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玉在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诸玉在傍-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村长,我提一句,要不咱们索性也将这山道修宽些才是。回头等我们村里都还完县太爷的银子后,也买上几头耕牛来,将那两块荒草地给开垦出来,再给村里添上一片菜地就更好了。”

“倒也是,没了稻田可种,还得每回运送菜蔬上山,确实不便。现下也只得零星栽点在房前屋后的,到底不如一整块看顾起来便利。你这一说,倒是有几分道理,既然要建咱们就索性建个耐用的。”一口将此桩定下后,又是引得村民们的齐声认同。

☆、第一百六十六章新山村上

转过天来,这边山脚下俨然一片忙碌景象。应下补齐道面的石匠们;正细心在碎石中选取可用之材;而村民们,有的正帮忙搬抬装车;另有几个少年也正请教着一位老把式,如何将看似无用的碎石,打磨齐整,已备明后日开始的山道修筑一事之用。

那旁从县衙借来老马,正悠闲的啃食着才刚冒出头来的青草嫩牙,时不时的回头瞥两眼,此刻正指挥着农户们,抬石头往车板上放的老把式。

各种声响交织一起,在外人听来定是觉得吵杂无比,但此时落入村民们耳中,却是喜悦无比。这边石匠老把式正手把手的教导着小徒弟们,叮叮当当的敲击颇赋节奏;那头搬抬上车的石板之间的清脆叠摞之声,也是清脆悦耳。

再有老马时不时的一声响鼻,稍稍挪动上两步,换片嫩草地取食。看得那旁正途径此处的几为老农户们,一阵眼热,还真是说忙就忙上了,这才搬来山间住,就已是干着修起山道来了。

“瞧瞧这架势,看得我都后悔耳根子软,叫家里婆娘给拦了回去。要是也跟着该来了这新山村……。”

身旁的农户是一语道破:“你是家里屋里旧了,瞧见他们都盖了新屋子,所以眼馋的紧。真要是等秋后打完了粮食,到时候看看他们能得多少进项,再后悔不迟!”

听这个一说道,旁边几位也不是十分看好的此桩的农户们,也不禁纷纷点着脑袋:“就是这理,咱们都是几辈子的农户出身。到底还是春耕秋收,等打完了粮食猫冬才是最在行的,哪里是懂得侍弄这些个花花草草的。”

“可不就是,又不是个花匠。我看还是老老实实刨地吃饭。才是正经。”走在最后头的老农更是断言道。

对这旁正各行其是。忙着手中活计的新林户们而言,压根不曾听见那些,途径此处老农户们的言语,仍是一如既往的全心投入劳作中。众人是一心只盼着,能叫自家所在的新山村,早日建成那等雨天不愁出门,宽敞又耐用的平坦山道才最是要紧。

如今村里更是一到饭点,就有各家的妇人们,忙不迭给忙活了半天的村民们。送来刚出炉的新鲜吃食。其中不少就是县太爷赊给他们的米面所制。大口嚼着饭食,莫说是村民们,就是一旁的石匠们也都只觉吃得香甜。

“要说这盐水鸭肉卤得真是不错。要是再能来二两米酒,啧啧,那可才真叫是美的很!”夹了一块才尝了一口,这石匠便已是点头含笑,赞不绝口。

这旁的老村长,忙不迭应道:“咱们村民们也都是沾了石匠师傅们的光咯,能尝上一回县太爷打家里稍来的这等好吃食。”

听得这话,那旁的工头又是笑着应道:“老村长,你们可不白沾光,这不装车往县城。还得卸车可都是村民们包圆咯。真要说道起来,咱们也算得是相互帮村才对,所以这鸭子你们也当分得的。”

听着这边两人的对话,老村长身旁的老婆子,已是不由低声问了一句道:“老头子。你说等咱们把这河滩清完了碎石后。是不是也能学着养上群水鸭子来。”

“怎么不成,等来年咱们先还上了县太爷家的银子。也将这山下的河道用上,我看放养个百八十只的准够了。”

听得老村长这一提及,另一旁的村民们都已是齐齐望向这边来。更听得有人忙应了一句道:“索性再跟着县太爷家的厨子,学一学这卤鸭子的好手艺来才是要紧。”

此句一出,顿时欢笑声一片,更是引得那旁的石匠工头都不由添了一句道:“这话说的很是在理。依我看要是能把鸭子卤出这地道的好滋味来,定是叫你们村里的人家,再不愁无钱买米来猫冬哦!”

这位倒是晓得庄户人家的心思,也正是这一句更是将老村长彻底点醒。就是现如今没有水鸭子,可舀来做好吃食,咱们山上不是正养着鸡苗吗?

一拍巴掌,颇为激动的老村长已是脱口而出:“对啊!咱们没有鸭子可做吃食,等过些日子就有鸡可用了,要不问问谁家会用鸡肉做好吃食的也成啊!”

“恐怕还得问县太爷去,咱们这等的人家哪有常常**吃的,最多也就是丰年收成好时,过年节才能摆上一整只的。”一旁的村民已是不由讪笑着,直摇头。

倒是那石匠工头,摆手接了一句来:“要说这懂行的,小老儿倒是曾见过一回。就是那县城西头饭食铺的丁老头,他家最舀手的就是盐焗鸡。好似还是传了几辈人的老手艺,若是舀了鸡卖与他家,我看还成,但要是想学却是不能够的。”

却听得这旁的老村长,忙是摆手应道:“咱们又怎么好夺了人家的祖传手艺,不过是想着早日能把县太爷的帐给还上,才是顶要紧。”

“有你老村长这一句话,咱也算帮你一次。回头我们进城修道面时,就往那丁老头家给你们说合这事,余下他要怎样的鸡,你们自己商量便成。小老儿我旁的不想,就等着过几月后,也给我们哥几个捎带上两只来就成!”

得了这话,不提老村长欢喜的很,就是一旁的众村民哪有不乐意的道理。这才刚养上鸡仔,那头就有人帮着寻好了卖家,这可是大好事。要不然等是养大了后,还得每每赶集摆上半日的,他们原都是农户出身,更多的反倒是愿意在地里忙活。[·]

如今得了这一说,别的不提就是省事省力上,就使得大家伙都愿意,直接叫那家饭食铺子拉走了事。

接下来的半月间,应下修正县城道面的石匠们,已是将缺损最甚的几条主道填补一新。余下几处,也仅不足过往的四成来,瞧在县衙的几位大人们的眼中,也俱是颔首频频。

踏上焕然一新的街面,无论是本就在县城中居住的百姓们,就是难得过往一回的路人,也不由觉得整个县城都亮堂了几分。再不见没逢雨后,就被途经坑洼所在车马,溅得一身泥浆子的尴尬。取而代之的是,平整划一的结实道面。

“你别说,这位新知县老爷来了后,再没整日帮着农户、林户们办差事。咱们县城里的街面也算是修的不错,单这点我看这知县老爷还算成吧。”

正坐在斜对门小院里的老妇人,却是摇了摇头。讪笑着抬手一指西北的方向,直言说道:“要是那位大老爷,能在这三年里把咱们这县城外,早塌没了半边的城墙给修回来。”

说着就是杨了杨脖子,跳了个大拇哥,又是一声笑道:“喏,到那个时候,这位才叫真有本事哦!”

听着这妇人所言,两旁四邻也都不由跟着点起头来。原来这县城经历过不少位知县老爷,其中不说十成十的,都曾有意提及过要修缮城墙一事,可到头来又有哪位真是实打实的搬过一块砖来?

然而在城中多数百姓们眼中,能将坍塌已久的城墙重新修筑起来,才是那等有大能耐之辈,更是会真心对待百姓疾苦的青天大老爷。方才那老妇人的言语,并未被邻里们反驳,原因就在此处。

同张主簿等一行,巡视完才刚修缮完成过半的街面,转而回到了后衙,进得屋来。才刚坐定,便已与妻子说道起方才之事来:“前些日子来,一直都是忙得脱不开手,我这个知县今日才算是转完了,大半个县城来。”

抬手一比划,忙摇头笑道:“还真是不小,原本咱们这县衙所在的东南边,尚算是完整些。若是再往西北角上一瞧,确实不敢相信那等荒凉所在,竟然与这头的街景差着好大一大截去!”

“西北角……那不就是咱们来路上,曾瞧见的那断垣残壁嘛?”听得相公一提此桩,玥娘立马便联想起一行人刚来时,就曾目睹的那面已是犹如稻田倒伏一般的,残破景象!

皇甫靖苦笑着点了点头后,又接着微微摇头道:“确实就是那片,不过却是远不止那一段罢了。原先咱们在远处也只能望及那角上,近两日我让钱谷师爷,帮着将县城待修缮的城墙报了来听。你猜猜得有多少银两,才够全部修葺完过半的?”

见妻子摇头,将新沏的茶水递到面前,拉过她挨着自己坐下后,才比三根指头来,苦笑一声道:“整整三千两啊!而且,这还单是只够修上丈半高而已,若是想连同原来的哨楼也一并修筑好,怎么也得再添五百多两。”

玥娘连忙反手握住他的手掌,安慰道:“相公,你是关心则乱。若是单看这笔数目,莫说你是七品的知县,就算是四品的知府也得愣上半刻的。”

此言入耳,皇甫靖已是缓缓点头:“不亲眼所见时,哪里有这般深刻之感,今日细细一观后又怎能叫我这知县不动容、忧心的。”

端起茶盅来轻啜了一口,才转了话头告诉起玥娘来:“娘子,说道起四品的知府,我昨日已收到堂叔父的来信。说是在近几年的治理下,不但是烨州城中一改十室九空之状;就连那近郊的各村也都已有许多农户们回程反转而归了;而我们家山庄四周的荒芜之地,如今也再不是那无人问津的所在咯!”

☆、第一百六十七章新山村下

玥娘忙笑着颔首道:“这可是大好事。如此一来,想必知府大人还能再进一步,高升更是指日可待了!”

这旁皇甫靖也已是笑着应道:“今年原就是堂叔在烨州连一任知府,旁的不提单是粗略估算过的户籍人口,已是升回以往过半之数。堪堪入了下府之列,这般一来,自然就要往上调了半个品阶,应当待京中来人核查之后,便直升回从四品了。”

“自一个中府之境,直落下两阶很是容易,但想要再度升回却是谈何容易。想来朝廷能得此等一心为民生的官员也是不易,应当是会酌情加快办理的。”

顺手将桌上的书信取来与相公:“这是我哥哥的信,说是送去京城的那些,的确是上佳的好炭。若是待中秋后运抵都城,必可卖上个好价钱,另还让人送上了五百两银票,算是先给的定钱。”

“你去信跟舅兄提了咱们银子不够使?”

只见,玥娘摇了摇头,直言道:“哪里是我信中所书,而是遣回京中送信的那人,无意间说道起此地的境况,叫我叫兄长颇为动容,才又另备妥了银票让那人捎带了回来。”

“难怪山庄里大管事送干货、吃食来时,也是整整装了一大车,可见他们都已是全然知晓了。”

附和着点了点头道:“我师傅听说咱们要在林地里套种药材,也在信中提到若是等路上暖和些,便也让师兄领着他来帮着瞧瞧哪!”

“哦,如此看来这修通往外的便道。才是当务之急。”轻叩了叩桌面,思量片刻后,重又开言道:“听说你那日让丫鬟,往新林户们所居的山脚下瞧过了。可是觉得那条碎石山道还算不错?”

“听丁香说了。瞧着宽阔、平坦的很。而且到底是用碎青石铺就的,想来即便是大雨过后,都可安然在那条山道上行进的,比起用沙石修建的可是强上许多。”

已是抬手比了比,通往官道的方向示意道:“这郦县不是多年前,曾有一断时日农户们为了生计,将此地不少山石开采了下来,却因换不来足够的银两,便就此搁置了下来……。”

“你是说。还接着让新林户们,将此地通往外间的道路,也一并修筑起来?”

见他一脸疑虑。玥娘忙笑着,摆手道:“哪里能让忙于山间诸事的林户们,撩开手专为修通那条便道的。而是想着等再有几日,农户们忙活完了春耕后,定有许多人手闲置了下来。这时若是另一份进项能蘀代秋后的赋税,想必能有不少人愿意前往。”

听得此言,身边的皇甫靖已是欣然颔首,朗声笑道:“再寻几个年岁大的老石匠,在一旁监管、帮村着定是万无一失。即能将那条愁煞人的烂泥巴路给修通了;也等同于给农户再添一份进项;而且往后路建好了,也定是会有更多的行脚商们。愿意来此处收取货物。”

不消说的,第二天才刚过辰时,皇甫靖便已是将张主簿几人一并唤到了书房中一叙,为得自然是修便道之事。毕竟此去与官道接壤之处,好歹也需得整三十里地。哪里是集一时之力。便能修通完毕的。

所以,皇甫靖昨日就与妻子二人。想出了个较为合理的法子。今日就是舀来,再与更为了解地形的几位一起完善后,最终将章程定了下来,也好赶在春耕之前才便于着手准备起来。

听着知县大人之言,众人也是一阵唏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