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思想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方社会思想史-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491

    484西方社会思想史

    与劳动福利计划;维模功能:培训、工资结构、提升、加薪与奖金、纪律控制、调停不满的机制等。社会行动体系的这一基本功能图式也指明了系统平衡的条件,以及体系内必不可少的专门化。对应于这四种功能而分成四个次体系:有机体系、人格体系、社会体系与文化体系。每一个次体系也都有它自己的更低一级的次体系,以满足四种功能必要条件,社会体系本身可以分为经济体系、政治体系、信托体系与社区四个部分。如图15—1和15—2所示:

    图15-1

    AGIL功能图

    图15-2一般行动体系与社会体系在上述行动的四个次体系中,社会体系在分析上可以从

…… 492

    第十五章 美国主流社会学(二)

    :功能理论584

    整个互动过程中抽象出来,其余三个体系则构成为社会体系的环境。

    社会体系 根据帕森斯,“社会体系存在于大量在一情境中彼此互动的个人行动者之中,情境至少包括一物理的或环境的因素,以及行功者。行动者的动机倾向于追求‘最佳的满足’,而行动者与其情境及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则根据一个具有文化结构的和共享的符号体系来规定和调停”。

    ①在这段话里,帕森斯没有把社会体系视为一种独立的实在,它产生于个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但它不是由具体的个人与集体的全部行动所构成的,仅仅只涉及他们“特定的角色”行动。

    社会体系的核心是模式化的规范秩序,人群的生活得以组织为集体生活端赖于这一秩序。作为一种秩序,社会体系包含了各种价值及各种具体的规范与标准。作为一种集体性存在,它提供了一种定型的成员概念:在个人中区分其归属。

    社会体系是一开放体系,既处在与其环境的交换过程中,同时又包含着其内部单位的相互交换。

    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构成社会体系之单位的乃是行动,但就大多数更宏观的社会体系的分析目的而言,帕森斯谈的是高一层的单位,地位—角色(status-role)而不是行动。

    “由于社会体系乃是一种行动者之间互动过程的体系,它是卷入互动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的结构,这一互动过程基本上是社会体系的结构。社会体系则是这类关系的网络。”

    ②

    ①帕森斯:《社会体系》,第5—6页。

    ②帕森斯:《社会体系》,第25页。

…… 493

    684西方社会思想史

    因此,帕森斯将行动者在一模式化的互动关系中的参与视为社会体系最重要的单位。参与,即取得一个社会地位并扮演一个社会角色,所以最有意义,是因为它意味着个别行动者被整合到社会(行动)体系中去,从而保证社会的正常的功能过程。

    帕森斯强调,地位与角色并非行动者的属性,而是社会体系的单位。其次,作为一社会行动者或复合的地位角色丛,行动者本身是社会体系的一个单位。最后,集体也是社会体系的单位。

    可根据两类分析范畴描述社会体系的结构成分:第一,包括规范和价值的规范秩序。规范主要是社会的,而价值则主要起粘合社会体系与文化体系的作用。

    第二,有组织的群体,包括集体、内部社会结构及角色范畴,界限—结构(boundary-structure)范畴。

    这样,就其单位而言,社会体系可按四个概括层次来分析:(a)按角色组织起来的个人;(b)集体。

    包括角色和集体性存在,必须被纳入秩序和加以控制;(c)

    据以控制的规范,规范根据这些单位的功能及其情境而分化;(d)规定合意的关系体系的价值。帕森斯指出:这四种结构范畴——价值、规范、集体、角色——可与我们的一般功能范式相联系。价值在社会体系的维模功能过程中头等重要。规范主要是整合的因素,它们管理着大部分有助于实现模式化的价值承诺的过程。集体组织的主要功能关乎社会体系的实际目标的实现,在个人发挥重要的交往功能的地方,正是作为集体的成员他们才具有这种能力的。最后,社会体系中角色的首要功能是适应,这一点对(角色的)服务范畴特别清楚,因为

…… 494

    第十五章 美国主流社会学(二)

    :功能理论784

    完成有价值的角色扮演行为的能力乃是任何社会最基本一般的适应资源,虽然它必须与文化的,有机的与物质的资源相配合才行。

    ①

    实现社会体系不同功能的需要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同安排,一个整体的社会遂分成四个次体系:经济、政治、社区与信托等。所谓的信托体系(Fiduciary)是指文化传统的传承者对于社会的其它部分所发挥的托管作用。它们集中在制度化的文化中,因此与文化体系(作为行动体系的一个次体系)关系最为密切,它们包括家庭制度、教会、学校、艺术、研究活动等。

    ②

    帕森斯认为社会体系各组成部分的相互适应、和谐与均衡是人类社会的正常条件,因此他最重视的是整合、模式维持的功能。

    由于他认为整合的主要途径是制度化和社会化,即使价值观念模式制度化为社会的结构性存在,以及通过明确的社会化媒介,如家庭、学校和社区,使个人将社会目标内在化,使单位行动符合系统的要求,这样,帕森斯把价值、文化体系视为最重要的社会秩序的条件和机制便是毫不奇怪的。

    帕森斯将文化体系定义为这样一种有组织的行动,“它与符号的特殊性质及建立符号的稳定体系的迫切需要有关。它是依意义的模式构成的,当其稳定时,则是指为行动体系指

    ①帕森斯:《社会,进化与比较的观点》(Englewod

    Cifs,1966年)

    ,第19页。

    ②参阅亚伯拉罕:《现代社会学理论导论》,第63页。

…… 495

    84西方社会思想史

    示方向的构成性符号体系的普遍化的复合结构,必须视它为独立于社会互动的任何特殊体系之外的结构。因此,尽管有许多支流汇入诸如语言、通讯等领域,但典型的文化体系是那些信仰与理念的领域。它们能在时间中延绵不坠,能从这一人格或社会体系扩散至另一人格或社会体系,或许这就是文化体系之独立结构的最重要的标志。“

    ①

    文化体系是由认知的信念、表意符号体系及个人道德义务构成的。

    文化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使社会的规范秩序合法化。

    文化价值模式在使社会规范秩序合法化过程中提供了社会体系与文化体系之间最直接的联系环节。文化价值规定了什么是道德上可取的,什么是不可取的。正如帕森斯所说:文化(或模式维持)体系置于文化价值模式制度化的中心,这一体系在一般文化层面可被视为道德体系。制度化的社会价值及其适用于社会化体系的规范仅只包含行动的道德价值的有关部分;道德价值经内在化也被包含在人格和行为有机体的结构中;更一般地说来,它们与宗教,科学及文化体系中的艺术相联系。

    ②

    帕森斯指出文化模式与行动的关系是双重的,它们既可是情境的客体,又可被内在化而成为行动者目标模式的因素。

    文化的这种特性是把文化视为特殊范畴的主要依据。帕森斯提出一文化模式类型论:它包括认知观念或信念的体系;调节模式或表意符号的体系;整合模式或价值取向标准的体系。

    ①帕森斯:“社会体系”

    ,载《社会科学国际百科百书》,第459页。

    ②同上,第463页。

…… 496

    第十五章 美国主流社会学(二)

    :功能理论984

    在60年代的许多著述中,帕森斯研究了社会体系内各个次体系间的交换问题,他实际上运用了控制论的观点,把符号、信息视为体系沟通与交换的一般手段。有的作者认为他用“控制论功能主义”代替了“规范的功能主义”。在他看来归根到底符号过程高于社会结构因素,因为社会体系本质上就是信息系统。社会系统内部就系统的各种成分而言,通常是通过货币(经济体系的符号)

    、权力(政治体系的符号)

    、影响力(社区的符号)及承诺(信托体系的符号)这些象征手段,才得以运作并联结起来。这些手段可以看作是社会系统内部的信息控制,引导、限制和发展各种社会行动。由于符号手段是文化体系的主要部分,帕森斯甚而认为文化体系具有对社会体系的控制作用。在这样一个强调价值观念制度化(结构)与内在化(人格)的体系内,事实上已不再有自主的社会行动的余地,因为不存在合法反对笼罩一切的中心价值观念的来源,不存在表达另外的社会选择的可能性的制度化手段,除非是以“异常行动”的形式出现。帕森斯的功能主义把人主体只看作系统的支持者,因此最终把人主体从社会理论中排除出去了。

    (4)

    “模式变项”

    模式变项概念是帕森斯结合了他思想中的两条不同路线,即专注于个体选择的“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与侧重于整体结构的“社会体系理论”而提出的分析行动系统特点的概念。因此,模式变项不仅能解释人格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模式,而且可以解释社会体系中的各种规范。

…… 497

    094西方社会思想史

    模式变项概念起源于滕尼斯的公社—社会的二分法。但帕森斯给了它一种新形式,并使之成为更为精确、更多面相的、更适用于各种水平的社会学分析。这些模式变项都取成对的形式,它们是每一种社会行动和价值世界中所固有的对立倾向。

    情感投入—情感中立,是指允许进入互动情境的情感投入量。在某种关系中行动的个人,或为了满足情感上的需要而投入情感(如夫妻之间、父子之间)

    ;或在感情上是中立的(如营业员与顾客之间)。

    专一性—扩散性,是指互动情境中义务的性质,在专一性关系中,人与人之间仅在片面的有限的情境中发生联系,(如营业员与顾客之间仅有买卖关系)

    ;而家庭关系则是一种扩散性关系,它涉及家庭成员全人格的互动。

    普遍性—特殊性,是指在互动情境中评价他人的标准,或是根据普遍适用于所有其它人的标准而与某人发生关系;或是根据特别挑选的标准与人发生关系。

    “任人唯贤”

    代表前者;“任人唯亲”代表后者。

    归属—成就,要看在评价一个人时,是根据他的所作所为还是根据他的先赋身份。评价一个中世纪的贵族,依据他是谁;评价一个现代的公务员,则根据他的工作表现。

    自我取向—集体取向,在自我取向的关系中,人们所追求的是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在集体取向的关系中,群体的利益占支配地位。

    帕森斯认为,这些模式变项可以结合起来解释互动情境中的行为,如父子关系是先赋的、情感投入的、扩散性的、属

…… 498

    第十五章 美国主流社会学(二)

    :功能理论194

    特殊人格关系的等。他实是把模式变项当作构造复杂的社会体系的理论的步骤。后者在他看来乃是一种理想型。没有这一概念,现代社会学的功能主义是不可能的。

    (5)社会进化与变迁理论

    人们常批评帕森斯关心社会秩序、均衡、以及使社会各部分得以整合的规范和价值,却忽视社会变迁与发展。但在其后期著作中,帕森斯开始热衷于进化论,其热情程度一如他先期对于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和对功能论的体系理论的热衷程度。

    反对过斯宾塞,认为他的思想完全过时的帕森斯,又回到了斯宾塞,但他申言他并未因此而抛弃功能主义的假设。

    他试图将他的社会进化观念置于自早期进化论来所形成的主要的理论与经验的发展脉络及行动理论与体系理论的脉络中。他反驳人们关于他未能对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的批评,强调为了能够研究过程,只有先从研究结构开始,生物学是这样、社会学也是这样。

    帕森斯提出四组有关社会变迁的问题:社会均衡、结构变化、结构分化与社会进化。他一步步由体系内的变化问题进到体系的变化问题。进化在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