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起澳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雄起澳洲-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原因,双方在这里投入的兵力不多,处在僵持态势。

    南方是他念他翁山脉以南、比劳山脉以北的椰城地区,位于缅甸境内。这里曾经是孟人故地,后来被缅人占据。也是暹缅之战的主战场。

    由于靠近暹缅边境的深山老林,住了不少孟人。所以这个地方,也是战争的爆发地。又因此地距离曼谷较近,所以暹罗在这里投入的兵力最多。双方的征战,也最为激烈。

    如今这里除了不断送命的士兵,很难见到平民。因为他们要不逃了,要不就在战火中丢了小命。

    用生灵涂炭,千里无人烟来形容,也不为过。

    正是这个时候,暹罗馆长又从新山传回消息。说是大明愿意支持暹罗反击缅甸,提供帮助云云。

    拉马一世看到这封信笺,立时喜上眉梢。因为暹罗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国力正稳步恢复。而缅王孟云却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并在西边和英国征战不断,国力受损。

    所以他才死不低头,死不道歉,拥有那个和缅甸一战的底气。同时他也想通过这场战争,检验本国军队的实力,摸摸缅甸的底儿。

    现在有大明的帮助,那真是如虎添翼!

    他好像已经看到了缅甸大败,暹罗大胜的结局了。

    在这期间,新山市的酒馆茶肆,也渐渐传出缅英和解的事。本来各个领事馆,也没太当回事儿。但这小道消息,却越传越甚。最后还变了味道。说什么英缅两国,已决定联手对付暹罗。也有人说,是联手对付大明。更有人说,是联手对付大明和暹罗。

    反正各种版本的传言都有,且全都有板有眼,就像真的一样。为此,大明还特意召见缅甸驻新山领事馆的馆长,让其解释这件事。

    到了此刻,缅甸馆长才觉得事情大条了。连忙传信国内,问明原因。同时安抚大明,保证英国和缅甸不会和解。

    等过了些天,馆长才接到国内的回信。让其尽量安抚大明,拖延时间。但对缅英和解的事,只字不提。馆长立即意识到,这件事恐怕是真的了。

    这就让他有些为难!因为大明的情报司,一向以消息灵通著称。这样的消息出来,很难不引起情报司的怀疑与注意。且这消息在新山出现得如此莫名其妙,很难说不是大明故意放出来的。

    再结合大明对此事严厉的措辞,强硬的态度。想糊弄过去,怕是没那么容易。

    事实也确实如此,大明不仅在口头上表达了不满,还在行动上,表示了愤怒。

    就在约见缅甸馆长当天,大明就派了七八艘军舰,风风火火的奔赴缅甸。不但在安达曼海巡游,还将船开进了莫塔马湾。那威风烈烈的气势,让一直偷偷监视的英国军舰,都不敢靠得太近。至于缅甸的水师,则直接缩在仰光,连船都不敢开出来。

    负责这个任务的是原光复直辖市市长、现海军少将欧子文。本来他应该待在光复直辖市,和南方省省长、好兄弟古力杨做邻居的。只是文化水平太低,在行政事务上,他总是显得力不从心。

    后来参加干部进修班,他更是一个脑袋两个大。那些超前的知识,他竟然一点都看不懂。纠结了很久,他终于鼓起勇气,主动请辞。

    其实大明的现代人不少,也不是没有省长级的人可派。只是刚开始,新华省、南方省、光复直辖市等行政区,都是开发较晚的蛮荒之地。初到那里,所付出的艰辛也是难以想象的。

    而大明向来比较心疼带过来的现代人,将他们当宝一样。生怕他们去了有个三长两短,出了意外。所以就让欧子文、古力杨等本世界的土著去当行政长官。

    现在那里都开发得差不多了,基本能保证生存。大明也放心派现代人去接手。因此欧子文的请辞,被大明政务部毫无保留的通过了。且为了补偿他,还提拔他为少将。并派他去大明最好的舰队……南洋舰队任职。

    也算是让他做回老本行!

    估计不久之后,他的好兄弟,也该和他一样,卸下省长之职,回归军队了。

    此刻他站在船头,迎着海风,嗅着略微浓重的海腥味儿,不觉心旷神怡。这是‘明懿祖’级战舰…朱元璋二号,性能和‘明德祖’级相比,当然更上一层楼。

    再瞧着前方缓缓出现的海岸线,他的目光,也变得冷峻起来。

    这次舰队进入印度洋,对外宣称的是打击海盗,维护航线安全。这地方也确实海盗多,过往商船,没少被打劫。尤其是大明商船,像被下了诅咒似的。只要一出马六甲海峡,十有八九会失踪。

    内里的弯弯道道,大明也不是不清楚。也正好借此机会,威慑一番。看那英国军舰鬼鬼祟祟、躲躲闪闪的模样,就知道效果不错。
………………………………

第二百二十七章 南洋风云(五)……威慑

    只是海盗的传统贼·窝,都在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并不在靠近缅甸沿海的莫塔马湾。

    但欧子文还是让士兵将军舰开到这里,并进入仰光港。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当海岸线越发明晰的时候,远远的,欧子文就看到仰光标志性建筑…瑞光大金塔。

    在来之前,他看过仰光的相关史料。知道金塔始建于公元585年,刚开始只有20米高。后来历经多次修缮,用了大量黄金和宝石。到了1774年,阿瑙帕雅王的儿子辛漂信王将金塔加高到112米。

    整座金塔底座的周长为427米,由真正的金砖铺就,再用砖石结构复盖。并在塔顶安置了做工精细的金属罩檐。边上挂着金玲1065个,银铃420个。并镶嵌了7000颗罕见的红、蓝宝石钻球。

    据估算,塔身贴金最少有7000公斤重。

    金塔的周围还有68座小塔,用木料或石料建成。有的像钟,有的像船,形态不一。

    仰光城最早就是围绕瑞光大金塔兴建,算是仰光城的起源!

    在2500年以前,这里曾是孟族的渔村,名为奥加拉巴。十一世纪改成大光。梵文的意思是‘三岗村’。

    到了1755年,贡榜王朝雍籍牙大帝占领大光,统一缅甸。登临瑞光大金塔,顶礼膜拜、祈求消弭兵灾,永保和平。大光之名便被改为仰光。

    而在缅语中,‘仰光’二字是敌人走出去的意思,代表战争结束。

    可惜这美好的祝愿,终究只是个梦罢了!

    尽管欧子文很想拆了那座大金塔,融成黄金,运回大明。但他的理智告诉他,绝不能这样做。毕竟海军来仰光,只是想威慑缅甸,并不想真正开战。

    所以他让军舰向仰光靠得更近些,好增加威慑效果。同时调整大炮的口径,准备放几梭子空炮,好吓吓缅人。

    此时海滩上,越来越多的缅人注意到了海上的庞然大物。由于大明商船经常停靠仰光港,所以他们对这种喷着黑烟的海船并不陌生。只是军舰和商船相比,体积更加庞大,炮口更多。看着也更为雄壮威武。

    就好像是移动的小山一样。

    特别是这些船不停靠港口,反而向沙滩驶来。让岸上的缅人,更为好奇。

    使得没多久,海滩上就挤满了黑压压的人。

    欧子文也在这时候下令开炮!

    便听轰的一声,轰隆作响的炮声陡然响彻在天地间。一下子,就盖过了岸上的喧嚣。紧接着,数声炮响又再次响起,刚刚还围观的百姓。立即做鸟兽装散去。

    他们也不看舰队是不是放的空炮,就惊恐的大喊‘逃命’。使得仰光城内,在极短的时间,陷入恐慌。一些靠海的房子,也被震得簌簌作响。更是加重了人们的恐慌心理。

    于是仰光城的百姓都争先恐后的往内陆跑,使得秩序大乱,哭喊不断。

    仰光城的城主还派人划着小船,举着白旗,登上战舰,询问大明炮击的原因。得到的答案却是追击海盗,不要多想。

    这把城主气得半死!

    毕竟哪有对着海盗放空炮的?而且他作为城主,难道还不清楚哪里有海盗?再说就算有,也不至于对着仰光城放空炮吧?而且海面上,除了大明的军舰,连艘小木船都没见着。更别说海盗了!

    这不是明显的在睁眼说瞎话么?

    但想归想,气归气,真让他去和大明争辩、理论,还是不敢的。所以赶紧派遣信使,将这里的情况通报给缅王。并督促驻扎在仰光的水师,去和大明海军交涉。

    可缅甸水师知道自己的斤两!对付寻常海盗,可能还行。但对付大明海军,那只有下海喂鱼的份。因此对城主的督促,置若罔闻。

    直到大明的海军走了,缅甸水师才像模像样的跑出来溜达一番。放几轮火炮,打死几只鲸鱼,收获满满的返回水师营寨。然后对上面说大明军舰在水师的交涉下,只放了几轮空炮,就灰溜溜的离开。

    这意思,瞬时变了味道。

    几天后,缅王孟云得知了此事。二话不说,就召见大明驻缅甸大使。先是沉着脸,义愤填膺的一痛指责,表示强烈不满。但有碍于大明的实力,还不敢喝骂。结果大明大使只轻飘飘来了句追击海盗,就不再多言。那傲慢的态度,让孟云恼怒不已。

    但他不敢翻脸!因为他知道大明在仰光附近炮击,只是一种姿态,一种威慑。目的是提醒缅甸不要背着大明和英国和解。

    可是为了报杀子之仇,以及称霸中南半岛,他又非常想和英国和解,获得英国的支持。因为暹罗就是挡在缅甸东进的顽石,不推倒它,就无法挥师东进,统一中南半岛,成就无上伟业。

    说起来,孟云也是受了大明的刺激。见其短短五年时间,就以鲸吞的速度,建立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大明国。所以眼红心热,想亦步亦趋的跟上大明的脚步。

    不说超越大明,只要有大明的一半成就,他就心满意足了。

    当然,他也可以挥使西进,拿下印度。毕竟和暹罗以东的地盘相比,印度的疆域更广阔。但他不傻!知道英国和大明一样,以工业立国,以商富国,以船坚利炮强国。实力不弱,没那么好惹。

    特别是和英国争夺东孟加拉的地盘时,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前前后后,不光死伤了五十多万缅军。当地的人口,也锐减了半成。国库也跟着消耗了六七成。

    现在缅甸国内,已是怨声四起。

    这使他明白,再和英国征战下去,是极不明智的。所以在英国愿意放弃东孟加拉的前提下,他也愿意签署和解条约,灭了西进的雄心。

    且在他心里,也认为暹罗以东的地区要比印度好上太多。毕竟印度那边的百姓和缅人长得不一样,信奉的也是印度教。和缅甸全国尚佛有根本区别。而西边的暹罗、真腊等国,都信仰佛教,长得也和缅人差不多,便于同化。

    两相比较起来,暹罗以东的地区,更便于统治。

    于是细思一番后,孟云只得传信新山的缅甸领事馆馆长。大骂他无能,并责令他要尽职尽责的安抚大明。
………………………………

第二百二十八章 缅甸烽火……马六甲

    这样的命令,让缅甸驻新山的领事馆馆长很是无奈。他倒是想安抚,可大明根本不给他见面的机会。这话都没处说,也就更别提安抚了。

    好在孟云生气归生气,该有的理智还是有的。让馆长伪装一番,私下前往新山镇以西的马六甲市。代表缅甸官方的意思,秘密访英。

    这马六甲市是一座历史较为悠久的城市,最早建于1403年,是马六甲王国的都城。明朝永乐七年,即1410年,三保太·监郑和到访此地,并赐封当地的酋长拜里米苏拉为满喇加王。从此这里就成了朱氏大明的属国,和暹罗撇开了关系。

    直到现今,这里都留有很多郑和下南洋的遗迹。像三保山、三保井、三保亭等以三保命名的古迹,比比皆是。

    但到了1511年,马六甲就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又在1641年,被荷兰占霸占。按照原历史,英国在1826年,会将这里纳入英国海峡殖民地。

    只是大明的出现,引发了第一次南洋大战。并根据《明英友好条约》,将这里划入了英国的势力范围。使得统治时间提前了近三十年。

    因为地理位置险要,又和大明隔着近。英国就将设在槟榔屿的办公地搬迁到马六甲,也便于监视大明的风吹草动。

    当下马六甲市的英属马来总督府,原是荷兰派驻马六甲的最高长官府。名为红楼,1650年建造,带有浓郁的荷兰风格。英国接手这里后,一直忙着处理马来半岛的叛乱,精力有限,也顾不上经营马六甲。

    便将这座红楼当作了总督府。

    此时府内,缅甸密使和新的马来殖民地总督、大英帝国侯爵马戈尔尼品着红茶,促膝长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