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沅钰刚从老太爷的书房里走出去。赵津就从内室里走出来,站在沈弘身后道:“您怎么这么快又改主意了?将来大老爷是要做宗主的,三小姐身为大老爷的嫡长女, 她的婚事至关重要,庾璟年不过是一个不得势的亲王之子,虽然现在很得皇帝的器重,很快就要晋位为从一品的车骑大将军,可是夺嫡之争尚未显出端倪,这样把三 小姐嫁过去,合适吗?”
老太爷淡淡地道,“你看看这个,你就会明白我为什么会改口同意这桩婚事了!”
老太爷从抽屉中抽出一封密信,交给赵津。
赵津打开密信看了几眼,脸色陡然大变:“这,这消息是不是真的?这庾璟年的真实身份竟然是……”
老太爷点了点头:“这件事我花了十年时间才查清楚,应该是错不了的。”一边说着一边将密信放在灯罩里烧着了。“这件事暂时就烂在你我的肚子里,除了老二,我没有告诉过第四个人。”
赵津沉重地点了点头。“如果是这样的话,庾璟年将来的前途可就不好说了。”
老太爷淡淡一笑:“我与当今陛下共事多年,他的性格我最为了解。你看着吧,用不了久,他会慢慢给庾璟年越来越大的权力。说不定哪一天,咱们沈家靠着这位姑爷才能在南方立足了!”
赵津听得神色一凛。
老太爷脸上的笑容淡了不少,有些伤感地道:“只是三丫头是个聪慧的,将来有一天,她必会明白我在她婚事中的算计。怕是对我这个嫡亲的祖父,生出怨怪之意。”
赵津道:“您这也是为了整个兰陵沈氏着想。未来几十年大变将至,您也不过是是未雨绸缪而已。这次咱们和旻文太子私下一接触,更是觉得此人深不可测,若是他真能整合北燕八大柱国的实力,恐怕将来统一天下的真命天子就真的是他了。”
老太爷摇了摇头:“这些都只是借口,借口而已。我虽然更多地考虑到家族的利益,可是我依然希望他们这些小辈,每一个都能过得舒心快活!毕竟,他们每一个人,也都流着与我一样的血液!”
这一天的大朝会沈沅钰并未能参加,只是听说旻文太子在元帝拿出确凿的证据的情况下,仍然被旻文太子那张能把活人说死,能把死人说活的利嘴下辩驳得差点儿当场改了心意。
而出席了大朝会的庾璟年差点拔剑和旻文太子当场上演了一场全武行。
当然,最后的结果是皇帝维持了原判。
紧接着,皇帝指婚的旨意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颁了下来,这也是为了让旻文太子彻底死了这条心。
与赐婚的旨意一同颁到琅琊王府的,还有一道晋升庾璟年为从一品车骑大将军,让他持节,统帅左右武卫,开府仪同三司。
皇帝想得十分周到,在这个节骨眼上给庾璟年升官,是让他能更加风风光光地定亲成亲,果真是一片拳拳爱护之意。
这道旨意一下,加上那道赐婚的旨意,登时整个建康都在谈论庾璟年。
无他,升官太快了。
庾璟年当阳之战前,只是一个正四品上的千牛卫中郎将,当阳之战中以坐火箭的势头迅速升到正二品征北大将军。
如今更是因为当阳之战的功劳,晋升为从一品的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位置比三公有点差距,也差不了太多,庾璟年虽然出身宗室,但这种升官的速度,把历代的皇子排除在外,大晋立国以来似乎还没有人能超过他。
关键他才刚刚二十岁,将来到底能爬到什么位置,掌握到多大的权力,谁也不敢说。
一时连沈沅钰也跟着又出了一回名。
本来因为旻文太子要用三郡之地作为聘礼,打算迎娶沈沅的事情就让她出名了一次。也为她自己拉了无数的仇恨值。
结果峰回路转,沈沅钰没有选择天下人人敬仰崇拜的旻文太子,却选择了比起他来资历威望差了不少的庾璟年,已经叫无数人大跌了眼镜。
然后沈沅钰和庾璟年的亲事刚刚定下来,庾璟年就升了官,明明是一副旺夫之相。这和她“八字不祥、命里克亲”的传言可极不相符。民间便有不少人对原来那些谣言提出了质疑。
一时间舆论变得复杂起来。
沈沅钰对此有所觉察,却并不知道这是庾璟年在暗中引导谣言。他想利用这种方法消除对沈沅钰的不良响应。
☆、第156章 讨好岳母
圣旨传到乌衣巷沈府,阖府上下大开中门,一起到门前接旨。就连周氏都被软兜抬了,到沈府的大堂来接旨。
传旨太监拿腔作调地念完了圣旨,沈沅钰就看见周氏的脸色变得有几分难看。沈沅钰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子。
周氏似乎不大喜欢这桩婚姻。虽然说皇帝下了圣旨,也经过了沈弘的首肯,周氏的意见其实可有可无了。可是沈沅钰还是希望自己的母亲在自己人生这样的大事上面能够给予自己祝福,而不是消极对抗。
回了长乐堂,周氏就拉着沈沅钰的手落下泪来,“都是娘不好,这样的病弱,又没有能耐,不能为你挑一户上好的人家,如今皇上把你指给了那样一位武夫,咱们根本就不知根底,万一所托非人,这可如何是好!”
沈沅钰被周氏哭得有点儿过意不去了。自己的婚事本来应该是周氏做主的,结果从头至尾就谁都知道了,就瞒着一个周氏。虽然是为了她好,她那样的身子,实在也经不住操心。可沈沅钰到底觉得对不住她。
“娘,您就别担心了,如今皇上的圣旨都已经下来了,板上钉钉,木已成舟,是再不容更改的。庾将军我见过几次,为人很好的,日后他也定会待女儿好的,且祖父也找女儿谈过了,他也觉得这婚事使得,祖父看人的眼光是再不会错的,您就别担心了!”
“当真,你祖父当真觉得这桩婚事使得?”
沈沅钰笑着道:“自然,女儿怎会在这样的大事上骗娘?这都是祖父亲口对女儿说的。”
沈 沅钰搬出了沈弘,周氏果然放心不少。周氏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放心:“可我怎么听说,这位庾将军脾气十分孤僻古怪。况且他又是一个武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 领兵出征。前些日子,你父亲在前线募集粮草,就让人够担心的了,何况他是统领千军的将军,是要亲自上战场的……”万一哪一天丢了性命,岂不是要女儿年纪轻 轻就守寡了?
沈沅钰一愣。她差点忘了,庾璟年这厮在外头的口碑可不怎么好。
这下沈沅钰倒不好替庾璟年分说了,不然周氏问起,你怎么知道他的性情脾气,沈沅钰还真不好回答。
应该找个时间,把庾璟年唤来长乐堂,让周氏自己相看相看。
正苦恼着,就听见外头一阵笑语声传来:“大嫂,咱们给您贺喜来了。”
却原来是三太太、四太太、五太太带着各房的女孩儿一起过来给周氏和沈沅钰贺喜来了。除了小二房,沈府众人差不多都来了。
沈沅钰连忙起身,带着沈沅舒将众人迎进来。
周氏让丫鬟将自己扶着坐起来,勉强打起精神应付众人道:“三弟妹、四弟妹、五弟妹,你们怎么都来了?”一面吩咐丫鬟们赶紧给众人上茶。
四太太和周氏同住在东府,平日里和周氏走动得较多,便先笑着开口道:“咱们三丫头得了这样一桩好亲事,我们自然要过来恭贺大嫂。”
周氏是一个没有什么心机,且又藏不住事儿的人,笑着应酬了几句,便不无担忧地道:“按说皇上给三丫头指的婚,再没有什么不好的,只是这庾将军,咱们不知根底的,我这心里实在有些不踏实。”
三 太太笑道:“大嫂,你这可真是有点儿生在福中不知福了。如今二丫头、三丫头、四丫头、五丫头几个嫡女全都定了亲事,比起来,哪一个能比你那未来的女婿官做 的更大的?他还不过二十岁,就已经官拜从一品的车骑大将军,不定将来要怎么风光呢!这男人呢,最重要的是自己有本事,能立得起来……”众人七嘴八舌地纷纷 应是,都说周氏有福气。
周氏本来就不是一个有主见的人,被众人这么一说,也觉得这个女婿不是完全不可取。周氏又有些迟疑地道:“可是我怎么听说,这个庾将军脾气有些不好?”
五太太就笑道:“大嫂,这但凡有本事的男人,哪一个没有一点脾气呢?再说咱们三丫头是多么聪慧的一个人,有咱们三丫头在,就是百炼钢也要化作绕指柔,姑爷将来就是脾气再大,也断不会向三丫头发作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一阵子,本来这种情况之下,沈沅钰是不应该在现场的,不过周氏病弱,她向来都以长乐堂的主人自居的,她也是害怕周氏身子不好,应付不来这么多人,也就没有回避,低着头在那里装羞涩。
众人说了一阵子,又调笑了沈沅钰几句,见周氏脸上露出了疲态,就纷纷起身告辞。好在众人的劝说并不是没有用。等沈沅钰将众位婶婶和姐妹们送走了,周氏的脸色已经好看了许多。
沈沅钰服侍周氏在床上躺好,给她掖了掖被角,心里在想是不是该找个机会让庾璟年来拜见一下周氏。
太后的含元殿中。
郗太后听完了大嬷嬷的回禀脸色立刻就阴沉了下来。“竟有这样的事?去看看皇帝在什么地方,立刻把皇帝给哀家请过来!”
这样把皇帝直接叫到含元殿来,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可见太后的急迫。
元帝本来正在勤政殿议事,听完了张士德的禀告不敢怠慢,立刻就丢下一众大臣摆架去了含元殿。
一进门就看见太后的脸色十分不好看。皇帝笑道:“是谁惹您老人家生气了,您告诉儿子,儿子替您老人家出气。”
郗太后看了皇帝一眼,吩咐众人道:“你们都退下吧!”
一屋子伺候的人很快就退了个干干净净。
皇帝见太后如此郑重其事,脸上的笑容就淡了几分。
郗太后道:“皇帝,有件事儿哀家想问问你,听说你把沈家的三丫头指给了年哥儿,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皇帝心里一阵苦笑,果然是为了这件事:“是有这么回事。前些日子母后身子不松快,儿子正打算……”
郗太后忽然截断道:“这么大的事儿,你为什么不和哀家商量商量就这样仓促的决定了?你明知道年哥儿是哀家的孙子,哀家也是极疼他的!那沈家的三丫头瞧着就是个狐媚子,又不利于生养,你怎么就把她指给了年哥儿?这件事哀家不同意。”
皇帝不由一阵头痛。他知道郗太后对于当年的慕容雅恨之入骨,因为慕容雅离间了她两个嫡亲儿子之间的关系,闹得皇帝和琅琊王水火不容。因此也就迁怒于长得和慕容雅有几分相似的沈沅钰身上,怕将来庾璟年也会因为沈沅钰而坏事。
皇帝苦笑道:“儿子已经下旨,现在的旨意早都颁布到了琅琊王府和沈府了,儿子毕竟是皇帝,金口玉言,这件事是断然不能更改的了。”
皇帝是太后亲生,太后说起话来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何况现在她正处在气头上,便道:“圣旨可以发下去,自然就可以收回来。这桩婚事无论如何是不成的!”
当年他和慕容雅倾心相恋,却因为种种阻力最终不能在一起。看见庾璟年和沈沅钰,他感觉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和阿雅一样。他成全了庾璟年和沈沅钰,就是不希望年轻一辈的再像他们一样,重蹈覆辙,重新体验一遍他们承受过的痛苦。
若是别的事,太后这样激烈的反对,元帝说不定就妥协了,唯独这件事不行。太后越是这样,越是让他想起当年他所经历过的那些,他心里就越是激愤,更加的不肯退步。
“若是别的事,一千件一万件,朕都可以为了母后而让步。唯独这一件,儿子不想让自己尝过的苦痛滋味,让老五再重新品尝一遍。您就当看在不白而死的阿雅的份上,让她的儿子能够得偿所愿吧!”
太后全身一震,怒道:“你这话的意思,是在怪我当年反对你纳那个胡族女子为妃了?”
皇帝淡淡道:“儿子不敢。”想起当年的事就不由得怒火万丈,便站起了身:“儿子前头还有几件大事要议,请恕儿子不能再陪母后了。”说毕再不管太后的脸色有多难看,径直出了含元殿。
廊 檐下面,含元殿的宫女太监嬷嬷们跪了一地,恭送圣驾。皇帝本来想直接出门,想了想又停了下来。冷冷对着一众人等道:“太后年纪大了,你们这些伺候的要更加 精心才是,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都在脑子里好好过一遍,若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统统把你们打入掖庭狱!”
另一边,琅琊王府贺客盈门,庾璟年升了官又被赐了婚,双喜临门可谓是炙手可热。前来巴结的人差点把门槛都踏破了。
琅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