冰见此,只得宣布休会。但她没过多久,就单方面约见缅甸使者。闲话不多说,就将暹罗租借庄他武里一事,通报给了缅甸。并表示暹罗的诚意满满,让大明不好拒绝。
缅甸代表一听,暗道大明‘两边通吃’。同时脑袋急转,想着法子应对。但看夏冰胸有成竹的样子,就知道先前抛出去的鱼饵,恐怕打了水漂。
便不再多言,起身离开。
等到了谈判继续时,缅甸使者,只派了副手兼任。而他自己,却不知所踪。五国使臣,则议论纷纷,猜测着缅甸代表没来的原因。夏冰想着,缅甸使者,恐怕赶着回使馆商量对策。
不过她也不解释,直接拿出大明早就拟定好的解决方案,让在座的各国使者观阅。
这里面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个暹罗、缅甸、大明以及东边五国的共同和约声明!这是一个大框架,主要表明各国和平解决暹罗的决心。所以没有什么特别的条款,实际内容寥寥。
第二部分,则是提议各国单方面协商。主要是暹缅、明暹、暹罗及东边五国三个框架。
像是心有灵犀一样,暹罗在大明提议后,和东边五国,各自拿出自己协定好的和约。上面的条款不多,主要有两点。一个是解除宗主国与附属国的关系。
这个看似不重要,但事实上,却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大明来说,这五个小国在离开暹罗的朝贡体系后,就会全面的,倒向大明。在法理上,使得大明有了干预东边五国国·政的权利。
贸易、移民、文化侵·略,就会非常简便。等一切水到渠成,大明就可以将他们轻轻松松的吞·并了。
这些思量,五小国自然没精力理会。毕竟他们受暹罗的掌控太久了,以致只要有机会,就会费尽心思的挣脱暹罗的掌控。且对这些小国来说,依附于更加强大的大明,安全上,更有保障。
可能他们还以为,共和大明是以前的朱氏大明。只要附属国上一道依附的表语,送点算得上珍惜的贡品,就能得大明庇护,永世安宁。完全忽略了近邻越南的下场!
估计到时候,他们连哭都没地儿哭去。
第二个条件则是军队!暹罗与东边五国,在交界二十里之地,不准驻军。大明作为第三方势力,会在当地设置监察机构,担负起监察之责。好敦促各方切实履行条约,实现和平。
至于在当地进行贸易,开采矿产,则是大明为了造福当地百姓,顺带的事情。想必暹罗和东边五国,都不会有异议。
即使有的话,大明也会选择性的听不见。反正大明的实力摆在那儿,要是不服,可以让大明到打服为止。
如果一不小心,国也灭了,那就怪不到大明了。
另外在大明监察期间,若有任何一方违反,可交由大明考证。假如属实,大明可根据其造成的严重性,给予一定的惩罚。比如带领各国联军,群起而攻之。
谁都想不到,正是这监察之责,成了此后暹罗与五小国相继灭·亡的直接原因。
除了以上两个条件外,就是少许微不足道的赔款。像暹罗将边境数府的矿产,都抵押给了五小国。然后大批暹罗战俘,会被释放。由于这些小国本身是没有任何开采矿产的能力,所以抵押的矿产,又经过他们转手,卖给了大明。
且为了讨好大明,这些矿产近乎于白送。大明向来都秉持‘有便宜不占是笨·蛋’的良好习惯,所以都欣然接受。
至于割地,暹罗拒不松口。东边五国也怕遭暹罗的报复,就没敢在割地上坚持。到底被暹罗欺·压太久了,又隔着太近。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即使抱上了大明这个粗大腿,也不敢过于逼迫暹罗。
而大明虽有心让暹罗割地,但这些当事国都放弃了,大明也不好再坚持。何况暹罗给大明的好处也不少,所以不愿在这件事上,给暹罗添堵。
虽然不怕暹罗报复,但万一将暹罗推到缅甸那边,让他们化干戈为玉帛。那大明的如意算盘,可就落空了。所以站在大明的立场,对这份和约也相对满意。
暹罗的话,则是一片欢喜了。因为没割地,就避免了国威受损。在五国面前,保住了大国的体面。赔款的话,则近乎微不足道。毕竟都是土里的东西,埋在那儿,当地的官府也没指望它发财。
现在抵押出去,也没什么心疼。且这些矿产,最后都会落到大明手上。刚好让暹罗,又有了一份讨大明欢心的机会。
而解除宗主国与附属国的关系,早在暹罗的预料之中。尤其是在大南臣服大明,东边五国,就没少和大明眉·来眼·去。以暹罗的国力,就是有心阻力,也没什么有效的应对手段。
何况被大明惦记的东西,就无异于烫手山芋。拿在手里,早晚会因此得罪大明。将其扔出去,还能增加大明对暹罗的好感,算是个比较划算的买卖。
当然,遗憾也是有的!只是和暹罗的国祚相比,就算不得什么了。
设置二十里缓冲区,不设驻军,也在暹罗的接受范围内。反正有大明担着监察之责,短时间内,也不怕东边五国有小动作。并且西边的缅甸,才是暹罗的生死大敌。
这东边安宁了,才让暹罗腾出手来,专心对付缅甸。
因此这份和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